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921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5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命题:

张玉林

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

问之,则近郊农家。

乖崖笞之四十,曰:

‘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

’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2.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

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

”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4.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表是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

1900年

1915年

1920年

1924年

山东章丘

0.1%

35%

45%

50%

山东济阳

0.2%

15%

25%

40%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③④

5.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6.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7.下图是我国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曲线图,下列关于这种经济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它是近代一种进步的经济

B.它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

C.它在近代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

压迫

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8.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对下列两幅图片(图7、图8)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②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

③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1.代议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式。

以下有关代议制的表述正确叙述的是

A.英国1689年宪法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德国1871年宪法赋予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议会不具有立法权

12.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④

13.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产品

单位

历史最高产量(新中国成立前)

1949年

1952年

1992年

万吨

92.3

15.8

135.0

8000.0

粮食

亿吨

1.5

1.1

1.63

4.42

A.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

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

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4.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

15.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实现了选贤任能

16.“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17.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

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1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

”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①建立北约组织②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④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④

19.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的存废,英国人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和“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体现出英国政治缺乏民主传统

C.反映了“君权神授”被“君权民授”取代

D.反映英国代议制不断完善的过程

20.右图是民国26年清明节时,国共两党代表共同致祭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之后的合影。

扫墓典礼上,林伯渠还诵读了由毛泽东起草的祭黄帝陵文: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对此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国共两党间的合作亲密无间

C.民众认同了中共的抗战路线

D.说明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21.建国初,毛泽东在谈及外交某重大成就时说:

“我们打胜了国内的反动派。

但是世界上还有反动派,就是我们国外的帝国主义。

……我们需要有朋友……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

”这一外交成就应是

A.确定“一边倒”外交战略

B.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2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

基梓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

觉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他认为当时中国才

A.与美关系全面缓和B.开始放弃一边倒方针

C.急于改善中美关系D.国际地位在逐步提高

23.新中国外交60多年的辉煌历程,总是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地充实、发展和自我完善,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方式展示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

其中始终不变的是

A.独立自主和平的方针B.始终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C.意识形态至上的原则D.坚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24.美国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指出:

“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不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为战后的遏制战略造势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

C.主张全球合作共同干预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

25、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26、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27、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2008年11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成为首位入住白宫的黑人总统。

5月英国首相布朗对奥巴马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表示祝贺,并期待与奥巴马密切合作。

关于美国和英国政治体制的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拥有实权B、英国和美国的政体类型相同

C、二者建立的经济基础、国家性质相同D、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权利分配特征

29、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②朝核六方会谈③上海合作组织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

30、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历史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3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宋绍兴府,属浙东路。

至元十三年,改绍兴路总管府。

……旧领会稽、山阴、嵊、诸暨、上虞、余姚、萧山、新昌八县。

后升余姚、诸暨二县为州。

——《新元史》卷43第644—645页

材料二第十款任何一州都不得:

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使用金银币以外的任何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货币……。

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口货或出口货征收任何税款,但为执行本州检查法所绝对必需者除外。

任何一州对进口货或出口货所征全部税款的纯收益供合众国国库使用;所有这类法律得由国会加以修正和控制。

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征收任何船舶吨位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除非实际遭到入侵或遇刻不容缓的紧迫危险时不得进行战争。

——美国制宪会议通过的政治文献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区域属哪一行省管辖?

(1分)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依次写出元朝行省以下的地方行政区划(1分)并指出元朝中央如何节制行省权力的?

(2分)

 

(2)材料二所指的美国政治文献是什么?

(1分)根据材料二归纳该文献使美国中央政府获得了哪些权力?

(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此产生的积极影响。

(3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央集权的认识。

(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18分)

材料一、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

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来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材料二、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

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要求:

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280字左右)

 

答案

选择题:

1-5ADCBC6-10CDAAB11-15CBDCB16-20ABDCD

21-25BCACA26-30DBCDC

31.

(1)江浙行省,路府州县

节制权力的措施:

各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修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必须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诏旨,行省长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长官要定期觐见皇上,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2)文献:

《1787年宪法》或者联邦宪法

中央政府的权力:

外交权、财政权、军事权、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

历史影响:

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应对外来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3)认识:

集权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主流;各国中央集权的形式、程度是有差异的;适度的中央集权有利于推动一个国家的进步;在加强中央权力的同时要保持地方一定的自治权。

32、

(1)贡献:

兴办实业;重视教育,兴办学堂;重视社会公益事业。

(2)出发点:

适应民生需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思潮:

实业救国。

(3)论点: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承担者。

论证:

①经济上奠定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经济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发展兴办实业(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的进程。

②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法制,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运动争。

③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反对迷信、愚昧,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形成思想解放运动潮流,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思想武器。

发展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