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344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峰回路转回:

曲折、回环B.泉香而酒洌洌:

C.野芳发而幽香芳:

香气D.太守谓谁谓:

为,是

10.下面句中的“也”字,不是表达判断语气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C.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采用了由远及近、由面到点的移步换景手法,让人如临其境、耳目一新。

B.本文第三段写到的“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突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意趣。

C.本文体现了作者因被贬而身处逆境,于是生发醉情山水、超世寻乐的愤然之情。

D.本文多用骈偶句,并融入议论和抒情成分,创造了游记体散文新的审美意境。

【答案】

9.C

10.D

11.C

【解析】

【分析】

9.C.有误。

野芳发而幽香: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

花。

10.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判断句。

“也”表判断语气;

B.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

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判断句。

“也”表判断语气;

C.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判断句。

“也”表判断语气;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也”表陈述语气;

故选D。

11.C.有误。

“醉情山水、超世寻乐的愤然之情”错误。

应是:

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点睛】

参考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

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

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

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

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

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

是庐陵的欧阳修。

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实词。

(1)云归而岩穴暝暝:

(2)杂然而前陈者陈: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而:

(2)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句。

15.文章第②段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描写山水之美?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6.《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事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相关的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弘之气。

《醉翁亭记》洋溢着_________________的和谐之音。

【答案】

12.

(1)昏暗

(2)陈列,摆开

13.

(1)连词,表承接。

(2)连词表转折,却,可是。

14.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15.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洁,冬天水落石出。

(或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

”)

16.与民同乐

【解析】

【分析】

1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云归而岩穴暝”的意思是“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的意思是“昏暗”;“杂然而前陈者”的意思是“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陈”的意思是“陈列,摆开”。

1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意思是“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而”表承接;“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的意思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表示转折,可译为“却”。

14.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乐(乐趣)”“得(领会)”“寓(寄托)”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5.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作答。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是对四季景色特点的概括,它的意思是: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

由此可知,作者描写了野花、树木、风霜、水石。

16.此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回答。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从“醉能同其乐”可知,文章的主旨为“与民同乐”。

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

欧阳修年代:

北宋

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

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呢?

是庐陵欧阳修吧。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

(2)伛偻提携_______(3)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

18.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A.泉香而酒洌B.人不知而不愠

C.临溪而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至于/负者歌/于途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庐陵/欧阳修也

2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山间之四时也”的“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天时不如地利”的“时”指天气时令。

C.“非丝非竹”与“无丝竹之乱耳”中“丝竹”义同,“丝”指管乐器,“竹”指弦乐器。

D.“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21.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2.选文写了禽鸟、游人、太守三者之乐,但其乐趣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7.

(1)茂盛

(2)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3)陈列,摆开

18.B

19.B

20.C

21.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22.禽鸟之乐:

游人离去后可自由歌唱,享受山林之乐;游人之乐:

跟随太守出游;太守之乐:

欣赏山水,宴饮,与民同乐。

【解析】

【分析】

17.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中注意古今异义词,秀:

茂盛,繁茂。

陈:

陈列,摆开。

18.A.表并列;

B.与例句都是表转折;

C.表顺接;

D.表顺接;

故选B。

19.A.正确,句意: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

B.错误,句意: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

改为:

至于∕负者∕歌于途;

C.正确,句意:

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

D.正确,句意:

是庐陵欧阳修啊;

故选B。

20.C.“非丝非竹”与“无丝竹之乱耳”中“丝竹”义同,“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故选C。

21.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

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

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

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重点词语有:

“苍颜”,苍老的容颜;“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倒下的样子。

2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这是游人离去时禽鸟在欢唱的声音,鸣声宛转,飞荡林间。

“游人之乐”写滁人之游,不绝路途,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

接着写太守设宴,众兵宴饮之乐。

宴席丰盛而充满野趣,众兵起坐喧哗,乐不可支。

太守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

体现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点睛】

译文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呢?

是庐陵欧阳修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