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386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docx

人教部编版《千人糕》优秀教案1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千人糕》(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

《千人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读句子,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1.学习读句子,想象画面。

  2.借助插图,说说米糕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至5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那这种糕是怎么做成的呢?

咱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吧。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至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种糕是怎么做成的?

  2.学生默读,指名说。

  3.听到“千人糕”这个名字,这个孩子认为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你是从哪个自然段读到的呢?

  4.指名回答,出示第6、7自然段。

  

(1)提问:

孩子看到这平常吃过的米糕,是怎么做成的?

谁能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相机出示课本插图)

  

(2)相机板书:

大米—磨成米粉、米粉+糖=米糕。

  (3)指名分段读。

  (4)从孩子的话里听出来了,你听出了什么?

孩子认为做千人糕很简单,老师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真的是这样吗?

请再接着往下读。

  5.出示第8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大米要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能获得?

指名说。

相机出示书中插图。

(稻子图、种子图、农民种稻子图)

  (3)第8自然段的后面有个省略号,想一想,要做成米粉,除了句子中写的,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

  (4)引导学生了解:

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农民种稻子除了需要有人播种,用农具耕地、收割、施肥、浇水灌溉田地,还需要有人育秧、锄草,需要有人把稻子收割。

收割以后有的经过人们的挑选成为种子,有的人们用来脱壳,加工成大米。

我们学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是讲的农民伯伯种地非常辛苦。

还需要有人用石磨或者机器把大米磨成米粉,才能成为做米糕的原料。

(相机课件出示图片)

  (5)指名读第8自然段。

  6.学习第9自然段。

  

(1)刚才我们读懂了大米是经过哪些人的劳动获得的?

做成米糕还需要糖,糖又是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

你从哪里读到的?

  

(2)指名读第9自然段。

  (3)说一说糖要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能获得?

指名说。

相机课件出示书中插图。

(甘蔗图、甜菜图、熬糖图)

  (4)第9自然段的后面有个省略号,想一想,要做成糖,除了句子中写的,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

  (5)找一找爸爸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呢?

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6)指名说。

课件出示句子:

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引导学生了解:

甘蔗和甜菜是熬糖的主要原料,甘蔗需要有人种,甜菜也要有人种。

  (7)课件出示句子: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引导观察省略号,省略号前面是讲了熬糖的时候,需要有工具,工具需要有人制造。

熬糖需要有人不停地搅拌五六个小时才能熬成,需要有人生火。

省略号后面是说做好以后需要有人放凉后分成一份一份的方便大家使用。

这才能熬成糖。

  (8)大米和糖都有了,还需要有人做成米糕,把它蒸好。

(出示插图:

米糕做好图)

  (9)米糕做好了,能摆到人们的餐桌上,又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

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

  (10)指名说。

(相机出示插图:

包装图、送货图、搬货图、销售图)

  (11)指导读第9自然段。

  (12)借助插图或板书,让学生讲一讲米糕的制作过程。

  (13)我们了解了米糕的制作过程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指名说。

  7.学习第10自然段。

  

(1)读了6到9自然段,我们知道做一块米糕,要经过这么多人的劳动啊,所以爸爸说——(出示第10自然段)指名读。

  

(2)看板书回忆课文内容: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要经过这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多么地不容易啊!

所以我们要珍惜啊!

  (3)师生合作读。

老师自己也做过米糕,也尝试过很多次,很不容易呢。

  8.学习第11自然段。

  

(1)指导朗读,抓住标点符号,抓住“的确、应该”读出孩子的感受。

  

(2)师生合作读。

  三、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衣服、文具、日用品等图片。

  2.我们生活中穿的衣服、用的文具,都经过了很多很多人的劳动。

看起来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物品都是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得到的。

  3.小结:

这些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啊,我们要好好珍惜!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会写的生字:

“具、甘、甜、菜、劳”,齐读,巩固字音。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观察五个字的结构。

  三个上下结构的字:

具、菜、劳

  一个左右结构的字:

  一个独体字:

  3.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相机指导书写“甘”、出示笔顺。

  甘+舌=“甜”,比较“甘”在合体字中的变化。

  “具”,提示口诀:

“具”中三短横,间隔要均匀。

  “菜”“劳”上下小大。

  引导学生观察,你觉得哪一笔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格外注意?

  范写“具,菜”

  4.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评议。

  6.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加工、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

  板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千人糕》人教部编版

《千人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具”等9个生字,会写“也许、一定”等14个词语,积累由“糕、具”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二、教学重点

能够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做成的。

三、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千人糕。

2.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预设:

什么是千人糕?

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为什么叫千人糕?

整理学生问题,一是什么是千人糕?

二是它怎么做成的?

三是为什么叫千人糕。

相机板书1?

2?

3?

5.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课文。

二、字词学习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新词(带拼音):

米糕买菜熬糖粉丝

甘蔗果汁甜菜算术

销售劳动的确应该

词语宝宝出来了,快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小老师领读。

正音:

‘蔗’单个字时读四声,在这个词中读轻声。

指生读。

这些词语中,有一个本课要求认识的多音字‘的’。

‘的’在文中读di,另一个读音是de,组词好的。

齐读一遍。

3.词语宝宝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还会读吗?

米糕买菜熬糖粉丝

甘蔗果汁甜菜算术

销售劳动的确应该

指生读,生再读,齐读。

4.没有了小伙伴,生字宝宝你还会读吗?

出示生字:

糕买粉糖蔗汁菜算熬销劳的确应

指生读。

哪些生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

从哪见到过?

师:

看,我们在生活中也能认识很多字呢。

以前不认识的字,现在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换偏旁、加一加、形近字,反义词……

同学们的识字方法真多,个个都是识字小能手。

下面咱们开列小火车,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你这来。

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

字词读好了,相信你们课文读的更流利,找三位同学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倾听。

评价朗读。

三、课文

过渡:

好文不厌百回读,接下来,就带着我们刚刚提出3个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问题)什么是千人糕?

怎么做成的?

为什么叫千人糕?

1.学习1-5段

先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千人糕?

孩子在听到千人糕后,怎么想的?

谁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看到千人糕后,又是怎么想的?

也用文中句子。

很准确。

出示句子:

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这两个句子中,都出现了同一个词语。

词卡:

特别。

指生读,再读,齐读。

读读句子,想想她在句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

第一个是,第二个是。

小结: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却有不同的意思,这就是一词多义。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着说:

一起读

出示句子: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您给我买过。

指生读,生再读。

师: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能听出孩子对千人糕一点也不好奇了,反而有些不以为然。

2.学习第6-9段

过渡:

其实千人糕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米糕,那它是怎么做成的呢?

请你默读课文第6-9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默读课文,要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谁来读你画的句子?

其余同学边听边把你漏画的句子补上。

从句中我们可以知道做千人糕的原材料是什么?

相机板书:

大米糖

3.接下来,我们就先看大米是怎么来的?

出示句子:

爸爸说:

“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相机板书:

农民稻子

标红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边说边播放图片:

是呀,你看!

农民种稻子要先去播种,插秧,还要除草,施肥,经过这么多劳动才能收割稻子。

此时,你想说什么?

带着你的感受读。

农民在种稻子时使用到的工具,就是农具。

相机板书:

农具

具这个字,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用具组词。

仔细观察,怎么把具这个字写正确写美观?

部首是八字底、上下结构。

三横,有一横写长。

师范写,生书空,生练写,强调坐姿。

写完的同学已经用姿势告诉了老师。

原来,生产大米要经过这么多劳动啊,太不容易了!

4.过渡:

再看糖又经过了哪些劳动?

出示句子:

爸爸接着说:

“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自由读。

获得甘蔗汁和甜菜汁还需要甘蔗和甜菜。

相机板书:

甘蔗,甜菜。

看,这就是甘蔗,这就是甜菜。

出示图片。

大量的甘蔗和甜菜也需要有人来种,这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看,图中人在干什么?

出示图片:

熬糖。

熬是一个形声字,上面的部分表音,下面的四点底由火演变而来,表示意思,所以熬字有用小火慢煮的意思。

工人在熬糖时,一熬就是好几个小时,工人还要不停的搅拌。

你感受到什么?

读出他们的辛苦!

5.过渡:

就算米糕做好了,我们能马上吃到吗?

还需要哪些劳动?

相机板书:

包装送货销售

这些工作,又需要很多很多的工人,如果这些过程中间,缺少了任何一个人,我们都吃不到这香甜的米糕。

6.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呢?

自由朗读课文9、10自然段。

对,因为经过了很多很多人的劳动。

课前的疑问,是不是可以擦掉了。

7.原来,这么一块小小的米糕,经过了这么这么多人的劳动,需要农民去播种、插秧、施肥、种植甘蔗、甜菜,需要工人们去熬糖,就算米糕做好了,还需要那么多的人包装、送货、销售,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相机板书:

来之不易

8.练习说话

能不能借助插图,试着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来说一说。

四、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比如我们用的铅笔,它是怎么来的?

总结:

生活中每一项物品的背后,都有很多很多人的辛苦付出,课下好好想一想,和爸爸妈妈说说他们的劳动过程吧!

板书设计:

6千人糕

大米:

农民稻子

糖:

甘蔗甜菜

包装送货销售

来之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