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393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docx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

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

摘要: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趋加深,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倡导生态道德,已成为很多国家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解决生态问题不仅要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手段,还要靠道德的手段。

本文从对生态道德观的认识出发,阐述生态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失的原因,探讨生态道德建设的途径,即提高生态道德认识,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建立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有效地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

生态道德理论生态道德观理性生态人

长期以来,人类在“人是自然的主人”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创造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然而,在这种利益的追逐下,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致命的威胁。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科学发展观战略”的提出和贯彻,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法律法规,更需要道德规范,因此,生态道德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尤其是新世纪德育的重要主题。

一、生态道德观的历史追溯

道德教育是人类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尤其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中,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以人为中心,主张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但这并不是说传统的道德教育没有涉及到生态道德观念。

儒家推崇仁爱,倡导仁者爱人。

不过,对于物,儒家仍然强调应持一种“爱”的态度,这也可以说是儒家仁学的泛化,是将殷殷之爱泛投向一切生命。

孔子首先将义、孝、恕、德等伦理范畴扩展至自然界,初步涉及到了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的关系问题。

他提倡仁爱万物,其中含有不可过量捕杀动物,珍爱生命的思想,表明孔子懂得维护生态平衡。

孔子把对待动物的态度看作是道德问题,初步实现了由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向生态伦理的拓展。

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回答了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关系。

在他看来,道德系统由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两部分构成,人际道德高于生态道德,“仁民”是“爱物”的前提,通过“仁民而爱物”这一途径可以实现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孟的生态伦理思想,明确把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看成道德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将它们规定为“外”与“内”的关系。

他说:

“夫义者,内接于人而外接于万物者也。

”①从而奠定了儒家的生态伦理学基础。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由家庭、社会进一步拓展到自然,完成了“亲亲、仁民、爱物”的发展轨迹。

儒家“爱有差等”的道德论,对于人类将道德的对象和范围扩大到人以外的自然物,有其比较合理的现实性,而且符合人类道德进化的方向。

儒家善待生命是真挚的,是热切的,更是理性的,其间既含蕴了儒家博爱的胸怀,又体现了儒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这些思考既展现了先哲的智慧,也构成了我们在应对现代生态挑战时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其意义正如汤因比下面这段话所阐释的:

“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危机来说,把对‘天下万物’的义务和对亲爱家庭关系的义务同等看待的儒家立场是合乎需要的,现代人应当采取此种意义上的儒教立场。

”②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深入挖掘和梳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对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人与自然或人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类文明既是人与自然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冲突的产物,也是人与自然相互妥协的结果。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社会及人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中,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包含了自然是人类价值的源泉、异化是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循环的生态化理念以及制度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等深刻思想。

这些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现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生态哲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凸现为现时代的根本问题。

③生态哲学是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去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哲学研究的基本方向。

人类社会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社会。

马克思的生态和谐价值观将自然视为人类价值之源,将“自然—人—社会”理解成关系性存在、过程性存在,体现了有机整体论思维。

马克思认为生态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成因是复杂的,解决和应对的方法也是多样的。

人类要以一种客观、科学的观点来看待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使人能够在社会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中获得自我肯定,实现人的自由。

其次,主张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采用,尤其要重视循环利用。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先进的社会制度里,科学技术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才能合理而长远地利用自然资源、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对生态和进化问题都有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自然辩证法》包含了众多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这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的生态就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生态观则是指科学上的生态发展意识,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可以说,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就是现阶段的生态道德观。

总之,生态道德理论所提供的这些观念,有助于我们从更高层面上来审视现阶段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然也可以具体到道德教育问题中来。

实质上,这些生态问题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

这就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现实性的教育内容。

同时,生态道德作为与保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对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

第一,生态道德教育为人们提高生态觉悟提供了思想基础。

生态道德教育关涉人的成长,人生活于社会之中,它是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一个部分。

它强调环境价值,旨在引导人们热爱并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积极参与美化自然、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行动,并在行动中培养生态是非观、生态义务感和生态参与感,培养为创造人类美好生存空间而努力的自觉意识。

这些认识,必须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他们真正理解德育的生态性含义,使开展生态性德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正确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自觉的道德行为。

因此,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二,生态道德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能使人们充分的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维持生态平衡的理论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生态道德教育能够提高人类道德水准和境界,使得人们在与自然交往中,从人类世代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出发,从对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态道德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规范,德育的生态性功能正可以使人们懂得在与自然交往之中的是非与善恶,从而对个人及社会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来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将这种道德认识和判断内化为个体人格的部分。

生态道德人格的本质特征,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生态道德人格的建构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优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为生态道德人格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天地,对生态道德人格的建构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因此,生态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培养,有赖于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必须使之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的背景之下。

第四,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德育的实施,对于化解全球性的环境和生态危机,促进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依然存在的今天,教育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功能日显重要。

生态德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教育,是迈向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

生态德育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总之,我国的生态德育应该成为一种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生态道德建设的意义,在于通过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改变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观念,形成保护自然和环境的自觉意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自然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合理的人文支持。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改变传统的价值观、自然观,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观念。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要求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然而要使全社会的人养成自觉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环境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生态道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生存的价值、自然界各事物存在的价值,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个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培养人们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从而确认人对整个社会和自然界的责任和义务。

二、德育过程中生态道德教育的缺失

生态文明是对当今全球生态问题进行追问的产物,它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紧张关系的伦理反思,生态问题的日益恶化折射出人类的道德危机。

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失衡的真正原因是人的发展失衡。

正是生态道德的缺失,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没有建立起系统的行为规范和生态道德,造成了对大自然无情的掠夺,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失衡的恶果。

生态失衡主要是由于人类行为的失范引起的,这种行为上的失范最终又源于道德教育的失调,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生态道德意识薄弱

传统的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化,缺少生态道德教育。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偏重认知素质,忽略情感素质。

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传递已有的生态道德规范知识,德育课堂崇尚道德知识的接受。

总体上说,学生生态环境知识欠缺,道德意识淡薄。

许多学生对公益环保活动毫无兴趣,而且很多学生只关心与自己利益直接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少关注与自己无关的其他环境问题。

虽然随着学生对环境知识了解开始增加,但保护环境的行为仍然很少。

这表明,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在他们的心中还没有很好地确立起来,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改变这一现状。

第二、生态教育力度不够

很多学校仍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教师往往没有激情,缺乏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意识和能力,缺乏组织和指导学生体验自然、体验社会生活、体验自我的能力,往往要求学生被动听从、盲目服从生态道德规范的要求。

学校没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或采取多种形式以及借助现代教育手段,不能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兴趣,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乏味,没有亲身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自身的责任,学生环境意识和参与、实践能力不强。

这是最终导致现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生态道德素养的重要原因。

以上德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说是道德教育对人与自然关系教育的缺失。

直到产生的这些恶果危及人类本身的生存,才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和生态道德的迫切性才得以凸显。

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

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意识。

三、构建促进人发展的生态德育观

生态德育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关键在于建构生态文化认同教育,生态危机的加剧更加凸显生态文化认同教育的日益重要。

生态危机突显的是生态环境危机,隐含的却是人们心灵上的生态文化危机,因而,解决人类发展中人与自然的深刻矛盾,要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道德、观念层面、提升人类的生态文化素质,真正使人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任务,并使之转化成为个人内在道德的教育行为。

可见,生态文化认同教育是一种最持久最有效的生态保护手段。

第一,建构和谐生态道德观。

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和谐生态伦理观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所谓“和谐生态伦理观,就是以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人与自然冲突为终极目标的建立在人类利益基础上的实现生态平衡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4]和谐生态伦理强调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的基础地位,强调人的利益的重要地位,强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

要构建和谐生态伦理,我们应该重新调整面向自然的伦理观,形成新的生态道德认识。

在正确生态伦理观念指导下形成的道德意识是调整和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人们的良知、责任感、义务感。

生态道德自律体系的建立,对于社会自身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的建立和维持,对于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调和,并使两者的关系进入一种和谐状态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增强生态道德意识,才能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和营造生态平衡的社会实践中去,自觉履行作为生态道德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人和自然是密切联系的。

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就是要使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是在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人类虽来自自然界,但又不同于自然界。

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包含人与自然的内在矛盾和紧张关系。

如果人类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将自然界视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打破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则人类将会遭受到自然界无情地报复和惩罚。

人与自然之间这种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关系,客观上要求人们理性地认识两者的关系,并对人类生态行为予以道德约束,从而避免两者的对立状态。

因此,人类必须对自然界负责,以规范和约束人类社会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内在的道德智慧。

第二,加强生态道德规范教育

有了道德的良知远远不够,良知如果缺少监督或某种外在的限制,其作用是否普遍有效值得怀疑。

要真正实现生态道德教育,不但要使人们在学习生态道德知识和参与生态活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而且要使这些内在的观念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规范。

生态道德自律是追求人类内心有关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观念。

生态道德他律是要达到人内在观念与外在约束的融合。

只有把自律和他律综合统一起来,才能达到动机和效果的有效统一。

通过生态伦理的自律,建立基本的生态伦理观念,建立能引导现实道德行为的生态道德理想,促使人们形成和建立符合生态道德理想的社会道德良知和道德义务感,并转化为合理地改造利用自然的自觉行动;通过生态伦理的他律,从外在的方面对主体生态道德的自觉性的建立形成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有效的督促作用,使主体的生态道德良知转化为诉诸于行动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行动,这就是生态道德“善”与“美”的内在统一。

生态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

这是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

为实现生态道德的基本规范要求,在生态道德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注重对生态道德知识的吸收、消化、运用和发展的能力。

通过生态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能力的发展,那些外在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一种信念和追求,这种信念和追求有利于生态道德规范行为的形成。

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理论转化为人们社会道德规范的关键性环节,对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建构和谐的生态教育氛围

在全社会营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氛围,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能够使人们在亲身经历中受到来自生态万物生命奥妙的触动,从内心深处体会自然生命与人类

生命同样珍贵的感受。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

由此,注重和强调生态伦理知识的讲授是必要的,但仅靠书本知识的灌输显然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固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知识,而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则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采取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行为,并能使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并把把生态道德观念融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中去,从而实现自我教育。

第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美的环境可以陶冶美的心灵,绿色校园对学生人格完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因此,通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形成生态伦理意识和情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一种潜在而有效的方式。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根据学校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合理规划校园布局,绿化美化校园。

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更谈不上对学生生态伦理的熏陶。

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伦理的要求。

如何通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生态危机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于人的价值观缺陷所导致的。

要解决生态问题,必须首先解决人的价值观念问题,只有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冲突。

“生态人”的价值观在承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同时,更关注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

因此,在生态道德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更加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选择体现各种生态关系的具体事实、事件,注重学生生态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情感,便于学生进行体验。

这种编排突破以往注重生态道德认识的教材编写框架,把学生身边的城市、社区、工厂、乡村、山川、河流、空气等放进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资源,为学生参与到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活动中,参与到生态环境规划的实施中,引导学生与环境亲近、融合,在环境中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格提供内容保障。

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人而生的,其解决也最终要靠人。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的问题,即人由传统社会的“人”转变为“生态人”,生态的问题最终才能得到解决。

卓有成效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的灵魂、核心,也是根本。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根据生态道德原则和生态道德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成员进行影响,把生态价值准则进行自觉内化,使之转化成为个人的道德行为。

因此,我们要通过建立生态文化认同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感情和意志,自觉应用生态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建立人对自然环境的行为规范,这样才会出现高素质的“生态人”,生态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也才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

中华书局,1988.

②[英]汤因比:

展望二十一世纪[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427页。

③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1.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5

[2]孙峰.现代德育原理[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李承宗.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理论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

101-104.

[4]樊晓飞.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建设刍议[J].教学与管理.2010年12月20日

[5]胡发贵.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刍议[J].环境生态伦理.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4期

[6]田海舰.试析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33卷第5期

[7]卢彪.生态哲学:

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光[J].前沿论坛

[8]刘湘溶,戴木才.21世纪德育新课题:

生态道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1期第29卷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