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668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一、神话的定义?

汉语文献记载流传下来的上古神话主要有哪些?

其内容为何?

二、诗经的组成与内容。

3

三、何谓风、雅、颂、赋、比、兴?

3

四、《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4

五、《春秋》的内容5

六、《左传》的思想及艺术特点?

5

七、《左传》的叙事特征:

7

八、《战国策》的思想内容及风格特色?

7

九、先秦时期叙事散文的发展历程?

8

十、先秦时期说理散文的发展历程?

8

十一、儒、道、法、墨四派的主要思想,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代表著作的风格特色?

9

十二、《庄子》的艺术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10

十三、《孟子》的艺术特色11

十四、楚辞的定义及其特色11

十五、《离骚》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11

十六、《九章》《九歌》《天问》《招魂》的内容及艺术特色12

十七、楚辞的流变及屈原在文学史的地位、影响。

13

十八、汉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14

十九、汉赋的特征、分类、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15

二十、汉代辞赋的流变历程。

15

二十一、贾谊的创造及其文学成就?

16

二十二、司马相如的辞赋创作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6

二十三、《史记》的思想内容,文学特色、及艺术成就?

17

二十四、如何理解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7

二十五、《汉书》的体例,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18

二十六、《史》、《汉》的异同?

18

二十七、汉乐府的形成、收集、及流传?

20

二十八、汉乐府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21

二十九、《孔雀东南飞》的内容、艺术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1

三十、东汉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历程。

22

三十一、《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2

一、神话的定义?

汉语文献记载流传下来的上古神话主要有哪些?

其内容为何?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话:

包括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以神魔鬼怪为内容的传说、故事、笔记、小说等。

狭义的神话:

专指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古代神话,是原始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和夸张手法,采取不自觉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方式,来反映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歌颂了古代人民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

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神话,但完整的神话保存下来的极少。

收录古代神话资料的著作主要有《山海经》、《天问》、《淮南子》

内容:

(一)探索自然界奥秘

1、天地的形成:

《盘古开天辟地》

2、万物的产生

3、人类是如何产生的?

(二)反映人与自然界的斗争

1、《女娲补天》2、《后羿射日》3、《夸父逐日》

1)美学价值:

悲剧美

2)夸张手法的运用气吞山河a、充分表现了与日逐走的劳苦以及挥汗如雨的体力消耗;b、用吞河饮渭的神奇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敢于与日逐走的巨人形象。

4、《鲧禹治水》

1)为人民而牺牲的英雄形象普罗米修斯

2)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5、《精卫填海》

(三)反映社会生活,如战争《黄帝擒蚩尤》

二、诗经的组成与内容。

分类标准: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分为风、雅、颂三类。

*反剥削反压迫的诗歌:

*反映战争徭役的诗歌:

*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的诗歌:

*劳动生产的诗歌:

*揭露统治阶级丑恶、残暴的诗歌:

*讽喻诗和感伤诗

*周族史诗:

*贵族的庙堂乐章及其他

三、何谓风、雅、颂、赋、比、兴?

风:

“风”的含义: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

雅,正也,即标准音,指朝廷正乐,是西周王畿附近的乐调。

包括“小雅”和“大雅”两部分。

“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小孩描述蝌蚪)。

“比”就是比喻和比拟,用与之相类的事物打比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四、《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艺术成就:

1、开启了我国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比、兴

2、《诗经》的景物描写

3、《诗经》的章句形式。

复沓又叫复叠或重章叠句,即各章的词句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几个字,反复咏唱。

复叠章法原是民歌在集体劳动中彼此唱和,便于记忆和传习而自然形成的。

它的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抒发

4、《诗经》的语言韵律用词方面:

《诗经》的语言是经过提炼加工的书面语,其特点是准确生动,丰富多彩。

《诗经》中表示动植物的名词,应有三百七十三种之多。

学诗确实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

《诗经》中还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词语,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感和音乐美。

《诗经》中有很多词汇,如“瞻望”、“伫立”、“翱翔”、“颠沛”、“一日三秋”、“忧心如焚”、“赳赳武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至今还为人们习用。

用韵方面:

偶句韵、首句入韵的偶句韵、句句有韵

朴素简洁,精炼生动。

四言为主,间以杂言。

重言叠字与双声叠韵。

修辞手法,丰富多样。

开创韵例,自然和谐。

影响:

1、开辟了以诗歌抒情和写实的创作道路

2、确定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诗经》在体裁、表现手法、语言运用方面的影响

1)体裁:

中国古代诗歌中抒情、叙事、说理三种常见的体裁都可推源于《诗经》

2)表现手法:

诗经》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纯熟的创作技巧,被后代诗人大量借鉴。

特别是比兴,在古代诗歌中已不单纯是表现手法,而是生动的形象与深厚的内容、蕴蓄无穷的风格的统一。

它是我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创作原则。

3)语言运用:

《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春秋》的内容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候国历史的通称,(古代的历史书为什么通称“春秋”?

)后来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世,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赋予特殊的意义,因而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

简要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前722年-前481年)所发生的历史大事,它以鲁为本位,记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灾异一百二十三,大小战争二百一十三,全书只一万六千余字。

六、《左传》的思想及艺术特点?

1、进步的民本思想

(1)在天人关系上,表示出对天道,鬼神之事的怀疑,强调人的重要作用。

(2)在君民关系比较重视民的作用,即民本思想。

(3)《左传》的民本思想还表现为对民意的尊重和对舆论的重视。

2、揭露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及其残暴荒淫的本性《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公叔段陈灵公夏姬:

宣公十年载: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

“征舒似女。

”对曰:

“亦似君。

3、表彰了一些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物。

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君主;如齐管仲、晏婴,晋赵盾、叔向,郑子产等人是有名的政治家。

和《国语》相比,《左传》更突出地揭示了当代政治理论家的实际的业绩,例如子产在《国语》里只出现过一次,而在《左传》里则有大量的政绩(《郑子产相国》作品选P97)

艺术特点:

1、长于叙事通过文学性剪裁,把历史事件情节化、故事化。

《左传》把《春秋》中简短记事,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左传》被认为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刘知几《史通》),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左传》记事,善于对事件的曲折过程加以描述,展示其开端、发展和结局。

如《郑伯克段于鄢》,围绕郑伯与姜氏、共叔段这一主要矛盾来选择和组织材料,交代矛盾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情节曲折、故事性强,有完整谨严的结构和布局

(2)《左传》除了描写事件的全过程之外,还爱写一些偶然性的小故事以揭示事态发展的必然性。

这些小故事也往往耐人寻味,如僖公三年记载: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

荡公,公惧,变色。

禁之,不可。

公怒,归之。

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2、注意在叙事中写人,刻画了一批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左传》虽以记事为主,但由于注意将事件的前后贯穿起来,因此事件的主人公也得到了较完整的表现,描写了国君、霸主、政治家、军事家和士人的众多形象,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写出他们不同的性格面貌。

如郑庄公的深沉毒辣,子产的雍容大度,骊姬的阴险奸诈,烛之武的善于辞令等。

(1)《左传》中的人物描写尽管是片断的,但也写得生动形象,不乏鲜明的性格特征。

如:

当晋先轸知道晋襄公放走了秦三帅之后,竟然怒气冲冲地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隳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最后还“不顾而唾”(僖公三十三年)

(2)《左传》有的地方还展示了人物成长过程。

如晋公子重耳最初是个只顾贪图安逸、胸无大志的任性的贵公子,在十九年的流亡中,由于备尝艰苦,增长了才干,政治上逐渐成熟,最后竟成为中原有名的霸主(僖公四年至二十四年)。

(重点讲解)

3、善于描写战争这集中体现了《左传》高超的叙事艺术。

《左传》生动具体地描绘了一些著名战役,如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齐晋鞌之战等,作者描写战争,既具体表现战争原因、过程及场面,又注重揭示战争胜负的原因

(1)《左传》写战争,一般着眼于战争的背景介绍和成败的分析。

诸如民心向背、实力对比、外交活动、战术运用以及战争的后果等,都不惜笔墨。

至于战斗场面的描写一般着墨不多。

如齐鲁“长勺之战”,全文仅220字,却完整地叙述了战争过程。

战前的准备,着重写了人民的支持,即所谓察狱以情,“可以一战”;次写战争场面,主要写反击和追击的时机进行总结。

(2)《左传》除着眼于战争过程的宏观叙述之外,个别战役也有细致具体的场面描绘。

如“鞌之战”写齐晋双方。

4、工于外交辞令《左传》中的外交辞令简洁精练,委婉巧妙,典雅从容,栩栩如生。

如秦晋《崤之战》弦高犒师:

作品选P88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5、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室如悬磬,野无青草。

”(僖二十六年)“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宣十二年)语言无不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富于形象性

七、《左传》的叙事特征:

(一)《左传》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但也运用了运用倒叙和预叙的手法。

《左传》还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视角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二)《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并注重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经常带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三)《左传》叙事详密完整,具有戏剧性,故事性强;(四)《左传》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和一些细节描写,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这类记言文字简洁精炼,委曲有致,栩栩如生。

《左传》的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义丰。

八、《战国策》的思想内容及风格特色?

思想内容:

主要反映了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思想面貌,重视士的作用,要求提高士的地位;主张崇实尚利、进取有为;重“权借”、“尚时势”;否定传统道德观念,为达目的可以不讲信义,不择手段。

风格特色:

1.《战国策》文风的突出特色是直言不讳。

《左传》中的行人辞令,一般比较委婉含蓄,讲究辞令的修饰之美。

2.为了耸人听闻,游士的言词还具有夸张、渲染和虚构的特点。

3.富有强烈的气势也是《战国策》文章的重要特色。

4.《战国策》的说辞还杂有大量比喻和寓言,从而使文章更富形象性

5.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九、先秦时期叙事散文的发展历程?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

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

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的不同体例。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散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十、先秦时期说理散文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说理散文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

先秦说理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

它的发展,

诸子散文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为《论语》《老子》《墨子》等语录体散文;第二阶段对话体论辩文,代表作品为《孟子》和《庄子》。

第三阶段,为《荀子》和《韩非子》的专题论文,标志着我国论说文的成熟。

十一、儒、道、法、墨四派的主要思想,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代表著作的风格特色?

儒家:

(一)孔子《论语》主要思想:

1、思想核心(伦理):

仁与礼仁是目的,礼是实现仁的保证

2、政治思想:

大同理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君明、臣贤(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治德治为主,法制为辅。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而众星拱之”,“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因材施教(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循循善诱(启发教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学与习相结合(学而时习之);学与思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用结合(学而知之,困而学之)。

4、哲学思想: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夫”《雍也》。

中庸就是以中为用之意。

强调折中、平衡、不偏不倚。

“过犹不及”、“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文艺思想:

尽善尽美、中和之美。

6、天命观:

对鬼神虔诚而重人事。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五十而知天命”(身经复杂的人生阅历才知天命)。

(二)风格特色:

(1)语言特色:

①言简意赅,含蓄隽永②善用比喻,形象生动,明白易懂

(2)形象特色:

鲜明具体,栩栩如生①孔子形象②弟子形象:

③隐逸者形象

道家老子

(一)《老子》思想:

1、政治方面:

《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

2、人生态度:

《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2)文体特点:

都是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又押韵脚,特别便于记诵

法韩非

(一)《韩非子》思想特点:

第一,法、术、势并用的政治主张。

第二,反对复古、主张革新的社会历史观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观点,体现其因时而变的进步思想。

(二)风格:

1)风格严峻峭拔,论说的艺术得到加强,多数文章分析透彻,说理严密,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

(2)善于运用寓言和历史故事进行论述,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著名的“守株待兔”、“买椟还珠”、“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都是生动的寓言故事,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墨墨翟《墨子》

(一)思想:

墨子主张“兼爱”,反对儒家从宗法制度出发的亲疏尊卑之分;提出“非攻”,反对各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要求“节葬”、“节用”,反对奢华的生活方式以及礼乐制度;鼓吹“尚同”、“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他还相信“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

墨学在战国时曾一度盛行,与儒学同为当代的显学。

西汉以后,逐渐衰微。

(二)文风:

1、尚实尚质,言之无文。

意显语质,言多不辩,重视实用,不讲文采。

这与墨子思想富于现实性、针对性和功利性相适应。

2、讲究逻辑,明辨是非

(1)提出文章的三表法”。

一是要本之于历史事实(本之者),二是要原察百姓之见闻(原之者),三是要观察政治实践之效验(用之者)。

这是一种理性精神的发扬,是人类逻辑思维的进步和发展。

(2)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

十二、《庄子》的艺术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艺术特色:

1、寓言十九,说理深刻:

2、超常的想象,意出尘外的构思

3、形象的语言,汪洋恣肆的文风

4、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文学成就是最高的。

鲁迅说:

“鲁迅: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

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先秦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

十三、《孟子》的艺术特色

(1)粗具论说文的特点,论辩技巧高超

(2)铺张扬厉,感情充沛,气势磅礴,有纵横家风气

(3)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说理,深入浅出,精彩传神。

(4)还善于表现人物心理

十四、楚辞的定义及其特色

1、指战国时代产生于楚地的一种新诗体。

2、指屈宋等作家的骚体作品。

3、指诗歌总集《楚辞》

*“兮”字的运用。

除《天问》、《卜居》、《远游》外,楚辞作品均用“兮”字。

*特殊的句式。

不计语气词“兮”,楚辞的典型句式有六字句与五字句两种,节奏分别为“三三”和“三二”。

前者主要见于《离骚》、《九章》,后者主要见于《九歌》。

*鲜明的地域特色。

*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十五、《离骚》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1、忠君与爱国诗人反复申说其修明法度,任用贤能,使国家富强的崇高理想,揭露楚国反动贵族集团排斥贤能,因循误国的罪行,表现了诗人为追求光明,坚持正义而顽强斗争的高尚精神,即使被疏远、流放,也始终不渝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表达诗人热爱祖国眷恋故土的深厚感情。

在这里,忠君与爱国是统一的。

2、美政理想与身世之感作品曲折、深刻地写出了诗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

在叙述中,诗人将他的思想、感情、想象、人格融合为一,通过高度的艺术手法和瑰丽的文采,倾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表达出对昏庸王室和庸俗腐朽贵族的愤慨,流露出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一个伟大的灵魂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而感到幻灭的悲剧。

艺术成就:

1、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2、香草美人:

象征和意境

(1)、丰富奇特的想象。

(2)、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3)、抒情与叙事相结合。

3、形式和语言

十六、《九章》《九歌》《天问》《招魂》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九歌》:

巫祭文化《九歌》是古乐曲名。

屈原的《九歌》是袭用这一古乐曲名而根据楚地民间神话,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经加工、润色、提高而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

缠绵哀婉的风格——

《九歌》的艺术特色

1、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

3、语言单纯自然、优美含蓄、情味悠长

4、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

《九章》:

记事、抒情与写景《九章》中的作品不是屈原一时一地之作,后人因其内容、形式大致相似,集为组诗,冠以《九章》之名。

一般认为是西汉刘向所集并命名的。

除《桔颂》外,其他八篇约为诗人流放期间所作,诗多纪实之词,真实地记述了屈原流放慷慨悲歌,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期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其精神和《离骚》一致,不过在表现手法上,《离骚》偏重于浪漫主义,而《九章》作偏重于现实主义。

《天问》中提出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对当时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臆说提出了怀疑,表现了不肯迷信盲目从的态度;对于一些古史传说中的问题提出怀疑,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思想和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批判态度和探求真理的精神。

纵观《天问》全篇,屈原对天问难,是要把天和关于天的诸多旧说难倒,问倒,要把那些尊天者所代表的旧传统、旧思想、旧道理,全部扫清,表现了一种无所畏惧的胆气。

《招魂》的主旨是请人为楚王招魂和自招(另有宋玉为屈原招魂一说)诗人采用民间招魂的形式,极力描写四方上下的险恶,描绘故乡居室、饮食、音乐之美,不仅赖以坚定自己不肯离开祖国的意志,寄托他对故乡的热爱,甚至流露了重返故都再得进用的愿望,这与《离骚》中上下求索,眷恋故乡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

十七、楚辞的流变及屈原在文学史的地位、影响。

(一)、宋玉等楚辞作家

1、屈原之外的楚辞作家屈原之后,楚以辞赋名者有唐勒、景差、宋玉,而尤以宋玉为最名。

唐、景之作大多失传,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唐勒简残。

列于宋玉名下者有《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风赋》等,约十三作品。

但这些作品存在着真伪问题。

只有《九辩》一篇,学术界公认为宋玉之作。

2、《九辩》的艺术成就与影响屈原首先是作为一个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敬仰。

(2)、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1、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自屈原始。

他的高贵的品格和光辉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2、在文学创作手法方面,屈原为我国文学开辟了与《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并驾齐驱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从而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3、打破了诗歌的四言格调,吸收民间形式,特别是楚国民歌形式,创造了新的诗体,即“楚辞体”或叫“骚体”,这是诗歌格调形式的第一次大解放。

4、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把《诗经》原来的比兴材料,诸如兰草、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

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影响极大。

屈原对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上,一是文学创作上。

屈原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崇高地位,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数得着的文化名人。

据不完全统离骚计已有英、法、俄、德、意、日文译本,一九五三年屈原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纪念。

此外,屈原精神还被人们作为在逆境中坚持斗争的慰藉与动力。

*汉初贾谊作《吊屈原赋》以表达他对屈原的崇敬和悼念,并寄托自己的感慨。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屈原立传,极表推崇,从《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在用屈原精神激励鞭策下完成《史记》的写作的。

*李白一生傲岸,不向权贵折腰,却深深敬佩屈原之为人,他在《江上吟》中说: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杜甫诗歌中,也十分尊崇屈原,《戏为六绝句》云:

“不薄今人爱古人,诗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其他知识分子,不读屈骚的极少。

每当民族危亡关头,总有爱国志士以屈原为先贤榜样,。

十八、汉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①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

②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史记》写成,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

③由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二次高潮,《汉书》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固;

④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

十九、汉赋的特征、分类、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它讲究押韵、对仗和形式的整饬;又像散文,句型自由,可骈可散。

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宋玉和荀子首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