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9868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docx

届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教案江苏专用

专题五 遗传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

[最新考纲]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C)。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

3.伴性遗传(C)。

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A)。

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B)。

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A)。

知识主线 核心串联

微专题1 孟德尔定律及应用

1.理清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

2.针对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亲子代推导——由子代表现型比例推亲代基因型

(1)9∶3∶3∶1⇒(3∶1)(3∶1)⇒(Aa×Aa)(Bb×Bb);

(2)1∶1∶1∶1⇒(1∶1)(1∶1)⇒(Aa×aa)(Bb×bb);

(3)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

(4)3∶1⇒(3∶1)×1⇒(Aa×Aa)(BB×__)或(Aa×Aa)(bb×bb)或(AA×__)(Bb×Bb)或(aa×aa)(Bb×Bb)。

3.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自交、测交结果归纳

注:

若考虑交叉互换,则AaBb的亲本独立遗传与连锁遗传时所产生配子的种类相同(均为四种),但比例不同(独立遗传时为1∶1∶1∶1,连锁遗传时为两多、两少,即连锁在一起的类型多,交换类型少)。

1.(2018·江苏卷,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解析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两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不满足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一条件,则子二代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2017·江苏卷,32)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

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

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

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Ⅱ3和Ⅱ5均为AB血型,Ⅱ4和Ⅱ6均为O血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Ⅱ2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    。

(2)Ⅰ5个体有    种可能的血型。

Ⅲ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    。

(3)如果Ⅲ1与Ⅲ2婚配,则后代为O血型、AB血型的概率分别为    、    。

(4)若Ⅲ1与Ⅲ2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女孩为B血型的概率为    。

若该女孩真为B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

解析 

(1)由Ⅰ1、Ⅰ2均无病而Ⅱ1为患病女儿,或Ⅱ5、Ⅱ6均无病而Ⅲ3为患病女儿,可推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Ⅰ1,Ⅰ2基因型均为Tt,进一步推测表现正常的Ⅱ2为Tt的概率为。

(2)由Ⅱ5为AB血型,可推知Ⅰ5个体血型可能为A型、B型或AB型共3种血型,Ⅱ4为O血型,基因型为ii,Ⅱ3为AB血型,基因型为IAIB,Ⅱ3、Ⅱ4与该遗传病相关的基因型为Ⅱ3TT、Tt、Ⅱ4Tt,则Ⅱ3产生T、t配子的概率分别为、,而Ⅱ4产生T、t配子的概率均为,进一步推测Ⅱ3、Ⅱ4所生子代的基因型为TT=,Tt=+=,tt=,又知Ⅲ1表现正常,不可能为tt,故其为Tt的概率为3/5,而Ⅲ1为A血型的概率为,综合分析Ⅲ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

(3)由Ⅱ5为TtIAIB,Ⅱ6为Ttii可推知Ⅲ2的血型基因型为IAi或IBi(各占),其产生i配子的概率为,产生IA、IB配子的概率各为,而Ⅲ1血型基因型为IAi、IBi,其产生i配子的概率也为,产生IA、IB配子的概率也各为,故Ⅲ1与Ⅲ2婚配,后代为O血型的概率为×=。

后代为AB血型的概率为×+×=。

(4)Ⅲ1与该遗传病相关的基因型为Tt、TT、Ⅲ2为TT、Tt,Ⅲ1血型基因型为IAi、IBi,Ⅲ2血型基因型为IAi、IBi,Ⅲ1、Ⅲ2产生配子的概率均为IA、IB、i,若Ⅲ1、Ⅲ2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则该女孩为B型血的概率为×+×+×=,与该遗传病相关的基因型Ⅲ1为Tt、TT、Ⅲ2为Tt、TT推知Ⅲ1所产配子类型为T=×+×1=,t=,Ⅲ2所产配子类型为T=×1+×=,t=,由于该女孩表现正常可排除tt(占×=),正常的概率为,Ⅲ1、Ⅲ2所生子代中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故该正常女孩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 2/3 

(2)3 3/10 (3)1/4 1/8 (4)5/16 13/27

3.(2016·江苏卷,30)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20世纪中叶非洲地区HbS基因与疟疾的分布图,基因型为HbSHb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CD患者血红蛋白的2条β肽链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而2条α肽链正常。

HbS基因携带者(HbAHb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那么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    条异常肽链,最少有    条异常肽链。

(2)由图可知,非洲中部HbS基因和疟疾的分布基本吻合。

与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相比,HbAHb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力较强,因此疟疾疫区比非疫区的    基因频率高。

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比例上升。

(3)在疟疾疫区,基因型为HbAHbS个体比HbAHbA和HbSHbS个体死亡率都低,体现了遗传学上的    现象。

(4)为了调查SCD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调查方法可分别选择为    (填序号)。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③在疟疾疫区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④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进行分析对比

(5)若一对夫妇中男性来自HbS基因频率为1%~5%的地区,其父母都是携带者;女性来自HbS基因频率为10%~20%的地区,她的妹妹是患者。

请预测这对夫妇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

解析 

(1)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2个α链,2个β链,HbS基因携带者(HbAHb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2条异常肽链,最少有0条异常肽链。

(2)与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相比,HbAHb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力较强,因此疟疾疫区比非疫区的杂合子比例高,HbS基因频率高。

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原本不抗疟疾的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比例上升。

(3)杂合子比纯合子具有更强的生活力,体现了杂种优势。

(4)调查SCD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调查SCD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5)一对夫妇中男性父母都是携带者,则其基因型为1/3HbAHbA、2/3HbAHbS,女性的妹妹是患者,则其父母亦均为携带者,该女性基因型为1/3HbAHbA、2/3HbAHbS,这对夫妇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答案 

(1)2 0 

(2)HbS HbAHbA (3)杂种(合)优势

(4)①② (5)1/18

预测1 结合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考查演绎与推理能力

1.已知羊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观察羊的毛色(白毛和黑毛)遗传图解,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白毛

B.图中三只黑羊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C.图中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D.Ⅲ2与一只黑羊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几率为1/3

解析 由Ⅱ2、Ⅱ3均为白羊,但Ⅲ1为黑羊可推知,黑毛为隐性,白毛为显性;图中三只黑羊均为隐性纯合子;四只白羊基因型状况为Ⅰ1、Ⅱ2、Ⅱ3均为杂合子,但Ⅲ2既可能为纯合子(1/3),也可能为杂合子(2/3),Ⅲ2与一只黑羊(设为bb)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几率为×=1/3。

答案 C

2.如图是某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生出孩子的可能基因型的遗传图解,图示过程与基因传递所遵循的遗传规律的对应关系是(  )

A.仅过程Ⅰ,基因分离定律

B.过程Ⅰ和Ⅱ,基因分离定律

C.仅过程Ⅱ,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过程Ⅰ和Ⅱ,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人类ABO血型遗传受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P→配子,即过程Ⅰ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因此过程Ⅰ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过程Ⅱ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不能体现基因传递所遵循的遗传规律。

答案 A

3.(2018·海安中学高三月考)某突变型植株是由原纯合植株的一个基因突变而形成的,含有突变基因的花粉一半不育,则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

A.1∶3∶2B.2∶5∶2

C.4∶4∶1D.1∶2∶2

解析 假设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aa,突变后基因型为Aa,由于含有突变基因的花粉一半不育,则产生的雌配子A∶a=1∶1,产生的雄配子A∶a=1∶2,因此其自交产生的后代AA∶Aa∶aa=1∶3∶2。

答案 A

预测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4.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的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的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卵细胞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的比例为1∶1

解析 F1产生4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A错误;F1产生的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的数量比基因型为YR的精子的数量少,B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错误;F1产生的卵细胞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的比例为1∶1,D正确。

答案 D

5.某二倍体植物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红花(B)对白花(b)为显性。

现有红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数量足够多,且不存在致死的情况)的表现型及对应的比例如表所示。

则亲本中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表现型

红花高茎

红花矮茎

白花高茎

白花矮茎

比例

10

1

1

10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红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白花=11∶11=1∶1,高茎∶矮茎=11∶11=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红花高茎∶红花矮茎=10∶1,且子一代数量足够多,则最可能的原因是控制高茎的基因A和控制红花的基因B连锁,子一代出现红花矮茎植株和白花高茎植株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 C

6.(2018·苏州市调研)小鼠毛色由位于1号和3号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

其中,A基因控制黄色,B基因控制黑色,A、B基因同时存在则毛色呈灰色,无A、B基因则毛色呈白色。

下图是小鼠的某一遗传系谱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规律。

Ⅰ-2的基因型为    ,Ⅱ-7有    种基因型。

(2)若使Ⅲ-9生出黑色的后代,应让其与表现型为    的雄鼠杂交。

(3)若Ⅲ-10与Ⅲ-12杂交,生出一只黄色雌鼠的概率为    ;其后代黑色小鼠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

(4)某雄性小鼠由于基因突变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由核基因D控制),让这只雄鼠与正常雌鼠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

①若F1中雌性个体表现出新性状,而雄性个体表现正常,可推测基因D位于    染色体上。

②为了研究A、a与D、d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将若干基因型为AaDd的雌鼠和AADD的雄鼠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均只有AaDD和AADd两种,反交结果亦如此。

据此推断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意“小鼠毛色由位于1号和3号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可知:

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依题意及分析图示可知:

Ⅱ-5和Ⅲ-14均为aabb,进而推知Ⅰ-2和Ⅱ-7的基因型均为AaBb。

可见,Ⅱ-7有1种基因型。

(2)Ⅲ-9为aabb,而黑色的后代为aaB_,若使Ⅲ-9生出黑色的后代,则与Ⅲ-9交配的个体应同时含有a、B基因,据此推知:

应让其与表现型为灰色(AaB_)或黑色(aaB_)的雄鼠杂交。

(3)由“Ⅲ-9为aabb”可推知Ⅱ-3和Ⅱ-4依次为AaBb和Aabb,进而推知Ⅲ-10为1/3AABb、2/3AaBb;由“Ⅲ-14为aabb”可推知Ⅱ-7和Ⅱ-8依次为AaBb和aaBb,进而推知Ⅲ-12为1/3AaBB、2/3AaBb。

若Ⅲ-10与Ⅲ-12杂交,生出一只黄色雌鼠(A_bb)的概率为(1-2/3×1/4aa)×2/3×1/4bb×1/2XX=5/72。

其后代黑色小鼠(aaB_)的概率为2/3×1/4×(1-2/3×1/4bb)=5/36,其后代纯合子黑色小鼠(aaB_)的概率为2/3×1/4aa×(2/3×1/4BB+1/3×1/2BB)=1/18,所以其后代黑色小鼠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8÷5/36=2/5。

(4)具有新性状的某雄性小鼠与正常雌鼠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

①若F1中雌性个体表现出新性状(与父本相同),而雄性个体表现正常(与母本相同),说明该新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可推测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

②基因型为AaDd的雌鼠和AADD的雄鼠进行正交和反交,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均只有AaDD和AADd两种,说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只产生Ad、aD两种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进而推知:

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与d连锁,a与D连锁。

答案 

(1)(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 AaBb 1 

(2)灰色或黑色 (3)5/72 2/5 (4)①X ②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只产生Ad、aD两种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预测3 遗传规律中分离比变式及应用

7.某开两性花的植株,某一性状由一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基因型为Aa。

若该植株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明显偏离3∶1(后代数量足够多)。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原因可能是后代隐性纯合子致死

B.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原因可能是显性纯合子致死

C.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原因可能是含A基因的某性别配子致死

D.该植株A和a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析 该性状由一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故该植株A和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原因可能是后代显性纯合子致死,A错误;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原因可能是隐性纯合子致死,B错误;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类似测交,原因可能是含A基因的某性别配子致死,C正确。

答案 C

8.(2018·镇江市期末检测)某动物的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显性或B显性的胚胎不能成活。

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A.1/10B.1/9C.1/5D.1/4

解析 若亲本为AABB和aabb个体交配,则F1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只有A显性或B显性的胚胎不能成活,故F2中存活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和aabb,其中纯合子为AABB和aabb两种,所占比例为1/5。

答案 C

9.(2018·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二模)萨卢基犬的毛色有黑色、褐色和白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B、b和I、i控制,其中基因B、b分别控制黑色素、褐色素的合成,基因I或i会抑制基因B和b的表达。

下图是一只纯合褐色犬(Ⅰ1)繁育后代的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基因I、i中抑制基因B和b表达的是    ,理论上白色犬的基因型有    种,Ⅰ2的基因型是        。

(2)Ⅲ2的基因型是    ,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3)若利用图中个体繁育纯合黑色后代,则优先选择    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纯合黑色后代的概率是    。

解析 

(1)假如i基因是抑制基因,则纯合褐色犬的基因型是IIbb,白色犬的基因型是ii__,二者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白色犬,而根据系谱图可知,二者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色犬,因此I基因抑制B和b基因的表达,进一步推出Ⅰ2的基因型是IiBb,白色犬的基因型为IIBB、IIBb、IIbb、IiBB、IiBb、Iibb,共6种。

(2)根据

(1)的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是iibb,Ⅰ2的基因型是IiBb,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IiBb∶Iibb∶iiBb∶iibb=1∶1∶1∶1,根据系谱图可知Ⅱ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是1/2IiBb、1/2Iibb,Ⅱ2的基因型为iiBb,进一步可推出Ⅲ2的基因型为iiBB或iiBb,Ⅱ1(1/2IiBb、1/2Iibb)与Ⅱ2(iiBb)杂交,产生Ⅲ2(黑色犬)的概率为1/2×1/2×3/4+1/2×1/2×1/2=5/16,其中纯合的黑色占1/2×1/2×1/4=1/16,因此纯合的黑色犬占1/5。

(3)黑色个体杂交,后代产生纯合黑色后代的概率最大,因此有两种选法,选择Ⅱ2与Ⅲ5杂交或Ⅲ2与Ⅲ5杂交,计算可知Ⅲ2与Ⅲ5杂交,得到纯合黑色个体的概率最大。

(2)的分析及系谱图可知Ⅲ2与Ⅲ5的基因型及概率均为4/5iiBb、1/5iiBB,因此二者杂交,得到纯合黑色后代的概率是1/5×1/5+4/5×4/5×1/4+2×1/5×4/5×=9/25。

答案 

(1)I 6 IiBb 

(2)iiBB或iiBb 1/5 (3)Ⅲ2、Ⅲ5 9/25

剖析分离比

(1)一对相对性状

①2∶1→显性纯合致死。

②1∶2∶1→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如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

(2)两对相对性状“9∶3∶3∶1”变式问题的解答

①根据F2表现型比例之和等于16(如9∶6∶1、9∶3∶4、9∶7、15∶1等),可确定符合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正确分析F2中A_B_∶A_bb∶aaB_∶aabb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F2“9∶3∶3∶1”的变式类型;

③结合确定的F2“9∶3∶3∶1”的变式类型,进一步明确F2的每种表现型所包含的基因型及比例。

   

(3)四类“致死”状况归纳

①隐性致死与显性致死

隐性致死是指隐性基因在纯合情况下具有致死效应,显性致死是指显性基因具有致死效应,它包括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则显性性状一定为杂合子,显性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显∶隐=2∶1。

②配子致死与合子致死

根据在生物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时期所发生的致死效应,致死现象可以分为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

配子致死是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具有致死效应;合子致死是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发挥作用而具有致死效应。

③常染色体基因致死和性染色体基因致死

根据致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可以把致死现象分为常染色体基因致死和性染色体基因致死。

④基因突变致死和染色体缺失致死

从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上分析,致死现象可分为基因突变致死和染色体缺失致死。

   

微专题2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1.性染色体不同区段分析

2.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①发病率男性低于女性;②世代遗传;③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①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②隔代交叉遗传;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3.X、Y同源区段遗传特点

(1)涉及同源区段的基因型女性为XAXA、XAXa、XaXa,男性为XAYA、XAYa、XaYA、XaYa。

(2)遗传仍与性别有关

①如XaXa(♀)×XaYA(♂)→子代(♀)全为隐性性状,(♂)全为显性性状;

②如XaXa(♀)×XAYa(♂)→子代(♀)全为显性性状,(♂)全为隐性性状。

4.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技巧

1.(2018·江苏卷,12)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

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  )

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

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

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

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

解析 羊膜穿刺术属于产前诊断,主要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如本题中的B、C、D项都需要进行产前诊断;A项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不需要进行羊膜穿刺检查。

答案 A

2.(2017·江苏卷,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解析 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由于母亲怀孕期间受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胎儿的先天性疾病,就不是遗传病,B错误;杂合子筛查对预防隐性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显性遗传病没有作用,C错误;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不同遗传病类型再发风险率不同,D正确。

答案 D

3.(2016·江苏卷,24)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

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

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解析 若色觉正常与色盲由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则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IAIBXhY和iiXHXh,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IAiXhY)的概率为1/2×1/4=1/8,A正确;他们的女儿色觉基因型为XHXh、XhXh,B错误;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IAiXhY)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IAIAXHXH、IAIAXHXh、IAiXHXH、IAiXHXh)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iiXhXh),C正确;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IBiXhXh)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IAIBXHY)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IBIB、IBi)XhY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

答案 ACD

4.(2018·江苏卷,33)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

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

各种羽色表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型。

(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    ,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    。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