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9990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docx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能备课

课题

第1课走进技术世界

课型

教学内容

关注身边的技术,了解一些先进的技术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技术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了解一些先进的技术,激发学生强烈的技术探究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了解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搜集技术资料,激发学生强烈的技术探究欲。

教学准备

师:

多媒体〔图片(家用电器、学具、玩具等)、衣食住行文字资料等、书包(单肩、双肩、拖拉式)、削笔小刀、卷笔刀、手摇式削笔器。

生:

收集衣食住行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看图观察

激趣导入

 

二、

实践体验

认识感受

 

三、

课后拓展

一、看图观察,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家用电器、学具、玩具等):

观察,交流:

你们看到了哪些现代科技产品?

它们都有哪些本领?

这些产品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与愿望?

(学生自由发言,师点评补充,引导认识先进的技术。

台灯:

利用电照明,携带方便。

台式鸿运电扇:

机械式自然风模拟电扇,靠风叶运转改变风向,模拟自然风。

手机:

又称移动电话,随身携带,便于通话。

手提电脑:

又名笔记本电脑,能像普通电脑那样代替人脑干很多事情,又方便携带。

挂壁式液晶电视机:

式样新颖,轻便省电,节省空间。

笔筒:

装饰玩具熊,又美观又实用。

削笔器:

风车式样,漂亮别致,削笔快又省力。

闹钟:

卡通图案,既能当装饰品,又能准确报时提醒。

这些产品,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体现了先进的技术。

从远古至今,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与愿望,发明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率,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可以这样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技术世界里。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技术世界”,去感受那奇异的科学技术。

板书:

走进技术世界

二、实践体验,认识感受

1、出示书包图片或实物(单肩、双肩、拖拉式)

(1)这三种书包是在逐渐演变的,代表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的过程。

仔细观察比较:

这三个书包有什么不同?

哪种书包好?

为什么?

①引导重点关注式样不同:

单肩、双肩、拖拉式。

单肩式书包,如果里面物品重、背的时间长,容易造成脊柱畸形。

双肩式书包,让双肩平衡承担重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带轮子的书包,平地可以拉着走,上下楼梯可以背着走,省力。

②书包内的分区也不同。

分区多便于分门别类地装课本、文具等

③材质不同、花样等也不同。

(2)(有实物的)指名一两位同学分别尝试体验,感受检验观察比较结果。

(3)看到了书包的变化,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科学技术无处不在,不断发展。

板书:

不断发展

2、让我们再来检验一下。

(1)出示三种削笔工具:

削笔小刀、卷笔刀、手摇式削笔器。

削笔工具也在不断进步着的,你想验证一下吗?

(分别指名三个同学进行削笔比赛。

看谁削得又快又好。

(2)从比赛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卷笔刀比削笔小刀方便,手摇式削笔器不但使用便捷,削出的铅笔也整齐美观。

新技术、新产品给生活带来的越来越多的便利。

(3)小结:

连铅笔的制作与使用也都包含着技术。

看来,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技术。

小有小发明,大有大创造。

板书:

无处不在

3、现实中还有许许多多新技术、新产品,想一想,你能来举例说一说吗?

(1)学生自由发言,介绍平时见到的先进技术产品。

(师生共同评价,感受新技术的广泛性。

(2)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分一分,并讲讲玩的技术。

4、小结,过渡:

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处处有技术,处处离不开技术。

(投影出示书中介绍衣食住行先进技术。

(1)人们种出了天然彩色棉,用这种棉花纺出的纱制成的彩棉内衣既美观又不褪色。

(2)人们用大豆、玉米造出的新面料缝制的衣服更挺括、更透气、更舒适。

(3)科学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4)人们已经制造出了恒温、恒湿、恒氧的住房。

(5)人们已经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家用飞行器,在水上航行,它的时速为20~25千米;在陆上驾驶,它的时速最高达80千米;在空中飞行,它的时速可控制在15~145千米之间。

了解衣食住行中的新技术、新产品,读了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你想说什么?

(体会新技术的神奇价值。

板书:

神奇价值

5、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你知道吗?

不但现代新技术有着神奇的价值,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至今仍影响深远。

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名称。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读文字介绍,请你能告诉大家它们各自的重大意义,与现代科学技术哪些密切关系。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页。

造纸术,现在造纸步骤是由以前改进而来的。

印刷术沿用的一千多年。

“司南”经改造后,成了今天的指南针。

火药是现代烟花爆竹、枪弹炮弹的能源。

三、课后拓展

新技术在现实中比比皆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收集更多相关信息,按衣、食、住、行四大类将生活中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分类。

课后交流,比赛,看哪一组收集的资料多而全。

板书设计

第1课走进技术世界

不断发展

无处不在

神奇价值

教后感

课题

第2课洗茶具

课型

家政

教学内容

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

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揭示课题

 

二、

讨论学习

 

三、

研究性学习

 

四、

实践评价

 

五、

作业

一、看图,出示课题。

看洗茶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茶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

浸泡、擦洗、冲洗、擦干、摆放。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浸泡时加1—2滴洗洁精。

擦洗时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拭。

冲洗时从里到外逐一冲洗。

擦干摆放时用干净抹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三、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可以用牙膏擦除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吗?

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呢?

四、实践评价

让我们分别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借助辅助材料(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

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

(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

教师提问:

能不能用洗衣粉?

为什么?

(提示:

从技术信息找出答案)

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

五、作业:

回家动手洗茶具。

板书设计

第2课洗茶具

1、浸泡2、擦洗

3、冲洗4、擦干

教后记

 

课题

第3课洗衣物

课型

家政

教学内容

学会洗衣物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2.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

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注意事项

 

四、评价

一、谈话导入:

谈话:

你平时在家要洗衣服吗?

事怎么洗涤的?

看到家长又是怎样洗衣物的?

主要分哪几个步骤?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

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

为什么?

2、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把要洗涤的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

要注意些什么?

三、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1、看书学习正确的洗涤方法。

2、查阅技术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3、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

(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技术信息中查阅确定)

四、评价:

1、是否认识常见的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2、衣服洗得干净吗?

用了哪些方法?

3、课后能帮助家长洗衣物吗?

板书设计

第3课洗衣物

1、浸泡2、擦肥皂

3、搓洗4、冲洗

5、晾干

教后感

 

课题

第4课自制收纳盒

课型

家政

教学内容

自制收纳盒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制作收纳盒,使学生认识到身边的废旧物品可以改造成有用物品。

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

2、在制作收纳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习并掌握制作收纳盒的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明白如何制作内部隔板并进行组合。

教学准备

课件、范作、鞋盒、硬纸板、包书纸、剪刀、铅笔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制作收纳盒,使学生认识到身边的废旧物品可以改造成有用物品,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

2、在制作收纳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将家中废弃的盒子改造成收纳盒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导入

 

二、

自主探究,学习制作

 

三、布置作业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洗茶具、洗衣物,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和爸爸妈妈一起营造窗明几净的家庭环境,大家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

2、可是,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王佳璐的围巾很多,还有的女孩子小发饰很多,有的男孩子小玩具很多,他们都觉得这些零碎的小物品很难整理,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做的呢?

有没有很好地进行归类放置呢?

3、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出示六个区间的收纳盒(出示范作)

你们看,如果我们用这个收纳盒来进行小发饰或者小玩具的收纳,你

们觉得好不好?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制作一个收纳盒(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制作

1、想一想

(1)你见过的收纳盒都是用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仔细寻找一下,在你家里有没有直接能拿来制作收纳盒的东西?

(3)做这样的可以分为六个区间的收纳盒需要哪些工具和辅助材料?

2、了解步骤,制定制作计划

(1)谈话:

如何来制作这样一个收纳盒昵?

我们先来看一下书本,把步

骤图仔细研究一下。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内部相互讨论,制定出自己的制作计划。

三、布置作业:

回去根据自己的制作计划,做好操作前的准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制作收纳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习并掌握制作收纳盒的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明白如何制作内部隔板并进行组合。

教学准备

鞋盒、硬纸板、包书纸、剪刀、铅笔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讨论交流,突破难点

 

二、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三、展示评价,总结得失

四、拓展迁移,激发创新

一、讨论交流,突破难点

1、学生交流自己的制作计划,明确制作的顺序。

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归纳并板书制作步骤:

贴(将鞋盒内部的五个面分别贴上包书纸,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要求学生将鞋盒外部的五个面也分别贴上包书纸),隔(制作三片内部隔板),装(隔板组装好插入鞋盒内)

2、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你们觉得这几个关键环节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有困难的?

3、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

“制作三片内部隔板”“隔板如何进行组装”等难点环节的特写录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师生交流,归纳并板书制作要求:

贴—美观,隔—均匀,装—平整。

二、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从分工合作、规范操作、安全防护等方面做些友情提示。

2、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三、展示评价,总结得失

1、自主展示作品,进行交流评价。

你是怎么制作这个收纳盒的?

你觉得有哪些好的地方或不足的地方?

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说理由。

2、评选出“最佳作品奖”“巧手奖”“团结协作奖”等。

3、完成书上的评价表,根据各项评价结果,填上“☆”“☆☆”“☆☆☆”。

四、拓展迁移,激发创新

1、出示探究问题:

(1)学会了制作划分为六个区域的收纳盒,你能否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个

可以划分为八个、九个或更多区域的收纳盒呢?

试一试?

(2)你能否给自己制作的收纳盒添一些装饰?

2、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出我们的课堂,发挥自己的想象,勇于创新,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出自己满意的收纳盒!

板书设计

自制收纳盒

贴—美观

隔—均匀

装—平整

教后记

 

课题

第5课我最喜爱的蔬果

课型

技术初步

教学内容

学会泥塑的基本方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泥塑蔬果,初步了解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搓、捏、压、刻、刮等等,感受创作的乐趣。

2、指导学生掌握制作简单泥果蔬的方法。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了解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

搓、捏、压、刻、刮等。

难点:

从美学角度赏析泥塑水果。

教学准备

陶泥制作工具、泥、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导入

 

二、

介绍了解

三、

学习方法

 

四、

动手玩泥练习技法

一、激趣导入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猜几个谜语好不好?

①架上爬藤结绿瓜,绿瓜顶上开黄花,生着吃来鲜又脆,炒熟做菜味道佳。

(打一蔬菜)黄瓜

②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

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

(打一水果)苹果

2、对,它们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吃的蔬菜和水果。

你还认识哪些蔬菜和水果?

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自己喜爱的蔬菜和水果,引出学习主题:

我喜爱的蔬果。

二、介绍泥塑,了解工具。

1、播放课件,这里介绍了泥塑的哪些基本方法?

2、今天,我们可以用这些技能来做泥蔬果。

示范制作苹果、蒜头。

3、学生按说一说步骤及制作泥塑蔬果的方法,提示要抓住特征。

三、学习方法,掌握技巧。

1、师:

看得出,同学们兴致很高,都跃跃欲试了!

可是动手前,我要先考考你们!

我们平时都是怎样捏泥的?

2、请几个小朋友为大家做做团、压、搓、捏等动作。

3、小结:

根据个人喜好,紫砂泥可以被塑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其技法不外乎搓、捏、压、刻、刮等(板书基本技法)。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理解搓、捏、压、刻、刮贴等基本技法。

5、教师出示部分蔬果的制作过程图片。

四、动手玩泥,练习技法。

自己动手玩泥,练习基本的技法,为下一节课动手制作泥蔬果做准备。

板书设计

第5课我喜爱的蔬果

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

搓、捏、压、刻、刮

教后感

 

课题

第6课泥碗

课型

技术初步

教学内容

学做泥碗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的感知,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了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

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教学准备

陶泥制作工具、泥、塑料纸、小碗、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并初步掌握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搓、捏、压、刻、刮。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让学生了解泥塑。

难点:

掌握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泥、水、泥刀。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课前准备

二、

激趣引入

三、

方法步骤

 

四、

动手制作

五、

展示评议

一、互查课前准备

本课课前准备:

泥,泥刀,水。

教师可组织学生互查课前准备,如工具不齐全,可要求同组合用。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教师出示手捏泥碗成品图片或实物。

引语:

你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泥碗吗?

你准备怎么做?

让学生交流,说说想法。

三、教学捏泥碗的方法和步骤。

1、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捏泥碗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

2、播放课件,学习制作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搓泥团。

(2)压扁,捏凹成碗形。

(3)修齐边口。

(4)用有齿刀刮光碗的内外壁。

(5)把碗底圈处刮麻并涂泥浆。

(6)装底圈。

(7)用手蘸水磨光碗的表面。

四、动手操作,掌握技巧。

学生依照指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议总结交流。

1、全班展示交流。

由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交流创新的经验。

每个小组一一展示。

2、你们心目中的最佳作品是哪一个呢?

谁来说说。

学生提议,评选。

板书设计

第6课泥碗

(1)搓泥团

(2)压扁,捏凹成碗形;

(3)修齐边口;

(4)用有齿刀刮光碗的内外壁;

(5)把碗底圈处刮麻并涂泥浆;

(6)装底圈

(7)用手蘸水磨光碗的表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用其他方法制作泥碗。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他造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用泥丸、泥条、泥片排贴的方法来制作泥碗。

难点: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泥、泥刀、小碗、塑料纸、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导入

二、

学习新知,掌握方法

 

三、

动手制作,体验乐趣

四、

展示评议,总结交流

一、回顾知识,激趣导入。

1、激励: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什么物件的方法?

2、今天,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制作泥碗,大家有没有兴趣?

二、学习新知,掌握方法。

1、阅读教材中的其他技法部分。

2、说说和我们上一节课的制作有何区别?

3、播放课件,再一次来了解其他的制碗技法。

用碗做模具,泥条、泥片、泥丸排贴法,注意碗与泥之间可以垫层塑料布,便于分离。

三、动手制作,体验乐趣。

1、播放课件,指导学生跟着制作。

2、教师巡视作必要指导。

四、展示评议,总结交流。

1、师选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提出诚恳的意见和修改方案。

2、提出要求,能否有自己的创造,用其他方法来制作出一只泥碗呢?

板书设计

第6课泥碗

用碗做“模具”

泥条、泥片、泥丸排贴法

教后记

课题

第7课泥笔筒

课型

技术初步

教学内容

学生了解泥笔筒的结构特点和掌握制作方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泥片制笔筒、泥条盘笔筒的方法和技巧,运用此方法做简单的泥制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泥片制笔筒的方法和技巧,做简单的泥制品。

教学准备

自然泥(陶泥)、垫板、泥刀、滚子、瓶盖、线、尺。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泥片制笔筒的方法和技巧,运用此方法做简单的泥制品。

2、初步培养学生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泥片制笔筒的方法和技巧,做简单的泥制品。

教学准备

自然泥(陶泥)、垫板、泥刀、滚子、瓶盖、线、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引入

 

二、

方法步骤

 

三、

动手操作

 

四、

学习评价

 

五、

课后拓展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教师:

说说你见过的笔筒的样子。

欣赏古今的笔筒,交流,说说这些笔筒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怎么做的,你想也来试一试吗?

 

二、教学用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和步骤

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

教师及时补充,圆底片的周长必须等于圆柱形筒体片的长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把泥团压扁后滚压成泥片。

2、用瓶盖压切下圆形泥片做筒底。

3、用线量筒底片圆周的长度,滚压做筒体的泥片。

4、用筒底片周长和筒高定筒体泥片的长度和宽度,切去多余部分。

5、刻麻筒体泥片底边,并涂泥浆。

6、把筒体泥片围在筒底泥片上。

7、合围,捏合,再加泥修齐笔筒。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依照指示,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如个别学生有困难,可引导同组互助合作,如有困难的学生较多,可请一两名学生演示制作过程。

四、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

从制作方法,作品美观,互助合作,安全操作,准备与结束工作5个方面进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

五、指导课后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去调查,了解有些什么泥制品。

如有兴趣,可利用学过的知识模仿制作一件喜爱的泥制品。

板书设计

第7课泥笔筒

制作泥笔筒

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和技巧,运用此方法做简单的泥制品。

2、初步培养学生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和技巧,做简单的泥制品。

教学准备

自然泥(陶泥)、垫板、泥刀。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导入

 

二、

指导制作

 

三、

学生作业

 

四、

学习评价

 

五、指导课后拓展活动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教师:

上节课中,我们学习用泥片制作笔筒,笔筒的形状是圆柱形,我们可以在笔筒上刻上花纹,使得其好看,还有么有其他方法进行笔筒的创作呢?

在形状上、图案上进行突破呢?

学生交流

揭示本课的内容,泥条盘笔筒

二、指导制作

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泥条盘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

教师及时补充,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把泥团压扁后滚压成泥片。

2、用瓶盖压切下圆形泥片做筒底。

3、将剩下的泥团分若干等份。

搓成一样粗细的长条。

4、将长条沿着筒底一圈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