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6109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docx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及检测

一、知识导引

(一)表解知识点

 1.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形成

“正在形成中的人”

时间

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人类起源

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

“完全形成的人”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亚“能人”

晚期猿人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北京人

早期智人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现代人种差异

出现时间

晚期智人阶段

主要人种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原因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氏族社会

阶段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更替原因

生产力的进步

 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大河

流域

人类

文明

的摇

古代埃及

地理位置

尼罗河流域

奴隶制出现

公元前3500年

统一

公元前3000年

灭亡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所灭

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法老陵墓)

古巴比伦

地理位置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奴隶制出现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

统一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

文明的象征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

地理位置

印度河流域

奴隶制出现

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

文明的象征

种姓制度(四个等级: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西方文明之源

 

西方文明之源

希腊

雅典城邦

兴起

公元前8世纪

建立

公元前6世纪

全盛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罗马共和国

建立

公元前509年

发展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

灭亡

公元前27年帝国取代共和国

 

(二)剖析重、难点

 

1.氏族社会的发展

 

名称

社会主导者

生产方式

婚姻状况

分配情况

传说

原因

母系氏族

妇女

采集、渔猎

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以集体为基础财产公有

女神“该亚”的传说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父系氏族

男子

农耕、畜牧业

婚姻关系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后期出现私有财产

厄瑞斯忒的传说

 

2.比较四大文明古国

 

国家

发源地

进入奴隶社会时间

统一时间

文明象征

共同特点

古埃及

非洲,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000年

金字塔

①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②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

古印度

亚洲,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

 

种姓制度

古巴比伦

亚洲,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

中国

亚洲,黄河长江流域

公元前2070年左右

公元前221世纪

 

 

3.比较东西方文明差异及原因

 

第一:

东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古代东方各国文明的发生多与大河有关,其中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如此。

他们最早定居下来从事采集与农耕,由于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从而自然地产生爱故土、爱家乡的思想,并升华为保家卫国的思想。

而希腊半岛三面环海,岛屿棋布,陆地贫瘠,农业不发达,主要从事海外贸易。

在航海和掠夺战争中,培养了富于冒险的精神。

 

第二:

东西方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

古代东方各国经济上多以村社为单位的农业型经济为主,政治上是奴隶主专制制度,从而形成“人治”的传统。

而西方在经济上大多是以城邦为单位的商业型经济,政治上建立的是奴隶主民主政治,它比奴隶主专制统治要进步,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三)学法指导

 

1.选择题

 

选择题分以下这些类型:

①材料类型;②史实类型;③组合类型;④逆向类型;⑤史论类型;⑥排序类型;⑦程度类型;⑧图片类型;⑨比较类型;⑩主题类型。

 

材料类型的选择题其实是材料解析题在选择题中的应用。

这类选择题在题干部分一般有一段加引号的材料,这段材料可能是直接来自我们的教科书,也可能是来自教科书以外;材料所含的意思可能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但也可能是我们不知道的新内容。

所以,在选择答案时必须按照材料的含义进行判断,既不能抛弃书本,也不能拘泥于书本。

 

【例】“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

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  )。

 

A.伯利克里的统治  B.亚历山大的统治

 

C.屋大维的统治  D.凯撒的统治

 

【答案】A

 

2.材料解析题

 

材料解析题所提供的材料及其回答方式分成

(1)材料类型:

①文字材料;②图片材料;③表格材料;

(2)回答方式:

分点回答、表述成文和总述回答。

 

文字材料是最常见的历史材料解析题,其材料有独段的,也有多段的。

一般来说在阅读材料之前最好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针对性比较强,而且节约时间。

回答问题既要根据材料,也要结合所学知识。

 

【例】阅读下列材料: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

 

如果奴隶对主人说一声“你不是我的主人”,就要受到割耳的刑罚。

 

奴隶主可以买卖奴隶,还可以用奴隶抵债……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法律?

这部法律是谁制定的?

 

(2)从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

由此概括阶级社会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

(1)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

(2)奴隶主阶级;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分点回答的材料解析题相对来说较容易些,因为它可以逐一的按序号来回答问题,每一问的要求都很明确。

在回答每一问时,材料的阅读量都是有限的,这样便于理解材料和组织答题。

关键是要看清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

 材料二:

(公元前2世纪,在与罗马军队的战争中)迦太基军队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惨败。

罗马军队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变卖全城居民为奴隶。

 请回答:

(1)两段材料中提到的是什么战争?

 

(2)从材料中看出罗马与迦太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结果如何?

影响怎样?

 【答案】

(1)是罗马军队与迦太基军队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

(2)罗马与迦太基战争的目的是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

结果罗马军队最终取胜,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繁荣强盛,奴隶制迅速发展。

 二、测评

 

 

第一单元基础测试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1.人类形成的时间大约在(  )

 

A.三四百万年前  B.二三百万年前

 

C.五百万年前  D.六百多万年前

 

2.现代人种的差异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A.晚期智人时期  B.早期猿人时期  C.早期智人时期  D.晚期猿人时期

 

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

 

A.陵墓  B.宫殿  C.祭祀用的神堂  D.住所

 

4.母系氏族时期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老年人  B.年青人  C.青壮年男子  D.妇女

 

5.小李在他的旅游日记当中写道:

“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那么他到达的国家应该是(  )

 

A.意大利  B.法国  C.埃及  D.伊拉克

 

6.根据下图判断孕育了图中古代文明的河流是(  )

 

 

A.黄河  B.印度河  C.两河流域  D.尼罗河

 

7.造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的进化阶段不同  B.宗教信仰的不同

 

C.自然环境及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  D.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

 

8.在古希腊的诸城邦中特别崇尚武力的是(  )

 

A.雅典  B.斯巴达  C.腓尼基  D.罗马

 

9.下列不属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国家是(  )

 

A.古罗马  B.古埃及  C.中国  D.古印度

 

10.为后世西欧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参照范例的是(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雅典  D.罗马帝国

 

11.“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

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  )

 

A.伯利克里的统治  B.亚历山大的统治

 

C.屋大维的统治  D.恺撒的统治

 

12.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下列哪一国家?

(  )

 

A.埃及  B.希腊  C.印度  D.巴比伦

 

13.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2世纪的是(  )

 

A.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B.秦统一中国

 

C.罗马共和国成立  D.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14.灭亡古埃及的国家是(  )

 

A.波斯  B.古巴比伦王国  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5.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议会  D.元首

 

16.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的欧洲城邦是(  )

 

A.斯巴达  B.特洛伊  C.雅典D.腓尼基

 

17.建造古代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法老是(  )

 

A.拉姆西斯二世  B.图特摩斯三世  C.胡夫  D.哈佛拉

 

18.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半岛的王国是(  )

 

A.古巴比伦王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摩揭陀王国  D.阿拉伯帝国

 

19.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属于统治阶级的是(  )

 

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20.罗马共和国进入帝国时期开始于以下哪一人物的统治(  )

 

A.屋大维  B.安东尼  C.凯撒  D.克拉苏

 

21.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49年  B.公元前509年  C.公元前173年 D.公元前476年

 

22.古希腊早期文明发祥于(  )

 

A.特洛伊  B.克里特岛  C.迈锡尼  D.提洛岛

 

23.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比古代埃及晚(  )

 

A.约1500年  B.约1900年  C.约1000年 D.约2500年

 

24.英国女王经常出现在电视画面中。

根据所学的有关人种的知识,你认为她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棕色人种  D.黄色人种

 

25.泰山是一个生活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孩子,他从小(  )

 

A.和他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定期能看到他父亲

 

B.和他的父母生活在一起

 

C.和他的父亲生活在一起

 

D.和他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序言:

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

正文第15至20条:

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

 

正文第203条、205条:

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

 

正文第247条:

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材料三:

结语:

(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改,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件?

这部法律文件出自哪个国家?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部法律文件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事实如其所说吗?

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

 

(3)这部法律文件结语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4)这部法律文件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相传公元前509年,罗马开始建立A,A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2名执政官,每年由选举产生,但统治实权仍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把持,一切重大事务均须经元老院议决。

 

材料二:

公元前30年,屋大维战胜政敌之后,攫取了罗马国家最高权力,罗马进入B时代。

 

材料三:

人民起义愈演愈烈。

3世纪中期爆发的巴高达运动,虽被镇压,但前后延续了100多年,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此后,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

4世纪末,日尔曼人中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不断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队。

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于395年分为东、西两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述中古代罗马历史上的A、B时期分别叫什么?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看出A、B两个时期政治上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分析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28.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带旅行团去参观四大文明古国,请你说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具体名称、发源地及代表性的文化成就。

(18分)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1.《汉谟拉比法典》刻于一根黑柱之上(下图),柱子上方浮雕体现了(  )

 

 

A.母子关系  B.人与自然的和谐  C.君授神权  D.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2.在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火的使用  B.直立行走  C.使用工具  D.集体协作

 

3.人们“既知其父,又知其母”是在(  )

 

A.父系氏族时期  B.母系氏族时期  C.原始社会时期  D.人类形成初期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B.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

 

5.下图中的金字塔的主人是(  )

 

 

A.胡夫  B.图坦哈蒙  C.特雷奥帕特拉  D.哈佛拉

 

6.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印度 D.古埃及

 

7.下边这尊雕塑与下列哪一城市的起源有关(  )

 

 

A.开罗  B.伦敦  C.罗马  D.斯巴达

 

8.世界最早出现奴隶制国家的地区是(  )

 

A.长江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母系氏族社会以农耕生产为主

 

B.厄瑞斯特的传说,反映的是母系社会的情况

 

C.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D.父系社会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

 

10.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是在(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4世纪  C.公元前2世纪  D.公元5世纪

 

11.“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自(  )

 

A.《民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12.侵入古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的是(  )

 

A.达罗毗荼人  B.雅利安人  C.日耳曼人  D.苏美尔人

 

13.不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生产活动的是(  )

 

A.农耕  B.采集  C.狩猎  D.捕鱼

 

14.下图中弯月形状的地带被称为“新月沃地”,在这里诞生的文明古国是(  )

 

 

A.中国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

 

15.我们辨别世界三大人种的依据是(  )

 

A.智力发展水平  B.人的眼睛的颜色  C.生活的地理位置  D.人的体貌特征

 

16.汉谟拉比制定法典是为了(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扩大疆域  

 

C.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D.做到民主公正

 

17.为夺取地中海霸权同罗马进行了三次战争的国家是(  )

 

A.俄国  B.迦太基  C.波斯  D.斯巴达

 

18.西欧奴隶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

 

A.罗马帝国分裂  B.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C.恺撒遇刺  D.西罗马帝国灭亡

 

19.古代印度、巴比伦、埃及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

 

A.都地处大河流域  B.都较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都位于亚洲  D.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

 

20.在古代雅典公民家庭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必须学习的是(  )

 

A.格斗  B.跑步  C.角斗  D.演奏乐器

 

21.下列不属于两河流域居民的是(  )

 

①苏美尔人②希伯来人③印第安人④阿卡德人⑤雅利安人

 

A.①③  B.②③  C.③⑤  D.①④⑤

 

22.空中花园的建成与下列哪位统治者有关(  )

 

A.美尼斯  B.汉谟拉比  C.尼布甲尼撒二世  D.图坦哈蒙

 

23.“新月沃地”位于(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长江流域

 

24.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和迦太基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B.476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C.到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D.罗马帝国开始的约200年时间史称“罗马和平”时期

 

25.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要想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你会选择去(  )

 

A.埃及  B.印度  C.斯巴达  D.雅典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20分)

 

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

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审核过的提案。

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

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

一般提案,则举手表决;有关选举或放逐事宜,就采取抽签或投票方法解决。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

 

(2)这个城邦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什么?

 

(3)这个城邦在谁统治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4)材料中提到的民主政治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有关系吗?

什么关系?

 

(5)谈谈你对材料中的民主政治有什么看法,并说说你的理由。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古代西方人称A国为塞里斯国,意思为丝国。

 

罗马著名学者普林尼在他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记载“塞里斯林中,多丝,驰名宇内。

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

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

 

请回答:

 

(1)材料中的A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2)《自然史》中的描述哪里出现了错误?

 

(3)当时东西方之间出现了一条通道叫什么?

 

(4)下图中的两个人和罗马的历史有着怎样的关系?

 

28.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有印度学者认为:

“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

”种姓制度在印度的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在事实上却未被消灭。

 

材料二:

《印度快报》曾报道:

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男女,由于恋爱,竟被家人吊死。

 

请回答:

 

(1)种姓制度形成的时间?

 

(2)根据种姓制度印度社会被分成了哪几个等级?

他们分别由什么人组成?

 

(3)种姓制度的形成对印度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A

D

C

D

C

B

A

C

A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C

C

D

A

B

B

A

A

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1)《汉谟拉比法典》(2分)古巴比伦(2分)

 

(2)从序言看其目的是:

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2分)这部法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2分)事实并非如其所说。

(2分)根据材料举例说明:

“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

”“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由此可见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

(4分)

 

(3)叫臣民要遵守法典。

(2分意思相近即可)

 

(4)《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分)

 

27.

(1)A时期为罗马共和国时期(2分)B时期即罗马帝国时期(2分)

 

(2)A时期由奴隶主贵族集体执掌政权(2分)B时期政治上则由最高统治者独掌大权(2分)

 

(3)一方面是不断的对外战争及统治者的腐朽(2分)另一方面是境内的奴隶、平民起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

(2分)

 

28.提示:

回答时要注意符合题目的情景要求

 

古埃及(埃及尼罗河)金字塔(6分)

 

古印度(印度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种姓制度》(4分)

 

古巴比伦(西亚两河流域)古城遗址《汉谟拉比法典》(4分)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4分)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A

B

D

A

C

D

C

C

D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A

B

D

A

D

C

C

A

B

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1)材料反映了古希腊雅典(2分)奴隶主民主政治(2分)

 

(2)公民大会;(3分)(3)伯利克里;(3分)(4)有关系(2分)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2分)

 

(5)回答时注意一分为二,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如民主制度相对专制制度是一种进步;但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存在局限性:

绝对的民主不利于国家大事的裁决,而且在雅典妇女、奴隶及外邦人是被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的。

(6分)

 

27.

(1)中国;(2分)

(2)“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2分)

 

(3)丝绸之路;(4分)(4)恺撒是罗马共和国的著名执政者;(2分)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2分)

 

28.

(1)种姓制度形成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2分)

 

(2)根据种姓制度印度社会被分成了4个等级,即:

婆罗门—祭司、贵族;(3分)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3分)吠舍—农民手工业者;(3分)首陀罗—被征服者、失去土地的人(3分)

 

(3)种姓制度的形成激化了社会矛盾;对印度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