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293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3.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

完成下列各题。

萧何传

萧何,沛人也。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①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②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具知天下险塞、户口多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

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③。

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

汉王怒,欲谋攻项羽。

何谏之曰:

”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④于死乎?

”汉王曰:

“何为乃死也?

”何曰:

“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

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汉王曰:

“善!

”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

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酇⑤侯,食邑八千户。

功臣皆曰:

“臣等身被坚执兵,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顾⑥居臣等上,何也?

”上曰:

“诸君知猎乎?

”曰:

“知之。

”“知猎狗乎?

”曰:

“知之。

”上曰:

“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⑦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⑧也。

”群臣后皆莫敢言。

(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有删改)

(注释)①丞:

官名,长官的助手。

②丞相、御史:

指丞相与御史大夫两府。

③解:

解脱。

④愈:

胜过。

⑤酇:

县名,在今湖北均县东南。

⑥顾:

反而,却。

⑦功狗:

谓猎狗之功。

⑧功人:

指挥打猎的人之功,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愿大王王汉中王:

称王

B.王秦降将以距汉王距:

抵御

C.徒持文墨议论徒:

白白地

D.沛公谢之得解谢:

道歉

1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

A.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B.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0.下列各句中,与“沛公具知天下险塞、户口多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一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C.未有同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21.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在萧何的帮助下知道了秦朝哪个地方最富有,做好了抢夺土地财物的准备。

B.项羽给秦国投降的将领分封土地是为了制约汉王。

C.萧何劝汉王不要攻打项羽,去精政善民,表现了他做事高瞻远瞩。

D.萧何善于运筹全局,发号施令,有类似指挥狩猎的功劳。

所以被加官封侯。

2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

(2)何谏之曰:

“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

【答案】

18.C

19.B

20.D

21.A

22.

(1)开始的时候。

诸侯们互相约定,先进入函谷关并且能战败秦国的人,就可以就地称王。

(2)萧何劝谏他说:

“虽然在汉中称主不是很好,但不是比死要强多了吗?

【解析】

18.C.徒持文墨议论:

徒:

只是。

故选C。

19.例句:

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

以:

表目的,来。

A.用来。

B.表目的,来。

C.因为。

D.认为。

故选B。

20.“沛公具知天下险塞、户口多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是判断句。

A.判断句。

B.判断句。

C.判断句。

D.省略句。

故选D。

21.A.有误。

沛公之所以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要塞、户民多少、人民的疾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

22.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

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

这里应注意:

王:

称王。

虽:

虽然。

于:

比。

【参考译文】

萧何是沛县人。

等到高祖起义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一职。

沛公到了咸阳后,将士们都争先恐后地瓜分府库储存的金帛财物,然而萧何却先进去把秦丞相、御史大夫两府的律令图书收藏起来。

沛公之所以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要塞、户民多少、人民的疾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

开始的时候,诸侯们互相约定,先进入函谷关并且能战败秦国的人,就可以就地称王。

沛公首先战败了秦国,项羽后到,要攻打沛公,沛公向他谢罪,才得以解脱。

(项羽)立沛公为汉王,把关中的地盘分为三份,又把秦国投降的将领封为王,与汉王相抗衡。

汉王很生气,于是策划攻打项羽。

萧何劝谏汉王说:

“虽然在汉中称王不是很好,但不是比死要强多了吗?

”汉王说:

“这怎么就会死呢?

”萧何说:

“现在我们的兵将不如人家多,百战百败,除了死还能怎样?

我希望大王能在汉中称王,休养百姓,招致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回军平定三秦。

(在这之后)就可以谋取天下了。

”汉王说:

“好。

”于是来到封国即位,任命萧何为丞相。

汉五年,(刘邦)已经消灭了项羽,当上了皇帝,(于是)论功行赏。

群臣互相争论功劳(多少),一年多了也没能决定下来。

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酇侯,食邑八千户。

功臣们都说:

“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

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

”高祖说:

“诸位懂得打猎吗?

”(群臣)回答说:

“懂得打猎。

”(高帝又问):

“知道猎狗吗?

”(群臣)说:

“知道。

”高祖说:

“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

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

至于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

”群臣后来都不敢再言语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

百里奚①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传,传②鬻以五羊之皮。

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③,三日,请属④事焉。

缪公曰:

“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

”公孙枝对曰:

“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

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君为明君,臣为忠臣。

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战?

”缪公遂用之。

(二)

唐俭与太宗弈,占先。

上怒,出为潭州。

余怒未息,召尉迟敬德⑤曰:

“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查证其过。

”敬德拱手唯唯。

明日廷奏,敬德顿首曰:

“臣实不闻。

”上追问者三,敬德坚持者三。

上怒,碎玉盏于地,拂袖入。

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

“敬德今日益者有三,联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

”遂赏敬德。

群臣皆称万岁。

(注释)①百里奚:

虢国大臣,后到秦国任大夫,是辅佐秦穆公建立霸业的功臣。

②传:

传说。

③缪公:

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④属:

同“嘱”,意为委托,交付。

⑤尉迟敬德:

指尉迟恭,字敬德。

2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饭牛于秦(给……吃,喂)

B.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并且)

C.俭轻我,我欲杀之(轻慢)

D.引三品以上皆入宴(邀请)

2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

A.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B.启窗而观(《核舟记》)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25.下列选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无乃为天下笑乎

A.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6.对文言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中秦穆公能够虚心纳谏,不因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买来的而轻视他,说明秦穆公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B.

(一)中公孙枝因为嫉妒百里奚的才能,所以在秦穆公面前诋毁他,说他是用五张羊皮买来的。

C.

(二)中尉迟敬德虽然遭到唐太宗的再三追问仍坚持说唐俭无过错,说明他是一个刚正不阿、忠直不移的人。

D.

(二)中唐太宗能够在三品以上官员参加的宴会上承认自己的错误,说明他是一位善于反省自己的人。

2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

(2)上怒,碎玉盏于地,拂袖入。

【答案】

23.B

24.D

25.C

26.B

27.

(1)公孙枝发现并很看重他,将他举荐给缪公。

(2)唐太宗发怒,把玉盏砸碎在地上,拂袖进入内室

【解析】

23.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B.“境内将服,敌国且畏”中的“且”是“将”的意思,不是“并且”。

故选B。

24.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例句:

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表顺承)

A.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转折)

B.启窗而观(表修饰)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表转折)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表顺承)

故选D。

25.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

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

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

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例句:

无乃为天下笑乎(被动句)

A.必以分人(省略句)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省略句)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句)

故选C。

26.B.选文

(一)中公孙枝发现并很看重百里奚,举荐给缪公,并没有嫉妒百里奚的才能,更没有在秦穆公面前诋毁他,说他是用五张羊皮买来的。

故选B。

2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得(发现)、说(同“悦”,高兴,这里是器重)、诸(之于)”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碎(砸碎、摔碎)、于(在)、拂袖(甩袖子)”几个词是赋分点。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一)百里奚怀才不遇的时候,逃出虢国却为晋国所虏,在秦国养牛时,传说以五张羊皮的价格被转卖。

公孙枝发现并很看重他,举荐给缪公,三天后,请求把国家大事交给他管理。

缪公说:

“把国家大事交给用五张羊皮买来的人管理,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公孙枝回答:

“相信贤明并任用他,这是君主的明智。

让位于贤明而甘列下位,这是臣子的忠心。

君为明君,臣为忠臣。

他的确是贤明的人,境内将信服,敌国将敬畏,谁还有闲心耻笑?

”缪公就任用了百里奚。

(二)唐俭与太宗下棋,唐俭争着把棋子布于有利位置。

唐太宗大怒,把他贬为潭州刺史。

皇上蓄积的怒气并未发泄完,对尉迟敬德说:

“唐俭轻慢于我。

我想杀他,你为我证实唐俭有(对皇上的)怨言和指责。

”敬德恭敬地答应了。

第二天,敬德叩头说:

“臣实在没有听闻。

”太宗多次问他。

依旧确定不变。

唐太宗发怒,把玉盏砸碎在地上,拂袖进入内室。

过了很久,唐太宗吃饭,邀请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赴宴,皇上说:

“敬德现今这样做的益处有三样,我有了自责错误的美德,唐俭有了再生的侥幸,敬德有了忠直的名誉。

”于是赏赐了尉迟敬德。

群臣一齐高呼“万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