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6227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docx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发掘潜力避免误区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智慧与资源:

发掘潜力,避免误区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一次成功地驾驭机遇,对于人生历程,影响甚大。

但是,机遇稍纵即逝。

如何发现机遇、判别机遇、抓住机遇、驾驭机遇,是人生的重大课题。

只要努力学习,刻苦研究,提前准备,往往在不经意间,机遇就出现在你的身边。

一、发掘填报潜力

(一)选择“强强联合”学校

两所或多所资深本科学院合并,一般将取得升格为“大学”的资格,特别优秀的还可能升格为重点大学。

学院之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办学水平将会跨越式提升。

由于联合前原校大多属一般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并不太高,这种学校应作为考生首选对象。

(二)考虑“强弱联合”学校

对于两所或几所水平差距较大的学校联合,则须认真考察各校历史,分析长短优劣、判断利弊得失。

若联合确实能实现优势互补、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可以考虑填报。

若是“拉郎配”式联合,则坚决回避。

这种学校合并时间不长,知名度不高,招生录取分数线低。

有的刚上省控送档分数线(即所谓“跌停板”现象)就可以录取,还有的学校无法录满名额,只得降低分数线录取。

此类学校,很适合“擦边”、“踩线”考生报考。

(三)注意大学新校区招生

中国高校连续扩招,多数校本部老区容量都已经接近“饱和”。

不少院校为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在校本部以外圈地规划建设新校区或者分校,有的新校区建在了距校本部上百公里远的郊县。

北京市20多所院校把新校区集中放进了河北省廊坊市的“东方大学城”,一些国立重点大学和港、澳大学的新校区(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等),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等)还南迁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搬迁到苏州市;原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新校区跨越渤海飞渡到山东省威海市;原在贵州省的遵义医学院新校区也千里迢迢落户广东省珠海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高科技的独立学院放到了虽享誉“东方夏威夷”、但却没有一所大学的广西北海市银滩国际风景区;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联合新办的中外合作西交利物浦大学落户苏州市经济开发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学院等校都纷纷投放巨资,大兴土木,在成都市的周边郊县建设宏大的新校区和独立学院。

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一大批规划超前、颇具规模(集中同城多所大学)、配套齐全、达到国际水准的崭新大学城拔地而起。

如:

上海松江大学城、上海南汇大学城、广州小谷围岛大学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杭州滨江大学城、南京仙林大学城、南京江宁大学城、宁波大学城、重庆虎溪大学城、珠海大学城、深圳大学城、西安大学城、北京昌平大学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武汉江夏大学城、长沙大学城、哈尔滨大学城、郑州大学城、青岛大学城、威海大学城、烟台大学城等。

为了尽快投入使用,新校区往往高速度落成,诸多方面还不尽人意,对教学质量有一定影响。

鉴于此,部分大学在新校区的高考招生录取中,经申报各省、市招委批准,单列计划招生,不采用校本部录取分数线,另划一条较低的新校区(分校)录取分数线,以吸引考生报考。

一些属于本科一批的重点大学,把新区(分校)录取分数线降到本科二批,足足低了30—60分。

这种“一校两线”的优惠录取办法仅仅为短期过渡性的权宜之计,一旦新校区(分校)条件完善,优惠政策随即取消。

这类院校目前普遍实行“一三制”或“二二制”,即新生头一、二年在新区(分校)就读,后三、二年回校本部学习,直至毕业。

对学生的学习基本没有影响。

一旦大学新校区(特别是重点大学新校区)被批准单列计划(单列学校代码),加盟本省招生录取,那可是“天赐良缘”,百年一遇的机会,只要招生条件符合本人要求,考生和家长应该当机立断,捷足先登填报。

(注意:

单列新校区与校本部志愿填报代码不同)。

(四)“曲线”进本科院校——专升本

考生分数若达不到本科一批或本科二批提档线,又不愿“屈就”本科二批或本科三批学校,可考虑同时填报举办有专科班的重点院校专科。

录取就读后,可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申请参加专升本考试。

本科院校专升本比例大多在5%-20%,前两年有的省(如黑龙江省)甚至达到60%,上海市达到52%,四川省为5%,学生升级机率较大。

(五)“两级跳”——先预科后升本科“三级跳”——先预科再升专科最后登本科

高考成绩较差的同学,可以选择“两级跳”或“三级跳”战术。

高等院校预科班的录取分数线,均划定在专科一批提档分数线之下60—80分。

位于这个分数段的考生,要么去高职学院,要么报考高等院校预科班。

学生在高职学院学习2—3年毕业,取得大专文凭即可就业。

而在预科班学习一年后,必须参加省级“预升本”或“预升专”统一考试,合格后再进入大学本科专业或专科专业学习。

由于预科一年不计算学历,则最终取得本科文凭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若第一年“预升本(专)”考试不及格,还可申请续读预科一年再参加统一升级考试。

“预升本”、“预升专”比例分别可达到20-30%(升本)和80-90%(升专),学生升级机率很大。

(六)填报新设立的急需专业

新批准设立的专业一般都是社会急需专业,至少是某地区、某行业的短缺专业,人才需要量大,就业前景看好。

由于这些专业上马快,宣传时间短,大多数人了解甚少,造成填报志愿者寥寥无几。

一旦第二年学校宣传升温、效果明显,大家如梦方醒、一轰而上,往往引起录取分数线暴涨。

因而在第一年招生时首轮介入这类专业,录取机率较大,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避免填报误区

研究“弱弱联合”学校

两所或多所高专学校或中专学校合并、升格组成的新本科学院,以及用二级城市、地方名称命名的新本科学院(如:

XX学院),即使学校名称响亮,专业设置诱人,考生填报也得十分小心谨慎。

这所学院实力如何,专业开办可能性、发展前景怎样,教学水平高低,必须先作充分调查研究,再行决策。

区分大学校本部及直属独立学院、下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近年从国外发达教育国家引进的一种高等教育办学结构模式。

是经国家正式批准命名成立,直属正规大学领导的二级学院,实行五个独立——独立法人机构、独立财务核算、独立招生计划、独立发放文凭、独立校区。

若毕业生考试、考核合格取得学士学位,学士学位证书则由大学校本部颁发。

截止2008年2月,国家教育部已批准各大学成立了317所独立学院。

目前,新独立学院仍在加紧评审、报批之中,据悉,2008年5月前,还将有一批新的独立学院面世。

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既有“公办民助”(国内民营企业资助、外资企业资助、个人资助等),也有“公办公助”(地方政府资助、国有大型企业资助等),还有“民办公助”,“校地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

一般而言,大学校本部历史悠久,人文气氛较浓、学术水平较高。

除部分得到国家重点扶持、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重点大学直属独立学院外,大多数与“社会力量”联办的、“公办民助”的独立学院,各方面条件与校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从录取批次上看,独立学院比校本部低一至二个批次;从录取分数线看,至少相差几十分到一百多分。

除极少数名牌大学独立学院安排在本科二批录取外,如:

在广东省和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归该省本科二批录取,在浙江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归该省本科二批录取,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可单独划定艺术类专业文化考试分数线在全国范围内录取;其它大学的独立学院本科都在本科三批录取,所有独立学院专科都在专科二批录取。

从收取费用上看,独立学院、二级学院一般比校本部高出50—150%,与国外大学联办的二级学院收费更是高出校本部200—300%。

几经风雨,终见彩虹。

独立学院开始走上了通衢大道。

尤其是一批重点大学独立学院办得生机勃勃、气势恢宏,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他们的毕业生80%以上取得学士学位,就业率达90%,信誉良好。

被《光明日报》盛誉为开辟中国高等教育“第三条道路”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建立仅五年多,它创立的“北师大珠海模式”成为中国大学独立学院的发展楷模。

一批独立学院“小荷已露尖尖角”,如: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武汉大学东湖分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城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等等。

关注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兴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学院)大多由中专学校、中技学校合并、重组、改名、升格而成。

不少老牌中专学校办学水平高,专业技术有优势,完全具有升级条件。

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少数地方政府采取“以强带弱”、“拉郎配”式的行政手段,使两所或若干所一般中专学校勉强合并为一所高职学院,办学水平良莠不齐。

此种地方高职学院前景令人堪忧。

目前,全国有897所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225所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

从2006年起,教育部将在几年内分批建设100所重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即“211高职”),已经入围的有深圳高职学院、宁波高职学院、北京工业高职学院、天津职业大学、长春汽车工业高专、承德石油高专等70所。

四川省及重庆市有6所高职学院进入了“211高职”,它们是:

重庆工业高职学院、重庆工程高职学院、成都航空高职学院、四川工程高职学院、四川建筑高职学院、四川交通高职学院。

优秀的高职学院、杰出的技术专业足够考生们认真挑选的了,大家一定要尽可能回避那些“拉郎配”式速成的高职学院。

高职学院收取费用较同类高专学校一般高出20—50%。

重视民办高等院校

民办院校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经教育部2007年批准发布的正规民办高校278所(其中:

本科53所,高专高职225所)。

学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填报志愿,通过统一招生录取才能入校。

毕业时,可直接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正式本科、专科文凭。

民办高校的佼佼者有:

北京城市学院(本科)、北京吉利学院(本科)、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人文大学、上海杉达学院(本科)、上海建桥学院(本科)、上海新侨高职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高职学院、天津天狮学院、南京三江学院(本科)、浙江树人大学(本科)、福建仰恩大学(本科)、郑州黄河科技学院(本科)、广东培正学院(本科)、广东白云学院(本科)、广东亚视演艺高职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长沙医学院(本科)、南昌理工学院(本科)、江西蓝天学院(本科)、西安外事学院(本科)、西安翻译学院(本科)、西安欧亚学院(本科)、西安培华学院(本科)、陕西西京学院(本科)、西安思源学院(本科)、安徽新华学院(本科)、青岛滨海学院(本科)、烟台南山学院(本科)、山东万杰医学院(本科)、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本科)、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本科)、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本科)、大连东软信息技术高职学院、广东东软学院(本科)、成都东软学院(本科)、四川国际标榜高职学院、邕江大学、浙江育英高职学院等,他们办学的历史有的长达十年以上,办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有技术,能动手,学校具规模,口碑佳,无论本科、专科的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超过同类公立本科大学。

第二类包括“学历文凭考试”和“自考助学教育”两种形式的民办高校,有1000余所。

在校学生必须通过国家自学考试或国家学历文凭考试(即将停止)才能取得正式本科、专科文凭。

该类学校中不乏“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者,随时都可能面临生存危机,近年也有不少学校“自生自灭”。

由于部分学校校址的不确定性,招生的不连续性,教师的不稳定性,学校经济收支难以保证,办学周期短暂,学生学习、生活得不到保障,以至于就业出路渺茫。

填报这类学校需要十分警惕,必须搞清楚他们的“身家市价”和“来龙去脉”。

民办高校收费较同批次公办高校一般高出50—150%。

重点对待“服从调配”规定

志愿学校内专业间“服从调配”(小调配)

除非考生各方面条件甚佳,且高考分数很高(或考前估分很高),预测自己被所填报专业录取的把握性极大。

一般来讲,至少各批次第一志愿学校的专业中应该填“服从调配”。

若不愿填,容易成为第一志愿学校退档理由,自动降入第二志愿学校,而且,第二志愿学校基本上不能满足考生专业要求。

2007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中,已有多所重点院校明确规定:

若选择该校作为第一志愿,希望考生填写“服从调配”。

否则,即便分数很高,只要所填几个专业已录满,一律作退档处理。

(2)全国各高校间“服从调配”(大调配)

除非考生各方面条件较差,且高考分数较低(或考前估分较低),自己被全部所填院校录取的把握都很小,一般情况下不用填报。

如果填报,最终你落入天南海北什么样的学校就成了未知数,考生必须充分作好心理准备。

由于这种“服从”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太差,不确定性太大,风险太大,被录取考生往往“大出意外”,因此,不少人被“调配”录取后拒绝报到。

这也是一些普通“调配”院校不能完成计划的重要原因,导致高校招生资源浪费,复读学生增加。

已有部分省干脆取消了该种填报选择。

(3)全国各高校“冷门”专业间或同一批次院校间“服从调配”(中调配)

目前包括:

化学、地质、地矿、机械、水利、农业、林业、纺织、水产、石油、师范、军事、公安13类部分“冷门”专业。

虽在同一录取批次,但这些“冷门”专业水平参次不齐,院校水平差距甚大;加之学校所在地域分布辽阔,“调配”归属也有相当不确定性,考生和家长难以对专业状况和前景进行广泛地调查了解。

建议考生根据各自情况,慎重考虑,决定是否填报。

由于“冷门”专业、“热门”专业都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时间的、空间的、社会的,甚至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赚大亏的概念,因此各省(市、自治区)打入“冷门”范围的专业每年都在不断调整修订中。

必须规避“退档”原因

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教育部全国高校招生管理标准》。

特别要研究“62种退档原因表”,对号入座,假定自己可能具有哪一种潜在退档原因。

若有,则要设法坚决规避。

客观分析哪些预选学校(专业)对自己有限制,要舍得放弃,“忍痛割爱”,排除这些学校(专业)。

然后再寻找对自己无限制要求的、中意的同档次学校,相近专业作为备选志愿。

再次特别提醒!

多年来高校招生录取的现实情况告诉我们:

对于“服从调配”栏目的填报(即志愿机读卡上相应方框的填涂),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慎之又慎,冷静思考。

纯粹凭个人兴趣爱好,想填涂就填不想填涂就不填,往往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无论高考分数如何,不管其他条件多好,不管心气多傲,尤其在各批次第一志愿学校的专业中最好能填涂上“服从调配”,如果不填,所报的3—4个专业一旦录取满额,即成为招生学校(招生老师)毫不留情的首要退档理由。

在这里,“态度决定一切”!

因“不服从调配”而落榜的案例不胜枚举。

既然你对第一志愿学校的其他专业都不热爱,我(招生老师)又为什么偏要录取你呢?

事实上,既然你已选择了这所学校作为自己的“终身之好”,跨进该学校的“门槛”就是第一要务,学什么专业就不是最要紧的事了。

何况,“条条道路通罗马”,进入大学后,还可以转专业(第二年或第三年),攻读第二学位,选读辅修专业,可通过考研改变原专业。

即便你大学毕业后,也得终身接受教育,人一生选择(需要)就读的专业实在太多太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技术在创新,新兴行业、专业不断涌现,大浪淘沙,适者生存。

迫使人们不断学习,不断适应,不断创新。

“专业多元化,技术多面手,人才复合型”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基本要求,这在近年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反映尤为显著,凡是取得双学位、双文凭以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同学,都会与用人单位早早签约,得到OFFER(录用通知书),十分抢手;而仅仅凭借单一专业技术就能够“走遍天下都不怕”,厮守到老、从一而终的人终将成为“历史文物”。

附:

62种退档原因表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管理标准颁布)

(1)政审不合格;

(2)外省籍考生;(3)无故退学者;(4)体检不合格;

(5)总分不上线;(6)受行政处分;(7)受行政拘留;(8)有吸毒行为;

(9)有盗窃行为;(10)有斗殴行为;(11)体育分数低;(12)艺术分数低;

(13)体育不达标;(14)肝不合格;(15)心脏不合格;(16)肺不合格;

(17)脾不合格;(18)肾不合格;(19)胃不合格;(20)血压高;

(21)重听;(22)口吃;(23)五官不正;(24)耳科不合格;

(25)嗅觉不合格;(26)鼻科不合格;(27)喉科不合格;(28)口腔不合格;

(29)男生已录满;(30)女生已录满;(31)其他违纪行为;(32)生活散漫;

(33)总分偏低;(34)语文分偏低;(35)数学分偏低;(36)外语分偏低;

(37)物理分偏低;(38)化学分偏低;(39)历史分偏低;(40)口语分偏低;

(41)听力分偏低;(42)静脉不合格;(43)动脉不合格;(44)脊柱不合格;

(45)肌力不合格;(46)胸廓不合格;(47)四肢不合格;(48)身体矮;

(49)体重轻;(50)色弱色盲;(51)高度近视;(52)弱视;

(53)专业录满;(54)地市生源录满;(55)县市生源录满;(56)汉族录满;

(57)本校录满;(58)其他原因;(59)会考分偏低;(60)政治分偏低;

(61)取消再阅;(62)取消录取。

填志愿的第一依据是分数,分数是压在考生与家长头上的巨石。

但是,决定上哪所学校、哪个专业的根本因素,不是考生的绝对分数,而是根据绝对分数确定的相对位置。

今年试题难度大,考分就低;明年试题难度小,考分就高。

所以,关键看考生分数在全省的大排名,而不仅仅看分数,更不是个人在学校的排位、年级的排位、班上的排位。

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分数与排位:

分数作参考,位次定方案

由于每年国家高考试卷命题设计难度系数不同,试题类型安排也不同,考生在实际高考中,获得的绝对分数变动很大。

以最近两个极端典型年份为例:

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特难,各省考生总分普遍下降;2005年全国高考试卷容易,各省考生总分联袂大涨。

如:

四川省2003年,理科一本送档线488分、二本线430分、三本线400分、一专线363分;而到了2005年,理科一本送档线达598分、二本线550分、三本线525分、一专线485分;2005年各批次送档线分别较2003年涨了110分、120分、125分、122分!

四川省2003年,文科一本送档线522分、二本线463分、三本线433分、一专线385分;而到了2005年,文科一本送档线达570分、二本线519分、三本线493分、一专线460分;2005年各批次送档线分别较2003年涨了48分、56分、60分、75分!

分数线绝对涨幅惊人!

分数说明什么问题?

难道能够因为四川省考生的总分平均长了60多分(文科)-120分(理科),就表明四川教育在两年间实现了突飞猛进吗?

答案是显然否定的。

送档分数线(录取分数线)上涨的因素很多:

诸如全省报考人数增加,考生平均成绩提高,高校招生计划变动,新设立高校(专业)加盟招生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考卷难度降低,偏怪题减少,基础题增多,得分相对容易。

导致位于“金字塔”中下层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考生高考总分上涨,2005年仅理科综合一科,四川考生平均成绩就比2004年涨了31分。

绝对分数涨了,水平不一定高了,选择的大学、专业也不一定强了。

许多家长和考生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我们说,分数是绝对的,位置是相对的。

由绝对分数确定的相对位置才是你能不能进入你想去的大学和专业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在国家大学招生不扩招的政策下,在各省招生总计划确定,在各高校招生名额稳定的前提下,在各省报考人数不断递增的背景下,决定考生个人能否被对应大学、对应专业录取的首要因素是你的分数在全省(全市)的大排名位次。

位次表解析

四川省2005年考生较2004年考生总分大涨,但相同总分所处的位次却大跌(因这两年高考均采用全国统一试卷,具有可比性)。

如:

2004年四川省理科600分以上仅4339人(位),2005年达24554人(位),增加4.66倍;2004年四川省文科570分以上仅1249人(位),2005年达4900人(位),增加2.93倍。

这说明2005年分数“含金量”大大贬值,假如只就得分作简单比较,2005年理科600分仅相当于2004年535分的“含金量”,2005年文科570分仅相当于2004年539分的“含金量”。

但由于每年省招生计划“盘子”略有调整(部分高校名额增减、新高校加盟、少数高校升格升批录取等),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采用“等位分法”计算修正,实际上,2005年理科600分折算为2004年540分,2005年文科570分折算为04年541分。

依2004年和2005年两典型年份分析,发现:

第一、四川省理科700分以上从0人(2004年,下同)-47人(2005年,下同);650分以上从386人-3818人,增幅高达889%;600分以上从4339人-24554人,增幅466%;550分以上从17738人-68000人,增幅283%!

四川省文科650分以上从0人(2004年,下同)-28人(2005年,下同);600分以上从191人-1229人,增幅高达544%;570分以上从1246人-4900人,增幅293%;520分以上从8924人-20663人,增幅132%!

第二、2004年理科650分以上者占总考生数的0.20%,2005年占到1.54%;

2004年600分以上者占2.19%,2005年占到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