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7182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给学生时空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捕捉文本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感情,学会通过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

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围绕“人物”这个主题,《大禹治水》 是一篇古代神话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吸取鲧的教训,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带领人们治服了洪水的故事,表现了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朱德的扁担》讲述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赞扬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天喜地过泼水节的故事,表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体现了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学情分析:

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课前可引导学生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再通过师生交流,初步“认识”人物,为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另外,要充分用好课文插图,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

教法学法:

谈话法朗读法

教学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24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和意

识。

5.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由衷的产生敬意。

教学重点:

1.认识4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24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2、2、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由衷的产生敬意。

课时安排

15.《大禹治水》2课时

16.《朱德的扁担》2课时

17. 《难忘的泼水节》2课时

《口语交际:

看图讲故事》1课时

《语文园地六》2课时

 

15大禹治水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

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3、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字词教学和语言训练,感悟洪水的凶猛,体会老百姓的痛苦。

教具和资源:

希沃5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每课三分钟主题:

题目:

一、在识记练说中走近大禹。

(一)出示音节,同音字交流引出“禹”:

1、字卡出示音节“yǔ”,学生读。

(指名读,齐读)

2、读着这个音节,你想到了哪些汉字呢?

(学生自由说)

3、确实,我们中国的汉字奇妙无穷!

同样一个读音,可以表示不同的字,不同的意思。

像yǔ,可以是自然气象的“雨水的雨”,可以是动物身上的“羽毛的羽”,可以是包罗万象的“宇宙的宇”。

而这个“禹”(板贴)又是指的——一(学生答)

(二)检查预习,一句话介绍初识“禹”

1、禹是谁呢?

经过预习,你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禹吗?

(学生自由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卡“伟大英雄”、“治理洪水”和“很久很久以前”。

2、现在,你会用上这三个词介绍大禹吗?

学生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

板书——治水。

相机教学生字:

治。

二、在思考质疑中了解故事。

1、齐读课题。

读着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为什么治?

怎么治?

结果怎样?

教师指着板书小结:

这是一篇故事性的课文,这样的课文一般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2、带着自己的思考再读一读课题。

齐读。

追问:

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水?

(洪水)

3、教学生字“洪”:

齐读。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三、在情境交流中认识洪水

1、联系字义,理解“洪水”:

在文中,“洪”是“大”的意思,那么洪水就是指——(很大很大的水)。

2、视频引入,认识“洪水”:

洪水大到什么程度呢?

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洪水视频)

2、交流发言,感受“洪水”: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3、指导朗读,感悟“洪水”:

像这样水势大而凶猛又对人类有灾害的洪水我们称为——“滔滔的洪水”(出示板贴)

指导朗读:

指名读。

齐读。

(教师相机评价,读出洪水的大,洪水的猛)

4、小结过渡,引出文本:

是啊,这滔滔的洪水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

传说,在4000多年以前,也就是禹生活的时代,就发生过这样的大洪灾。

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这次洪水灾害的。

四、在文本语言中感悟洪灾

●教学第一自然段,屏显第一自然段文字

1、读通文本,纠正字音。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文字,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多字。

(2)指名读。

重点指导多音字“倒”和“没”,后鼻音“姓”。

2、读懂文本,感受洪灾。

(1)这里的洪水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呢?

指名说。

交流并出示词卡:

淹没农田冲倒房屋

(2)教师引读:

你看,这滔滔的洪水一路咆哮而来,淹没了(),农田被(),冲倒了(),房屋被(),真是太——可怕了。

(3)理解“无家可归”

大水淹没了农田,就是说——(人们没有粮食吃)大水冲倒了房屋,这又是说——(没地方住)人们没有家住,这就叫——无家可归。

(指名读,齐读。

读出可怜、悲惨的语气)

3、读好文本,升华情感。

(读第一自然段)

一读:

可怕的洪水,令人们的生活痛苦不堪,就是因为——女生读第一自然段

二读:

这样可怕的洪水,来了一次又一次,看,它又来了——男生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

洪水退了,老百姓刚开始种上庄稼,准备重建家园时,它却再次咆哮而来——

4、过渡:

面对洪水带来的深重灾难,老百姓多么渴望有一位大英雄拯救他们啊,这时,谁出现了?

他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四、在图文趣读中走进文本

1、初读课文,扫障碍。

出示自学指导: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不漏字。

遇到难读的词语或者句子多读几遍。

2、图文联系,明内容。

(1)观察课文的四幅插图,思考分别对应的是哪一自然段。

(以找朋友的游戏方式进行)

(2)指名回答,并能结合文字内容简单说说图意。

四、在观察比较中练写生字

1、出示要学的生字:

治洪害姓指名读一读并找朋友(扩词)

2、记住字形。

3、学写字:

先出示“治洪姓”,仔细观察字形,发现什么共同点?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同高)观察“害”,说说怎么把它写漂亮。

4、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难写的笔画。

5、学生读帖,自己书写,老师巡视。

作业布置:

写生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每课三分钟主题:

题目:

一、复习检查

1、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

(齐读课题)

2、师:

出示卡片治洪制(生组词,引导出治理洪水制服,齐读)

3、师:

你能用里面的词来说说本课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讲了的故事)。

二复习第一自然段

1、师:

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

(出示课件)

2、师:

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评读激励: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

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自学指导:

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禹首先做的事情,浪线画出禹后做的事情,说一说:

大禹首先做了什么?

然后做了什么?

2、再读课文,找出表现禹治水不易的词。

交流1、(导语):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老百姓悲惨的生活,大禹会怎么想呢?

大禹会怎么做呢?

(出示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

3、大禹会怎么想呢?

(出示:

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师:

禹为什么一定要治理洪水呢?

(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来讲讲)生说。

4、你能通过朗读来读出禹的决心吗?

指名读。

齐读。

5、过渡:

小朋友,光有决心还不行,还要有行动。

下面请你们自由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一看他做了哪两件事。

6、读完了第二自然段,指名回答。

(出示关键词语)(引读: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_____,走遍了_____,仔细察看______。

他带领老百姓挖通_______,劈开________,引导_______。

指导学生根据关键词尝试背诵,想象背诵

7、理解“走遍、吃尽”(蓝线显现)、“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红色显现)要察看水流和地形,就要爬过每一座山,淌过每一条河,这就叫“走遍”。

每一种苦都吃过、尝过,这就叫“吃尽”。

大禹爬了很多山,过了很多河。

这很多山,很多河就叫?

(千山万水)看一看:

(出示大山、大河)想一想:

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他会吃什么苦呢?

说一说:

在爬高山的过程中,大禹会有_______的危险;在森林里查看地形,大禹会被_________咬伤。

大禹吃得苦太多太多,这就叫?

(千辛万苦)拓展:

你知道成语千言万语,千恩万谢的意思吗?

是啊,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是多么的苦,多么的累啊,能把大禹的辛苦读出来吗?

(自读、指读)

8、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还有更大的辛苦。

是什么呢?

出示:

“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指读,找找这句话中有哪两个数字相同?

(体会数词的作用)出示:

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里的“九”说明山、河很多,你能读出多的意思来吗?

(指读)(回忆大山、大河)要劈开大山,挖通大河,容易吗?

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又是怎么样的一种苦呢,你能读出来吗?

(自读、指读)

9、大禹为什么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

(感悟大禹聪明)(出示图片)大禹用的是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

(四)探究问题4——题目中为什么称禹为大禹?

师:

同学们,前面我们根据课题提出了四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

课文中都说的是“禹”,为什么题目中要说是大禹呢?

你认为他“大”在何处?

请大家想一想,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生讨论片刻后回答)

生:

题目中的“大”是指伟大,伟大的禹,伟大的英雄。

生:

题目中的“大”是指高大,是说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很高大。

师:

(指着板书)如果请你在这些词语中加上一个“大”字,你会怎么加?

生:

大智慧。

大公无私。

师:

很不错,其实还可以这样说:

大无畏、大智大勇,或者这样说:

大爱、大爱无疆。

让我们再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最后自然段)

师:

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奉献”。

你认为鲧奉献了什么?

大禹又奉献了什么?

生:

鲧奉献的是生命。

师:

也就是说,大禹能治水成功,其中也有鲧的一份功劳。

生:

大禹奉献的是智慧,还奉献了自己的爱心,对老百姓的爱心。

师:

是的,因为无私奉献,为民造福,因为舍小家为大家,所以才被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所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才流传了千百年,而今已家喻户晓。

师:

有两句名言正好表达了我们此时此刻的感情(课件出示两句名言)。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两遍)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本课小结:

同学们,在我国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出示课件),如: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你们课后也可以读一读这些故事。

作业布置: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引水入海历经千辛万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智慧、大无畏、大公无私)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朱德的扁担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

会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

出产、扁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

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教具和资源:

希沃5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每课三分钟主题:

题目: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

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你们知识他是谁吗?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书:

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

4.课件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

认识“扁担”这两个字。

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4)想一想,课文讲了朱德的什么事情?

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集体认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

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

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

4.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1)什么是“斗笠”?

(2)“会师”“朱德记”“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让学生带着质疑3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②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

(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

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

)板书:

心疼敬爱

(四)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1.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

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集体交流。

学生先读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随学生发言投影以下句子,随机在重点词下面点点。

(1)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是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

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

(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

(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③指导朗读:

评读、赛读。

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3)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①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实在让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

(休息)

④让学生进入角色。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作业布置:

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每课三分钟主题:

题目:

(一)齐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讨论,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担藏起来。

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担,没办法去挑粮,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二)研读读课文,感悟理解。

这节课,我们再认真读书,找找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1.自学指导:

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描写朱德挑粮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

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1)课件出示句子: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①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

②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

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

(2)课件出示句子: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

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②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③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④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总结谈话。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

当大家看到“朱德记”三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

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四)拓展: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五)指导书写。

1.让学生读、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难写的字。

2.小组研究书写方法。

3.教师课件演示指导。

(六)布置作业:

完成大练习册1、2、3题

板书设计:

朱德的扁担

心疼敬爱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难忘的泼水节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生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象脚鼓、凤凰花”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有关傣历年的资料

教学方法:

谈话导入、合作交流、朗读感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每课三分钟主题:

题目: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1.播放泼水节的视频资料。

(1)大家看到了什么?

(2)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

(板书:

泼水节)“泼”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泼水会打湿头发,所以是三点水加头发的“发”)相机介绍泼水节的来历。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节日期间,傣族人民举行赛龙舟、斗牛、泼水祝福等活动。

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时,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也就到了,人们穿上漂亮的衣裳,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

知道什么叫一年一度吗?

(一年一次)

2.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傣族的泼水节吧。

(看课件)

看,清清的水啊,传递着人们彼此美好的祝福。

然而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以忘怀。

(板书课题:

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呢?

让我们走进新课。

(读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学习情况。

难忘泼水节火红一年一度四面八方龙船花炮欢呼人群欢乐

清水柏树枝多么

(1)指名认读词语,师相机正音。

(2)去掉拼音,接力认读词语。

(3)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泼族民度敲龙驶容踩铺盛碗祝福健康寿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学习多音字,并组词。

(6)读通长句子,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2.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说明)

2.同桌相互交流。

3.指名交流。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周恩来总理的了解。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师相机正音。

2.仔细观察生字,分类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度、泼、龙”。

(1)上下结构:

忘、穿、令。

“忘”上窄下宽,“穿、令”上宽下窄。

(2)左右结构:

泼、炮,都是左窄右宽。

“泼”要注意左右部件穿插,右边是“发”,不要写成“友”;“炮”右边“包”的“巳”要与“已”区别开来。

(3)半包围结构:

度、向。

书写“度”时,“广”的长撇向左下伸展,给下边部件让出足够的空间;“向”外框写宽阔,“口”稍收紧。

(4)独体字:

龙。

“龙”字横不宜过长,撇向左下伸,竖弯钩圆润,点靠上。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示反馈,组织评议。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要求写的生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每课三分钟主题:

题目:

一、读第2自然段,初知“难忘”。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如此难忘呢?

请同学们读读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1)读好短语。

①什么时候?

②谁特别高兴?

③谁跟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2)读好句子。

谁能读出傣族人民的高兴?

(突出“特别”)“特别”可以换成哪个词?

2.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什么?

(周总理深入群众,关怀傣族人民)

3.用“因为……所以……”说说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让傣族人民特别难忘。

二、赏“欢迎”场面,感受“难忘”。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

在这个节日里,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