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565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

《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选择,简答题)

单选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879年

2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叫做心理现象

3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的知道的根本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

4严格的控制或创立一定条件,借助专门的仪器对被试进行试验的是实验室试验法

5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人是冯特

6在研究心理活动时,反对把心理学看作是凝固的、静止的、孤立的东西叫做发展性原则

7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动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观察法。

8通过有目的、有方向、严格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9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里过程叫做认知

10一方面要求心理学研究实践中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这是根据实践性原则

1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或者言简易答的问题直接访问被试或有关人员,将访问结果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叫做调查法。

12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观察,如每周进行一、两次,每周进行一、两个或十几分钟,到一定时期,对观察积累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叫定期观察

13在教育、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的创设条件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叫做自然实验法

14在被试在较长时间里(一年、几年或正常的时间)连续的进行了解,以研究其心里的发展变化。

这种方法是个案研究法。

15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既要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又属于自然科学

16人得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是指人得需要

17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从人得外部活动的客观事实出发,努力反映心理学现象的本来面貌,并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

这是指客观性原则。

18人的“生命中枢”是指脑干

19人的视觉中枢是枕叶

20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1成语“谈虎色变”是指第二信号系统

22当全神贯注的看书时,人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属于集中

23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的是小脑

24对复合刺激物系统比较巩固的刻板式反映叫动力定型

25由身体传入到脑的信息和由脑传出到身体的信息的中转站,即神经通路的“中转站”是间脑。

26人的听觉中枢在额叶

27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活动叫反射

28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或神经机构叫反射弧

29由词和语言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

30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地过程叫正诱导

 

31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感觉。

32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觉性

33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下,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叫做真动知觉。

34俗话说“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35将实际上不动的静止的,知觉为运动的一种现象似动现象

36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值

37从明亮处到灯灭的电影院,开始什么也看不见,过一段时间,能分辨物体的轮廓这是暗适应

38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感应叫做知觉

39实际上静止之物因周围的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运动的知觉现象叫做诱导运动

40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值

41先吃糖后吃苹果感觉是酸的,先吃杨梅再吃苹果感觉是甜的,这叫做感觉对比

42人们把感觉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觉性

43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经验来解释它,并用语言、词把它标志出来,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4尽管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属性,由各种不同部分组成,但我们总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这是知觉的整体性

45从黑暗出到光亮处,开始是耀眼发晕,什么都看不清,稍过几秒就能看清周围的物体,这是指明适应

46感受性和感觉阈值的关系是反比关系

47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是知觉的选择性

48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的不变,这是直觉的恒常性

49一词语所概括出来的逻辑思维成果为记忆的是:

逻辑记忆

50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艾宾浩斯

51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或者新旧知识之间的经验的联系后进行的记忆是:

意义记忆

52人们接受知识经验的速度,即在大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程度叫记忆敏捷性

53在完全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后,有继续学习或练习,是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叫做过度学习

54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后摄抑制

55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进行的识记叫做有意识记

56没有预定的目的,不必经过任何努力,也么有运用任何专门的方法进行的识记无意识记

57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

58对所识记的知识经验保持的时间,即在大脑中已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牢固性叫做记忆的持久性

59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成为机械记忆

60对识记的知识经验能否及时提取、灵活应用,这是反映了记忆的准备性

61保持时间在2秒到一分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62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指形象记忆

63已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记忆的交运动记忆

64以体验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情绪记忆

65保持时间在1秒左右的记忆叫瞬时记忆

66保持时间长,从一分到几年甚至终身的是指长时记忆

67对识记知识经验准确无误的指记忆的正确性

68人们通过已有的经验或以其他实物为中介来认识事物,这是指思维的间接性

69在人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的按照一定的程序整理成层次分明的系统的思维过程叫系统化

70人在思维过程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这是指思维的深刻性。

71对头脑内部认知的活动叫认知和调控叫元认知

72在人脑中,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抽取出来,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叫抽象

73以一般原理为依据而推演出特殊事物并得出肯定那个结论的思维方法叫演绎法

74不受别人的暗示与干扰,不人云亦云,这样的外显行为表现得是思维的独立性

75事先项没有预定的目的,有一定的刺激引起的、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

76在人脑里吧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方面、要素、组成部分、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叫分析

77以观察到的许多事例为依据,而推演出某个新原理、定理的思维方法叫归纳法

78人在思维活动中能主动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机动灵活的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探求问题的新方案,是思维的灵活性

79运用已有的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形象思维

80在人脑里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若干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过程叫概括

81从两个对象的部分属性类似推演出这两个对象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类似的思维方法较类比法

82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的是指思维定势影响

83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叫做再造想象

84在人脑里把事物的组成部分、属性、方面、要素和发展阶段等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叫做综合

85人在思维过程中能快速的在短时间按内找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是指思维的敏捷性

86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叫做原型启发

87根据一定目的在人脑里独特的构思新表象的过程叫创造想象

88在人脑里吧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理论通具体事物务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叫做具体化

89按事物的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叫思维的分类

90在人脑里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过程叫做比较

91曲面辩证的思考问题,防止思维的片面性,是指思维的广阔性

92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并可能实现的幻想叫做理念

93我们正在教室学习,突然闯进一个人,大家不约而同的把视线朝向他,叫做无意注意

94同一时间内人们清晰地觉察到事物的数量是指注意的广度

95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分配

96在较长的时间内,人们注意保持集中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是指注意的稳定性

97下列哪个心理现象布恩那个成为心理活动:

注意

98能使注意对象得到清晰、准确的、深刻反映,并能把食物的这些映像和内容保持在意识中,知道活动的目的完全实现为止是注意保持功能

99有预定目的而且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注意是指有意注意

100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是指注意的转移

101提出层次理论的人是:

马斯洛

102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映频率是:

正强化

103当一个人追求两个目标,但又不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其一的心理矛盾状态双趋式冲突

104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是:

双趋势冲突

105双避式冲突就是一个人面临两个威胁性的目的并且必须接受其一时的心理矛盾状态

106趋避式冲突就是当一个人对同一目的抱有趋向和退避两种不同动机而进行选择时的心理矛盾状态

107Ⅰ型惩罚是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如对学生来说给与批评就是Ⅰ型惩罚

108Ⅱ型惩罚是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如对儿童来说禁看动画片就是Ⅱ型惩罚

109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是:

执行决定阶段

110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的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叫做习得性无力感

111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的善于适时地、坚决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的心理品质是:

果断性

112一个人为完成既定目的的善于百折不挠,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

顽强性

113一个人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善于支配自我、调解自我的心理品质:

自制性

114.一个人经常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并随时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行动目的和意义的心理品质是:

自觉性

115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盲从性和独断性

116与(果断性)相反的一种不良意志品质是武断

117与(顽强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动摇性和顽固性

118与(自制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易冲动、闹情绪

119在活动过程中,使人经常意识到目标,不断提醒自己为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从而使活动起到加强的作用是动机的:

动机的强化功能。

120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叫做学习动机

121一个人能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叫自我效能感

122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的某种内部动因,叫动机

123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知识和探求真理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叫认识兴趣。

124失去心爱的对象或自己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

悲哀

125人对认识活动的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理智感

126个体在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是:

挫折

127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长,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叫心境

129所盼望的目标达到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其紧张性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叫做快乐

130由于事物或对象不断产生妨碍和干扰,使个体不能达到目标而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状况,从而逐渐积累紧张性情绪体验是:

愤怒

131企图摆脱危险情境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恐惧

132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时:

应激

133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是:

激情

134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与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举止行为所体验的一切情感叫做道德感

135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人格心理特征是:

能力

136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叫做特殊能力

137成功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得能力一般能力

138一般能力包括:

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核心作用的是思维能力

139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是加德纳

140在创造活动中能产生出具有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是:

创造能力

141与气质类型粘液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

强、平衡、不灵活型

142性格: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

143:

与气质类型血质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

强、平衡、灵活型

144(性格)在人的人格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145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的是:

巴普洛夫

146与气质类型胆汁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

强、不衡类型

147气质类型弱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

弱型

148心理咨询者通过和咨询对象的商谈、讨论、帮助、启发和教育等活动以使咨询对象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专门技术叫心理咨询

149学生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学习,学习效率下降、兴趣降低的心理现象叫做学习疲劳

150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感情

151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威望和信誉的精神号召力量,即教师的威信

多选

1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

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2从观察的内容分,可以把观察分为:

全面观察、重点观察

3心里测验要注意的基本要求:

信度、效度

4动力定型的主要特点有:

定型化、自动化、概括化

5脑干是深藏在大脑下面的一个奇怪而显得很复杂的结构,它包括:

延脑、中脑、桥脑

6大脑有三条大的沟裂,它们将大脑两半球分为: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7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包括:

感觉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8外部感觉包括: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10知觉活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知觉的:

选择性、整体性、概括性、理解性、恒常性

11人的内部感觉主要有:

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12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

13记忆表象与知觉形象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直观性、概括性

14联想有四种:

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15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正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16保持过程有三种信息存储系统:

瞬时存储系统,短时存储系统,长时存储系统

17求异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18演绎推理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所组成

19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吧创造性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

准备阶段、孕育阶段、豁然开朗阶段、检验假设阶段

20思维的主要特征有:

间接性、概括性

21思维的功能:

理性认识功能,学习功能,创造功能,调控功能

22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控制功能

23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24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主要有:

自觉目的性、以随意运动为基础、克服困难、受意识的能动调节。

25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分为:

远景动机、近景动机

26根据情绪活动的时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27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信号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

28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体现在:

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

29按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内向型、外向型

30安个体活动的独立性可以吧性格分为:

独立型、顺从型

3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面向全体原则、预防和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和理解的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性原则

32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

长善救失、委婉启发、尊重信任、整体性、保密性

 

名词解释

1心理学P2:

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P7:

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行为、言语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方法。

3实验室实验法P8:

在实验室内,严格的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借助专门的仪器对被试进行试验的方法

4神经元P20:

即神经细胞,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5无条件反射P21:

先天遗传的,不学而成的,固定的反射。

6条件反射P22:

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有的反射。

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种暂时的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7动力定型P22:

复杂的,巩固的条件反射系统,是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反应

8相互诱导P25:

在大脑皮层上,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的活动,叫做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9感觉P27:

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0差别感觉阈值P35:

把刚刚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适应:

即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暂时起伏波动。

11观察P43:

一种特殊的知觉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12记忆P48:

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心理过程

13记忆表象或称表象P49,:

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14遗忘P54:

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就是遗忘

15后摄抑制P55:

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后摄抑制

16联想P8:

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就是联想

17想象P102:

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18功能固着P98:

只知道熟悉事物通常的用途,而不知道它的新心功能,这就是功能固着。

19思维定势P98:

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

20原型启发P101:

指的是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21注意P119: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2注意策略P130:

指对自己有意注意的认知和调控。

23动机P133:

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运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24学习动机P140: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

25成就动机P138:

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激励着个体在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中,乐意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26情绪与情感P162:

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7道德感P172:

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与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举止行为所体验的一切情感

28智力P185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况和解决而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9性格P209: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

30自我意识P217:

即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32考试焦虑P229:

是由考试情境引起的一种特殊焦虑状态

33心理咨询P251:

心理咨询者通过和咨询对象的商谈、讨论、帮助、启发和教育等活动以使咨询对象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专门技术

34教师的威信P221:

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威望和信誉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室在学生心中的威望和信誉

简答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P10

1探究心理规律,科学的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3将心理学应用于生活实践

心理学应遵循的原则P6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P14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脑与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脑的一定部位控制、支配人的言语活动

3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心理和行为与整个大脑的协同活动及其各个部分的功能有直接关系。

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P24

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有了神经的扩散,就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各种暂时的神经联系;有了神经过程的集中,才能形成对刺激物的精确反应

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

在大脑皮层上,一种神经过程的活动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活动,叫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P27

1.联系:

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③感觉和知觉都属于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

2.区别: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②感觉是单一分析其活动的结果,不同的感觉,有各自不同的分析器。

而知觉往往是多种分析器时或相续活动的结果。

③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而在知觉中是必不可少的。

观察与感知的联系和区别?

P44

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

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分析器的综合活动3、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

4、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P37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2、对象的活动性

3、刺激物的新颖性

4、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如何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干扰P65

1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的巩固

2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

3避免回忆材料时的顺序干扰

4注意科学用脑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P64

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不会再遗忘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多,以后忘得少。

正确组织复习P66

首先,复习要及时。

其次,复习要多样化。

第三,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

思维的过程有哪些?

P82

1.分析与综合。

2.比较与分类。

3.抽象与概括

4.具体化与系统化。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什么?

P80

1.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

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

语言对思维的主要作用是:

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

2.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神现象。

思维与外部世界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外部世界则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语言规律有民族性,思维规律则有全人类性。

简述解决新问题包括那几个阶段?

P96

(1)准备阶段

(2)孕育阶段(3)豁然开朗阶段(4)检验假设阶段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与难易的因素有哪些?

P123

1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

2新的活动和任务的特点

3事先是否有转移注意的信号

4人的神经系统和生活习惯

注意的外部表现有哪些?

P120

1.产生适应性运动。

2.无关动作被抑制。

3.呼吸的变化。

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P159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观念意识

2、规范管理教育,养成自觉、自控的习惯

3、加强行为练习,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

4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5根据学生意志表现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意志活动的特征P142

1.自觉目的性。

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受意识的能动调节支配。

4.克服困难。

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的方式有哪些?

P123

1.语言提示的方式。

2.活动的方式。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P135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情绪、情感两极性的表现有哪些?

P164

①积极动机(增力)作用与消极阻力(减力)作用②肯定与否定性质

③激动与平静状态④紧张与轻松作用⑤情绪的强弱两极状态

情绪、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