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0587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docx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

目录

一、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趋势

(1)

(一)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1)

(二)促进电子产品出口的增长(4)

(三)带动重庆市就业的增加(4)

(四)投资企业变大、项目扩大(4)

1、投资企业由中小企业为主逐步转变为国际著名公司为主(4)

2、提高了产品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5)

3、外资公司加快在重庆市设立研发中心(5)

二、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吸引FDI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

(一)人力资源缺乏,环境资源紊乱(5)

1、市内人才出现“东南飞”现象(6)

2、吸引外资的政策参差不齐(6)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6)

1、电子信息产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6)

2、技术层次偏低,难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7)

(三)内外资的差距进一步加大(7)

(四)对外资企业的监管不严、力度不够(8)

三、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策(8)

(一)聚集人才,合理利用环境资源(8)

1、走“本地培育人才及吸引外地人才”的道路(8)

2、充分发挥“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作用(9)

(二)提高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9)

1、拓宽利用外资带动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升级的渠道(9)

2、坚持独立性原则,打造特色行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0)

3、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3)

(三)加强外商投资方向的引导,提高吸引外资质量(13)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3)

2、抓住外资企业关心企业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及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的机遇(14)

3、合理利用外资企业的内部化优势(14)

(四)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力度,合理保护中方利益(15)

(五)注意防止污染类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16)

四、结论(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8)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

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工业改革的进程和重庆城市的变迁,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紧跟时代步伐,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成长、90年代调整、新世纪以后的高速发展”三个阶段。

2007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从全市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上升为支柱产业,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的飞跃,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重庆市已经直辖十三年了,其电子信息产业也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的支柱产业,现在面对经济复苏的机会,广阔的市场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要接受层出不穷的挑战。

因此如何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并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趋势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可知,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规模、整体实力、创新能力、科技业绩、产业集聚、产业融合、产业布局(园区发展)、发展环境、政策措施等方面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外商投资的竞争优势。

目前三大有利因素支撑重庆吸收外来投资的态势复苏和持续走高:

国际资本依然青睐中国,重庆引资环境趋好;东资西进加速,重庆大有可为;台资蓄势西进,重庆成为新目标。

(一)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在十年前,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只有20亿元的产值,在工业中占的比例只有1%。

200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3亿元,直辖前三年的年均递增75%;通讯与信息服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6.4亿元。

产品结构有所改善,电子信息产品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产品的产值分别占产值总额的32%、58%、10%。

现在的电子信息产业在重庆发展到了1200亿元的规模,所占工业的比例达到了15%。

在2008年,重庆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整机+配套”的思路推出后,便引来了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代工巨头以及一大批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重庆。

在2008年上半年,重庆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格局,推动了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08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5.85亿元(图1),同比增长27.43%,比全国快5.5个百分点。

图1: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规模累计同比增长比较图

数据来源:

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2008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91.35亿元,同比增长20.9%;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48.6%(图2)。

与全国发展速度相比,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与软件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累计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

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出全国5.5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与全国保持一致,软件业同比增长高出全国18.2个百分点(表1)。

表1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比较

指标

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软件业

全国平均注1

21.9%

20.7%

30.4%

重庆市注2

27.4%

20.9%

48.6%

数据来源1:

数据来源2:

重庆市信息产业局公告数据

电子信息产业对重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惠普笔记本电脑基地建成后,电子信息产业比重提高到35%左右,取代汽车摩托车,跃升为第一支柱产业。

(二)促进电子产品出口的增长

由于多数三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大都面向国际市场,协议中含有出口的义务,特别是补偿贸易、来料进料加工企业的发展,成为重庆市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增长点。

2009年,“重庆造”的机械电子产品出口3.3亿美元,同比去年一月增长36.6%。

出口的大幅增长,显示了国外市场对“重庆造”产品需求的大幅度扩大。

在未来,重庆还把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企业信息化等领域作为产品出口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高科技产品核心竞争力。

(三)带动重庆市就业的增加

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移和扩大劳动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IBM等国际性的著名IT企业的入驻重庆,给重庆提供高达30多万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就业岗位,对重庆市的就业带来了极大的福音。

其中惠普预计在三年内招纳2000名测试工程师,从事软件开放的员工在五年内达到5000人。

目前,惠普已经与重庆多所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准备将重庆建成西部最大的软件人才库。

(四)投资企业变大、项目扩大

1、投资企业由中小企业为主逐步转变为国际著名公司为主

目前落户重庆的国际著名公司有惠普、微软、NTT、IBM、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等。

这些企业都排列于世界500强软件企业之列。

这些企业将把他们一流的技术和服务引进重庆,使重庆市电子软件信息行业与世界其他地区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以国际著名公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电子信息产业,面对国际性的机遇和挑战,使重庆是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了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2、提高了产品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

利用外资不仅对电子企业技术进步起到明显作用,而且同时可以提高重庆市电子企业的管理水平。

在合资通过引进智力和人才,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水准;并利用合资的有利条件,学习研究国际名牌产品的先进系统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或者联合设计、共同研制,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另外,三资企业的高管理水平、企业决策能力、市场应变能力、产品开发和人才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给重庆市内的企业提供榜样。

3、外资公司加快在重庆市设立研发中心

作为IT巨头的惠普、富士康等国际著名企业双双入驻重庆,重庆市逐渐构建起了中国硅谷的宏伟蓝图。

2005年,惠普在重庆成立了全球软件服务中心重庆分中心;2009年6月,惠普全球测试服务中心又落户重庆市西永微电子产业园;2009年8月,“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两个重大项目也在重庆同时设立。

重庆在全球IT界的版图上挥洒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标志着重庆在全球经济衰退丧未见底的时期又一次走上了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二、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吸引FDI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人力资源缺乏,环境资源紊乱

1、市内人才出现“东南飞”现象

重庆高科技人才与其他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的的城市相比,其市内高科技人才这一板块就出现一定差距:

高校和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较少;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所、重点实验室也相对缺乏。

其中有一个最严重的现象就是,重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光电子等科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存在着“东南飞”的现象,这无疑加大了重庆市科技人才匮乏的缺口。

2、吸引外资的政策参差不齐

政府在吸引外资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重庆市内的一些优势条件,没有看准发展重心,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在税收、房租、专项发展扶持基金及创业风险基金等很少涉及,阻碍了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阻碍了外资对于市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1、电子信息产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较少,知名的只有四联集团、朝华集团、东软金算盘和博恩科技,在高科技上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电子信息产品的自主品牌少。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没有足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对于重点技术领域的发展、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的结合没有完全实现;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力度不够,没有达到积极利用国外技术创新资源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而没有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2、技术层次偏低,难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层次低表现在主要是生产的是末端产品,即整机组装;其中端产品,如核心零部件少,尤其缺乏的是前端产品,即专利设计与自主开发。

而且成果转化率、产业转化率也偏低。

产业结构的升级难以实现主要体现在:

(1)产业结构间存在矛盾,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比硬件制造业比例依然偏低,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

(2)外贸结构的矛盾表现在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依存度依然较高,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3)区域结构矛盾,重庆处于中国的西部,虽说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受到的影响小于东部沿海,而且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势头也没有因为经济危机而减退,但是,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

(4)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依然困扰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内外资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重庆市电子外资企业在政府各项政策的扶持下,经济发展持续看好,效益不断提高,但对市内、对国家投入产出比的贡献却呈下降趋势。

主要体现在:

完成销售利润率呈上升趋势,但是每单位(百元)销售收入创造税金确呈下降趋势;电子外资企业的人均利润率增长高于人均收入的增长,例如,2004年外资企业人均利润率高出人均收入增长5.5个百分点,而内资企业的人均利润低于人均收入增长5.5个百分点。

由于内外资企业抵扣所得税上的不同待遇,相对降低了外资企业的劳动成本,使外资企业有更雄厚的财力付给其雇员高薪,客观上助长了外资企业挖走内资企业的人力资源。

因此,由于内外资企业的税率差异,会带来一系列的综合反应,从而使内资企业在综合竞争力上大大低于外资企业。

(四)对外资企业的监管不严、力度不够

在重庆市电子信息产品这个领域,对于个别外商违背“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转移价格来损害中方利益。

在有些合资企业中,外商控制电子产品境外采购和电子产品的销售权,通过在境外高价采购本公司的原材料、配套件、压低合资企业产品出厂价格,从中渔利,两面赚钱,甚至制造亏损假象,逃避税收。

三、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策

(一)聚集人才,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1、走“本地培育人才及吸引外地人才”的道路

充足的人才资源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之一。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FDI时,对于人才的聚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途径:

一是本地培育;二是从外界吸引。

首先依托教育资源培训各类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并注意留住人才,防止人才“东南飞”;同时要大量吸引外来高科技人才,内外兼修,打造一支高素质、多领域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激励电子信息产业高级人才来渝发展的具体措施和保障办法。

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和人才使用机制。

允许和鼓励科技人才流动,促进市内科技人才的优化配置;广泛开展国际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来渝服务。

重庆市内每年有15万名高校毕业生,其中与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毕业生有2万多人,这些毕业生经过培训都可以成为重要的IT人才资源。

2、充分发挥“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作用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经济核心地区、中国东西部结合。

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是一个三维城市。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城市:

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重庆交汇;万吨级船队可以由长江溯江至重庆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

重庆是中国西部电网的负荷中心城市之一,煤炭、天然气产量大,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高。

通过充分发挥这些区位优势,大力吸引外商对于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量,促进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提高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

1、拓宽利用外资带动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升级的渠道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在进一步扩大引资规模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外商投资方向的引导,提高引资质量。

一方面,在重庆市内已经初步确立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制造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需求动力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企业研发中心及采购中心向重庆市内转移,强化产业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引导外资企业与重庆市本土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不同方式的合作,加强本土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以提升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努力调整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从整体上提高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全世界的竞争力。

随着产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新兴市场迅速崛起,产业的全球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信息技术面临着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信息技术各门类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相互渗透不断加剧;重庆想要抢占新一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先机就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把握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需求状况,改变重庆仅仅表现在加工组装环节的竞争优势状况,着眼于高端信息产品市场,建立重庆市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结构。

2、坚持独立性原则,打造特色行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从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可以看出,独立自主是我国的外交政策之一。

重庆市在电子信息产业吸引FDI方面,也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要结合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开发特色产品,发展自有品牌,减少和避免与其它城市撞车或者重复建设问题,提高自主品牌产品以及自有技术的出口能力。

在发展吸引外资的时候,充分发挥重庆市在光电子、微电子、通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光电子、微电子、软件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切入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数字重庆”。

软件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收的核心力量。

重庆市在重点发展软件业时,要加强软件学院、软件测评中心建设,为软件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西部地区,重庆市软件产业整体增速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快于四川省和陕西省,尤其是在软件业务收入、系统集成收入、嵌入式软件收入方面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表2)。

表2渝川陕软件产业同比增速比较

指标

全国

重庆市

四川省

陕西省

软件业务收入

29.0%

48.6%

43.0%

25.2%

软件产品收入

25.0%

12.4%

34.4%

25.1%

系统集成收入

30.1%

112.3%

43.6%

0.6%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

22.6%

62.8%

19.4%

43.0%

数据来源:

重庆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加强对外资的引入时,加大对外技术的引进与合作,推出重大对外合资合作、嫁接改造项目,广泛引进具有带动性的电子龙头企业,构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协作体系和产业链,以达到改造传统产业的升级。

现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领域也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领域发展,重庆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应该利用好这一时机,在吸引外资时,通过合资合作来解决资金不足的瓶颈;同时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高科研能力。

如下的合资合作对于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在于技术、资金、人才三方面综合联系,通过合作研发到自主创新,加上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

如下图所示:

技术

合作研发

→自主创新

合资合作

→→资金

素质提高

→→→→→

人才

管理水平提高

由政府、中介组织、金融击鼓和高校所组建的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研发资金和创新人才。

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模仿创新、学习合作创新、自主创新。

随着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由最初的简单引进模仿,到独立自主研发,再到打造自主品牌,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如下图所示:

政府

金融

自主创新

人才、管理

企业

合作创新

资金、信息

高校院所

中介组织

模仿创新

对于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可以形成良好的外部效应、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大大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和研发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此外,通过集群各成员间的知识学习和积累,从单个企业学习到集群学习,有利于集群产业结构升级。

重庆属处于长江上游地带,是中国西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城市之一,利用好外资及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提升其产业结构的关键。

重庆的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内所吸引的外资及大量企业的入园,加快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趋势。

如下图所示:

外部效应

单个企业→企业集群→网络效应→降低成本→效益提高

↓规模效应↓

集群学习→集群创新能力增长↓

单个企业竞争力提高←集群竞争力提高←规模扩大

3、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协调配合的同时,通过制定实施支持创新、增加投入、鼓励企业创牌等措施,创造出有利于品牌培育的竞争环境;制定和完善保护产品的法律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提供法律保障,不断加大对侵犯品牌等知识产权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积极利用有关品牌保护的国际法,保护本土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外商投资方向的引导,提高吸引外资质量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化生产中的贸易和投资,说明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机的选择。

通过对该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对外直接投资替代企业出口,投资国逐渐由产品的出口国转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像美国惠普在渝建立的分中心和生产基地,生产出的电子信息产品就可以直接供应给广大的中国市场,像这样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替代了惠普对华的产品出口。

许多的外资企业在重庆的入驻,都直接体现出了对外直接投资替代企业出口的这一现象,比如富士康、英业达等等。

2、抓住外资企业关心企业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及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的机遇

英国学者约翰·邓宁在1977年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综合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和巴克莱、卡森、拉格曼的内部化理论而形成了OLI范式。

邓宁认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际化生产的动机包括开拓东道国国内市场,寻求丰富而廉价的自然资源,利用当地要素禀赋降低生产成本,改变战略资产等。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包括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和企业的内部化优势。

以重庆与惠普为例,对于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惠普规模、组织管理、研究开发、市场控制等具有比国外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重庆市的地理位置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集合了“水陆空”的优势,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交通便利,迎合了“畅通重庆”的发展目标,重庆市在电子信息产业给予惠普提供的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政策优。

3、合理利用外资企业的内部化优势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时,对于外资企业所在乎的其自身企业的内部化优势而言,投资方可以节约市场交易成本,实施差异价格,可以更方便的转移商标专利、原材料和营销技巧等自有资源。

例如,惠普在重庆市的生产基地,惠普作为投资方,其生产的产品直接提供给当地市场,减少了出口环节,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可以实现最大的差异价格。

富士康入驻重庆,其在距离市场最近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将强大的内需转变为其自身的业绩需求,一方面避免了与沿海出口导向型代工企业的物流成本竞争,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其企业自身开拓新的内陆市场。

这样一来,就把外资企业的内部化有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力度,合理保护中方利益

对于加强外资企业的监管力度方面,重庆市一些基层工商所对外资企业监管工作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基层工商所对外资企业“怎么管”、“管什么”等监管工作还没有形成规范化、格式化等有效的科学监管模式。

一些企业虚报出资额,骗取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有部分外商投资的企业并没有强大的投资实力,但是为了获取当地政府支持企业发展超常规的优惠政策,如低廉的土地价格、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就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等。

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对于在此项目中出现的欠费出资,要谨慎对待,及时通报,妥善处理,合理保护中方利益。

对于外资企业基层工商所的监管工作,要做好调研,摸索一套科学的监管模式,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支撑监管工作。

在与外商进行国际性的交流合作时,强调破除地方保护,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外资在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注意防止污染类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污染小、效益高、盈利潜力大的特点,同时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重视该行业的发展可以降低重庆环境污染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传统工业,加快重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因此,市内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巨大的经济价值,加大支持力度。

重庆市信息产业局、市经济委员会、市环境保护局等联合起草《关于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意见》(渝府办发[2008]115号),鼓励和扶持关键共性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全市节能减排重点领域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结论

在经济危机复苏背景下,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资的现状总的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

在“5个重庆”即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的发展目标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并不断增强其在重庆市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探索并推广以信息技术改造重庆市传统产业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保持重庆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