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397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docx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课题结题报告

丁岗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

“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从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制约下,课堂教学仍然以教材为本,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太关注学生对知识和学科的学习,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如何试图“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往往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不够重视,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

如果我们能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常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鉴于以上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际、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来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并重新唤起教师对教学和教育的价值的理解,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努力建立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枯燥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二、概念界定

数学生活情境

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从而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数学现象出发,进行观察与操作,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

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2、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建构理论指出:

学生的认识结构都是在自己基本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卢梭也认为:

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学习。

他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3、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创新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因而陈旧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现实生活的课堂教学,对师生双方无异于精神的劳役。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⑴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情境。

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数学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⑵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

⑶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

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⑷养成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习品质。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需要。

2、研究内容

(1)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生活情境的研究。

(2)探索“生活化”的教学规律,形成“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教学流程。

(3)探索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家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问卷调查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的实验班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课题组成员在前一阶段,主要确定了研究方向、确立了研究目标,研讨了研究方法,然后我们开展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研讨交流、课题实施、及时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的目的。

实验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了研究: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要搞好课题研究,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研究队伍。

为了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研究,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书籍,如《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课堂教学论》等,这些学习使我们懂得了课堂教学的革命体现在哪些方面,数学教育的开放性如何体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还组织成员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行动研究指导》等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

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测、质疑等认识活动彰显出来。

通过学习和研究,每个成员都撰写了专题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

(二)、扎实推进研究过程,切实提高研究实效

1、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生活情境的研究。

(1)创设数学生活情境的途径研究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学习资源,他们或无形或有形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对于那些学生未曾遇到的或未意识到的数学现象而言,教师要能挖掘,如汽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城市所用的时间、所行的路程;对于那些学生在自己的领域中常常发生的数学现象,教师要引导,如购买学习用品时人民币的处理,生活中随时可见的时间问题等。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以创设数学生活情境呢?

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反复研究探讨,一致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教材中挖掘资源使数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遵循这一理念,我们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编了部分教材,给数学课本增加“生活味”,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课的开始教师拿出两个同样规格的盒子,问学生,这两个外形一样的盒子,哪个重,学生纷纷举手。

生1:

我认为两个盒子一样重,因为我看这两个盒子一样。

生2:

我反对,盒子是一样,但一个新,一个旧,我认为新的轻,旧的重。

生3:

我反对,要知道两个盒子哪个重,不能只用眼看,你要用手去掂一掂。

师:

还有什么办法?

生4:

也可以去称一称。

教师赋枯燥的内容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②从生活中挖掘资源使数学生活化

教师要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包含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又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

具体来说:

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社会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呢。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到报纸、电视、物品包装标签中去找一找,学生汇报时,有从报纸上收集到的百分数,有从羽绒服标签上找到的百分数,有从电视中听到的百分数等,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挖掘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数学素材,把校园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

我们根据六

(1)班男女生分别有25人与20人,可以提出多种数量之间相比的问题;几何方面:

教室里可以找到哪些图形?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亲手去摸一摸,比画比画,并给它们归类;我们学校里哪些地方有圆柱形?

要求这个圆柱的表面面积就是求哪几个面的面积?

其他还有象空间位置、统计方面均可找到合适的数学素材。

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场所,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每天都在家庭中上演,只不过学生处在一种无意的状态中。

在学习数学前,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现象已经进入到他们的生活领域成为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教学《比大小》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情景,厨房中,碗大碗小,盆大盆小等物体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比大小这一内容其实发生在昨天家中的事。

学习分类“整理书包”这节课时,给“书本分类”这一生活情境,学生在家都有和家长一起收拾家里的物品的经验,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需要找到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的学生按大小分,有的学生按学科分,有的学生按颜色分等等。

学生通过分类感受到“分类”能给生活带来方便。

整节课,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

更主要的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生活中。

(2)创设数学生活情境的方法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那么,如何创设数学生活情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

①直观呈现创设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

例如教学《线段》这一内容时,开头引入:

一天一只小猴正在家门口玩耍,忽然听见妈妈喊:

“小猴贝贝,回来吃水果”,通往小猴家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直的,一条路是弯的,小猴走哪条路可先吃到水果、这里面有什么数学奥秘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明白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②谈话描述创设情境

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课前谈话:

国庆期间,你们出去旅游了吗?

谁来说说你去什么地方旅游的?

生1:

我去北京。

生2:

我去南京。

生3:

我去金山公园……师:

镇江除了金山公园外,你还知道哪些景点?

(生交流)师:

这么多好玩的景点,你们想不想去玩呀?

老师带你们去好吗?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师的谈话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

③媒体展示创设情境

主要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

桂林山水及其倒影、故宫、天坛等建筑、美丽的各种各样的树叶、各种动物……师:

刚才的图片美吗?

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由此揭示课题。

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图片的同时,也了解了相关数学文化。

④现场体验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

例如教学《平均数》时,例题呈现给学生的是静态的老师分铅笔的一幅画面,学生在生活中有分东西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这种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动手去分一分,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对理解平均分就有了更深的影响。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只有那些有生活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而且,在这种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才会自主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建构一种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

按照这一理念,教师应把学生引入到与内容有关的实际生活情境中去,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下面就具体谈一谈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般策略。

(1)、在新课引入时,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认知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因此,教师在数学课中要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希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一课时,我们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姚明身高2.26米,腿长1.20米。

有人说他步子大,一步能迈4米,这个人猜得对吗?

”学生中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老师并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指出学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就能知道答案。

这个情境的创设,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新知的兴趣。

(2)、在新知的探究中,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知识虽属数学学科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但对于仍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仍然是很抽象的。

而动手操作恰好可以在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小学生思维形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必要的操作情境,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

在教学国标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要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一拼,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这个操作情境的创设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再如国标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的教学时,可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球,感知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

因为这种发现,理最清,情最真,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识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索。

(3)、在知识的应用上,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国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学生在学习了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后,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如:

镇江商业城现有某种商品100个,这种商品的单价为100元。

该商场决定对这种商品开展促销活动,准备从全部销售额10000元中拿出1000元让利给顾客,请你为镇江商业城设计一个玩转盘抽奖的方案。

这是一个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开放性的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合理的设计。

3、探索“生活化”的教学规律,形成“创设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教学流程。

通过前阶段的研究,我们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教学流程: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应用于生活)。

下面我们就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折数与成数》一课为例,展示这一教学流程的具体操作: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再过十几天就到元旦了,每到这时,为了积聚人气,促销商品,各商家纷纷使出打折的招术。

看,这是某电气商城空调柜推出的一则广告。

(电脑出示:

海尔空调八折销售)在生活中,类似的广告你看过吗?

想不想研究这其中的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与打折有关的数学问题。

(板书:

折数)

二、以生活情境为背景,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1、教学折数

(1)折数的意义

师:

这里的空调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打七折呢?

六五折呢?

如果一件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七十五,它是打几折销售的?

原价相同的一件商品,打一折便宜还是打九折便宜?

为什么?

(运用课件边演示边说)

评析:

折数的意义,学生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学生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打折现象。

在教师所创设的数学情境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比较轻松地将折数与百分数联系了起来。

(2)折数应用题

这是该电器商城今年夏天推出的三款主打空调(电脑出示)原价分别是(电脑出示:

7500元、6500元、5800元)你知道打八折后现价分别是多少元?

分别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请同学们任意选择其中的一款算一算。

计算后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解题思路训练。

师: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原价、折数与现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公式:

原价×折数=现价)根据这个公式你还知道哪些数量关系式?

评析:

进一步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实现折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转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巩固练习

师:

打折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里有关于衣、食、住、行四方面的问题。

(出示四张图片)请大家选择一下,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

衣:

一件儿童服装,原价160元,现打七折销售,现价多少元?

食:

一种食品,原价120元,现价60元,打几折销售的?

住:

去年夏天,何老师买了一套新房,原价15万元,后以九折成交。

何老师买这套房便宜了多少万元?

行:

一辆儿童自行车,现价是原价的95%,你知道打几折销售的?

反馈评讲表扬。

评析:

将打折问题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紧密结合,学生不仅有“帮老师解决了实际问题”的窃喜,而且巩固了新知,发展了能力。

2、教学成数

(1)成数的意义

师:

在日常生活中,百分数除了经常用折数表示外,有时还用成数来表示。

(板书:

成数)

老师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标题是这样的。

(电脑出示:

《国家工商总局:

羽绒服抽检合格率仅六成》)看到这个标题你是怎样想的?

你怎么知道的?

六成是不是百分之六十呢?

我们一起来看新闻: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对北京、天津、上海、河北、黑龙江等5省(市)进行质量监测,监测合格率仅60%。

六成就是百分之六十,也就是十分之(六)。

那么五成,三成,七成五又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呢?

(课件出示,让学生填空)

小结: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

师:

再过一个多月就要期末考试了,你能用一句含有成数的句子表达你对这次期末考试有几成的把握?

(学生交流汇报)

评析:

学生对成数相对陌生,教者特意创设了两个数学情境。

第一个情境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成数的意义;第二个则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运用,理解其意义。

(2)、成数应用题

师:

成数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老师在网上搜集到这样两则信息。

(电脑出示)重庆市粮食局信息显示:

(1)重庆地区去年玉米产量200万吨。

(2)今年由于干旱,玉米产量比去年减产两成左右。

根据这两则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两题。

重庆地区去年玉米产量是200万吨,今年比去年减产二成。

(1)今年比去年减产多少万吨?

(2)今年该地区玉米产量是多少万吨?

先说第一题的解题思路,再让学生计算,反馈,说说还可以怎样做?

评析:

根据重庆地区2006年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这一实际情况,创设了富有生活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将板书补充完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三、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1、自我策划

老师课前也请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折数与成数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

看来折数与成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十分广泛,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商家的广告,如果让你来策划一个广告,大家有没有兴趣?

请你策划:

冬天到了,冰箱销售进入“淡季”。

为了促销,五星电器城准备将原价3000元一台的新飞冰箱以每台2400元的价格出售。

请你为五星电器城设计一个广告,写两三句话,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广告既符合公司的要求,又能吸引顾客。

(学生小组合作,反馈交流)

评析:

在数学课上设计广告?

可真“新鲜”啊!

可正是教师这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创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激情,调动了他们的生活储备。

于是在课堂上,一则则童趣盎然、妙趣横生的广告便“诞生”了。

2、思考研究

今年国庆黄金周,何老师到镇江买油烟机,发现同一款式,同一型号的方太油烟机在新世纪和五星电器城的降价幅度不同。

新世纪是打七五折销售,五星电器是八折销售。

同学们帮老师参谋一下,我应该到哪家商场去买?

同一型号,同样款式的方太油烟机

新世纪:

七五折销售。

五星电器:

八折销售。

(预想:

是到新世纪。

)为什么?

可何老师最终还是到五星电器去买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对,它们的原价不同。

出示:

同一型号,同样款式的方太油烟机

新世纪:

七五折销售。

原价:

4400元

五星电器:

八折销售。

原价:

4000元

(学生计算后)现在你觉得应该到哪家商场去买?

影响现价的除了折数外,还有原价。

评析:

买东西最怕落入陷阱。

教师有意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生活“陷阱”,学生从猜测到疑惑,从不解到恍然,在大起大落的情感体验中,学生真正理解了“影响现价的除了折数外,还有原价”这一知识。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听的认真,算得正确,讨论的热烈,策划的巧妙。

……

七、研究的成果

1、课堂改变了

在以前的课堂上,看到的只是学生们疑惑的目光,虽然,也有气氛活跃的场面,但那是学生对老师人格魅力的敬佩,而非对知识的向往,在他们的心中对知识只有吸取,对老师的意见只有言听计从,对学习的回应也只有不断地听,写。

而今,看到的不再是以前那个死气沉沉的课堂了,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不断迸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洋溢青春气息的,散发求知欲望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和谐,相互成长的课堂。

今天,你走进我们的课堂看到的学生不再是畏畏缩缩,而是一只只高举着,带有无数疑问的小手,是一张张充满智慧的,散发朝气的小脸,是一双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