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5536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务文书写作二.docx

事务文书写作二

事务文书写作

(二)

第三节调查报告

一、调查报告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一)调查报告的概念

调查报告,确切地说,该叫“调查研究报告”,就是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认真严肃的分析研究以后写出来的反映客观事物本质,揭示其规律的书面文体。

常见的“调查”、“调查记”、“调查汇报”、“调查综述”、“情况调查”、“考察报告’等,都是调查报告的别称。

写好调查报告,首先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也是新闻报道的一种体裁。

1.政治上配合中心任务

调查报告是阐明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和推动当前工作的,这就要紧密配合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党的中心工作和任务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新问题、反映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典型,使读者正确认识形势,理解和执行党在各个时期方针、政策。

2.行文上运用事实说话

调查报告是对客观事物调查的结果的反映。

事实是调查报告的重要内容,这就要选取丰富、生动的材料,用事实说话,凭事实讲理,并从典型事实叙述中表达观点,使读者有一种亲切、具体的感觉。

3.内容上要求系统完整

调查报告的容量较大,涉及面较广,要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事实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阐述和剖析问题,反映本质,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使读者对问题有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真实性。

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调查研究的结果,是经过调查所亲自了解到的情况,而不能是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的东西。

在调查报告中,不仅主要人物和事实要真实,就是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及各种细节,也要绝对真实,不能有半点浮夸和虚假。

第二,针对性。

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同时,也只有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调查,才容易调查得比较深入,走马观花式的泛泛调查,是不会有太大的收获的。

一般来说,针对性越强,调查的效果就越好,调查报告的作用也就越大。

在某种意义上说,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灵魂。

第三,典型性。

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无论是经验,还是问题,都应具有典型性,要能起到以局部反映全局或以“点”带“面”的作用。

调查报告如果所反映的只是没有任何典型意义的孤立的个别节例,则难以对工作产生指导意义。

(三)调查报告的种类:

按照调查报告反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着重介绍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经验,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政策性,对指导和推动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如《一个国有大型企业的出色答卷——宝钢投产十年调查》(载《人民日报》1995年8月28日)一文,详细介绍了地处上海的我国特大型企业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投产十年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在高起点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刷度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新鲜经验,对其他单位办好国有大型企业很有借鉴意义。

2.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着重对某一方面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查,为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或计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如《“双休日怎么过”调查透析》(载《解放日报》1995年6月6日)反映了自当年5月1日我国实行每周五天工作、两天休息制这一重大改革后,人们对两天休息的具体安排情况以及提出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提供了许多信息,对如何使“双休日”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很有启发。

3.研究探索问题的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侧重反映一个值得研究或探索的问题,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分析,在找出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如拟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以实训实战学以致用——上海二工大探索高职技术教育发展模式的调查》(见例文)一文,通过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坚持按市场需要,培养高职人才的调查,介绍了该校所探索的“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实例为突破口”。

“背靠行业,校企合作’等高职技术教育发展的模式,为进一步办好高职技术教育出谋献策。

4.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着重用调查到的大量事实,揭露存在的某一问题,并分析原因,点明性质,归纳、总结教训,教育人们引以为戒。

如《老师,放下你的拳头——对一些体罚学生事件的调查》(载《半月谈》1998年第24期)揭露了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有的教师体罚学生而又认为“不是什么大不了事”的严重情况,指出这不是个师德问题,实际是侵犯了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并呼吁全社会要重视、关注此类事件,依法治教,爱护学生,保护非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5.科学研究实践的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着重就某一项科学研究实践进行调查、分析,反映情况,总结成果。

如刊登在1999年6月14日《经济日报》上的《灵芝抗癌——来自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调查报告》一文,通过对中华灵芝宝的科研、生产全过程的考察,调查了中华灵芝宝抗肿瘤疗效,目的是进一步探索和推进灵芝药品的研究与开发,努力使中华灵芝宝尽快走出辅助治疗的水平,成为人类战胜肿瘤的良药。

**按其内容的不同,也可将属于事务文书的调查报告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也称基础性调查报告,是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二类是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是在确定典型,并对之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着重总结经验,探寻规律的调查报告;

第三类是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通过揭露问题,并分析其危害和原因,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为问题的最终解决起到促进和参考作用。

近年来,在报刊上经常会看到一种“调查附记”,有的就是篇幅短小的调查报告。

另外,还有一种用于科学研究的调查报告,由于它不能划人事务文书之列,这里就不涉及了。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准备

写调查报告,首先要作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掌握材料、分析材料、选择材料,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

(一)深入调查,充分地掌握材料

调查研究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

调查研究所用的时间,一般来说,要比写调查报告的时间多,俗话所说的“调查”好比“十月怀胎”,“写作”犹如“一朝分娩”就是这个道理。

为此,要搞好调查研究,必须深入下去,作一番身临其境的实地调查,才能充分地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古人云:

“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就说明了调查不能听信传闻,只有亲自实践,越接近被调查的事物,了解情况就越多的道理。

所以,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不能只是在办公室里听听汇报,翻翻记录,看看材料,打打电话,一定要迈开双脚,走出办公室,到基层到群众中去,

“不学浮萍飘,要做水中锚”,一头扎到客观世界的大河中去。

要充分掌握材料,调查者还应有“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满腔热情地虚心求教的态度,切忌“昂首望天”,“居高临下”,以“调查者”自居。

只有热情对待被调查者,并注意调查方法,才有可能获得大量材料。

(二)认真研究,科学地分析材料

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问题,提出科学的结论。

因为,对于调查得来的材料,不能“照单全收”,认为“抬到篮里都是菜”,要以实践作为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鉴别主次,明辨是非。

因为调查得来的有些材料可能是零碎的、直感的,需要分析研究,上升到理论上去。

有时,由于调查对象的思想、生活局限,提供的材料木一定符合客观实际,这就更加需要科学的分析研究,以防止一叶障目,用现象代替本质,以偏概全,用局部代表全部这两种倾向。

做到从偶然中见必然,从现象中抓本质,确保调查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典型性。

在分析、取舍材料时,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就像具备了一双既能远瞻千里,又能明察秋毫的“政治眼睛”,就能全面地观察社会现象,分析事物研究问题,在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找到能够揭示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真实的典型材料,写出带有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和倾向性的有新意的调查报告来。

(三)明确观点,精心地选择材料

如果说,调查时掌握的材料越多越好,那末,在选择材料时,则要越精越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俗话说:

“调查好比深山探宝,选材就像沙里淘金”,说明调查时掌握材料固然不容易,但选好材料也有一定的难度。

选择材料的原则,应根据观点,实现观点与材料的高度统一。

要选择典型事例。

材料有无典型意义,主要看是否有代表性,能否有力、贴切、生动地说明观点。

有些貌似平凡、细小的材料,只要典型,同样有价值,因为“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于细微处见精神”;同时,材料的质地精粗,也比量的多寡更为重要。

有的材料不算少,但罗列了一大堆表面现象,缺少典型化,反而使典型的材料淹没在一般材料的汪洋大海之中。

所以要精选材料,就好比植树种花一样,勇于删削枝蔓,使主干更为精神。

在选择、运用材料中,还要提供确切的数据和学会对比的方法,这样就更能说明观点。

因为精确的数字统计可以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事物变化和发展的速度,具有很大概括力、说服力和表现力。

对比的方法,同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和深刻的教育。

对比,有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先要调查许多具体事实,积累精确的、丰富的材料。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综合、分析,为进行对比提供信息;再通过今昔、新旧、好坏、成败、正反等方面的对比,使观点更为突出,更加鲜明。

总之,搞好调查研究与掌握、分析、选择材料关系极大。

没有掌握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妙笔也不能生花;不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难免“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出现“以假当真’、“以虚代实”的情况;同样不加精心选择材料,必然是材料堆砌,成了“大而全、十样景”的“拼盆”,反而使那些典型的材料黯然失色,毫无光彩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地掌握对析、选择材料,认真搞好调查研究,这是写好调查报告必须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三、调查报告的结构

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也有一些基本的写作框架。

(一)标题:

标题:

1.公文式标题:

如《独生子女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2.新闻式标题:

如《社区盛开科普花——上海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调查》

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

副标题讲被调查的对象

调查报告的标题像总结一样常常直接点出文章的主旨,讲明调查对象和内容,因此也要求写得朴实、具体、明确。

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的标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公文式标题,即像公文标题那样,在标题中表明文种。

如《独生子女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分析》(载《中国青年报》1998年6月20日石月26日),《沈阳市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载《理论界》1999年第一期)均属这一类。

一种是新闻式标题,即根据调查报告的内容概括出标题,其中有的是单标题,如《一场触目惊心的

“发票游戏”》(载《人民日报》1995年3月27日)、《浦东农村加快城市化步伐,农民生活方式发生新变化》(载《解放日报》1997年4月21日);有的是双标题,除正标题外还加副标题,一般是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副标题讲被调查的对象,如《社区盛开科普花——上海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调查》(载《求是》1998年第18期)、《班子硬,企业兴——青岛港务局领导班子情况调查》(载《求是》2000年第2期)。

为了使调查报告生动、引人,有些标题对于调查内容和主题的揭示还注意到语言的形象化,例如《深情亲沃土——松江县新桥镇春申村党支部建设“凝聚力工程”的调查报告》(载《解放日报》1995年6月26日)、《借得好风行大船——驻马店地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调查》(载《经济参考报》1999年2月15日)、《百花吐芳香何来——越剧发展现状调查》(载《新华每日电讯》1995年4月12日),等等,都比直叙其事的标题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不过,这类标题一定要加上副标题,否则,就更像是通讯、特写或报告文学的题目而不像调查报告了。

(二)正文

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一般分三部分:

(1)开头部分:

——要求开门见山,提纲挚领,紧扣主旨。

或点出调查的目的,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

或简要介绍被调查单位的概况;

或概括被调查单位所取得的成绩、经验或存在的问题、教训;

或提出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或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

或叙述所调查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或说明调查的全过程,包括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范围等。

(2)主体部分:

——按照内容,一般有四种写法:

一是按照事物性质归类,并列地从几个方面来组织材料的“横式结构”,也称“并列结构”。

——这种结构,能使文章条理清晰,观点突出。

如上述的《一个国有大型企业的出色答卷——宝钢投产十年调查》,把宝钢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投产十年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归纳成三个方面的经验,即技术创新:

引进最新技术,重在自主开发;管理创新:

借鉴外国经验,形成自已特色;制度创新:

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竞争。

这是模式结构。

二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分成几个互相衔接的层次,层层分析说明的“纵式结构”。

——这种结构能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助于读者了解事情的右下方,并写明日期。

来龙去脉。

如《承包出效益

——关于承德中行经费承包的调查》(载秒十汇市场》1995年第2期)一文调查了中国银行承德分行在机关内部实施电话、差旅、公杂、邮电等四项费用包干的原因、做法和效果,文章按照“为啥包”、“怎么包”、“包之效”事理发展的顺序安排,先讲费用包干原因是强化内部管理,控制费用增长过快(每年费用均30%速度增长);接着确定了承包指标和操作程序;最后说明通过包干,强化了全员效益意识,调动了全员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效益。

全文层次分明、眉目清楚。

三是遵循作者或读者认识活动的规律,从事物的外部情况入手,逐层深入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的“递进式结构”。

——这种结构有助于读者由外到内、由浅入深地洞察事物的本质。

如有篇批评某城市前些年城市四周河流严重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一开始叙述了当时该城市整个水源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这是有目共睹的;紧接着分析了这种污染对该城市的经济生活、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最后再分析河流环境污染恶化的原因。

随着分析的层层推进,读者对于文章内容的认识,也就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了。

四是兼用上述几种结构,相互交错,穿插配合,称之为“综合式结构”。

如《科技与农村经济结合的成功之路-一星火计划调查报告》(载《人民日报价995年3月23日)一文,一开始就总结了星火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在这基础上,阐述了从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最后概括得到的启示,就是按事理发展的纵式结构;而上述三方面内容又分别谈了五点成就、三条经验、三个启示,这又是横向展开。

整篇调查报告纵横交错,波澜起伏,立意深刻。

**调查报告总体写作模式(结构格式)的选择:

1,模块式(纵式):

(各体皆宜)

1)交代开展社会调查的背景和开展调查的基本情况:

2)概述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

3)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揭示出问题或事物的规律。

4)提出意见、建议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2,标题式(横式):

(只适用于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

(3)结尾部分:

——要求简明扼要,意尽即止。

有的是对调查的情况再作概括性的说明,以深化主旨,加深读者的印象;有的是表示决心,展望远景,充满必胜的信念;有的是指出问题,找出差距,决心迎头赶上;有的是提出新的见解、理论或参考的意见,引起读者的深思哨的是在主体部分没有讲到,而作为完整的意思,应该在结尾处说一说的情况和问题;有的主体部分讲完,文章结束,结尾也就省略了。

(三)落款

一般在标题下正中或偏右处写明调查者的名称,也可写在落款处右下方,并写明日期。

四、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对于成绩和问题,优点和缺点,经验和教训,都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如实反映,切忌说过头话,防止片面性,反对绝对化,不要把好的说得一无缺点,差的一无是处。

(二)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占有材料,认真分析并合理组织材料。

做到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使材料和观点达到高度的统一。

切忌罗列一大堆表面现象,空发一大通议论,而缺少具体材料的毛病,也要避免对材料不舍得割爱或不善于剪裁,致使材料芜杂、枝蔓丛生的缺点。

(三)要体现本单位、本部门的特色

要抓住最能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观点,来体现本单位、本部门的特色。

用特殊来反映一般,用个性来反映共性,切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毫无特色。

那种只要换个单位名称,都可以适用的调查报告是没有生命力的。

(四)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反复推敲,准确地使用语言

调查报告的语言要准确、简明,用词要恰如其分,注意分寸,切忌用模棱两可的词语;不要讲空话、大话、套话。

但也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适当运用一些喜闻乐见的群众语言和修辞格,为的是使调查报告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标题:

1.公文式标题:

如《独生子女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2.新闻式标题:

如《社区盛开科普花——上海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调查》

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

副标题讲被调查的对象

*正文:

导言:

1.开展社会调查的背景:

调查的缘由、目的、意义和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2.开展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过程以及调查中运用的方式、方法。

主体:

4)概述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

5)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揭示出问题或事物的规律。

结尾:

1.提出意见或建议。

2.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调查报告》例文解析

** 例文二:

要点

范文

*标题:

公文式标题:

*正文:

导言:

调查的缘由、目的、意义和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过程以及运用的方式、方法。

主体:

1.调查对象的现状

 

对崇明县国育饲料工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崇明分校蔡振飞

崇明县国有饲料工业,曾在上海郊区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自九三年以来,逐步陷入困境,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工厂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严重滑坡。

其原因何在?

出路何在?

为此我于今年一月对崇明县饲料公司和一些乡镇饲料厂、饲料销售点等单位进行了调查。

一、现状

崇明县饲料工业是服务于养殖业的年轻产业,它起步于七十年代未,国有粮食部门创办的饲料工业即现崇明县饲料公司一直代表着县国有饲料工业的全部,现已拥有固定资产

1600多万元,职工270多人,年双班生产能力达15万吨,饲料产品发展至七大系列二十四个品种,91年曾达到年产销饲料12.49万吨,年产值高达1.5亿元,年利润达148.9万元,是县内重点骨干企业,完全占领着崇明的饲料市场,在市郊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2。

分析、归纳、总结,揭示出问题或事物的规律。

原因一

 

 

原因二

 

然而,自九三年国家对粮油购销和价格完全放开以后,国有饲料工业企业失去了计划这一配置资源的优势,被卷人了无情的市场竞争之中。

这几年崇明县饲料公司虽然从体制、内部管理等诸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把原来各自独立核算的四个饲料厂和饲料管理所合并组建成了一级核算的饲料公司,增强了企业实力,但仍适应不了市场变化,滑坡不止,产销持续大幅度下降。

据调查,93年产销饲料8.26万吨,市场占有率为80%左右,则年产销饲料7.32万吨,比93年下降了11.38%,市场占有率降至70%,而95年产销饲料仅4.22万吨,比93年下降了49.91%,市场占有率仅40%左右。

年利润不到10万元,各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大量生产能力浪费闲置,国有资产难于实现保值,形势十分严峻。

二、原因分析

导致国有饲料工业严重滑坡的症结,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小饲料厂的大批盲目兴办。

 

原因三

 

原因四

 

九三年粮油购销和价格放开之后,国家取消了上交畜禽产品与平价饲料挂钧的办法,使原料的控制和政府补贴不再成为兴办小饲料厂的制约因素,加上九三年饲料原料涨价,养殖场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当时的国有饲料工业的主管部门决策失误,没有同意养殖场与饲料厂联合经营,实行以优惠价厂场直接等措施,迫使部分养殖场尝试创办小饲料厂,以图降低饲料成本,有关政府部门又片面理解市场经济,未加全盘考虑,不顾大批低水平重复投资带来的后果,不顾国有饲料工业生产能力的闲置和大量国有资产的浪费,不顾小饲料厂缺乏必要的生产条件、管理经验和质量保证体系,对各乡镇兴办小饲料厂大开绿灯。

由于乡镇办小饲料厂工艺设备简单,劳动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使小饲料厂的产品具有廉价优势,得以弥补质量缺陷,而取得暂时的眼前的经济利益。

即使有的小饲料厂的产品质量再差,用户再不满意,有关乡镇领导也能凭行政干预、控制承包经营权和上市计划及资金等,强迫承包户使用这些产品。

因此各乡镇群起而效之,纷纷兴办小饲料厂,至95年底,全县创办小饲料厂已达36家,年生产能力达5.4万吨,取代了国有饲料企业约40%的市场。

如全县23个蛋鸡场已全部办起了小饲料厂,除部分小鸡饲料因小饲料厂达不到质量要求,仍需购买国有饲料厂的优质饲料之外,其余全部自己生产,使国有饲料企业的蛋鸡饲料销量从91年的3.46的万吨,锐减到95年的0.46扬万吨,净减少了万吨之巨!

(二)养殖业滑坡影响

饲料业是完全随着养殖业发展而发展的。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的家家户户养猪养鸡的小农经济方式已逐步淘汰,加上养殖业效益低,传统养殖业呈滑坡趋势,畜禽饲养量明显减少,如90年全县上市肉猪26.6万头,而94年仅上市20.6万头,下降了22.5%,使饲料销售失去了市场基础。

再如,基本上以专业户饲养为主的肉鸡生产,由于没有形成种养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集团优势,抵御市场波动能力差,饲养效益受市场供求波动影响,使饲养者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多了多了——暴亏——少了少了——暴利——多了多了”的怪圈之中,养殖积极性屡受打击,致使95年全县肉鸡饲养量仍在91年就达到的l00万羽水平上徘徊不前,与周边地区高速发展形成了明显反差,影响了饲料市场容量的扩大。

(三)外埠饲料的冲击

“希望”、“新扬”等著名外埠饲料,利用其知名度高,实力雄厚等优势,采取低价渗透,广设销售网点,以高额回扣培植示范户、代理商,争夺我县饲料市场。

至95年底,全县外埠饲料代销点己达29个,年销量约1万吨,占领了全县约10%左右的饲料市场。

 

(四)国有饲料工业本身竞争力不强

1.思想观念不适应。

国有饲料企业的部分干部职工,忧患意识不强,安于现状,怕冒风险,思路狭窄,竞争意识淡薄。

2.产品质量不过硬。

国有饲料工业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完善的质量检验及保证体系,在95年全国饲

料生产企业生产条件考核中全部合格,其中饲料二厂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饲料产品合格率在市郊同行业名列前茅,这与生产设备简单、质检手段缺乏的小饲料厂相比,无疑拥有绝对优势。

然而这些优势目前还没有被发挥利用到足以克服国有企业摊子大、人员多、负担重、成本高等劣势而最终转化成经济效益优势的程度,说明国有企业的质量优势还不过硬,还没有达到足以战胜小饲料厂的程度。

而且国有饲料企业难于克服“人情观点”,不能象合资企业那样能将质量低劣的“人情粮”拒之于厂外,将不称职的员工拒之于门外,使国有饲料企业的产品质量难于得到全面、有效保证,在与合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3.产品营销上不适应市场竞争。

 

3.提出对策或建议;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常言道:

“三分产品,七分市场”,产品营销在市场竞争中元疑起着重要作用,而国有饲料企业在产品营销上还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表现为:

(1)销售网点设置不适应。

国有饲料企业仍依靠计划经济时期的销售网点——同为国有企业的各乡镇粮管所为主销售饲料产品,95年这些网点销售了2.37万吨,占国有饲料企业年销量的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