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7661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docx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新的城市规划定义在消除城乡二元化特征方面上的改进

原有定义: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布置和合理安排。

新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v结合:

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重庆新总规中“一圈两翼”发展战略

v延伸:

南京城市总体布局“两轴一心”,为消除城乡差距而起到的作用。

【2】现代城市的含义

包括三个因素:

1、人口数量美国人口普查局规定2500人以上者称为城市(应该包括小城镇);2500人以下者称为村庄。

我国规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为特大城市,50-100万人口的为大城市,20-50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10-20万人口的为小城市。

2、产业构成城市是某一或大或小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的中心或某一方面的中心

3、行政管辖审批之后划分

【3】古代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城市与防御: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阶级分化与对立

政治体制:

城市规模;城市中心

经济发展影响城市:

经济、政治中心;商品经济发展的促进;城中商市模式的变化

【4】卡洪城的布局分析

【5】近现代城市兴起与发展的特征

(1)机器工业催生了一大批工业城市的崛起。

(2)城市聚集了巨大的先进生产力,工业生产和商品贸易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创造了

巨大的社会财富。

(3)城市工业、商业、贸易、交通等相对集中,居民区、娱乐区的形成,产生了按功能区分的城市结构和布局。

(4)近代科技发展已经应用到城市公用事业中,促进了城市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公用事业发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城市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加快了乡村城市化的步伐。

(6)出现人的阶层差异。

城市社会问题相应增加,城市矛盾、贫富差异、城市环境和工业发展日益突出。

(7)城市化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日益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之中。

【6】城市化含义;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主要表现在: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古代两种典型城市规划思想对比以及典型城市案例分析

之一:

春秋时<周礼考工记>(春秋时期)

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 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周礼考工记》的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很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这种理论修建的。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朝的长安和北京城(元代和明清时期),清晰的街坊结构和笔直的街道,以及城墙和城门无不反映了“礼”的思想。

在这些城市中,城市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城市已成为一种“符号”,它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和秩序。

人们生活其中,日复一日的受到空间秩序的影响,不觉中明确了自己的社会定位,而想超越自己原有的定位,是非常不容易的,符合了统治的需要。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周礼考工记》的影响是如此的深远,甚至当代的很多城市规划中仍可见到它的影子。

之二:

《管子》一书和后世的一些有关风水的理论(战国时期)

相比《周礼考工记》的“符号”性,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中也有很理性、功能主义的一面,这集中反映在《管子》一书和后世的一些有关风水的理论中。

▪内容:

《管子》主张从实际出发,不重形式,不拘一格。

要“因天才,就地利”,不为宗法封建与礼制制度所约束。

所以,“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同时,在城市与山川环境因素的关系上,《管子》也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

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意义:

风水理论反映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中“自然观”的一面。

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藏风得水”都说明了中国城市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对所在环境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基于一种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出于“礼”的考虑。

综合:

如果说《周礼考工记》对中国政治性大城市的规划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的话,那么《管子》和“风水”理论在中小型城市的规划中发挥着更明显的影响力。

共同作用的例子:

南京

【2】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略看】

和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明确的指导思想相比,西方城市规划体现出了一种多元性和历史性。

脉络: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典时期):

人神合一

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

教堂的绝对控制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

“人本主义”的回归

巴洛克时期:

大尺度的建筑

【3】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于社会形态以及城市规划的构想【简单掌握其中两个】

田园城市:

布局;指导思想;“城乡磁体”(Town—CountryMagnet)”;意义

卫星城市与田园城市的比较

【4】霍华德、柯布西埃规划思想比较

分散;集中

霍华德提出城乡结合的模式,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卫生等问题。

1898年发表《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后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1、指导思想:

现在的城市和乡村都具有相互交织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他提出“城乡磁体”(Town—CountryMagnet)”,认为建设理想的城市,应兼有城与乡二者的优点,并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体那样相互吸引、共同结合。

这个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

柯布西埃:

解决大城市的居住问题、交通问题以及绿地问题。

[功能理性主义规划思想]注重功能,提倡城市集中主义。

《雅典宪章》思想的代表人物。

▪城市规划观:

技术功能、高密度、不同建筑形式、高效交通

霍华德、柯布西埃规划思想比较

共同点:

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不同点:

霍华德-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

柯布西埃-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1】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2】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3】城市规划的职能

1、基本职能——在空间上形象地描绘城市或地区社会发展蓝图

2、实施职能

3、宣传职能

4、政府实施城市发展政策的有力工具

【4】城市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的有:

(18点)

(1)城市勘测(勘察、测量)资料

(2)城市气象、水文资料

(3)城市历史资料

(4)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

(5)城市人口资料

(6)市域自然资源

(7)城市土地利用

(8)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现状及规划

(9)交通运输、各类仓储

(10)城市各机构(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及人民团体的现状与规划

(11)建筑物现状

(12)工程设施资料

(13)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

(14)城市人防设施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资料

(15)城市环境

【5】城市规划的层次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

我国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属于这一层面。

►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发 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

由于直接涉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所以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必须通过立法机关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6】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其主要内容如下:

  

(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3)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4)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7】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10~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3~5年。

第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1】城市系统构成:

城市系统特点;类别;层次

城市具有系统特征:

城市社会系统、城市产业系统、城市巨系统、城市空间系统

城市其他系统[角度不同]

系统定义的特征:

其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其二是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

其三是系统受环境影响和干扰,和环境相互发生作用。

【2】城市用地:

属性;价值;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属性:

1、自然属性:

(不可移动性)影响城市用地的选择

2、社会属性:

土地的隶属方式、土地的集约利用形式、土地投资

3、经济属性:

土地利用中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特性

4、法律属性: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是一项资产。

价值:

1、使用价值:

创造财富的支持和来源

2、经济价值:

当土地作为商品或其某方面权利的有偿转移而进入市场,就显示处它的经济价值。

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土地是国家的基本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

”单位或个人虽无地产权,但可以通过合法手续获得土地使用权,在有效使用期内,同样受法律保护。

【3】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一个角度:

自然环境决定和影响城市发展

1、城市选址要求良好的自然环境;

2、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城市职能的发挥;

3、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形态;

4、自然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城市工程的建设经济。

另一个角度:

城市生态失衡。

【4】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若干因素]P78

城市用地评价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及用地的经济性评价三个方面。

其中,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

进行城市用地评价必须用综合的思想和方法。

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用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

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的内容。

工程地质:

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地震

水文与水文地质

日照、风象、气温(热岛效应)、降水与湿度、地形与地貌

【5】结合课本82页实例,理解城市用地选择的综合考虑

 

【6】城市用地分类表[代码;名称;内容记忆]P84

代码

用地名称

内容

说明

R

居住用地residentialland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分有一、二、三、四类居住用地

C

公共设施用地publicfacilities

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其它公共设施用地

居住区及居住区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M

工业用地industrialland

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

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

W

仓储用地warehouseland

普通仓库用地、危险品仓库用地、堆场用地

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T

对外交通用地intercitytransportationland

铁路用地、公路用地、管道运输用地、港口用地、机场用地

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S

道路广场用地roadsandsquares

道路用地、广场用地、社会停车场用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municipalutilities

供应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邮电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建筑物、建筑物及管道维修设施等用地

G

绿地greenspace

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园地和林地

P

特殊用地

军事用地、外事用地、保安用地

特殊性质的用地specially-designatedland

E

水域和其它用地

水域、农村用地、闲置地、露天矿用地、自然风景区用地

除以上九大类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用地

watersandmiscellaneous

【7】居住用地组成;分类;指标;选择时的考虑因素

▪居住用地包括住宅、道路、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

▪我国居住用地分类R

一类居住用地R1(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R2(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R3(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的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四类居住用地R4(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居住用地占整个城市用地的比重

▪居住用地指标

居住用地分级及各组成内容的用地分配与标准

▪居住用地考虑因素:

[1]自然地质条件

[2]周围环境

[3]与旧城区的关系

[4]可持续发展

【8】工业用地具体要求;在城市中的位置;旧城工业布局调整

要求:

▪1、对自然条件的要求

Ø工程地质条件

■避开不良地质、避开地下文物、矿藏以及地基承载力(一般:

1.5—2.0Kg/cm2,大型机械:

2.0—2.5)

Ø坡度条件

■一般要求地势平坦5‰

Ø场地条件

■生产规模的要求场地规模相差几十倍

▪2、对能源的要求

■靠近电源

■靠近煤矿火力发电娘子关电厂在阳泉市

■综合利用染料、纺织、胶合板、制药需要蒸汽和热水

▪3、对水源的要求

■食品工业要求水质优良

■造纸、印染工业要求用水量大,有污染

▪4、对交通运输的要求

■大型企业运输量大,要有专有铁路、码头

宝钢在海边,主要是从澳大利亚运来亚铁矿石

■运输量大的企业尽量安排在一起,综合利用

■5、环境保护对工业用地的要求

■安排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安排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与城市其它用地用绿化带隔离

■6、其它

■职工上下班方便不宜距离城市太远。

大城市可设置几个工业区。

必须远离城市的,应就近设置生活区。

城中位置:

■布置在生活居住区的小型工业用地

■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区

■布置在城市外围地区的独立工业区

■独立的工业城镇

大型工业企业北京燕山石化、上海金山卫石化

开发区、工业园区北京亦庄、上地,苏州、上海浦东

■场地符合技术要求

场地面积、地质条件、运输条件、分区布置

■对城市不造成污染

风向、河流流向、更下游的城市

■与居住区的关系

城市旧工业用地的调整:

Ø合理确定城市土地价值,地尽其用

■区位、交通、环境、基础设施

■用地性质、建筑性质、容积率

Ø采用迁、并、转等措施进行土地调整

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必须搬迁,合并和转产

Ø考虑旧工业用地调整后的发展余地

■旧城区内的用地较小,对发展不利

■避免二次搬迁

【9】城市公共设施用地:

类型;影响因素;规划的考虑

补充:

城市广场

【概念】公共设施用地:

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类型:

1.国家标准GBJ137-90:

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业类;文化娱乐类;体育类;医疗卫生类;院校、科研教育类;文物古迹类;其他类

2.按服务范围:

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

3.其他:

地方性——全国性;公益性——盈利性

影响因素:

(1)城市的规模和性质;

(2)城市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的布局结构;

(4)社区建设与发展

规划考虑:

(1)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配置:

按需配置齐全;按城市布局分级或系统配置;局部地区配套配置;专业设施的集聚设置

(2)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3)公共设施布置要考虑道路和交通规划

(4)根据其自身特点和环境要求;

(5)考虑景观组织的要求;

(6)合理的建设顺序,留有发展余地;

(7)充分利用原有基础

第五章城市发展战略

【1】城市发展战略概念\内容

人类为了某一社会活动能够继续存在并取得进一步发展而做出的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与规划。

~~是指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谋划,是关于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途径、措施、步骤的高度概括。

因此,它对城市发展具有方向性、长远性、总体性的指导。

【2】城市职能概念/分类;城市性质的确定与表述

概念:

城市职能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职能是从整体上看一个城市的作用和特点,指的是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与城市的分工,属于城市体系的研究范畴。

单一职能的城市是很少的。

性质:

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城市性质的确定只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

三方面:

城市主导产业结构、宏观影响范围、其它主要职能

【3】结合生态城市的含义与示例,体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城市规划的基本战略。

v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复合生态系统。

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方面:

v 绿地①注重高效和谐性;

v 市政基础设施的生态化②保持整体性;

v生态产业建设③实现可持续性。

 

城市生态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从城市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资源的合理开发、环境的有效整治、公共物品的优质供应、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等一系列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1】东京的展都计划与北京城市发展之中的问题对比(结合门槛理论及反磁力吸引理论)

门槛理论原理:

居民点发展中有三种限制条件即门槛,包括地理环境条件、基础建设设施、居民点结构改建。

卫星式——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周围发展重点卫星城和一般城镇。

东京展都计划(1998):

反磁力——针对“一级集中”的单极国土结构转变向“多心多核”的新型城市圈结构,以达到缓解东京城市中心压力和部分因城市中心功能过度集中而引起的城市问题。

门槛理论——东京在工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呈现出高技术化趋势。

都市型工业占主导行业,且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广泛吸收就业。

改善交通。

北京展都计划:

首都,拥有与东京相当的千万以上人口,交通拥挤堵塞,环境污染。

以旧城为单一中心、以改造旧城为主导方向发展城市,形成了向外建设环线、新区包围旧城、同心同轴蔓延的生长模式,即俗称的“摊大饼”。

反磁力——旧城改造;近郊区开发;在远郊建立科技园和工业开发区。

新的副中心建设在中心城边缘,造成“摊大饼”式夸张加剧。

门槛理论——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矛盾突出;区际竞争使新功能区建设过度分散;工业规模退让,造成就业压力大,GDP增长缓慢;中心城南部地区与卫星城发展滞后,造成城市中心北移。

【2】城市形态的布局形式(集中、分散);广州城市形态的布局形式演变【请结合分析此示例】

1、集中式的城市形态:

城市各项用地集中连片发展。

2、分散式的城市形态:

分散式的城市形态最主要的是组团状。

大城市:

由分散走向集中,再由集中走向分散。

中小城市:

以向心集中型为主

集中式(团块状)趋向分散分散组团式趋向集中集中式(带型)

1932年以前1990以后

【3】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一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重视城乡建设的结合部)

城市内部结构:

城市的用地和空间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

城市外部结构: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如城镇体系;区域内的资源利用与加工;交通、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

二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基础设施)

三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四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

【4】城市的绿地与景观

[1]城市绿地功能与作用

城市绿地[2]城市绿地分类与用地指标

[3]城市绿地规划布置原则与范例

景观规划[4]城市景观规划的定义与作用

[5]可持续的城市景观规划思路

引申与范例[6]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理念与范例

▪城市绿地是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人工;天然]

▪绿地系统

▪城市景观:

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城市总体布局,形成城市建设景观布局的基本构思。

可持续的城市景观规划思路:

1、地方性:

(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2)适应场所自然过程

 (3)当地材料

2、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

3、充分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显露自然

引申与范例:

纽约“后花园”的中央公园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选择城市发展方向)

 

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城市与交通发展关系

关系密切,城市交通自始自终观测于城市的形成于发展过程。

城市由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与城市对内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完善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这就是城市交通与城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

在城市逐步现代化的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