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3931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Word格式.docx

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诗》曰:

“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于一也。

三、补充注释

[君子]开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君子”,是作者用虚拟法发表议论,用以增强观点的性,加强观点的说服力。

后文的“君子”,如“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君子生非异也”则是泛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已”,废止,停止。

[揉]一作“煣”,用火烤,使竹、木弯曲。

[日参省乎己]“参”,也解作“叁”,读s&

#257;

n,同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泛指多次。

四、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

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

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

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

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兴起;

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生长;

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

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

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拿刀刻东酉,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

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

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

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

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

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解题

劝,劝勉,鼓励。

学,学习。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答:

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

这篇文章是这样吗?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

1.大家思考:

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学生回答:

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

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结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

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

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

(答:

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

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

并翻译:

)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略讲: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同样的道理推出:

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4.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

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三)朗读第三段。

(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

学习。

)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使…..快;

致,达到。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

我们思考:

“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

不是。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

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

)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

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

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四)导入下一段:

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段。

大家齐读第四段。

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

(学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

)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

迎风坡降雨等),是哲学上讲的质变,是一个飞跃。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

找一位同学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学习要善于积累。

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学生说及:

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

2.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

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

第一组比喻:

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

)第二组比喻: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

3.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学生译出两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说出“上”与“下”的用法以及实词“强”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学生说出“寄托”的古今异义)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

四、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

六、总结

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应该超越古人,上升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度:

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学习能开阔人的视野,学习能增长人的学识,学习能改善人的生活,学习能提高人的品位,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

请学生举例子(张海迪、海伦·

凯勒……)

七、作业

1.写一篇一二百字劝学文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用多媒体)

劝学

《荀子》

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劝学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

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

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

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劝告”。

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

“劝”是什么意思?

学生才会领悟:

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

接着就讲:

“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

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

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①是全文的文眼。

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

木直中绳③,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①青:

靛青,一种染料②蓝:

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③中绳:

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

使……弯曲⑤规:

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虽:

即使②有:

通“又”③槁暴:

槁,枯。

暴,通“曝”,晒。

④挺: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

经墨线量过②金:

金属制的刀剑等③就:

动词,靠近,接近④砺:

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

验,检查②省:

省察③乎:

相当于“于”④知:

通“智”,智慧⑤过:

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冷冻

蓝----青水----冰

胜于寒于

輮绳砺

直木----轮木----直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

请分析说明。

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

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

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

吾尝跂②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①须臾:

片刻②跂:

提起脚后跟③见者远:

人在远处也能看见④疾: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⑤彰:

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

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

借助,利用②舆:

车③利足:

脚步快④致:

达到⑤能水:

指游水,能,动词⑥绝:

渡⑦生:

通“性”,资质,禀赋⑧物:

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从四个方面说明。

即:

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

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第二课时

二、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三、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

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

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3、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提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本文中心论点是:

学不可以已。

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2、结合《优化设计》提供的相关材料及本文所体现的观点,了解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设喻的运用。

提示:

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

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

(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

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

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

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优化设计》练习。

【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比可以已--中心论点

提高自己

(2)学习的意义比喻

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积累对比

(4)学习的态度、方法坚持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