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1719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docx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答辩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课题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已超过十年,在这十多年的探索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涌现出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导学案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由单打独斗转变为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相处、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通过使用导学案和合作学习,确实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团体协作的精神。

但是在课改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导学案的设计缺乏科学性,无法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果欠佳等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依然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我校在进行对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探索,在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也刚刚起步,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存在着畏难情绪,对合作学习的具体组织形式不够清楚。

经过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讨论,我们看到这种学习方式存在优势,但如果没有具体可靠的操作方式,不足也就显而易见了,于是我们选择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

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这样一个课题进行探索。

二、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内容问题

1.编写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学案。

2.分析目前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寻找对策,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合作学习中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4.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5.建立健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

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一个“合作革命”,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在我校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对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一个奖励和评价的依据。

学生在小组的环境中必须学会与他人相互交流合作,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上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选取本课题对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师对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探索可行的具体操作模式也有现实意义。

导学案在编制时就突出了导的功能,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因此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时,必须也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功效。

因此探索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

习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的学习活动成为整个小组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将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

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为每个成员创造了平等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克服班级学生多且学生差异大给教学带来的困难,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进步。

实现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遵循原则

(一理论依据

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合作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受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很大。

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之间信息交流量增大,交流方式增多,这样有利于生动活泼课堂气氛的形成,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学生的心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

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遵循的原则

1.合理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充分展示。

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另外,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内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自由组合。

这样做,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和小组内弱势个体的发展,并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内容,注重实效的原则。

教师者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宜合作学习,有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仍需要独立完成。

一般说来,应用性、分析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习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且能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获得较大的提高。

3.合作学习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之前,教师要让所有的学生明确本次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要求,这样合作学习才有方向,学生才能根据学习目的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4.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结合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必须依赖小组成员的个人学习,而不全是整个组的结果。

这就是,小组各成员必须一起学习,确保每个成员都在学习,而不应强调最佳成员的学习。

同时,任何课堂,任何形式的教学若不留给学习者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独立品质的培养的。

因此,合作学习也应强调自学。

5.各尽所能,整体提高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不是旨在培养尖子,而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会,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各尽所能,整体提高。

6.注重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强调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了解发言者的主旨要领,并能将自己的思维整理后,按一定顺序表达,发言时说话清楚,不打结,不重复。

7.组内竞争,能力均衡培养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与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但若长期拘限于某一个体的培养,势必过于拉大组内距离,不利于其组内弱势个体,因此,可采用以下方式既促进竞争,又给弱势群体以发展机会:

1、小组长不固定,组内任何成员均可竞争当组长,任期为两个星期或一个月。

2、小组合作学习中差生有发言优先权。

发言的顺序是差生→中等生→优生。

3、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组长必须问差生对于所学习的内容是否已理解,若差生还未理解,组内成员有帮助他的义务。

8、及时总结,评价客观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组织情况(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序进行,是否全体参与并优先照顾弱势群体。

2、学习成效,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按质按量完成教师所交待的学习任务。

3、成绩测试,此项指

标,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个人所得分计入小组总分。

另外,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一定要及时,可采取日评、周评、月评、总评等多种形式。

课题的设计报告

一、课题界定

初中思想品德:

指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级思想品德课。

导学案教学模式:

教师运用经过集体备课编写的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

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自主、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的学习方式。

有效性:

学习的实效性

策略:

实现目标的方案

二、课题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一理论假设

我校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教学环节以“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为重点,改变旧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课型结构,努力创设一个“指导自学——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强化训练”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有十五中特色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的教学体系。

创设快乐学习的情境,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培养新世纪有合作意识的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研究目标:

1、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2、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对小组长的培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技能技巧。

3、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提高学生展示自我,推销自我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5、提高课堂实效,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6、突出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的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7、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研究对象、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

我校七年级5班和6班,八年级4班和8班。

研究内容

1、编写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学案。

2、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4、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5、建立健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

6、研究小组合作的具体操作模式。

四、研究过程设计

(一研究的思路

在充分进行前期调查,文献检索,专题研讨的基础上,课题组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下:

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

确定专题研究的主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拟定研究计划(确定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的具体方案

实施行动(实施具体方案,观察、反思

总结评价研究结果(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方法

进入第二循环行动研究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2.9—2012.10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搜集、整理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3、广泛搜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2.11—2014.3

1、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运用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小组长培训活动,规范小组合作学习行为。

3、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研究材料,总结经验和操作方法。

4、积累课题原始资料,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

总结鉴定阶段(2014.3—2014.7

1、做好质量检测、评估工作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

3、整理论文和教学心得等相关资料

4、收集、整理资料,健全小组学习的原始材料

5、请专家予以鉴定

五、课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结束时,预期成果有案例、论文、录像课、评价表、开题报告、研究报告等。

六、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了解该班学习兴趣、个性、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

2.行动研究法:

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

3.经验总结法:

针对实验过程中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总结提高,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4.教育比较法。

在借鉴合作学习策略时和本地教育实际相结合对比考察其优势,避其局限,补其不足。

5.观察法:

通过观察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对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及时做出评价。

七、完成本课题主要措施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1、进行课程理念的培训,提高教师课改及教研意识。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培训活动,学习导学案模式下的教学理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观看新课程的优秀个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实践、探索导学案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规律和特点,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2、组织教师之间的合作,确定共同研究的问题

依据我校在使用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经过思想

品德课教师的讨论,我们选择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这样一个课题进行探索。

3、与学生多交流,了解课题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由于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一个研究对象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合作技巧的水平,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本组同学科教师精心编写适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导学案。

1、编制符合我校学生的生情和学情的导学案。

设计和编制符合要求的导学案是使用学案导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

因此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

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启发性: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体现启发性原则,使导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层次性:

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2、导学案应注重“导”和“研”

(1突出一个“导”字。

在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法,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要引导思维,“学起于思”。

(2)强化一个“研”字。

在实施学案导学的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

强化集体备课,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师要加强对其他教学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不断挖掘“学案导学”的巨大潜力,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教学步骤基本如下:

第一步教师创设情境,精心编写导学案,这是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第三步小组内部开展合作探究,探讨最佳方案,教师巡视情况。

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第五步教师简要小结,肯定对的,指出不足,适当讲解,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及批评。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营造小组学习的氛围。

1、要求各小组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句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格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2、通过家长会宣传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让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3、班内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标语,各小组的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4、组建学习小组,重新安排座位,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四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并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指。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

现在我们初二年级部的学习小组基本上是这样的,各班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以及综合表现,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4人,每组有组长一

名,负责小组整体的学习和常规工作。

(五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要求,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给学生成对合作学习如何互帮互助,做到你说我听、我背你听、你做我检查。

教给学生四人合作学习如何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四人合作学习如何展示、辩论和竞赛。

3、每周组织一次“学习小组长沙龙”,旨在充分调动小组长的极性和提升组长管理水平。

(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的探索,拓展小组多元合作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开展评比。

小组成员中的讨论、发言、作业的完成、互助、和成绩的进步等都进行量化评价并开展竞赛。

适当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活动,有利于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于教师的更有效果。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合作探究,让小组长按学习的质量、态度等标准给每位同学打分,再按小组总分进行评比。

通过评比,小组里的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每天都有同学督促和帮助,学习成绩会有较明显的提高。

(七)教师的合作每周集体备课,教师主要是探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开展听评课,取长补短。

适时开展教研组研究。

有计划开展观摩和研究课,并开展经常性的教学反思。

(八)总结与反思在期末和平时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偏差。

教师做好

阶段性总结,并适当改进方法提出下一步的方案。

八、参考文献[1]《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2]王硕旺等: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3月版[3]张向葵、关文信:

《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吉林大学出版社月[4]王怀彬等:

《新教学方法》,吉林科技出版社,1995年11月版[5]孙璐刘电芝:

《论课堂合作学习的使用条件及使用的有效性》,<<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07期[6]周卫勇: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2000.年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