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4602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氧化铜B.氢氧化镁C.碳酸钙D.硝酸银溶液

2.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学名均一致的是()

A.CO水煤气一氧化碳B.CH3OH酒精乙醇

C.CaO消石灰氧化钙D.NaOH火碱氢氧化钠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滴加液体B.

加热液体

C.

稀释浓硫酸D.

检查气密性

4.下了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氯化钠

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隙

B.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C.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阴离子都是OH-

6.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石灰石和盐酸B.氧化铁和盐酸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7.某溶液由盐酸、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氯化铜溶液中的一种或由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碳酸钠

B.该溶液含有硫酸或盐酸,也可能两种同时含有

C.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铜不能确定

D.从上述信息可知该溶液的组成只可能有一种情况

8.由H2、CO、CO2、N2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澄清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吸水),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A.H2、N2B.N2C.CO2、N2D.CO、N2

9.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C

Na2CO3

Ca(OH)2

Fe

O2

Ca(OH)2

HCl

HCl

CuO

NaCl

CO2

CuCl2

CO

H2SO4

NaOH

NaOH

10.下列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Cl-、Na+、Ag+B.K+、Na+、Cl-、NO3-

C.K+、Na+、CO32-、H+D.NH4+、Ba2+、OH-、SO42-

11.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A.葡萄汁3.5~4.5B.玉米粥6.8~8.0C.番茄4.0~4.4D.牛奶6.3~6.6

12.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二、填空题

1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___,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你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过一会儿,你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4.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

F:

(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物质A与E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实验室提供下列药品:

Na2CO3固体、CaCO3固体、稀H2SO4、稀HCl、和浓HCl;A、B、C、D、E、F、G、H等装置和试管等仪器。

(1)制取CO2的发生装置选,按要求连接好装置后,在装入药品之前必不可少的操作是。

制CO2的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_________气体,其反应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在四支试管中取等量固体和稀硫酸、稀盐酸反应,现象如下表,由此推知,实验室用于制取CO2的药品最合理的是(填序号);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

①碳酸钙粉末+稀盐酸

②碳酸钠+稀硫酸

③块状碳酸钙+稀盐酸

④碳酸钙+稀硫酸

现象

剧烈,瞬间完成

剧烈,瞬间完成

有平稳气流产生

很慢,稍后停止

(4)若要制取干燥的CO2,所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5)若不慎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制得了CO2气体,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所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16.化学是认识物质、改选物质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化学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下表中给出了4种食品添加剂,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在下表空白处填上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的组成与性能

被用于食品添加剂

物质名称

物质组成

(填化学式)

主要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变化

类别或作用

法律规定

碳酸氢钠

无毒、弱碱性,易与胃酸反应

膨松剂

可用

硫酸铜

增色

国家严禁使用

铁(还原性铁粉)

抗氧化剂

依据国家标准可用

甲醛

CH2O

防腐

(2)从应用物质的角度,人们常常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从性质上看,国家严格禁止甲醛和硫酸铜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因为;在研究或认识物质的性质时,又常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

(3)还原性铁粉用于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

17.某种氧化铜样品中混有少量木炭粉,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N2不参加反应,不考虑外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①该实验需要测定的量:

反应前后装置Ⅱ的质量和的质量

②充分反应后,装置Ⅱ的质量增加了0.44g,求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为达到实验目的,对反应前取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要求是g。

三、推断题

18.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俗称为烧碱,G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两种元素。

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F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9.A、B、C、D、E、F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是酸溶液,C为黑色粉末,D为钡盐溶液,E俗称纯碱,F为盐溶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1)在图中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C和足量的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0.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D、E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A~C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NaOH溶液中的三个步骤。

其中有一个错误的操作,请写出改正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仪器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主要成分CaC2)和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极剧烈,为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应选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又因为乙炔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可采用__________法收集。

(4)用电石制得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酸性气体,为了得到较纯净的C2H2,可将气体通过________溶液后,用排水法收集,请在下图将除杂及收集装置补画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

21.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草酸晶体分解实验的研究,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查阅资料】

(1)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2)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

CO2↑+CO↑+4H2O。

【问题讨论】

(1)实验前应该先。

(2)进入D装置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装置中的试剂依次是、(填名称)。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B装置的作用是。

(5)对D装置加热前和停止加热,都要进入过量的CO,其作用分别是:

①加热前;

②停止加热后。

(6)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

【实验评价】

反思:

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五、计算题

22.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的氢氧化钠固体。

他们对该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

称取固体21.3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配制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0g盐酸充分反应。

测得部分数据及图像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

20

20

20

20

20

20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

70

90

a

130

147.8

167.8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a的数值为____________,b的数值为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做出你的分析)______________。

(3)计算该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g(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23.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氯化镁。

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称量5.00g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8g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色。

(2)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酸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碱,故选B.

2.D

【解析】

【分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水煤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不是只有一氧化碳,故A错误;B、CH3OH是甲醇的化学式,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故B错误;C、氧化钙的俗名是生石灰,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故C错误;D、NaOH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俗名有火碱、烧碱、苛性钠三种,故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A.滴管应悬空竖直。

故A错误。

B.加热试管。

故B正确。

C.稀释浓硫酸。

故C正确。

D.检查气密性。

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4.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使质量增加,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质量减少,故B正确;

C、固体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且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质量增加,故C错误

D、氯化钠化学性质较稳定,质量基本不变,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常见酸碱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仅要求考虑物质是否变质,还得分析物质质量的变化.

5.B

【解析】A、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正确;B、气体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构成气体的粒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增大,错误;C、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保护气,正确;D、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均为氢氧根离子,正确。

故选B。

6.D

【解析】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氧化铁是红色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呈黄色;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

故选D。

点睛∶只有那些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方可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石蕊或酚酞,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才能判断反应发生。

7.AD

【解析】

试题分析:

题中所给物质中只有盐酸和氢氧化钡不生成沉淀;因硫酸钡不溶于酸,如果有硫酸一开始就会生成沉淀,由图中信息开始没生成沉淀,后来生成沉淀可知,溶液中一定有盐酸,一定没有硫酸,B错误;碳酸钠和盐酸不共存,所以一定没有碳酸钠,A正确;除硫酸、碳酸钠外能和氢氧化钡生成沉淀只有氯化铜了,所以一定有氯化铜,溶液为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C错误,D正确。

故选AD。

考点:

物质的鉴别

8.C

【解析】将N2、CO2、H2、CO等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O2被吸收;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还原性,会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气被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再通过干燥剂除去水蒸气,最后剩余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在反应中是否生成了新的气体,从而准确判断最后得到的气体.

9.B

【解析】

试题分析:

A、C和O2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uO)和CO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该转化对应关系正确;B、甲是Na2CO3,能够与乙(Ca(OH)2),但是不能和丙(NaCl)反应,所以该转化推断是不合适的.错误;C、Ca(OH)2能够与盐酸,二氧化碳都反应,且还能够与碳酸钠反应转化为丁(NaOH),NaOH与二氧化碳、盐酸都反应.所以转化关系对应成立.正确;D、盐酸Fe、NaOH)都反应,CuCl2和Fe、NaOH都反应.HCl能和氧化铜或氢氧化铜反应转化成CuCl2所以转化关系对应成立.正确

考点:

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

10.B

【解析】A、Cl-、Ag+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K+、Na+、Cl-、NO3-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正确;C、CO32-、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氨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碱性的。

故选B.

考点:

物质的酸碱性

12.C

【解析】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两者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B.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所以镁先反应完;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比锌生成氢气多。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盐酸溶液的pH小于7,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应逐渐减小;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通常粉末状时,药品和盐酸接触更充分,反应较快;当块状石灰石反应时,速率较慢;但过氧化氢质量相同时,生成物的质量相同。

选C

点睛:

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3.Fe2O3铁锈消失,无色溶液变黄Fe2O3+6HCl=2FeCl3+3H2O

有气泡产生Fe+2HCl=FeCl2+H2↑

【解析】

试题分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是:

Fe2O3;能与稀盐酸反应,故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你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

铁锈消失,无色溶液变黄;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过一会儿,铁锈全部消失,铁会继续和稀盐酸反应,故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4.

(1)FeSO4,Cu;

(2)②③;(3)Fe2O3+3CO==2Fe+3CO2;

(4)Fe2O3+3H2SO4═Fe2(SO4)3+3H2O.

15.

(1)B;检查装置气密性;O2(也可答氧气、氢气、H2);2H2O2==2H2O+O2↑(反应条件写MnO2或“催化剂”均对,;也可答Zn+H2SO4=ZnSO4+H2↑);

(2)CO2+Ca(OH)2=CaCO3↓+H2O

(3)③;2HCl+CaCO3=CaCl2+CO2↑+H2O

(4)BCG

(5)BECG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故选B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B装置还能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或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用氢氧化钙来检验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3)①②的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气体;④的反应速率过慢,也不适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选③,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2HCl+CaCO3=CaCl2+CO2↑+H2O;

(4)要制取干燥的CO2,那么要要气体干燥装置,即要连接浓硫酸,故顺序:

BCG;

(5)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会发出氯化氢气体,故要由气体净化装置,一般顺序是先除杂再干燥:

BECG。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气体的净化

16.

(1)NaHCO3,CuSO4,Fe,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不可使用;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不同物质,其性质不同,甲醛和硫酸铜都是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结构不同,性质不同;(3)铁会和体内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为人体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铁,有益于身体健康.

【解析】

(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O3,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铁的化学式为Fe,铁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甲醛不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故填:

NaHCO3,CuSO4,Fe,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不可使用;

(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结构不同,性质不同,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甲醛和硫酸铜都有毒,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故填: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不同物质,其性质不同,甲醛和硫酸铜都是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3)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故填:

铁会和体内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为人体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铁,有益于身体健康.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健康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7.

(1)放入Ⅰ中的样品(2分)

(2)解: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CO2+2NaOH

Na2CO3+H2O(1分)

4480

0.44x(1分)

(1分)

x=0.8g(1分)

≥8g(2分)(答到8g给1分,答到“≥”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可通过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前后装置Ⅱ的质量差值)来计算出样品中木炭的质量;所以还需要知道放入Ⅰ中的样品的质量。

②充分反应后,装置Ⅱ的质量增加了0.44g,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44g。

可通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在反应的质量关系进行求解。

具体过程如下:

解: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CO2+2NaOH=Na2CO3+H2O

4480

0.44x

44:

80=0.44g:

x

x=0.8g

③为达到实验目的,要求反应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而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最少为0.8g÷10%=8g。

所以对反应前取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要求是≥8g

考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8.Na2CO3作干燥剂(合理即可)置换反应NaOH+HCl===NaCl+H2O

【解析】

【详解】

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C为碳酸钙;D俗称为烧碱,故D是氢氧化钠;G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两种元素,可知G为盐酸;由关系图可知,A和B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A可能是氢氧化钙或者碳酸钠,C能分解成E和F,F可能为氧化钙或水,又因为F和H能生成A,故F为氧化钙,H为水,因此,综上可知,A为氢氧化钙,B为碳酸钠,C为碳酸钙,D为氢氧化钠,E为二氧化碳,F为氧化钙,G为稀盐酸,H为水,I为氯化钠。

(1)B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

(2)F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故可用作干燥剂;

(3)反应一为复分解反应,反应二为分解反应,反应三为复分解反应,反应四为化合反应,故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19.CO2HClBaCl2+2AgNO3

2AgCl↓+Ba(NO3)2复分解反应黑色粉末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解析】A是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故A为二氧化碳;纯碱是碳酸钠,故E是碳酸钠;C为黑色粉末,且能与B、F反应,则C是铁粉;D为钡盐溶液,B为酸溶液,B、D能相互转化,则D是氯化钡,B是稀盐酸;F为盐溶液,能与盐酸、氯化钡溶液、铁粉、碳酸钠反应,则F是硝酸银。

(1)由上述分析可知A是CO2,B是HCl。

(2)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2AgNO3

2AgCl↓+Ba(NO3)2。

(3)铁粉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黑色粉末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0.铁架台酒精灯B操作,接近刻度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DEFG2KClO3

2KCl+3O2↑DFH向下排空气NaOH或碱性(碱)等可溶性碱

【解析】

(1)仪器D是铁架台,仪器E的名称为酒精灯;

(2)其中的一个错误操作是接近量取液体体积时仍然直接倒入,改正方法:

B操作,接近刻度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仪器铁架台D、酒精灯E、试管F和带导管的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