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618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0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

第十单元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2.将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A.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B.前者变小,后者变大

C.两者都变大

D.两者都变小

3.向含有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锌片,有气泡产生,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

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铁

C.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

4.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监测一次降雨过程中雨水的pH。

取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得数据如下:

小组同学对数据的分析推理错误的是(  )

A.本次降雨通常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B.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本次降雨对大理石建筑有腐蚀作用

D.当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可能超标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入酚酞溶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6.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O2+2NaOH===Na2CO3+H2O

B.CuO+H2SO4===CuSO4+H2O

C.Fe+2HCl===FeCl2+H2↑

D.KOH+HNO3===KNO3+H2O

7.下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A.氧化钙:

作干燥剂

B.氢氧化钠:

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氢铵:

作氮肥

D.稀盐酸:

除铁锈

8.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图所示:

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西瓜汁呈酸性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C.肥皂水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

D.草木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9.对某pH=2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下列结果合理的是(  )

A.KNO3 K2CO3 NaNO3 CaCl2

B.KC1 NaHCO3 K2SO4 NaCl

C.NaCl ZnSO4 KNO3 KOH

D.HCl MgCl2 Na2SO4 NaCl

10.人体中一些体液的pH都处在一定的范围内,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0.8~1.5

B.唾液6.5~7.5

C.尿液5.0~7.0

D.血液7.35~7.45

11.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

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12.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C.加热氯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D.20℃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

13.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14.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

A.由红变紫

B.由蓝变绿

C.由绿变橙

D.由蓝变紫

15.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

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重要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

向5mL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3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标号)。

(2)实验室可以利用稀盐酸等药品,通过连接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氢气。

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写字母,下同),制取氢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

②块状固体加入试管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开始时________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酚酞 ②过磷酸钙 ③钛合金 ④葡萄糖 ⑤橡胶 ⑥压缩天然气(CNG) ⑦石墨 ⑧二氧化碳

(1)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

(2)能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

(3)能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___;

(4)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

(5)可制造汽车轮胎的是________;

(6)农业常用的磷肥是________;

(7)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

(8)可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

1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_。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_______。

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

20.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写出下列应用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1)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工业产品中的残余的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

下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

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石蕊溶液变红色。

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

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22.“生活无大事,处处有化学”,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

①夏季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液可缓解痛苦;

②胃酸过多的人,可饮用氢氧化钠溶液保健;

③家庭煤气泄漏,立即开油烟机排气。

(1)以上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列举生活中的一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石蕊溶液;在烧杯中B中装入10mL浓盐酸,然后用一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

过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液体变成________色,由该实验可知(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实验室中现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

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产生的气体D是(写化学式,下同)________。

(2)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3)滤液F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

(4)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________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显________色。

26.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甲同学:

“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

乙同学:

“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

丙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3)拓展探究:

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三、实验与探究

27.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

镁;猜想二:

氯化镁;猜想三:

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28.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现象:

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__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9.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

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处理,过滤该残液,取100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实验数据如下表:

(资料:

FeCl3+3NaOH===Fe(OH)3↓+3NaCl)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将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开始由于硝酸钾不饱和,水减少,不会析出晶体,溶质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对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时,由于溶剂减少,溶质也会析出,即溶液一直呈饱和状态,由于温度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再不变,正确;B项,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发生改变,此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无其他物质的进入或散失,故物质总质量不会改变,与图像所示吻合,正确;C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错误;D项,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呈酸性,而加入氢氧化钠不断消耗盐酸而使溶液的pH逐渐变大,至完全反应溶液pH=7;随后加入的氢氧化钠又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镁沉淀,此过程中溶液的pH仍为7;直至氯化镁完全反应,继续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由于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正确。

2.【答案】D

【解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后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D。

3.【答案】B

【解析】向滤液中插入锌片,有气泡产生,说明稀硫酸是过量的,溶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单质,一定没有铁单质。

4.【答案】B

【解析】在测定期间雨水的pH逐渐减小,酸性逐渐增强,有可能是二氧化氮或者二氧化硫造成的,酸雨会影响作物生长也会腐蚀大理石建筑。

5.【答案】A

【解析】A项是正确的,B项应该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项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确实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使之变红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D项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一定减少,但是质量分数也可能不变,例如恒温蒸发饱和食盐水,水分蒸发,食盐析出,但是剩余溶液依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6.【答案】D

【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A选项中没有酸的参与;B选项没有碱的参与;C选项没有碱的参与,生成物中没有水;D选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择D。

7.【答案】B

【解析】A项,氧化钙可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正确;B项,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C项,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正确;D项,稀盐酸可与氧化铁反应,用于除铁锈,正确。

8.【答案】C

【解析】A项,西瓜汁的pH小于7,呈酸性,正确;B项,橘子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正确;C项,肥皂水呈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错误;D项,草木灰呈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9.【答案】D

【解析】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项,H+与K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项,H+与NaHCO3中的碳酸氢根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项,H+与KOH中的氢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项,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在酸性溶液大量共存,正确。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1.pH=7,溶液呈中性,2.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3.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A项,胃液pH在0.8~1.5之间,pH<7,且最小,所以酸性最强,故选A。

11.【答案】D

【解析】润湿相当于稀释溶液。

如果是中性溶液,润湿对结果无影响,如果是酸性溶液,润湿会使酸性减弱,从而pH变大,如果是碱性溶液,润湿会使碱性减弱,从而pH变小。

12.【答案】D

【解析】A项,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但是开始时的硝酸钾溶液中有一定量的硝酸钾和水,所以,溶液的质量不会从零开始,错误,B项,氢氧化钠是碱,对碱稀释时,不论稀释多少,溶液还是碱性,pH值不可能小于7,错误,C项,加热氯酸钾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固体质量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错误,D项,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只要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正确。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A项,肥皂水分别加入硬水和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B项,燃着木条在氮气中和二氧化碳中都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于鉴别;C项,利用中和反应,熟石灰可以中和盐酸;D项,紫色石蕊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

14.【答案】A

【解析】由于酸性溶液的pH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的过程中酸性减弱至中性,最后由于氢氧化钠过量而使溶液呈碱性,溶液会是蓝紫颜色的一种,故答案应是由红到紫,其它答案中最后的颜色均未在碱性范围之中。

故选A。

15.【答案】B

【解析】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溶液的pH应该减小;之后酸性逐渐减弱,溶液的pH应该增大。

B图中的曲线变化符合这一情况。

故选B。

16.【答案】

(1)①氢氧化钠溶液变为红色,又逐渐变成无色 ②A

(2)① a、c、b  a、b、c

②先将试管倾斜,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使块状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③将橡胶管用止水夹夹住,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当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后,长颈漏斗内的水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解析】

(1)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入酚酞溶液后可使其变为红色。

随着滴加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溶液碱性逐渐减弱直至变为中性,酚酞在中性中呈无色;所以可以观察到氢氧化钠溶液变为红色,又逐渐变成无色。

②实验开始时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pH逐渐减小。

当加入盐酸的量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等于7;再加入盐酸,溶液呈酸性,pH小于7。

所以应选A项。

(2)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