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667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5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docx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版高考化学专题汇编专题十一电化

专题十一电化学

A组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

1.(2016·课标全国卷Ⅱ,11,6分)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2.(2016·课标全国Ⅲ,11,6分)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4OH--2e-===Zn(OH)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3.(2016·浙江理综,11,6分)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

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4M+nO2+2nH2O===4M(OH)n。

已知:

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B.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

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

4Mn++nO2+2nH2O+4ne-===4M(OH)n

D.在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

4.(2016·四川理综,5,6分)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

Li1-xCoO2+LixC6===LiCoO2+C6(x<1)。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

C.充电时,若转移1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xLi+

5.(2016·北京理综,12,6分)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装置

现象

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a、d处:

2H2O+2e-===H2↑+2OH-

B.b处:

2Cl--2e-===Cl2↑

C.c处发生了反应:

Fe-2e-===Fe2+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6.(2016·新课标全国Ⅰ,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7.(2015·天津理综,4,6分)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

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

)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8.(2015·北京理综,12,6分)在通风厨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

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的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9.(2015·课标全国卷Ⅰ,11,6分)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10.(2015·江苏化学,10,2分)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

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

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2CO2+4e-===2CO

11.(2015·福建理综,11,6分)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每生成1molO2,有44gCO2被还原

D.a电极的反应为:

3CO2+18H+-18e-===C3H8O+5H2O

12.(2015·四川理综,4,6分)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Cl-+2OH--2e-===ClO-+H2O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2H2O+2e-===H2↑+2OH-

D.除去CN-的反应:

2CN-+5ClO-+2H+===N2↑+2CO2↑+5Cl-+H2O

13.(2015·浙江理综,11,6分)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H2O+2e-===H2+O2-、CO2+2e-===CO+O2-

C.总反应可表示为:

H2O+CO2

H2+CO+O2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14.(2015·江苏化学,1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H2O2分解产生1mol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B.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

C.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蚀

D.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

15.(2014·北京理综,8,6分)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

A.锌锰电池

B.氢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

16.(2014·课标全国卷Ⅱ,12,6分)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7.(2014·福建理综,11,6分)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

18.(2014·浙江理综,11,6分)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

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

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i(OH)2+M===NiOOH+MH

已知:

6NiOOH+NH3+H2O+OH-===6Ni(OH)2+N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iOOH+H2O+e-===Ni(OH)2+

OH-

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H2O+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

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19.(2014·天津理综,6,6分)已知:

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

LixC+Li1-xCoO2

C+LiCoO2

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

2Li+S

Li2S

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

D.下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

20.(2014·广东理综,11,4分)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他均为Cu,则(  )

A.电流方向:

电极Ⅳ→Ⓐ→电极Ⅰ

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Ⅱ逐渐溶解

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

Cu2++2e-===Cu

21.(2014·天津理综,1,6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22.(2016·北京理综,26,13分)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

)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

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

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pH=2.5

pH=4.5

NO

的去除率

接近100%

<50%

24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铁的最终

物质形态

pH=4.5时,NO

的去除率低。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发现:

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

的去除率。

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Ⅰ.Fe2+直接还原NO

Ⅱ.Fe2+破坏FeO(OH)氧化层。

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

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

去除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4.5(其他条件相同)

(4)其他条件与

(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

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pH=2.5

pH=4.5

NO

的去除率

约10%

约3%

1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2)中数据对比,解释

(2)中初始pH不同时,NO

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15·重庆理综,11,14分)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1)原子序数为29的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

(2)某青铜器中Sn、Pb的质量分别为119g、20.7g,则该青铜器中Sn和Pb原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

(3)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

关于CuCl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增大了反应的速率

C.降低了反应的焓变D.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

(4)采用“局部封闭法”可以防止青铜器进一步被腐蚀。

如将糊状Ag2O涂在被腐蚀部位,Ag2O与有害组分CuCl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生成4.29g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

24.(2014·安徽理综,28,14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

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

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

从胶头滴管

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图1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醋酸/%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0.5

2.0

90.0

醋酸浓度的影响

0.5

36.0

0.2

2.0

90.0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

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

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

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25.(2014·海南化学,16,9分)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

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

(填字母)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两年模拟精选(2016~2015年)

1.(2016·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期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某燃料电池用熔融碳酸盐作电解质,两极分别通入CO和O2,则通入CO的一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O-2e-+CO

===2CO2

B.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可在反应过程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

C.根据自发氧化还原反应Cu+2NO

+4H+===Cu2++2NO2↑+2H2O设计原电池,可在常温下用铜和铁作电极,使用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

D.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出发,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再从正极经电解液回到负极构成闭合回路

2.(2016·福建四地六校联考,20)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KCl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阳极只产生Cl2,阴极只产生Cu

B.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

C.CD段相当于电解水

D.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阴极先产生Cu,后析出H2

3.(2016·贵州省六校第一次联考)如图表示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的电解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4.(2016·河北衡水月考)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气体总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  )

A.0.1molCuOB.0.1molCuCO3

C.0.075molCu(OH)2D.0.05molCu2(OH)2CO3

5.(2016·河北邢台期末,11)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pH减小

B.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pH增大

C.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减小,pH减小

D.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pH不变

6.(2016·安徽淮南一模,5)工业上常用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生产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产物丙为硫酸溶液

C.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

D.b电极反应式:

4OH--4e-===O2↑+2H2O

7.(2016·江西南昌一模)已知高能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Li+FeS===Fe+Li2S[LiPF6·SO(CH3)2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进行如图的电解实验,电解一段时间测得甲池产生标准状况下H24.48L。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隔膜中通过的离子数目为0.4NA

B.若电解过程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电解后甲池中溶液浓度为4mol/L

C.A电极为阳极

D.电源正极反应式为:

FeS+2Li++2e-===Fe+Li2S

8.(2015·沈阳质检)关于右图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电子移动的途径是:

负极→Fe→M溶液→石墨→正极

B.若M为NaCl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可能生成NaClO

C.若M为FeCl2溶液,可以实现石墨上镀铁

D.若M是海水,该装置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

9.(2015·岳阳质检,11)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

某城市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其免受腐蚀。

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钢铁易被腐蚀是因为在潮湿的土壤中形成了原电池

B.金属棒M的材料应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

C.金属棒M上发生反应:

M-ne-―→Mn+

D.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10.(2015·洛阳统考,9)下列装置的线路接通后,经过一段时间,溶液的pH明显下降的是(  )

11.(2015·保定期末,15)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5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2mo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气体体积①=②

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

C.电极反应式:

①中阳极:

4OH--4e-===2H2O+O2↑

②中负极:

2H++2e-===H2↑

D.溶液的pH变化:

①减小,②增大

12.(2015·日照质检,14)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

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制备纳米级Cu2O的装置如图所示,发生的反应为:

2Cu+H2O

Cu2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阳极附近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离子交换膜应采用阳离子交换膜

D.阳极反应式是:

2Cu+2OH--2e-===Cu2O+H2O

13.(2015·广州检测)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做充电电池(如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6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充电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放电时镍电极反应为:

NiO(OH)+H2O+e-===Ni(OH)2+OH-

D.放电时碳电极反应为:

2H+-2e-===H2↑

14.(2015·郑州质检,15)某可充电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已知a、b为惰性电极,溶液呈酸性。

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充电时,b极接直流电源正极,a极接直流电源负极

B.充电过程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VO

+2H++e-===VO2++H2O

C.放电时,H+从左槽迁移进右槽

D.放电过程中,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

15.(2016·宁夏六盘山期中)蓄电池是一种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

有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NiO2+Fe+2H2O

Fe(OH)2+Ni(OH)2。

(1)此蓄电池在充电时,电池负极应与外加电源的________极连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以铜为电极,用此蓄电池作电源,电解以下溶液,开始阶段发生反应:

Cu+2H2O===Cu(OH)2+H2↑的有________

A.稀H2SO4B.NaOH溶液

C.N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