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0262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3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docx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修订稿

公司标准化编码[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快拆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第1章工程概况……………………………………………………………03

1.工程简介……………………………………………………………03

2.快拆架简介…………………………………………………………04

3.主体结构简介………………………………………………………04

4.平面布置……………………………………………………………04

5.基本要求……………………………………………………………06

第2章编制依据……………………………………………………………06

1.法律法规……………………………………………………………06

2.相关规范……………………………………………………………06

3.其他依据……………………………………………………………07

第三章施工计划……………………………………………………………07

1.施工进度计划………………………………………………………07

2.材料准备计划………………………………………………………07

3.机具准备计划………………………………………………………08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08

1.工艺流程……………………………………………………………08

2.施工要点……………………………………………………………12

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4

1.组织保障措施………………………………………………………14

2.技术措施……………………………………………………………14

3.应急预案……………………………………………………………15

4.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8

5.监测监控……………………………………………………………19

第6章劳动力计划…………………………………………………………20

1.劳动力计划…………………………………………………………20

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及要求………………………………20

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20

第七章模板工程计算书……………………………………………………21

第一节梁模板计算……………………………………………………21

第二节板模板计算……………………………………………………49

第三节柱模板计算……………………………………………………59

第四节墙模板计算……………………………………………………59

 

第1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南川金科世界城项目位于重庆市南川区新城09-1地块,是集商业、住宅、地下车库及附属设施为一体的大型居住社区。

本工程承包范围为南川金科世界城一期二标段,由7栋花园洋房(21~24,27~29#楼)、2栋高层(6、7#楼)、1个地下车库(32#楼)及附属设施组成。

本工程结构为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高层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洋房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

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耐火等级高层为一级,洋房为二级。

建筑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表1-1工程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南川项目9-1地块一期二标段6-7号、21-24号、27-29号、32号车库土建及普通水电安装工程

2

工程地址

重庆市南川区新城

3

建设单位

重庆金科金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5

勘察单位

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

6

监理单位

重庆兴宇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7

施工总承包单位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8

质量监督单位

重庆市南川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9

安全监督单位

重庆市南川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站

10

合同承包范围

土建及一般水电安装工程

11

总建筑面积

12

建筑楼层分布

栋号

层数

建筑高度

21~24,27~29#楼

7+1F/-1

6、7#楼

33F/-2F

32#楼

-2F/-1F

13

合同造价

约11798万元

14

合同工期

760天

2.快拆架简介

本工程高层标准层、洋房±以上采用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以下简称快拆架),快拆架是一种新型产品,执行标准为重庆地标《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DBJ50-184-2014。

支撑钢管均采用φ48×,其力学性能符合现行国标《碳素结构钢》GB700-2006中Q235A钢的规定,表面光滑、顺直,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

立杆最大间距1200×1200(本工程最大间距为1200×1000),立杆顶部用可调节顶托调节标高。

梁底找平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连接扣件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规定,各活动部位灵活,无裂纹、气孔、毛刺等。

快拆架立杆接头为承插式,其接头位置不受碗扣式、扣件式脚手架规范相关限制。

3.主体结构简介

高层标准层和洋房±以上层高均为3m;

本工程梁截面尺寸主要有:

200*(280/350/400/450/500/700/800/900/1000)mm;

现浇板厚主要有:

100、120、130mm;

框架柱截面尺寸主要有:

300*400/700/892、400*800、500*500/1000、700*1000mm;

剪力墙厚度主要有:

200、310mm;

4.平面布置

根据总平面布置方案,场内做到施工道路、加工场地、材料堆场硬化;在总平面布置上,明确施工区域的划分;以规划的小区入口、消防通道路线进行施工大门、施工道路的布设,利于车辆、机械设备的进出场和物资材料的水平、垂直运输,减少对车库顶板承载力的影响;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在保证场内交通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在施工现场总平面利用上,尽量减少各工种间相互干扰;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安全技术要求及防火规范;做好对总平面的统一分配和管理,协调各专业和各分包单位对总平面的使用。

本工程场外施工道路收场地限制,规划设置两条临时道路进入施工现场,第一条路线由“金佛北路→北城施工大门→北城施工区域→项目南侧施工次入口”进入现场,第二条路线由“金佛北路→龙济二路(北城硬化道路)→金龙西路→项目北侧施工主入口/次入口”进入现场。

待龙济一路投入使用后,由“龙济一路→金龙西路→施工主入口”进入现场。

本工程共设置6台塔吊。

高层区6、7#楼每栋楼设置1台QTZ63塔吊,臂长50m;洋房区27-29#楼设置2台QTZ63塔吊,臂长40m(减臂);洋房区21-24#楼设置2台QTZ塔吊,臂长45m(减臂)。

主体阶段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车库,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流水施工。

高层区6、7#楼每栋楼设置一个钢筋房、一个木工房;洋房区27-29#楼设置一个钢筋房、两个木工房;22、23#楼设置一个钢筋房、一个木工房;21、24#楼设置一个钢筋房、一个木工房。

每个钢筋房占地面积约450m2,每个木工房占地面积约200m2。

5.基本要求

本方案主要针对快拆架体系进行概述和验算,模板的制作、安装工艺,以及质量要求详见“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第2章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第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部[2002]219号文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渝建发[2014]16号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8]169号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重庆市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项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渝建发[2002]47号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重庆市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项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渝建发[2002]76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安全施工的规定渝建安发[2003]21号

2.相关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办法》JGJ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

《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DBJ50-184-2014

《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构件》Q/CQJC-001-2011

3.其他依据

本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技术变更洽商记录;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建筑四局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化图集》;

金科集团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第3章施工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

高层:

裙楼以下按10天/层,标准层按5天/层,屋面层8天;

洋房:

一~七层6天/层,坡屋面层10天。

2.材料准备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钢管

Φ48×无缝

150T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等的偏差符合要求

2

模板

1830×915×15mm七层胶合板

40000m2

必须符合我国林业部规定的《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专业标准ZBB70006-88中的规定

3

木方

80×40mm木枋

400m3

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木材的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4

对拉螺杆

Φ12、Φ14

20000套

需要防水部位用止水螺杆

5

扣件

十字扣件、直接扣件、旋转扣件

100000个

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

6

可调顶托

Φ30长500mm

10000个

直径、质量应符合要求

3.机具准备计划

序号

机具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1

塔吊

QTZ63

6台

垂直运输、水平运输

2

圆盘锯

10台

配模

3

手提锯

20个

细部配模

4

打眼电钻

20个

钻螺杆孔洞

5

线坠

2kg

20个

铺设梁底板、垂直度检查

6

卷尺

50m、5m

10把

测量放线、尺寸检查

7

墨斗

10个

测量放线

8

撬棍

30根

拆模

9

铁锤

100把

铺设、加固模板

10

红外线水准仪

5台

标高引测

11

铅垂仪

1台

主控线投测

12

激光经纬仪

1台

主控线投测

 

第4章施工工艺技术

1.工艺流程

.搭设流程

按照方案的要求计算配备所需构配件→放立杆控制线→立立杆并将横杆的插头插进立杆插座→横杆与相邻立杆通过插头插与插座形成稳定的结构→搭设梁底找平杆(承重杆)→立杆顶部插入可调顶托→搭设梁、板底模板

.模板安装

(1)柱模板安装:

①首先弹出柱的中心线及四周边线;

②根据测量标高进行柱周边找平;

③根据设计图要求,事先用15mm厚模板制成定型柱模板并编号堆码;

④搭设模板架子,其立杆和水平杆间距应按照模板架子设计要求,纵横杆排列整齐;

⑤模板吊装就位,各块组合连接,模板下脚内口应与底部墨线对齐,然后校正吊垂直,通排柱在下脚进位,吊直后上口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

⑥柱脚应预留200×200的清扫口,保证在浇筑混凝土前能清理出模板内的杂物。

柱子较高时应预留浇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脚2m。

⑦柱模应根据柱断面尺寸和砼的浇灌速度加设柱箍或对拉丝杆。

(2)安装梁模板

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可调顶托的外露部份不应超过200mm。

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Φ48×双钢管作主龙骨,在主龙骨上安装梁底次龙骨(40mm×80mm木方)。

次龙骨安装完成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按梁净跨的2‰进行起拱。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及对拉高强螺栓。

(3)安装楼面模板

通线调整脚手架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

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Φ48×双钢管作主龙骨,主龙骨固定后架设次龙骨(40mm×80mm木方),然后在次龙骨上安装模板。

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脚手架和模板的拆除

(1)拆除侧模时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

拆模前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表示(%)

≤2

≥50

>2,≤8

≥75

>8

≥100

梁、拱

≤8

≥75

>8

≥100

悬壁构件

-

≥100

(2)拆模前可先拆除梁底一道水平拉杆,以满足施工人员站立作业,用木方和模板搭设作业平台,检查周围的安全网是否完好,经项目部或专职安全员检查安全后才能进行拆模施工。

(3)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4)拆除顶板模板时应将可调螺旋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

拆除时人站在钢管架下,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

(5)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动模板,方便人员的拆除。

(6)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必须及时从架体内运走,不得堆积在支架内,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板模应涂刷水性脱模剂,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7)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

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8)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模板、脚手架的维护和管理

(1)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附着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刷脱模剂。

(2)模板、脚手架拆除至存放点时,模板保持平放,脚手架要堆码整齐。

(3)拆下的模板应急时清除灰浆,难以清除时,可采取模板除垢剂处理,不准敲砸,拆下来的脚手架要清理架体上附着的混凝土块等。

拆下来的模板、脚手架,如发现翘曲、变形、应及时修理,损坏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

(4)暂时不用的材料应入库保存,分类管理。

.立面、节点示意图

(a)(b)

图插槽式节点构成

1—立杆;2—水平杆;3—立杆插座;4—水平杆端楔形插头

(a)连接前;(b)连接后

正立面图俯视图

插座示意图

插头示意图

2.施工要点

.施工前必须熟悉设计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模,严禁随意支搭。

.支立模板支架时,立杆位置要准确,立杆、横杆形成的支承格构要方正。

.扫地杆和水平杆横杆的插头与立杆的插座用铁锤敲紧至安全插入深度,且不得小于30mm。

.立方体支承格构调方正以后同时敲击4根或3根横杆,不能装一根敲击一根,横杆的插头插入立杆插座后,要两头同时均匀敲击,不能猛敲一头,再敲另一头。

.水平杆(横杆)安装,严禁私自调换不同长度横杆。

.立杆下需铺设木板,木板可采用木方通长设置,或面积不小于㎡的木板铺垫,并且上下楼层立杆对齐,保证荷载有效通过立柱进行传递。

型托安装完毕后,进行调平。

跨度大于4m按2‰起拱,避免虚支。

型托的调节丝杆插入立杆孔内的安全长度不小于250mm,自由端调节最大高度为200mm,严禁任意上调。

.木龙骨要支撑平稳,受力方向一致。

.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6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6m~8m。

.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斜角应为45o~60o,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o~60o,剪刀撑斜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上。

.上层竖向构件模板拆除运走后,在施层无过量堆积荷载方可进行下层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前应办理拆模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第一次模板拆除。

.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严格执行支模图进行,严禁私自乱拆。

.模架的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第5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

.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以安全负责人牵头、生产负责人参与的现场安全管理小组。

安全管理组长:

项目经理:

毛云锋

执行组长:

生产经理(熊军)、技术负责人(陶峰)、安全负责人(杨自勇)

副组长:

各栋号长、劳务负责人(李伟)

成员:

何亚运、任家兵、陈业、夏饶东、张梁山,劳务队伍专职安全员、模板班组长、模板班组兼职安全员。

.明确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1)安全管理组长(执行组长):

负责组织安全管理小组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稳定性的检查验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意见,并定人、定时、定措施要求责任人整改。

复查整改情况,对未消除安全隐患的,必须责令继续整改,直至消除隐患。

(2)执行组长(技术负责人):

参加楼层模板支撑体系的检查验收,对未按方案要求搭设的支撑体系,责令责任人员按方案要求予以改正,对于施工方案在指导现场施工的不足之处,及时予以修正,并对现场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3)副组长(劳务负责人):

参加楼层模板支撑体系的检查验收,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的整改提供人力支持,及时安排人员消除隐患。

(4)施工员: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生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并对安全员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责任人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5)安全员(劳务队专职安全员、班组兼职安全员):

加强日常巡查,对巡查时发现的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因素及时予以制止,消除不安全因素,并按要求做好日常巡查记录。

(6)模板班组长: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班组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从源头上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同时,对于模板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按相关管理人员提出的整改措施予以整改。

2.技术措施

.认真贯彻国家、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道路保证畅通无阻,机械设备安全可靠,临边、洞口应有安全标志。

.现场应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巡视、检查监督和处理现场安全问题。

.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熟悉模板工程的设计安装要求,立杆支顶必须设垫块,垫块采用150*150的木模板。

.工人进场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凡有劳动、安全、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不准上岗的病患者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工地设配电箱,每台木工圆盘锯单独安装专用开关及漏电保护开关,所用电源线路均须架空设置,严禁拖地,严禁使用破损或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线,电闸箱应有门、有锁、有防雨盖板、有危险标志。

.各种机具设备均须采取接零或接地保护。

接零线或接地线不准用独股铝线。

严禁在同一系统中接地两种保护混用。

.电锯、木工电平刨等机械、机具按规定配备和安装防护装置。

机械的传动带、明齿轮、皮带轮、飞轮等都要有防护网或罩。

.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佩带个人防护用具。

严禁在机械运转过程中进行检修,机械检修时必须拉闸断电,并设专人看护电闸。

3.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组长:

毛云锋电话:

副组长:

熊军电话:

陶峰电话:

组员:

夏饶东、张梁山、银志强、张亮、任家兵、杨自勇、何亚运、刘德会、胡燕、陈业

.职责:

(1)组长:

a)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保证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项目上贯彻落实,必须将项目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同时纳入计划。

b)负责按照国家和企业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和责任体系,并领导其有效运行,贯彻执行项目部制订的安全生产目标,确保项目安全管理达标。

c)组织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

d)组织项目的安全生产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安全装置、消防设施、防护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

e)负责安全事故现场保护和伤员救护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f)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启动项目应急预案,并按建四三字[2004]号文件规定进行上报。

(2)现场救援小组:

职责:

实施应急救援动员,情况反馈,通报相关内容,组织人员、车辆、物资,协调相关部门及各分包单位。

全面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

熊军电话:

副组长:

杨自勇电话:

成员:

夏饶东、张梁山、银志强、张亮、任家兵、杨自勇、何亚运、刘德会、胡燕

(3)技术保障组:

职责:

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组长:

陶峰电话:

成员:

刘程

(4)后勤保障组:

职责:

为应急救援提供后勤保障

组长:

陈业电话:

.报警及通讯联络

(1)程序:

首先第一个发现者用最快的速度电话通知副组长,简单地说明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伤亡情况;副组长接到电话后,用最快的速度电话联络组长,组长接到电话后用最快的速度联络相关应急救援人员,同时通知担架队、救援车辆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现场或做好抢救准备,并向公司领导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请求公司支援。

(2)通讯联络方法:

一律采用电话联络或报警,组长、副组长及其它救援小组成员必须保持24小时电话开通,如遇第一个人的联系电话打不通时,立即打下一个人的联系电话。

汇报内容:

第一个发现事故的人,必须最简单地说明事故的时间、地点及伤亡情况。

(3)现场救援

现场所有人员全力以赴抢救伤员,然后再抢救设备、设施。

主要措施:

由总指挥或现场救援组组长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伤亡或损失,遏制事态的发展。

现场救援原则:

以确保救援人员生命安全、不扩大事故伤亡人员为原则。

.应急救援待命方案

救援人员的集合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应急救援电话:

熊军电话:

120119

由副组长电话通知相关救援小组成员,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接到电话立即赶赴集合地点待命。

由各组组长据实际情况分配任务。

.施救注意事项

(1)请医护抢救人员携相关器械药品赶赴现场,并请相关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