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8297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一、世界人口增长

1.总趋势

人口不断增长。

2.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之前

比较缓慢

工业革命后

一些工业化较早的国家人口持续增长

20世纪后半叶

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世界人口总数急剧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

1.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

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

2.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

经历了“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

3.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模式(Ⅰ期)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过渡模式

高增长阶段(Ⅱ期)

高出生率,死亡率却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增长下降阶段(Ⅲ期)

出生率以较快速度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三低”模式(Ⅳ期)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状态。

有些国家甚至已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动不宜等待自然地进入增长下降阶段,以至低增长阶段。

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文化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延缓人口的增长速度。

[温馨提示]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原因。

三、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原因

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人口增长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

2.表现

(1)速度差异: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地区。

(2)数量差异: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95%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3年6月13日联合国发布的最新报告说,到2025年,全球人口预计将从现在的72亿增加至81亿,并于2050年达到96亿。

印度将在2028年左右超过中国,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1)世界人口数量有何变化特点?

提示:

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但总量仍在增加。

(2)影响世界人口总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持续性和阶段性,如图所示:

由图可看出世界人口在持续增长,这体现了人口增长的持续性特点,但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幅度不同,这体现了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

(2)不均衡性:

①时间的不均衡性:

主要表现在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在逐步加快,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短。

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越来越大。

②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

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上,如下表所示: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点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

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

国家

较高水平

人口增长很快

人口增长速度有所降低

———————方法技巧很重要———————

人口增长曲线图的类型及分析方法

第一种人口增长曲线图,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人口数,曲线表示人口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的形状特征包括起伏和陡缓,能够反映出人口变化的特征。

例如,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如上图所示。

第二种人口增长曲线图(如下图),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大于0,说明人口总量是增加的;自然增长率上升(如a段)或下降(如b段),只能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快或者慢。

自然增长率小于0(如c段),说明人口处于负增长状态,人口总数减少。

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则人口总数稳定。

因此,人口总量最多的时刻既不是①处,也不是③处,而是②处。

———————应用体验不可少———————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量突破70亿大关;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的人口将达到80亿;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再增加22亿。

据此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20世纪20年代后

2.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3.由图可知,2010~205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将(  )

A.基本持平B.差距继续扩大

C.差距有所减小D.变化不大

解析:

1.C 2.B 3.B 第1题,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农业革命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工业革命使人口迅速增长,而“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使人口迅速增长。

第2题,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经济、政治、人口政策、文化及宗教、医疗卫生条件及自然条件等。

第3题,读图可知,2010~205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差距继续扩大。

 

———————情景导入先思考———————

小虎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在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节目。

小虎突然发问:

“什么叫‘非常6+1’呀?

”外公道:

“小虎,你看我们一大家人今天都在这里你数数共有多少人?

”小虎很快回答:

“7个。

”外公说:

“对,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我们一共6个人,都在围着你小虎1个人,这就叫‘非常6+1’,懂了吗?

”小虎高兴地说道:

“原来这个节目和我有关呀!

”全家哄堂大笑。

(1)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属于哪种模式?

提示:

“三低”模式。

(2)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提示:

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对比分析

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人口增长模式在其影响下,也在不断变化。

它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不断升降上,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过渡模式

“三低”模式

高增长阶段

增长下降阶段

历史时期

采猎文明时期到农业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到工业文明前期

工业文明后期

人口增长

缓慢

明显加快

迅速

速度下降

出生率

以较快速度下降

死亡率

急剧下降;低

缓慢下降

自然增长率

较低

增大;高

下降

原因

自然灾害、战争和疾病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工业生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食品供应能力与营养水平,同时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使出生率大体不变,死亡率急剧下降,人口平均寿命也大大延长

出生率下降较快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如家庭愿意抚养较少的儿童;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

除了增长下降阶段的社会原因外,还与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青年人推迟结婚、减少生育有关

分布

只有少数仍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体处于这个阶段

出现在工业化开始后,发达国家大都在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就开始进入这个阶段,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还处在这个阶段

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一般在20世纪前半叶开始进入这个阶段,有些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已进入此阶段

发达国家基本上已进入这个阶段

———————方法技巧很重要———————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定

(1)根据国家类型或发展程度(即生产力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为“三低”模式,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模式。

(2)根据“三率”的数值及变化特点判定:

①“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的区别:

过渡模式的死亡率迅速降低,使自然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高高低”模式。

②过渡模式和“低低低”模式的区别:

过渡模式和“低低低”模式的死亡率逐渐接近,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过渡模式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低低低”模式,“低低低”模式的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0‰。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

A.甲          B.乙

C.丙D.丁

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A.甲→乙→丁→丙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

解析:

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乙时期死亡率最低。

第2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中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B.乙-②

C.丙-③D.丁-④

4.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3.B 4.C 第3题,读左图可知,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高低高”模式,与右图中的②阶段对应;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丙国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丁国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故选B项。

第4题,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0‰左右,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医疗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情景导入先思考———————

“生个宝宝,奖你一头价值300美元的伊比利亚小猪”,这是西班牙南部小镇卡尔萨迪利亚推出的一项鼓励生育的政策。

出此“怪”招,实在迫不得已,西班牙的人口出生率已经亮起了“红灯”,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

该地区素以盛产火腿闻名,一头伊比利亚小猪的身价可是远远超过一个婴儿一年所用尿布的花销。

西班牙为什么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提示:

由于出生率下降,老龄化严重,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压力增大,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所以西班牙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图表信息想周到————

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

[信息获取]

(1)非洲的人口增长情况: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过渡模式中的高增长阶段。

(2)亚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情况:

出生率、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稳定,总体属于增长下降阶段。

(3)欧洲、北美、大洋洲的人口增长情况:

出生率、死亡率下降,增长率下降,属于“三低”模式。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自然增长

率水平

较高

保持较低水平

原因

①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④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人口增长状况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影响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今后变化趋势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对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面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D.④①③②

2.该国可能是(  )

A.芬兰B.南非

C.巴西D.印度

3.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②阶段,人口的生育愿望不强

C.③阶段,劳动力严重不足

D.④阶段,出现国防兵源不足问题

解析:

1.B 2.A 3.D 第1题,分析图中纵坐标的数值,结合人口增长模式各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特点,即可做出判断。

第2题,该国在④阶段时,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极低,结合选项可知应为芬兰。

第3题,④阶段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已为“三低”型,易出现国防兵源不足问题。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如下列各图,主要用来反映人口构成(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数量变化、迁移状况等。

每种图示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不尽相同,而且表现内容在侧重点上也有很大差异。

[经典图示]

[判读技巧]

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是:

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1.柱状图判读时要注意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个柱子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柱子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2.曲线图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转折点。

3.扇形图和饼状图判读时,主要是通过比较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比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特点,进而判断其性质。

判读时,也可比较各扇形的圆心角大小。

4.三角形统计图判读时应首先明确三边即三个方向的坐标轴。

每一点所读出的三个数据之和应为100%。

判读时可用“逆右顺左”四字口诀来进行,具体如下:

三角坐标图数据沿逆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行于各底边向右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

数据沿顺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行于各底边向左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

5.人口金字塔判读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是:

(1)关注塔型:

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型反映出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过高的问题;上宽下窄的塔型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关注某年龄段所占人口比重,由此可以推知该年龄段人口出生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或推知其人口发展中某因素的变化。

(3)关注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对比状况,由此可判断某时期男女性别比例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演练冲关]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最可能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是(  )

A.上学难B.老龄化

C.民工荒D.男女比例失调

解析:

1.C 2.A 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越高,0~14岁的人口比重越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甲地人口呈金字塔型,年龄越小比重越大,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10岁以下的可达30%以上;乙地出生率小于40%(38%左右),死亡率也小于40%(38%左右),自然增长率0%左右;丙地0~14岁人口为20%,比甲地小;丁地为负增长。

第2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形成上学、就业压力大,人均资源少,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养老压力大等,A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劳动力不足,B、C错;由甲地可以看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D错。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1964~2000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A.6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4.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解析:

3.A 4.C 第3题,图中显示1964~2000年,≥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而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减少;当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7%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图中显示我国达到此比例的年份为2000年。

第4题,进入2000年后,我国面临着人口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人口总数多,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在经济尚欠发达的情况下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但我国总人口多,15~6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大,尚不存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状况。

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2题。

1.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  )

A.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1770年

B.公元1770年到1950年

C.1950年到1999年

D.1999年到2011年

2.1770年前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负增长

解析:

1.D 2.A 第1题,读图计算可知,1999年到2011年每年净增人口最多。

第2题,1770年前世界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读1950~2010年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外)或地区人口数量(单位:

亿)的增长图,回答3~4题。

3.在1950~201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D.欧洲

4.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

A.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B.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问题

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D.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已低于发达国家

解析:

3.C 4.C 第3题,结合图中所给数据,可以计算出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第4题,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是人口出生率仍然很高,人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较高,少年儿童的比重较大。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

B.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

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6.影响该城市选择30~4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B.生育能力

C.经济水平D.文化水平

解析:

5.B 6.C 第5题,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若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逐步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第6题,多数人在30~40岁时,第一个小孩年龄已经较大,且经过多年发展,家庭经济收入也基本稳定,所以生育二孩的意愿较高;而在20~30岁时,工作刚起步,且刚组建家庭或生育了第一个小孩,生育二孩会使家庭经济、工作压力增大,因此生育二孩意愿较低。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8.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

A.尼日利亚B.韩国

C.澳大利亚D.美国

解析:

7.B 8.A 第7题,据图可知,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②至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③和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人口总数稳定,但③时期人口总数最多,⑤时期人口总数最少,两时期人口总数不相等。

第8题,选项所列国家中,尼日利亚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与②时期相符。

读下图,完成9~10题。

9.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5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出生率

B.2034年,16~59岁人口达57.9%,劳动力充足

C.2005~2034年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10.关于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出生率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波动

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

C.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延长

D.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解析:

9.D 10.A 第9题,图中反映的中心问题是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第10题,上述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生活质量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下降。

一、选择题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图1)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完成1~2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多

B.④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C.②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解析:

1.C 2.D 第1题,人口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时,人口呈现正增长,图中显示③时期以后,二者之和大于零,故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为③。

第2题,图中显示乙地区③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一直处于增加态势;而③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处于减少态势。

故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人口总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某国总和生育率和人口总抚养比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2010年前后人口总抚养比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可能是(  )

A.儿童减少 劳动人口增加

B.老人减少 儿童增加

C.劳动人口减少 老人增加

D.儿童减少 老人增加

4.影响该国目前总和生育率的主要原因是(  )

①教育程度提高 ②生活节奏减缓 ③生活成本上升 ④人的寿命延长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

3.D 4.A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