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05791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共10页)6300字.docx

抓纪律心得体会3篇

  忠诚与背叛心得体会学生党员一:

  6月29日上午,我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在矿党委的组织下到廉政教育基地集中观看了影片《忠诚与背叛》。

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内心被那个时代共产党员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所感动,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脑海里反复出现一个词,就是要忠诚于党的事业!

影片以XXXX年中共五大期间创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当时的艰难困境,已经发展到五万九千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考验,建立一个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监督党员、纯洁组织已成当务之急。

再现了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的艰辛历程,展现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鲍安等革命先驱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严峻形势下,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于党的事业,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党的纯洁性的崇高气节和光辉形象,充分阐释了始终保持和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大意义。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我作为一名从事党务工作的领导,不仅要忠诚于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要忠诚于党的事业,热爱党务工作,全身心投入党务工作,认真落实矿党委提出的&;主动、务实、精细、严格&;的八字方针。

主动体现的是工作态度、精神面貌,解决的是作风转变、工作效率;务实是脚踏实地实地的工作,认真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精细是对工作精确、细致、精益求精;严格是一项制度出台,要严格的去落实考核,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同时,要保证公司安全、稳定、发展,就要有一个&;铁一样的纪律&;,不然我们的队伍会成为一盘散沙。

我们忠于党,忠于党务工作,也必须以铁一样的纪律作为保证。

我们要谨慎对待手中的权力,严守党的纪律,就是要在岗尽职尽责,从业要清正谦洁,长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长怀律己之心,坚持自警、自励、自省、自律,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淡泊名利,真正做到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干事干净、干净干事。

要忠诚,不要背叛。

我要时刻保持对党的事业的绝对忠诚,在工作上,要克难攻艰,勇往直前;在权力和利益面前,要坚持原则,抵制诱惑,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公司的发展创造条件,为了整个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忠诚与背叛心得体会学生党员二:

  &;严惩杀人凶手,还我工友&;&;打倒新军阀&;&;誓死保卫工会&;等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呼喊充斥在XXXX年的4月13日的上海街头,一条长龙般的工人游行队手挽手在古老的街头面对着排列有序严阵待发的机枪毅然前行,无数无辜的工人百姓在枪林弹雨中命悬一线危在旦夕。

这一场面惊心动魄,看后令人痛心不已惊魂未定。

这就是《忠诚与背叛》影片开始的一幕。

  望着眼前的荧幕,我们虽不在现场可是我们的心却在随着他们一起跳动,我们都不觉屏住呼吸手心握紧。

那都是我们的同胞,那些都是鲜活的生命啊。

场面中特写了一个小人物,他在激烈混乱的场面中吓到哆嗦,他躲到一个角落里,然而无情的子弹依然淬不及防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多么凶狠的势力,多么无情的蒋家右派,多么可怜的求生人们,多么艰难的革命岁月。

  革命需要流血需要牺牲,可是对付手无寸铁的平民他们仍然毫不手软。

这就是可恶的反动势力。

但是我们看完整个影片还有一个什么留在脑海里?

正如片名一样,那就是&;背叛&;!

背叛的人在革命中一直都有。

只听得主人公王荷波在混战中说&;告诉恩来,二十六军也叛变了&;,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两点:

第一,二十六叛变了;第二,已经有很多队伍叛变了。

一场叛变就能引起无数生命的消亡,可悲啊!

  这个影片讲述着&;面对困境,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变节者有之,腐化堕落者有之,已经发展到五万九千多人的中国g产d的组织面临严峻考验,建立一个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监督党员、纯洁组织已成当务之急&;的故事。

但是我只想就其中的一小点谈一下自己的愚见。

  在面对金钱权利声色,很多人都选择了背弃自己的信仰。

这些人不必谈,大家都明白,是他们的信仰不够坚定。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叫范阿根的人物,那个王荷波的结义兄弟。

依剧情介绍,那个阿根曾经在浦镇闹罢工的时候就跟着王荷波了,随后连续参加了三次武装起义,而且在其间表现积极勇敢。

然而还是叛变了革命。

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原本他的心地是善良的,这从他不想让大哥王荷波遇害,在母亲的召唤下回到家中面临死亡中都可以看出,为什么最后还是走上了这条无头路?

叛变的为什么不是他大哥?

因为他的好赌和怕死害了他。

为了还赌债,他私用了买枪杀敌的钱,还是为了还赌债,他上了奸人的贼船,从而为了不被砍手而接受了去举报g产d人。

我可以看出他的无奈,他没钱,他为了自己的命,他只能这样。

  可是,如果他不赌呢?

会有人抓住把柄吗?

会有人威胁他让他合作抓捕g产d人吗?

不会!

这就是所谓的&;被逼无奈&;的叛变。

看到这里,其实我想到了那只温水里的青蛙。

一锅沸水烫不死的青蛙,最终死在了一个温暖的汤锅里。

进而我想到了如今的官场。

  如今官场里的黑暗政治已经让很多人寒毛竖立,如今的人情社会让很多人走上不归路&;&;很多的贪官污吏真的从一开始就有一颗龌龊的良心吗?

不是的。

很多党员真的在成为党员的时候思想就肮脏了吗?

不是的,否则我们的党员评判标准岂不是虚设?

所以很多人都是&;被逼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别人没有把柄,而被逼的总是你,说到底还是自身的习惯不好。

试想如果你真的够坚定,又哪里来的小辫子让人抓呢?

  现在网络媒体到处可见人们对政府官员腐败的批判,也有很多人提出要改变现状,要严惩。

可是出路在哪里?

怎么改?

这些问题却没有人提出好的方案。

还有很多人对这些&;潜规则&;摇头叹息,说自身难保,不知不觉中就随波逐流了。

说自己也是被别人拖下水的。

  然而想想,如果每个干部都抛弃自己的陋习,又有谁能将你拖下水?

蒋家为什么找上阿根却不找荷波,这就是原因!

中国g产d需要党性的纯洁,否则一个外表看起来在庞大的集体也只是纸老虎,一击即破。

纵观历史,每个王朝的毁灭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所以我们为了更好的能将马克思先生的伟大精神信仰传递下去,为了实现中国的富强和强大,我们应该严格执行党的决议,清除腐败分子,而全部清除他们似乎不太可能。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根源抓起,杜绝这种潜规则的危害。

  以上就是我看了《忠诚与背叛》的一点感悟,尽书我蓬勃的情感。

真心希望党能昌盛,尽得民心。

  忠诚与背叛心得体会学生党员三:

  黎明前的黑暗,是一种曲曲折折、幽幽暗暗,虽然它最终会通向光明。

当我再次翻阅《忠诚与背叛》这本书时,虽然已不是第一次看到它,但心中却依然久久难平。

就在东方发白、解放重庆的前夕,国民党反动派的军统特务们竟然向手无寸铁的政治犯高举屠刀,刚开始还遮遮掩掩地实施密裁,后来干脆撕破披在身上的羊皮,悍然将数百名共产党人及革命志士集体枪杀在牢房里!

穿越历史的烟云去了解这极其黑暗的一幕,谁的心里还能保持冷静?

脑波汹涌之下,我们是否应该深入思索那些革命者固若金汤的党性是如何炼成的?

又是否应当深刻反思为什么革命阵营会出现叛徒带来的血泪悲歌?

而我们又当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和教训呢?

读这本书,不能置身事外地将它当作一段遥远的历史片段去回忆,而应将它作为长鸣的警钟去回味,当然,正确的回味或许需要搞清楚三个基本问题:

  忠诚者如何进行彻底的革命抗争?

  新中国成立在即,国民党在重庆的特务组织随即埋伏谋害杨虎城将军一家大小,揭开了一场血腥大屠戮的序幕。

这本书从这里写起,一开始就让人揪心万分。

随着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里的共产党人及革命志士一批批被杀害,我们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然而,作为当时站在风口浪尖的革命者倒没有我们这么悲观,相反,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欢呼鼓舞,为自己对党所做的贡献感到自豪,为苦难百姓迎来幸福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为新中国而死,死而无憾,这就是他们最忠诚的灵魂。

  因为忠诚,蓝蒂裕当着母亲之面忍受严刑,仍劝说母亲莫要伤心,他说敌人具有残忍的本性,即使招供也换不来天明。

因为忠诚,每个真正的革命者在刑讯的时候都不曾因为皮肉之苦而屈服于敌特的淫威。

  因为忠诚,《挺进报》办刊人陈然将气节视为最后的考验,所以即使敌人将他押赴刑场,他还高声吟诵&;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他这豪气冲天、震慑敌营的遗言吓破了刽子手的胆。

因为忠诚,每个真正的革命者在牺牲的时候都会振臂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

  因为忠诚,革命者们硬是在监狱成立了临时地下党支部以及&;铁窗读书会&;、&;铁窗诗社&;等地下组织,与敌人开展了更有战斗力的有组织的抗争;因为忠诚,革命者们用生命捍卫着尊严和荣誉,因为他们知道在那样危急的时刻,应该让自己以英雄的形象来证明自己是一名钢铁般的共产主义战士,并且无畏无悔。

  共产党员就是这样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人,他们为共产主义而生,也可以为共产主义献身,他们倒在了黎明之前的枪口之下,慷慨赴死,但被消灭的是身体,得永生的是灵魂,是革命者的气节与精神。

没错,陈然、王朴、华健、雷震、蓝蒂裕、成善谋、李青林、江竹筠、唐虚谷、齐亮、王敏、王振华、黎洁霜、黄显声、刘国鋕、许晓轩、邓惠中、蔡梦慰&;&;这一长串闪光不朽的名字已经永远镌刻在了红岩之上,永远镌刻在了党史之上,永远镌刻在了人民心上。

  忠诚者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有人评说他们以铮铮铁骨书写忠诚,但我觉得用&;铁&;字还是小瞧了先辈们。

他们所承受的囚禁之苦、皮肉之苦,以及天将亮而夜漫长的等待之苦、精神之苦,早已超越了钢铁的承受力。

如果不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人,怎能具有忠贞不二的心脏、坚定不移的志向、矢志不渝的信仰?

又怎能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进行最彻底的抗争?

感谢罗广斌完成了小说《红岩》的创作,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红岩的故事,知道了那些血雨腥风中可歌可泣的忠诚。

  背叛者如何伪装投机的思想作风?

  忠诚令人鼓舞,令人斗志昂扬,令人充满必胜信念。

然而,就在这种夺取胜利的征途上,总有一些败类出现我们的队伍当中,阻碍着革命的成功。

多数革命者的忠诚,不能代表全部革命者的忠诚,这也是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受巨大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起初,由于一个缺乏斗争经验的年轻党员陈柏林错将潜伏在自己身边的伪装进步青年的&;红旗特务&;曾纪纲介绍给上线任达哉,导致了任的被捕,而任的叛变又导致了许建业的被捕,许则因为轻信假扮看守的特务陈远德,暴露了重庆市工委书记刘国定,继而从书记开始,引发了一连串地叛变,相继牵出李忠良、余永安以及重庆市工委副书记冉益智,冉益智甚至与刘国定争着比着出卖情报、邀功领赏,使地下党组织近乎瘫痪,大量党员骨干被捕入狱。

  背叛者的出现不禁让我们沉思:

他们骨子里这般软弱,为何在平时看得却那般坚强?

他们并不坚定的信仰,又是怎样通过投机的思想得以严密伪装?

带着这些疑问,我曾拜访过臭名昭著的杀人魔窟渣滓洞,以及相距不远的白公馆,试图从历史的现场找到想要的答案。

虽然那里早已寻觅不到当时的阴森恐怖,但图文并茂的历史痕迹还是无声无息地向到访者进行着血泪控诉,仿佛一切都还历历在目。

  重庆市工委书记刘国定和副书记冉益智这两位重庆地下党的最高领导人,每次组织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时都会语重心长地进行教育引导,要求新党员誓死效忠于党、不惜献出生命,但轮到自己面对生死考验甚至只是伤痛考验时,他们却一下子软了下来,迅速交待情况,以求&;坦白从宽&;。

不仅如此,他们为了荣华富贵,居然甘做敌人的走狗,丧心病狂地疯咬我们的同志。

由此可见,信仰对于叛徒而言,只是用来嘴上嚷嚷给别人看的,而并非源自内心的执着追求,它甚至只是用来粉饰和掩盖自己投机思想作风的一个道具而已。

  类似的叛徒还有一些,比如任达哉、李忠良等。

他们说一套、做一套,做的是这一套,想的是另一套,或者明着做一套、暗着做一套,他们心口不一,言行不一,或者言与行勉强一致。

说到底,他们就像&;两头倒&;的&;墙头草&;,具有很强的投机思想和钻营作风,只是平时善于用光鲜的理论和进步的言论来伪装自己、迷惑别人、假扮崇高罢了。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叛徒,比如李文祥、涂孝文等。

李文祥的革命意志并非瓦解在敌人的刑具面前,而是在半年多的囚监生活中逐渐对追求的信仰产生了动摇,最终背叛了党;而涂孝文则恰好相反,他先屈服于皮肉之苦,沦为可耻的叛徒,后来则因为受到革命同志宁死不屈的感化,良心受到谴责,党性得以复燃。

但是,不管是&;两头倒&;的叛徒,还是&;半截子&;的叛徒,背叛了就是背叛了,无论有千万种理由,亦无论是否改邪归正,只要成了或成过背叛者,就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后来者如何传承伟大的红岩精神?

  翻阅《忠诚与背叛》让我们了解到一个真实的红岩,而看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穿越历史烟云的精神朝圣,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刻的触动,也在我们的心里敲响了意味深长的警钟。

信仰是灵魂的抗菌剂,忠诚与背叛的抉择背后往往取决于信仰的强弱与纯洁度的高低。

我们唯有把忠诚于党的信念深植于心,把纯洁于心的党性付诸于行,才能抵挡住任何糖衣炮弹和明枪暗箭的袭击,对党始终保持绝对的忠诚。

  眺望那座曾经埋葬了无数花一般青春生命的歌乐山,我思考良久,想了很多。

当年监狱党组织提交的《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所建议的&;狱中八条&;,是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那些关于加强纯洁性的忠告如今听来依然是那么震耳欲聋。

虽然红岩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但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四个考验&;、&;四个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信念不坚、作风不正、为政不廉等问题在党内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危险对党员忠诚度的考验甚至不亚于白色恐怖下的血雨腥风。

  胡锦涛审时度势,在今年的中央纪委全会上强调指出全党要坚持&;四个相结合&;,大力保持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这为我们&;弘扬红岩魂、保持纯洁性&;提供了有力遵循。

作为组织来讲,保持纯洁性就应当维护党的肌体健康,坚决把背离党纲党章的蜕化变质分子和腐败分子清除出党;作为个人来讲,保持纯洁性就应当坚定立场和信仰,主动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影响;领导干部尤其需要以身作则带头保持纯洁性,以正确的世界观做人、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以正确的权力观做官,拒腐防变,一尘不染。

如此一来,我们才能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沿着他们的足迹,不断从一场胜利走向另一场胜利,以革命的名义让真实的&;红岩&;永存!

  红岩精神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与感动,教会了我们太多的担当与责任,启迪着我们如何去坚守信仰、纯洁内心深处那个最高贵的灵魂。

忠诚是一种追求,需要一代代党员接力传承。

要让红岩精神处处放光彩而且红又艳,我们就应当努力传承革命先烈们那种无限忠诚、无比纯洁的强大基因,充分认清党面临的&;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充分认清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用&;四种意识&;、&;四个相结合&;去化解&;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坚守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丹心写精神,热血铸忠诚,忠诚是一种经受生死考验的信念,忠诚是一种扣动你我心弦的气节。

&;这本书出版快一年了,封面上的这些字句还是那么光鲜醒目、掷地有声。

我时常在想:

看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看自己。

看这本书,既是看敌我的斗争,更是看忠诚与背叛的斗争,同时也在看自己与内心的思想斗争。

斗争永远不会停止,所以,读过&;红岩&;那段极不平凡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尤其应该扪心自问:

如果今后遭遇到类似红岩斗争的那般困境,我们还是否能像红岩的革命先烈那样以高度自觉的纯洁党性,始终保持一颗拳拳向党的赤子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