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8771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

八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第一课时

教案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案重点: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案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0+5=3535–5=30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差

教案流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

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

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怎么能算出来?

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

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

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

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

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馈:

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

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

  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

你是怎么想的?

(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做一做。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P69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指名说53+4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9:

3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完整说出来吗?

(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设计P69的4题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发现低年级段,让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找到计算的技巧,计算的不同点,就可以大大提高它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在计算练习过程中,我还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竞争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同样可以调动它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探求欲望。

在解决问题环节我安排了这样的练习效果也不错。

第二课时

教案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案重点:

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案难点:

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板书设计: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30+20=5050-20=30

3个十加2个十5个十减2个十

得5个十,是50.得3个十,是30.

教案流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

春天在哪里)

  1、师:

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书上的主题图)

  2、师:

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

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

  大概有多少黄花?

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

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

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

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

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

有多少盆?

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

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认真了,那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呢?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

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

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

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

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

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

我要搬走10盆花,)

  师:

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自己想一想这样解答?

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巩固练习,

  P70的试一试,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

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它们都是什么数?

(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

在计算时要怎么办?

(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的1题

  (出示1题图)老伯伯看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谢谢大家了。

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师: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题:

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

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

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71的3题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

板书课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课后反思:

从授课内容上看,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把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掌握熟练了,这里的学习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孩子的计算,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非常高,特别是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进位,不退位和退位,以及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学完了以后,个别孩子的计算不是把加法看成减法,就是不该进位的进位,不该退位的退位,此类问题将在复习课中加强解决。

第三课时

教案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案重点: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案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0+16=□

(1)2个十加1个是和6个一,等于3个十6个1……

(2)把16分成10和6,先算20加10等于30……

教案流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

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

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怎么能算出来?

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

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

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

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

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馈:

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

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

  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

你是怎么想的?

(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P72的试一试。

  先在书上完成“试一试”,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P73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指名说53+4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73:

4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完整说出来吗?

(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课后反思: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到学生自己各自喜欢的学习方式都很有特色,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于知识早就会了,可在做的过程中,却没有做对,个别同学好的习惯还未正确形成。

 

第四课时

教案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案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案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6–20=□36–20=16

306

10

(1)3个十去掉2个十,还剩1个十……

(2)先算30减20等于……

教案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

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

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

你喜欢什么玩具?

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

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

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

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

(用减法算)

  师:

你知道这么列式吗?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

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

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

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

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

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

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

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

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75的第1题

  要求:

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独立完成P75的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要求,再计算和填空。

课后反思:

我通过变文字为算式的练习,让学生感到这样的文字题就是我们原来学习的填空题,不但降低了难度,让学生感到前面的知识如果学得不扎实,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从而提醒学生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投机取巧害的只能是自己

 

第五课时

教案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过生活情境的模拟教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重点:

求两数相差的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方法。

教案难点:

求两数相差的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方法。

板书设计: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提问题,并解答。

(故事书46本;连环画40本;英语50本)

一班借30本故事书,二班借20本连环画。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46-30=16(本)

(2)两班一共借了多少本?

30+20=50(本)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演示)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快乐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在森林里早上出去采果子,晚上回到家里唱歌跳舞,生活的很幸福。

这一天他们采了很多的果子回来了,突然两个小矮人争起来了。

他们到底在争什么呢?

我们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对回答问题好的同学给他们组奖一朵小红花)

  课件出示:

两个小矮人的对话(蓝衣服的小矮人说:

我摘了12个果子,红衣服的小矮人说我摘了8个,)

  问:

(1)你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先同桌互说,互提,然后再指名说,同时老师板书)

(2)那你能够根据这些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吗?

请试一试。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老师板书)

  板书:

8+6=14

  8-6=2

  (3)观察以上的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归纳得出:

求多多少或者是少多少?

多几或者是少几都可以用减法计算。

  2、做一做  (电脑出示:

P77:

练一练)

  

(1)先让学生同桌互编数学小故事并列式计算。

  

(2)集体订正 

  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每个组红花的获得情况:

  1)先数一数:

每个组各有几朵花

  2)你可以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活动,在小组里互提互说)

  3)指学生说,其它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口头列出算式计算,看一看,谁最聪明。

  问:

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4、出示第77页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课后反思:

我把“出题权”交给了学生。

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课堂效果不错。

第六课时

教案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认识加法竖式,学会用竖式计算,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

3.体验算法多样化,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案重难点:

认识加法竖式,学会用竖式计算。

板书设计: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两位数加一位数

23+4=27写成竖式,用笔算。

十个十个

232323

+4+4+4

2727

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案流程:

一、观察情景图

1.引导学生看情景图,说一说图中的信息,给出问题,请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一共采了多少个?

23+4=□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提示可以摆小棒,边摆边算。

(1)3根加4跟等于7根……

(2)先算3加4等于7……

3让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4.用竖式计算。

学生第一次认识加法竖式,教师要示范竖式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

十个十个

232323

+4+4+4

2727

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鼓励算法多样化,不要求必须用竖式。

三、练一练

第1题,要注意检查竖式中得数的书写位置。

第2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第3题,是一道配有实物信息的简单问题。

要指导学生明白题意后,再自己完成。

第4题,让学生自己做,然后同学间进行交流。

﹤﹥=

22+4○3051+7○62

69○63+654○45+4

课后反思: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案理念,按照这样的教案,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通过多样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感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而自主的选择最优的口算的方法,并且通过练习达到认可和巩固的作用。

 

第七课时

教案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

教案重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教案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板书设计: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4+8=□

十个十个

242424

1

1

+8+8+8

3232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教案过程:

一、基础联系,课件出示口算

  

(1)进位加法练习

  8+5  7+8   6+8

  5+7  4+9   7+3

  

(2)旧知复习

  20+9  2+60  69+30

  25+4  62+3  52+20

  (全班练习,指明说出算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

联欢晚会上的欢乐景象,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

并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2个小朋友,并配上画外音对话:

我们班要准备联欢会的饮料,一共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3、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

 5、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交流评价。

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各种有道理的解法,鼓励学生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7、小结:

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来解答我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同学是用进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学过的知识,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来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计算方法

 1、P81试一试,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培养学生用语言内化知识的能力。

  2、P81练一练的1至3题

第1题,让学生试做,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计算。

最后进行交流。

第3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但要注意检查正确率。

课后反思:

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口算方法,不要急于评价优劣,应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质疑、剖析。

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来反思。

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的思路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第八课时

教案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案重点:

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案难点:

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板书设计: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

算一算,比一比。

32+50=45+8=

50+32=8+45=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

教案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

  23+7 75+9 8+23

  56+9 50+5 48+5

  79+5 42+50 5+44

  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

  9+27 6+27 6+30

  9+30 14+6 54+5

  36+5 46+3 33+7

  3、指名说一说:

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二、自主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的第1、2、3题。

  要求:

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

你是怎么算的?

  2、游戏——小小邮递员

  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

  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一练的第1、2题。

  要求:

1、小组里口说结果。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你是怎么想的?

  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练一练的第3题,

  要求:

1、先说出图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独立计算。

  练一练的第2题。

  注意:

先计算在比较大小。

课后反思:

通过比较练习,发现最优方法。

教案中,根据教材的思路教给学生一般的口算方法。

在学生掌握一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最后,通过比较找出比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第九课时

教案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学会竖式计算方法,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的道理。

3.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重难点:

学会竖式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

46–4=□

十个十个

464646

-4-4-4

4242

笔算减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教案流程:

一、计算画片的张数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小强还有多少张?

46–4=□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并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1)4个十和6个一减去4个一……

(2)把46分成40和6……

3.学习用竖式算。

教师要示范用竖式计算的全过程,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的道理。

46–4=□

十个十个

464646

-4-4-4

4242

笔算减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二、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计算,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对学生的不同方法要给予鼓励。

三、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自己计算,教师要注意检查竖式中得数的书写位置。

第3题,要求先计算,再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用线连起来。

第4题,要让学生理解图意,再列式计算。

有48棵花,还有6棵花没浇,已经浇了多少棵?

□○□=□(棵)

课后反思:

贯彻课程标准,重视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习用竖式计算时,由于本节课是不进位,所以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板书的竖式,自主探索“为什么要竖着列?

”体会到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而得出计算方法把握住了重点,解决了难点。

 

第十课时

教案目标:

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案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案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设计: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4-8=□

十个十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