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9580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

安装与调试竞赛规程山东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

 

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单元

安装与调试赛项

 

1.赛项描述

本赛项聚焦切削加工领域智能制造单元技术应用实际,结合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运用智能制造基础关键技术,结合CAD/CAM软件进行零件数字化设计及编程、数控仿真加工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进行赛项设计,旨在促进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技术提升和培养。

本赛项要求完成工业机器人及周边主要硬件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并完成零件的数字化设计编程、及零件的虚拟加工。

竞赛内容主要包含:

基于CAD/CAM软件的工件设计、数控仿真加工软件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以及职业素养与安全操作等6个竞赛任务。

任务1:

基于CAD/CAM软件的工件设计

根据任务书给定任务要求,利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数字化设计、工艺设计和数控编程。

任务2:

数控仿真加工软件的应用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要求,在含有KND1000T\KND1000M的软件上模拟运行数控程序,进行零件的虚拟加工。

任务3:

工业机器人及周边设备的安装调试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任务要求和现场提供的部件,进行工业机器人夹具、气动部件及外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4:

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及调试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任务要求,进行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调试。

实现工业机器人从仓库取出工件,再由工业机器人按照任务书要求码放到指定位置。

任务5:

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任务要求,完成基于PLC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

实现智能制造单元中各设备的安全、协调运行。

任务6:

职业素养与安全操作

在整个比赛期间,选手应严格防止机器人运动造成人身伤害,严格遵循相关职业素养要求及安全规范,包括安全文明参赛,着装、操作规范,工具摆放整齐,资料归档完整等。

2.竞赛题目

2.1竞赛形式

本赛项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其中:

理论考试占比为20%,实操考核占比为80%。

2.2命题标准

本赛项主要考察选手对智能制造单元的安装调试及应用能力,考察选手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具体包括:

CAD/CAM软件的应用、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和编程、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职业素养与安全操作。

组委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统一命题。

其中,职工组按照《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要求,学生组按照《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要求,同时兼顾《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结合切削加工领域智能制造单元应用技术发展状况和企业生产实际,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命题内容和考核评价方法组织命题。

2.3命题内容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任务要求和现场提供的智能制造单元部件,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于CAD/CAM软件的工件设计、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和编程、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以及职业素养与安全操作等。

竞赛任务设计如表1所示。

表1竞赛任务设计

竞赛任务

竞赛内容

分值(100分)

任务一基于CAD/CAM软件的工件设计

利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数字化设计

10

利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工艺设计

利用CAD/CA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

任务二数控仿真加工软件的应用

把数控程序导入数控仿真加工软件

20

能够在数控仿真加工软件系统内运行加工程序

能够在数控仿真加工软件中模拟零件加工

任务三工业机器人及周边设备的安装调试

工业机器人夹具的安装与调试

10

启动部件的安装与调试

机器人周边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四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及调试

工业机器人的编程

30

工业机器人的试运行

工业机器人和周边设备的配合运行

任务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PLC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

20

实现智能制造单元各设备的安全、协调运行

任务六职业素养与安全操作

严格防止机器人运动造成人身伤害;严格遵循相关职业素养要求及安全规范,安全文明参赛;操作规范;工具摆放整齐;着装规范;资料归档完整等

10

2.4竞赛时间

实操考核连续120分钟。

3.命题方式

3.1命题流程

专家组根据本竞赛规程的要求组织命题。

竞赛采用建立赛题库的方式进行。

3.2最终赛题产生的方式

各组别分别建成由3套竞赛赛题组成的竞赛题库,比赛前随机抽取竞赛赛题。

竞赛时,同一天比赛的相同赛项选手采用相同试题。

赛题抽取是在大赛组委会监督仲裁组的监督下,由赛项专家组长提供实际操作赛题库的赛题,裁判员代表随机抽取。

各赛项同一天比赛须抽取1套赛题作为比赛正式用题,抽取1套赛题作为比赛备用赛题。

组委会办公室须指定专人负责赛题抽取、印刷、加密保管、领取和回收工作。

4.评判方式

4.1评判流程

操作技能评分由过程评分、结果评分、违规扣分三部分组成。

4.1.1过程评分

过程评分至少由2名现场评分裁判根据评分细则,共同对选手的操作进行客观评分;若现场评分裁判对选手的评分有分歧时,由现场裁判长裁决。

学生组的职业素养评分在裁判长安排下由3名现场裁判在竞赛过程中独立评分,评分裁判对3名现场裁判的评分进行综合,产生选手的职业素养成绩。

4.1.2结果评分

结果评分至少由2名裁判根据评分细则进行客观评分,并记录评分结果。

4.1.3违规扣分

选手竞赛中有下列情形者将予以扣分:

(1)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扣实操总分10~15%,情况严重者取消竞赛资格。

(2)因违规操作损坏赛场提供的设备,污染赛场环境等严重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视情节扣实操总分5~10%,情况严重者取消竞赛资格。

(3)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员工作,视情节扣总分5~10%,情况严重者取消竞赛资格。

4.2成绩复核

为保障成绩评判的准确性,监督仲裁组将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30%的所有参赛选手的成绩进行复核;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抽检覆盖率不得低于15%。

如发现成绩错误以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长,由裁判长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

复核、抽检错误率超过5%的,裁判组将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

4.3最终成绩

赛项最终得分按100分制计分。

最终成绩经复核无误,由裁判长、监督仲裁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

4.4成绩排序和奖项设定

4.6.1名次排序方法

名次的排序根据选手竞赛总分评定结果从高到低依次排定;竞赛总分相同者,实操得分高的优先。

若实操得分相同“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及调试”任务得分高者优先。

若得分再相同,“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任务得分高者优先。

5.大赛的基础设施

5.1竞赛平台条件

本赛项以智能制造技术推广应用实际与发展需求为设计依据,将工业机器人、PLC控制技术、检测技术、数控仿真技术等综合运用,构成大赛技术平台。

技术平台具备零件数字化设计和工艺规划、数控仿真加工过程、工业机器人搬运等功能。

智能制造单元技术平台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含六轴多关节机器人、物料仓库、控制系统等。

图1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单元技术平台主视图

5.2赛场设备主要配置清单

赛场设备主要配置清单详见表2。

表2智能制造单元主要配置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主要参数

1

工业机器人

1

KEBA控制系统

2

物料仓库

1

14个仓位

3

电气控制系统

1

S7-1214

5.3选手自带的仪器和工具

选手自带的仪器、工具等物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品:

清单如下表3所示。

表3仪器工具清单

序号

名称

建议型号

数量

1

计算机

Win7旗舰版、博途V14、含有KND1000以上数控系统的仿真软件、CAD\CAM软件(CAXA2016、Mastercam2017教育版、中望3D、Esprit2017教育版版)四选一、屏幕录像软件

1-2台

2

万用表

VC890D

1-2个

3

试电笔

氖管式

1支

4

内六角扳手

7件套

1-2套

5

十字螺丝刀

3×75

1-2把

6

十字螺丝刀

5×150

1-2把

7

一字螺丝刀

3×75

1-2把

8

一字螺丝刀

5×150

1-2把

6.大赛竞赛流程

6.1场次安排

根据参赛选手报名人数和设备数量而定,原则上每天安排2场比赛。

理论知识竞赛安排一个场次。

6.2场次和工位抽签

竞赛前由组委会办公室统筹考虑参赛人数和设备台套数,确定竞赛场次和抽签原则。

工位抽签在赛前30分钟进行。

6.3日程安排

竞赛前将根据参赛人数等做出详细日程表,日程安排另行公布。

7.裁判员条件和工作内容

7.1裁判长

裁判长由组委会办公室通过遴选审核确定。

7.2裁判员的条件和组成

7.2.1裁判员须符合裁判员工作管理规范,赛前由组委会办公室统一组织裁判员培训。

7.2.2裁判员应服从裁判长的管理,裁判员的工作由裁判长指派或抽签决定。

在工作时间内,裁判员不得徇私舞弊、无故迟到、早退、中途离开工作地或放弃工作,否则将视其影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直至取消裁判员资格并记录在案。

7.2.3裁判员按工作需要,由裁判长将其分成加密裁判组、现场裁判组、结果评分组等若干小组开展工作。

其中加密裁判组3人/组、结果评分组2人/组。

现场裁判组根据参赛工位和场次确定分组,原则上每组选手配2名裁判。

各小组在裁判长的统一安排下开展相应工作。

7.3裁判员的工作内容

7.3.1裁判员赛前培训

裁判员需在赛前参加裁判工作培训,掌握与执裁工作相关的大赛制度要求和赛项竞赛规则,具体包括:

竞赛技术规则、竞赛技术平台、评分方式、评分标准、成绩管理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应急预案等。

7.3.2裁判员分组

在裁判长的安排下,对裁判员进行分组,并明确组内人员分工及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等。

7.3.3赛前准备

裁判执裁前对赛场设备设施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做好执裁的准备工作。

7.3.4现场执裁

现场裁判负责引导选手在赛位或等候区域等待竞赛指令。

期间,现场裁判需向选手宣读竞赛须知。

提醒选手遵照安全规定和操作规范进行竞赛。

竞赛过程中,裁判员不得单独接近选手,除非选手举手示意裁判长解决竞赛中出现的问题,或选手出现严重违规行为。

裁判员无权解释竞赛试题内容。

竞赛中现场裁判需做好赛场纪律的维护,对有违规行为的选手提出警告,对严重违规选手,应按竞赛规程予以停赛或取消竞赛资格等处理,并记录在《赛场情况记录表》。

在具有危险性的作业环节,裁判员要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

现场裁判适时提醒选手竞赛剩余时间,到竞赛结束时,选手仍未停止作业,现场裁判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权强制终止选手作业。

加密裁判和现场裁判负责检查选手携带的物品,违规物品一律清出赛场。

竞赛结束后裁判员要命令选手停止竞赛,监督选手提交成果、图纸、电子存储设备、草稿纸等一切竞赛文件。

竞赛换场期间,现场裁判须做好选手的隔离工作。

7.3.5竞赛作品加密和解密

加密由加密裁判员负责;评分结果得出后,加密裁判在监督人员监督下对加密结果进行解密,并形成最终成绩单。

7.3.6成绩复核及数据录入、统计

如在成绩复核中发现错误,裁判长须会同相关评分裁判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

7.4裁判员在评判工作中的任务

现场裁判根据裁判长的安排,在竞赛过程中进行执裁,根据参赛选手的现场表现,依据赛题要求、评分细则完成过程记录和评分,填写记录评分表并签字确认;结果评分裁判根据参赛选手提交的竞赛成果,依据评分细则进行评分;统分裁判负责在监督人员监督下完成统分工作,统分表须由统分裁判、裁判长、监督仲裁组成员共同签字确认。

各模块统分结束后,统分裁判在监督仲裁人员监督下完成汇总计分工作,填写成绩汇总表。

在正式公布竞赛成绩之前,任何人员不得泄露评分结果。

7.5裁判员在评判中的纪律和要求

7.5.1裁判员必须服从竞赛规则要求,认真履行相关工作职责。

裁判员在工作期间不得使用手机、照相机、录像机等通信和数据存储设备。

在竞赛、评分过程中,不得拍照赛题、图纸、竞赛作品。

7.5.2监督仲裁人员不得干扰裁判人员工作,对于执裁评分的质疑应向裁判长提出,并由裁判长视相关问题做出解释和解决。

7.5.3过程评分要由至少两位裁判共同执裁。

7.5.4现场裁判应及时响应参赛选手提出的问题和合理要求。

7.5.5现场裁判发现选手不当操作可能产生安全问题,应及时提醒,并做好记录。

7.5.6现场裁判不得在竞赛选手附近评论或讨论任何问题。

7.5.7职业素养评判时不得相互讨论,不得引导他人判断。

7.5.8裁判长有权对评判不当造成不良影响等情况的裁判人员做出终止其裁判工作的处理。

8.选手条件和工作内容

8.1选手的条件和要求

凡从事相关工作经历的企业职工、社会从业人员以及院校教师和全日制在籍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本次比赛。

8.2选手的工作内容

8.2.1熟悉场地和设备

(1)赛前安排各参赛队和选手统一有序的熟悉竞赛场地和设备。

(2)熟悉场地时不发表没有根据以及有损大赛整体形象的言论。

(3)熟悉场地严格遵守大赛各种制度,严禁拥挤、喧哗,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8.2.2检录时选手抽签确定赛位

赛前选手抽取赛位号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证赛场秩序。

8.2.3竞赛过程中

选手遵守竞赛纪律,服从赛场规范,按照赛题要求完成竞赛。

8.2.4竞赛结束时

选手按照裁判员要求停止操作,并提交电子文档、赛题、图纸、草稿纸等所有相关内容。

8.3赛场纪律

8.3.1选手在竞赛期间不得携带、使用手机、照相机、录像机等通信设备,不得携带非大赛提供的电子存储设备、资料。

8.3.2竞赛期间,除非有安全隐患,裁判员不得主动接近选手及其工作区域,不许主动与选手接触与交流。

8.3.3竞赛结束铃声响起以后,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

选手应及时把赛题、图纸、电子文档、草稿纸等所有相关文件提交给现场裁判,并确认。

8.3.4未经裁判长允许,不得延长竞赛时间。

8.3.5未经裁判长允许,竞赛结束后,选手不能离开赛场。

8.3.6参赛选手不得有损坏竞赛设备和影响下一场竞赛的行为。

8.3.7参赛选手如果违反前述相关规定,视违规程度,受到“总分扣除10-20分、不得进入前5名、取消竞赛资格”等不同处罚。

8.3.8选手文明参赛要求

(1)竞赛现场提供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资料、工具等,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和存储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判组裁定取消竞赛成绩。

(2)参赛选手必须及时备份自己的竞赛数据,并将全部数据文件存储至计算机指定盘符下,不按要求存储数据,导致数据丢失者,责任自负。

(3)实操部分竞赛分批依次进行,参赛队或参赛选手的竞赛场次和工位采取抽签等方式确定,场次确定由组委会办公室另行安排,工位抽签在本场次赛前30分钟进行。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全部选手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

(4)参赛队或参赛选手按照参赛场次进入比赛场地,利用现场提供的所有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任务。

(5)同一赛项比赛采用相同的竞赛赛题。

(6)操作技能竞赛,参赛选手在赛前30-60分钟(以竞赛日程为准),凭参赛证和身份证进入赛场检录。

检录工作由检录裁判负责,当选手全部检录后,由监督员和工作人员引导至赛场。

(7)工位抽签工作由加密裁判负责,选手工位抽签后,选手参赛证更换成参赛工位号,选手在竞赛工位抽签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后,凭参赛工位号进入竞赛工位准备竞赛。

竞赛场次和竞赛工位号抽签确定后,选手不准随意调换。

(8)工位抽签后,由裁判长进行安全教育,确认现场条件,赛前10分钟领取赛题,裁判长宣布竞赛开始后才可开始操作。

(9)竞赛过程中,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竞赛时间内。

(10)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禁止不安全操作和野蛮操作,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个人因素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不予延时,情节特别严重者,由大赛裁判组视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决定(最高至终止竞赛),并由裁判长上报大赛监督仲裁组;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大赛裁判组视具体情况做出延时处理并由裁判长上报大赛监督仲裁组。

(11)如果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应报裁判员批准,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竞赛相关工作。

选手提前结束竞赛后,需原地等待,不得离开赛场,直至本场比赛结束。

(12)裁判长在竞赛结束前15分钟对选手做出提示。

裁判长宣布竞赛结束后,选手应立即停止竞赛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把赛题、图纸、U盘、草稿纸等所有相关内容上交至现场裁判员。

(13)评判结束,选手应立即清理现场,包括竞赛设备及周边卫生并恢复竞赛设备原始状态等。

经现场裁判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确认后方可离开工位。

经裁判长统一确认后,选手统一离开赛场。

清理现场工作是对选手职业素养评判的内容之一。

(14)参赛选手在竞赛赛过程中,必须带安全帽(女选手长发不得外露),穿工作服、防砸防刺穿劳保工作鞋,佩戴护目镜。

(15)选手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16)各类赛务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签发的相关证件,着装整齐。

(17)除现场裁判员和参赛选手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区域。

赛场安全员、设备和软件技术支持人员、工作人员必须在指定区域等待,未经裁判长允许不得进入比赛区域,候场选手不得进入赛场。

9.竞赛场地要求

9.1场地面积要求

除设备占用面积以外,选手操作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赛场要为选手留有集合准备的室内空间。

要为裁判员留有执裁空间。

赛场必须备有通风设备,保证赛场内空气流通和清洁。

9.2场地照明要求

竞赛场地照明应充足、柔和。

9.3场地消防和逃生要求

赛场必须留有安全通道。

竞赛前必须明确告诉选手和裁判员安全通道和安全门位置。

赛场必须配备灭火设备,并置于显著位置。

赛场组织人员要做好竞赛安全、健康和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等工作。

10.竞赛安全要求

10.1选手安全防护措施要求

选手安全防护措施要求如表4所示。

表4选手安全防护装备

防护项目

图示

说明

眼睛的防护

1.有溅入危险时必须佩带

2.带近视镜也必须佩戴

足部的防护

防滑、防砸、防穿刺、绝缘

安全帽

1.用来保护头顶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

2.比赛全程选手必须佩带安全帽

 

工作服

1.必须是长裤

2.防护服必须紧身不松垮,达到三紧要求

3.组委会统一提供上衣

大赛时,裁判员对违反安全与健康条例、违反操作规程的选手和现象将提出警告并进行纠正。

不听警告,不进行纠正的参赛选手会受到不允许进入竞赛现场、罚去安全分、停止加工、取消竞赛资格等不同程度的惩罚。

选手防护装备佩带要求见表5。

表5选手防护装备佩带要求

时段

要求

备注

实操时

牛仔裤配紧身上衣也可

编程时

10.2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和限制

选手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见表6所示。

 

表6选手禁带的物品

有害物品

图示

说明

防锈清洗剂

禁止携带

酒精、汽油

严禁携带

有毒有害物

严禁携带

10.3医疗设备和措施

赛场必须配备医护人员和必须的药品。

11.竞赛须知

11.1参赛队须知

11.1.1本赛项为团体赛,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其分工自行决定。

11.1.2参赛队员在报名获得审核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队员因故不能参赛,须由各市人社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3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规定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队员。

11.1.3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以及工作证、学生证、身份证等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

11.1.4各参赛队按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参加竞赛前熟悉场地环境的活动,未按时参加视同放弃熟悉场地。

11.1.5各参赛队按组委会统一要求,准时参加赛前领队会。

11.1.6各参赛队在竞赛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11.1.7各参赛队在竞赛期间,应保证所有人员的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和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为领队、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11.1.8各参赛队要发扬良好道德风尚,听从指挥,服从裁判,不弄虚作假。

11.2指导教师须知

11.2.1一支参赛队只能配备一名指导教师,一名指导教师可指导多名选手。

指导教师经报名、审核后确定,一经确定不得更换,如需更换,须由各市人社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3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规定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指导教师。

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评定优秀指导教师资格。

11.2.2对申诉的仲裁结果,领队和指导教师应带头服从和执行,还应说服选手服从和执行。

凡恶意申诉,一经查实,大赛组委会将追查相关人员责任。

11.2.3指导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竞赛的技术规则和赛场要求,指导选手做好赛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11.2.4领队和指导教师应在赛后做好技术总结和工作总结。

11.3参赛选手须知

11.3.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服从裁判员和竞赛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安排,自觉维护赛场秩序,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11.3.2参赛选手不得将通讯工具、任何技术资料、工具书、自编电子或文字资料、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以及其他即插即用的硬件设备带入比赛现场,否则取消选手比赛资格。

11.3.3参赛选手应严格按竞赛流程进行竞赛。

11.3.4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并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件,按竞赛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场地参赛。

11.3.5理论知识竞赛时间为60分钟,操作技能竞赛时间为120分钟,参赛选手按照裁判长指令开始、结束竞赛。

11.3.6参赛选手须按时到赛场等候检录(赛前至少30分钟)、抽签进入赛场,并按照指定赛位号参加比赛。

正式竞赛开始尚未检录的选手,不得参加竞赛。

已检录入场的参赛选手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

理论比赛开始30分钟后,参赛选手方可离开赛场。

11.3.7参赛选手按规定进入竞赛工位,在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下,进行赛前准备,检查并确认竞赛设备。

11.3.8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参赛选手方可进行竞赛操作。

11.3.9参赛选手必须及时备份竞赛中自己的竞赛数据,并将全部数据文件存储至计算机指定盘符下,不按要求存储数据,导致数据丢失者,责任自负。

11.3.10竞赛过程中,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食品和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

11.3.11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个人因素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不予延时,情节特别严重者,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作出处理决定(最高至终止比赛)并由裁判长上报大赛监督仲裁组;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大赛裁判组视具体情况作出延时处理并由裁判长上报竞赛监督仲裁组。

11.3.12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员同意后,特殊处理。

11.3.13参赛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