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1203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我国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流与处理

2.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A.FeB.ZnC.NaD.Ca

3.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2+:

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CO2:

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C.2H:

2个氢元素

D.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

水银、铁水B.有机物:

碳酸、甲烷

C.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生铁D.盐类:

烧碱、纯碱

5.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

C.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水、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钾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C.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D.氧气、白磷、金刚石等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8.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能量观:

葡萄糖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B.分类观:

碳酸、碳酸氢钠都属于酸

C.微粒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D.守恒观:

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9.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D.镁离子与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1.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所属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叙述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研究水的组成

2H2O=2H2↑+O2↑

分解反应

B

探究一氧化碳还原性

3CO+Fe2O3

2Fe+3CO2

置换反应

C

用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

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D

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2HCl=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A.AB.BC.CD.D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Na+、SO

、OH-

B.H+、K+、CO

、Cl-

C.Mg2+、NH

、OH-、SO

D.Na+、Ca2+、NO

、Cl-

13.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点对应的溶液均是饱和溶液

B.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5.8%

C.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恒温下,加水可使KNO3溶液的浓度从b点转化为c点

二、填空题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新民西瓜

b.沟帮子烧鸡

c.沈阳不老林糖

d.大连海参

②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身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③厨房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2)汽车、高铁、飞机等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

①汽车的铅蓄电池工作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该反应的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属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3)同学们假日到外地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跟化学有关的问题,请你来解答下面的问题:

①他们准备的食品中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碳酸钠代替小苏打除去发醇面团中的酸

b.霉变的米粉、花生、面包

c.用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的食品

d.食盐腌制的咸鸭蛋、咸猪肉

②他们在居住的宾馆房屋内看到一个木炭雕塑,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木炭的________________性。

15.CaCO3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份,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

Ⅱ.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上述温度中,___________℃时煅烧所得CaO活性最高。

(2)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还含有少量Mg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活性CaCO3的流程如图3。

(资料:

氨水的pH约为11.7,氢氧化镁完全沉淀的pH约为10.87)

①步骤a中加入的药品为NH4Cl溶液,由此说明NH4Cl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如图2为浓度对钙、镁元素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可知NH4Cl溶液的质量分数达到10%以上主要溶解的是Ca(OH)2;浸取时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流程c通入NH3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调节溶液的pH值,二是_______。

③滤液1中通入NH3和CO2后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④向滤液1中滴加Na2CO3溶液,也能得到CaCO3,从节约药品角度分析图3所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物质)。

三、实验题

16.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A装置有一处错误是:

_______;利用C装置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__________,最后观察到_______即表示收集满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B装置作为反应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能混有哪些杂质:

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导管两端的字母)端进入。

四、计算题

17.根据初中化学酸、碱、盐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浓度为1:

5的稀盐酸(密度为1.03g·mL-1)进行化学实验,该盐酸由浓盐酸和水以体积比1:

5比例混合而成。

目前实验室中购置了市售溶质质量分数为38%,密度为1.18g·mL-1的浓盐酸,以此来配制此稀溶液,此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向试管中加入2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05g·mL-1.)滴入2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上述稀盐酸,直至溶液刚好变为色,即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试列式计算理论上需要加入上述稀盐酸多少滴?

(已知:

每滴溶液的体积近似为0.05mL)

(3)某校学生在完成该实验时,记录滴入的稀盐酸为32滴。

请思考实际滴数和理论滴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使用的浓盐酸具有强烈挥发性,使配制得到的稀盐酸浓度偏低

b.使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发生变质

c.滴入稀盐酸过程中,试管没有充分振荡

五、科学探究题

18.硫酸铜在纺织、印刷等行业有广泛用途。

Ⅰ.探究硫酸铜的制备

工业上可用铜屑、空气与稀硫酸在80℃条件下制备硫酸铜。

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酸铜的装置。

(1)多孔球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2)该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探究硫酸铜的性质

实验一: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

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I2为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蓝。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研究性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则该气体中___SO2(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___________来检验。

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实验结论)A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证明无O2;B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气体是H2。

(实验反思)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______________以确保安全。

实验二:

小组同学又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CuSO4溶液中得到一种蓝绿色固体,将蓝绿色固体充分灼烧生成了CuO、H2O和CO2,从而确定其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Cux(OH)yCOz。

(定量探究)为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小组同学准确称取蓝绿色固体32.0g,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实验。

步骤1:

打开止水夹K1、K2,关闭K3,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1、K2,打开K3;

步骤2:

点燃酒精灯,待C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完全变成黑色粉末,打开止水夹K1,继续通入空气至冷却到室温。

(问题与讨论)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完全变成黑色粉末后继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

(1)若实验结束后,称量反应前后D装置增重3.6g,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19.7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E中用Ba(OH)2饱和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有:

①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aCO3,生成沉淀的质量大,称量误差小;

②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应合理开发利用,错误;B、秸秆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而污染空气,故要综合利用,正确;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正确;D、生活污水要先处理再排放,否则会造成水体污染,正确。

故选A。

2.A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铁元素,故答案选择A

考点: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3.A

【解析】

A、Mg2+中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选项正确;

B、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

C、应该是2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

D、应该是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A

【解析】

A、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银、铁水都是单质,正确;B、有机物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碳酸不是有机物,错误;C、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冰水共存物是水的一种状态所以不是混合物,错误;D、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不是盐类,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定期不应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

故A错误。

B.不应放于体验区,更不要让观众触摸。

故B错误。

C.用盐酸除去铁剑上的锈斑。

故C错误。

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氮气性质稳定。

故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正确;C、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正确;D、白磷、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但是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D。

点睛:

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7.D

【详解】

A、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不是质量占空气总质量的1/5,故A错误;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A、葡萄糖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正确;B、碳酸属于酸、碳酸氢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属于盐,错误;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正确;D、电解水反应前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正确。

故选B。

9.B

【解析】

【分析】

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据此解答。

【详解】

A、镁离子(Mg2+)是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核内质子数不变,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提供信息可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故C正确;D、Mg2+与S2﹣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镁离子与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10.A

【解析】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正确;B.

,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所得溶液仍是原温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减小,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CO2不是酸,错误;D.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复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

A、水通电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错误,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

D、胃酸中含有盐酸,碳酸氢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

A、SO42-、B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Mg2+、NH4+与OH−离子,分别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

A、c点在曲线的下方,属于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

,故B错误;

C、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时,溶解度增大,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没有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b点的溶解度曲线上,属于饱和溶液,c点在溶液的下方,属于不饱和溶液,恒温下,加水可使饱和KNO3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即浓度从b点转化为c点,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4.bd元素食醋PbSO4bbc吸附

【详解】

(1)①a.新民西瓜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

b.沟帮子烧鸡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c.沈阳不老林糖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

d.大连海参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选bd;

②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元素;

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二者均能与常见酸类物质反应生成可溶盐,厨房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食醋;

(2)①汽车的铅蓄电池工作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原子种类

O

Pb

S

H

反应物中原子个数

10

2

2

4

已知生成物中原子个数

2

0

0

4

差值(2X)

8

2

2

0

X的化学式

PbSO4

该反应的中X的化学式为PbSO4;

②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是由不同材料符合在一起形成的,属于复合材料,选b;

(3)①a.用碳酸钠代替小苏打除去发醇面团中的酸,碳酸钠和酸类物质生成盐、二氧化碳、水,与小苏打和酸反应的产物相同,没有毒,选项错误;

b.霉变的米粉、花生、面包中常有黄曲霉素等毒性较强的物质,选项错误;

c.亚硝酸钠(NaNO2)是有毒物质,长期少量摄入,易导致癌症,短期摄入量达到一定量可致人死亡,不能代替食盐烹调的食品,选项错误;

d.食盐腌制的咸鸭蛋、咸猪肉,没有毒,选项正确。

故选bc;

②他们在居住的宾馆房屋内看到一个木炭雕塑,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木炭的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15.CaCO3

CaO+CO2↑9002NH4Cl+Ca(OH)2=CaCl2+2H2O+2NH3↑使镁离子以氢氧化镁沉淀形式析出CaCl2+2NH3+CO2+H2O=CaCO3↓+2NH4ClNH3NH4Cl

【详解】

本题是流程题。

主要考查了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读懂流程,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提示进行解答。

(1)煅烧石灰石时,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由表中数据可知,上述温度中,900℃煅烧所得CaO活性最高。

(2)①步骤a中加入的药品为NH4Cl溶液,根据流程图中“酸化”可知,氯化铵溶液显酸性;浸取时,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②氢氧化镁完全沉淀的pH约为10.87。

流程C通入NH3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调节溶液的pH值,二是使镁离子以氢氧化镁沉淀形式析出;

③滤液1中存在氯化钙,通入NH3和CO2后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2NH3+CO2+H2O=CaCO3↓+2NH4Cl;

④从节约药品角度分析图3所示流程的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可用作滤液1后调节溶液的pH;滤液1中通入NH3和CO2后生成的氯化铵,可用作酸化过程,图3所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NH3和NH4Cl。

16.长颈漏斗

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瓶内液面不断下降至瓶口,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氯化氢气体、水蒸气b

【详解】

(1)编号仪器名称:

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法制取氧气使用A装置,反应原理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

;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A装置有一处错误是:

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易导致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利用C装置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太早易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最后观察到瓶内液面不断下降至瓶口,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即表示收集满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化学方程式为

,选B装置作为反应发生装置的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原理:

关闭弹簧夹,气体增多压强增大,试管内液面下降,下降到隔板下方后,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漏斗内液面下降,试管内液面上升,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反应开始。

盐酸易挥发,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气体应从b端进入。

17.

(1)7.3%

(2)无,26(3)ac

【详解】

(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8%,密度为1.18g·mL-1的浓盐酸,该盐酸由浓盐酸和水以体积比1:

5比例配制成稀盐酸,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3%;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上述稀盐酸,直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即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

设理论上需要加入上述稀盐酸的滴数为x,

解得x≈26滴;

(3)a.使用的浓盐酸具有强烈挥发性,使配制得到的稀盐酸浓度偏低,实际使用的稀盐酸滴数偏多;

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如果使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发生变质,不影响参加反应的盐酸的量,不会导致实际滴数和理论滴数不一致;

c.滴入稀盐酸过程中,试管没有充分振荡,导致反应没有充分进行,实际滴数和理论滴数不一致。

故选:

ac。

18.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无带火星的木条溶液未出现蓝色(或无现象或无变化)铜网表面变红验纯吸收空气中的CO2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全部鼓入D装置中,二氧化碳全部鼓入E装置中,减少实验误差Cu3(OH)4CO3Ba(OH)2的溶解度大于Ca(OH)2,可以充分吸收CO2

【详解】

Ⅰ.

(1)多孔球泡的作用为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2)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