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91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docx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

跟踪检测(三十七)“文言虚词”基础强化练

一、“文言虚词”语段对点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

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

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

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

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

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

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

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古指马来人)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

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

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节)

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  焉:

      

(2)乃上书切谏乃:

      

(3)元昌览书而遽止而:

      

(4)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与:

      

(5)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者:

      

参考答案:

(1)语气助词,了 

(2)连词,于是、就 (3)连词,表承接,无实义 (4)介词,跟、和 (5)代词,……的人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

(2)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

参考答案:

(1)(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

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关键点:

“尝”“就”“受”“卒”)

(2)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关键点:

“乃”“集止”“绳”“清肃”)

参考译文:

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

他的祖先从琅琊向南迁移,迁居到丹阳,是江左名门望族。

他的祖父随王褒向北迁移入关,才在咸阳安家了。

他的父亲王弘直,是汉王元昌的朋友,汉王打猎无节制,(王弘直)就上书提意见,情意恳切。

元昌看了,便马上停止,不再打猎。

王方庆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

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唐高宗永淳年中,王方庆连续升任至太仆少卿。

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

广州在南海之滨,每年有马来人乘船运珍珠之类货物和中国做买卖。

旧都督路元睿贪污他们的货物,马来人带着刀具(把他)杀了。

王方庆在任几年,秋毫不犯。

另外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百姓有到官府诉冤的,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也未曾追查。

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当时人们认为从唐代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边光范,字子仪,并州阳曲人。

性谦退和雅,有吏材。

长兴四年,改太常丞。

丁内艰。

晋天福二年,拜太府少卿。

上书曰:

“臣闻唐太宗有言:

‘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

’则知此官实系治乱,必须得人。

今则刺史或因缘世禄,或贡奉家财,或微立军功,或但循官序。

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

望选能吏以苏民瘼,用致升平。

”奏入,留中不出。

晋少帝即位,拜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事,迁给事中。

时与契丹失欢,河朔连兵,命光范出使修好。

少帝以光范藩邸旧僚,待遇尤厚。

乾德五年,兼桥道使,朝廷遣使督治道,常六七辈,一使所调发民皆数百人,吏缘为奸,多私取民课,所发不充数,而道益不修。

光范计其工,以州卒代民,官给器用,役不淹久,人以无扰。

诏书褒美。

(选自《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一》,有删节)

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朕居深宫之中        之:

      

(2)则知此官实系治乱,必须得人则:

      

(3)时与契丹失欢与:

      

(4)少帝以光范藩邸旧僚以:

      

(5)所发不充数所:

      

参考答案:

(1)助词,的 

(2)连词,就 (3)介词,跟、和 (4)介词,因为 (5)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事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

译文:

(2)光范计其工,以州卒代民,官给器用,役不淹久,人以无扰。

译文:

参考答案:

(1)实在害怕(他们)治理百姓没有办法,管理下级官员没有策略,用这些人来管理百姓,那么百姓受到他们的好处就少了。

(关键点:

“术”“方”“牧”“赐”)

(2)边光范计算修路的工值,用州卒代替征调民工,官府提供工具,修道路的工作就不会长久,不打扰百姓的耕作。

(关键点:

“计”“代”“役”“淹久”)

参考译文:

边光范,字子仪,是并州阳曲人。

生性谦让、温和、文雅,有才干。

长兴四年,改做太常丞。

遭母丧。

晋天福二年,边光范拜太府少卿,上书说:

“我听说唐太宗有句话:

‘我住在深宫之中,看不到也听不到远处,所依靠的就是都督、刺史。

’这就知道这些地方长官实在是关系到国家的太平和动乱,特别需要选择得力的人。

现在的刺史有的因为世代享有爵禄做官,有的因为贡奉家财做官,有的因为刚刚建立小的军功做官,有的只是遵循官吏的等级做官。

实在害怕(他们)治理百姓没有办法,管理下级官员没有策略,用这些人来管理百姓,那么百姓受到他们的好处就少了。

希望选择有能力的官吏来减少人民的疾苦,从而天下太平。

”奏折上去后,皇帝把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复。

少帝即位,边光范拜为右谏议大夫,掌管开封府,(并很快)迁给事中。

那时后晋与契丹关系破裂,河朔地区连年战争,命令边光范出使修复关系。

少帝因为边光范是自己做藩王时的旧臣,待遇尤厚。

乾德五年,兼任桥道事,朝廷派遣专人负责各州治路,每年达六七次之多,每一任到地方后都要调发数百人,有些官吏就因此干些不法勾当,大多随意征收赋税,中饱私囊,发的钱财物资不够数,道路也不修。

边光范计算修路的工值,用州卒代替征调民工,官府提供工具,修道路的工作就不会长久,不打扰百姓的耕作。

宋太祖闻听后,下诏书夸奖边光范。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

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

诸葛亮寇天水,臻奏:

“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

”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

还,复职,加光禄大夫。

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深。

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

诏曰:

“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

”臻上疏曰:

“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

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曰:

“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

”臻曰:

“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

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

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

”俭行,军遂不利。

5.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乃以臻为征蜀将军      乃:

      

(2)帝方隆意于殿舍于:

      

(3)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之:

      

(4)非王者之事也也:

      

(5)欲以偏军长驱以:

      

参考答案:

(1)连词,于是、就 

(2)介词,表对象,无实义 (3)助词,的 (4)助词,表判断语气 (5)介词,用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

译文:

(2)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

(关键点:

“制”“恶”“诚”“堕”)

(2)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而我国仍旧按兵不动,休养将士,没有最终寻找机会讨伐它,实在是因为老百姓疲惫劳累的缘故。

(关键点:

“频岁”“寇”“案”“故”)

参考译文:

卫臻,字公振,陈留郡襄邑县人。

明帝曹睿即位,卫臻被晋封为康乡侯,加封为侍中。

诸葛亮进犯天水,卫臻向明帝建议说:

“应该派一支奇兵急赴散关,断绝蜀军粮道。

”明帝就任命卫臻为征蜀将军,授予他符节,让他都督指挥这次军事行动,刚到长安,诸葛亮就退兵了。

卫臻回到洛阳后,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又加封为光禄大夫。

当时,明帝正热衷于修建宫殿,卫臻多次恳切地规劝。

等到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卫臻又把这事报告给了明帝。

明帝下诏说:

“宫殿盖不成,我已经收心了,你怎么又管起这事来了呢?

”卫臻上疏说:

“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

臣常常细究这类事情,大多如此,我恐怕将来各职司会逐渐越职,以至犯了大罪。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明帝说:

“陛下即位以来,没有做出得以书写记载的业绩。

眼下吴、蜀倚仗地势险要,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平定的,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

”卫臻对明帝说:

“毋丘俭所说的都是战国时代使用的琐屑的计谋,并非成就王业者应该做的大事。

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而我国仍旧按兵不动,休养将士,没有最终寻找机会讨伐它,实在是因为老百姓疲惫劳累的缘故。

况且辽东的头领公孙渊从小生长在海上,对辽东的统治已经延续了三代,他们对外安抚少数民族,对内修整武器装备,习练战阵,而毋丘俭却想用一部分军队长驱直入,早上到达,晚上就回来,他的想法太狂妄了。

”毋丘俭出兵果然失利。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蓚人。

九岁通《春秋》,能属文。

后举进士擢第,应制举,登茂才异行科,授华阴尉。

尝以鲁不合用天子礼乐,乃引《公羊传》,著《鲁议》,见称于时,由是授咸阳尉。

李怀光节制邠宁,奏为从事,累转副元帅判官、检校礼部郎中。

怀光背叛,将归河中,郢言:

“西迎大驾,岂非忠乎!

”怀光忿而不听。

及归镇,又欲悉众而西。

时浑瑊军孤,群帅未集,郢与李鄘誓死驻之。

属怀光长子琟候郢,郢乃谕以逆顺曰:

“人臣所宜效顺。

且自天宝以来阻兵者,今复谁在?

况国家自有天命,非独人力。

今若恃众西向,自绝于天,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安知三军不有奔溃者乎?

”李琟震惧,流泪气索。

德宗还京,命谏议大夫孔巢父、中人啖守盈赴河中宣慰怀光,授以太保;而怀光怒,激其亲兵诟詈,杀守盈及巢父。

巢父之被刃也,委于地,郢就而抚之。

及怀光被诛,马燧辟郢为掌书记。

(节选自《旧唐书·高郢传》)

7.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尝以鲁不合用天子礼乐     以:

      

(2)著《鲁议》,见称于时于:

      

(3)怀光忿而不听而:

      

(4)今若恃众西向若:

      

(5)安知三军不有奔溃者乎乎:

      

参考答案:

(1)动词,认为 

(2)介词,在 (3)连词,表并列,无实义 (4)连词,如果 (5)语气助词,呢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臣所宜效顺。

且自天宝以来阻兵者,今复谁在?

译文:

(2)巢父之被刃也,委于地,郢就而抚之。

译文:

参考答案:

(1)人臣应该效忠,况且从天宝以来阻止朝廷军队的,现在还有谁在?

(关键点:

“宜”“且”“阻”“复”)

(2)孔巢父被杀的时候,倒在了地上,高郢就俯下身子抚慰他。

(关键点:

“之”“刃”“就”“抚”)

参考译文:

高郢,字公楚,他的祖先是渤海郡蓚县人。

高郢九岁就通晓《春秋》,能写文章。

后来考中进士,应试制举,考上茂才异行科,被授任华阴县尉。

曾认为鲁国不应该用天子的礼乐,于是引用《公羊传》中的说法,著《鲁议》,被当时人称赞,因此被任命为咸阳尉。

李怀光统治邠宁,上奏让高郢担任从事,多次调动担任副元帅判官、检校礼部郎中。

李怀光反叛,将要回到河中,高郢说:

“向西迎接皇帝,难道不是忠臣吗!

”李怀光愤怒,不予采纳。

等回到河中,又想调动所用兵力向西进发。

当时浑瑊(唐朝名将)军力孤危,众将领没有集中,(朝廷情势十分危急,)高郢与李鄘誓死驻守不动。

恰巧李怀光长子李琟来拜访高郢,高郢就用逆顺的道理开导他说:

“人臣应该效忠,况且从天宝以来阻止朝廷军队的,现在还有谁在?

更何况国家自有天命,不只是靠人的力量。

现在如果依靠人多势众向西攻打朝廷军队,这是自绝于天,十室之城,必定有忠信之人,怎么知道军队中没有逃跑的呢?

”李琟震惊惧怕,眼中流泪,喘不上气来。

德宗回到京城,命令谏议大夫孔巢父、宦官啖守盈赴河中安抚李怀光,授予他太保之职;可是李怀光恼怒,激怒他的亲兵责骂二人,并杀死了孔巢父和啖守盈。

孔巢父被杀的时候,倒在了地上,高郢就俯下身子抚慰他。

等到李怀光被杀,马燧征召高郢为掌书记。

二、“文言文语篇”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

韩 愈

张君名彻,字某,以进士累官至范阳府监察御史。

长庆元年,今牛宰相为御史中丞,奏君名迹中御史选,诏即以为御史。

其府惜不敢留,遣之,而密奏:

“幽州将父子继续,不廷选且久,今新收,臣又始至孤怯,须强佐乃济。

”发半道,有诏以君还之,仍迁殿中侍御史,加赐朱衣银鱼。

至数日,军乱,怨其府从事,尽杀之,而囚其帅;且相约:

张御史长者,毋侮辱轹蹙①我事,无庸杀,置之帅所。

居月余,闻有中贵人自京师至。

君谓其帅:

“公无负此土人。

上使至,可因请见自辨,幸得脱免归。

”即推门求出。

守者以告其魁,魁与其徒皆骇曰:

“必张御史,张御史忠义,必为其帅告此余人,不如迁之别馆。

”即与众出君。

君出门骂众曰:

“汝何敢反!

前日吴元济斩东市,昨日李师道斩于军中,同恶者父母妻子皆屠死,肉喂狗鼠鸱鸦。

汝何敢反!

汝何敢反!

”行且骂。

众畏恶其言,不忍闻,且虞生变,即击君以死。

君抵死口不绝骂,众皆曰:

“义士!

义士!

”或收瘗②之以俟。

事闻,天子壮之,赠给事中。

其友侯云长佐郓使,请于其帅马仆射,为之选于军中,得故与君相知张恭李元实者,使以币请之范阳,范阳人义而归之。

以闻,诏所在给船舆,传归其家,赐钱物以葬。

长庆四年四月某日,其妻子以君之丧葬于某州某所。

君弟复亦进士,佐汴宋,得疾,变易丧心,惊惑不常。

君得闲即自视衣褥薄厚,节时其饮食,而匕箸③进养之,禁其家无敢高语出声。

医饵之药,其物多空青雄黄,诸奇怪物,剂钱至十数万;营治勤剧,皆自君手,不假之人。

家贫,妻子常有饥色。

妻韩氏,礼部郎中某之孙,汴州开封尉某之女,于余为叔父孙女。

君常从余学,选于诸生而嫁与之。

孝顺祗修④,群女效其所为。

(选自《韩愈文集》,有删改)

 ①轹蹙:

欺凌。

②收瘗:

收敛、埋葬。

③匕箸:

匕,古代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箸,筷子。

④祗修:

恭敬、有修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君名迹中御史选     中:

中间

B.公无负此土人负:

辜负

C.君抵死口不绝骂抵:

直到

D.不假之人假:

借助

解析:

选A 中:

符合。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选B A项,前者为副词,才;后者为连词,于是,就。

B项,都是介词,在。

C项,前者为连词,表目的;后者为连词,表修饰。

D项,前者为连词,并且;后者为副词,将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君曾跟随韩愈学习,韩愈在众多学生中选中了张君,将侄女嫁给他,后来张君以进士身份升官至监察御史。

B.幽州的将领们长期父子相承,不听从朝廷的选派,由于刚刚归顺朝廷,新上任的节度使感到孤单怯弱,希望张君做他的助手。

C.幽州军中发生叛乱,军士们怨恨统帅行事不公,杀死了他的部下,并囚禁了统帅和张君,但他们相互约定,不杀张君。

D.张君的弟弟也是进士出身,后来得病,失去常态,张君有空就察看其衣服被褥的厚薄,并亲自为他喂饭,积极为他治疗。

解析:

选C “军士们怨恨统帅行事不公”错误,原文为“怨其府从事”,怨恨的是幕僚而不是统帅。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上使至,可因请见自辨,幸得脱免归。

译文:

(2)行且骂。

众畏恶其言,不忍闻,且虞生变,即击君以死。

译文:

参考答案:

(1)皇帝派使者到来,可借此机会求见来自我辩解,可以有幸逃脱免难回去。

(关键点:

“因”“自辨”)

(2)他一边走一边骂。

众叛军害怕和讨厌听到他这些话,不愿意听下去,并且忧虑军中会发生变故,于是就把他打死。

(关键点:

“且”“畏恶”“虞”“击”)

参考译文:

张君名彻,字某,凭借进士的身份多次升迁至范阳府监察御史。

长庆元年,当今宰相牛僧孺任御史中丞,将张君的名字和事迹上奏,称张君符合御史选拔的标准,皇帝下诏让他出任御史。

幽州节度使张弘靖爱惜他的才能却又不敢私自留下他,于是就送他走,同时秘密向朝廷奏报:

“幽州的将领们父子相承,不听从朝廷选派已经很久了,如今朝廷刚刚控制此地,我又刚到此地任节度使,感到孤单怯弱,必须有强有力的助手才能成事。

”张君行至半路,又有诏令让他返回幽州,仍为殿中侍御史,加赐朱衣银鱼。

到幽州几天后,幽州军叛乱,叛军怨恨他府上的幕僚,将他们全部杀掉,把统帅张弘靖囚禁起来;并且他们相互约定:

张御史是个宽厚的人,没有侮辱和欺凌过我们,不用杀他,将他囚禁在张弘靖的帅府。

过了一个多月,听说有宦官从京城来到幽州军中。

张君对统帅张弘靖说:

“您没有辜负过当地人。

皇帝派使者到来,可借此机会求见来自我辩解,可以有幸逃脱免难回去。

”于是张君就推门请求出去。

守卫的人以此告诉叛乱分子的头目,叛乱分子的头目和他的跟随者都十分惊骇,说:

“一定是张御史,张御史是忠义之士,一定会将他的统帅张弘靖的下落告诉这里的其他人,不如把他转移到别的地方。

”于是就和众军士一起把张君提出来。

张君出门就大骂众叛军道:

“你们怎么敢反叛?

前些时候,吴元济被朝廷在东市斩杀,最近李师道又在军中被斩杀,和他们共同作恶的人,其父母妻子孩子都被杀掉,用他们的肉去喂狗鼠鸱鸦。

你们怎么还敢反叛!

你们怎么还敢反叛!

”他一边走一边骂。

众叛军害怕和讨厌听到他这些话,不愿意听下去,并且忧虑军中会发生变故,于是就把他打死。

张君到死骂不绝口,众叛军都说:

“真是义士!

真是义士!

”有人收敛埋葬了张君的尸体以待将来。

此事传到朝廷,皇帝认为张君十分勇壮,赠其为给事中。

张君的朋友侯云长辅佐节度使,请求其节度使马仆射,替他在军中选人,选到了以前和张君相知的张恭和李元实,让他们带着钱到范阳去请求归还张君的尸体,范阳人出于义气归还了张君的尸体。

此事上报朝廷,皇帝发布诏令让各所在地供给车船,由驿站转送张君的尸体回家,并赐给钱物来埋葬张君。

长庆四年四月某日,张君的妻子和孩子将他的遗体埋葬在某州的某地。

张君的弟弟张复也是进士出身,任汴州、宋州的僚佐,后来生病,思想、行为丧失心志,惊惧惶惑,失去常态。

张君有空就亲自察看其衣服被褥的厚薄,按时给他吃饭喝水,并且亲自喂他,禁止他的家人高声说话。

治病的药品,多为空青、雄黄这类奇特、稀有的药,每剂药价钱十几万;张君为其安排治疗十分辛勤,一切都由张君自己来做,从不让别人代替。

张君自家生活贫困,妻子和孩子常面有饥色。

他的妻子韩氏,是礼部郎中的孙女,汴州开封尉的女儿,对我来说她是我叔父的孙女。

张君曾跟从我学习,我在众多的学生中选中了他并将侄女嫁给他。

韩氏孝顺长辈,有修养,其他妇女们都仿效她的所作所为。

13.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其月又权知朔方河东节度使事忠嗣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寻迁鸿胪卿又加金紫光禄大夫仍授一子五品官后频战青海积石皆大克捷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参考答案:

其月/又权知朔方/河东节度使事/忠嗣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寻迁鸿胪卿/又加金紫光禄大夫/仍授一子五品官/后频战青海/积石/皆大克捷

参考译文:

这月,(王忠嗣)又暂代朔方、河东节度使事。

王忠嗣佩带四种将印,控制万里疆域,精锐的士兵、军事要地,都归他掌握,自建国以来,还未曾有过这种事。

不久他被授予鸿胪卿,又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他的一个儿子被授五品官职。

(王忠嗣)后来多次在青海、积石作战,都大获全胜。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912年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一位年近半百的教授正在哈佛大学讲课,突然一只知更鸟飞落在教室的窗台上不停地欢叫。

教授停下来出神地打量着小鸟。

这是一只蓝色知更鸟,除了淡黄和纯白相间的胸毛外,身体的其余部分几乎全是蓝色,美丽得让人不敢直视许久,教授才转向学生,轻轻地说,对不起,同学们,失陪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说完,他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出教室,跟在知更鸟的后面走出了校门……

这位教授就是被钱钟书先生归入“五位近代最有智慧的人”之列的西班牙著名哲学家、诗人、小说家及文学评论家乔治。

桑塔亚那。

桑塔亚那183年出生于西班牙,九岁时随父亲移居美国,1882年入哈佛大学读书,1889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在长达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桑塔亚那一直笔耕不辍,出版

了多部颇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在事业上可谓硕果累累;而哈佛的教职亦可保证他过上无忧无虑的中产阶级生活。

可他为什么突然决定离开令人向往的美国,离开大名鼎鼎的哈佛呢?

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当然是后者。

促使桑塔亚那离开哈佛和美国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首先,桑塔亚那对哈佛素无好感。

在他看来,哈佛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这与他的教育宗旨极不吻合。

其次,桑塔亚那对美国也一直心怀不满。

1898年,美国通过与西班牙的战争呑并了菲律宾,将古巴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对于在西班牙度过童年、至今仍保留着西班牙国籍的桑塔亚那来说,无疑是一个无法弥补的伤害。

就这样,桑塔亚那在1912年春天的那个并非偶然的日子,跟随着一只知更鸟,离开了哈佛,离开了美国。

他的第一站是西班牙。

可当他回到祖国后,却发现自己早年生活过的土地已变得非常陌生,而亲友们也早已将他当成了“外国人”。

无奈,桑塔亚那只好前往浪漫之都巴黎。

1914年7月底,桑塔亚那结束了并不浪漫的巴黎生活来到伦敦。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桑塔亚那因战争带来的交通阻隔而滞留英伦,并一住就是5年。

这期间,他拒绝了剑桥、牛津等大学的任教邀请,埋首于巨著《英伦独语》的写作。

英伦那特有的茫茫雾霭曾让桑塔亚那沉醉,不过敏感的他却渐渐感受到了英国也在慢慢美国化,于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1925年,在漂泊了十几年后,桑塔亚那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栖居地——意大利的罗马!

在桑塔亚那看来,罗马是一座“永恒的城市”,在这里可以让他感到“离自己的过去更近了,离整个世界的过去和未来更近了”。

在这里,他开始了安静、祥和的晚年生活,并写下了一部部传世之作。

1952年,在罗马一所修道院的寓所,桑塔亚那离开了人世,享年89岁。

桑塔亚那终身未婚,他的一生是孤独的,但享受到了无限的自由。

他用毕生的精力在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奔走,但他的理想——自然主义并不是一个摇摆于自然和理想之间的点,而是一条发于自然、指向理想的射线。

“我们完全可以依靠本能过上理性的生活,我们也完全可以在大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