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2451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6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docx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

地理教案

设计科目:

高中地理

选自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

课题名称: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授课类型:

新课

授课时间:

40分钟

 

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以及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

2、通过自主探究、推理式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进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2、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动态形成过程及分布示意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

2、演示法:

播放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的动画,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3、谈话法:

在讲解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回答、对话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获取和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所学、新课导入

教师:

大气时刻在运动,而大气的运动形式复杂多样,其中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热力环流,它发生的区域可以是小尺度的区域,比如说由于大气稀薄程度和湿度不同导致所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而形成的山谷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形成的海陆风【幻灯片展示山谷风和海陆风】,当然热力环流也可以发生在大尺度的区域,那么就全球而言,是否存在这样的环流呢?

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的气压带、风带。

【幻灯片展示: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师生互动、讲授新课

教师:

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即什么是大气环流,同学们用1分钟时间预习一下教材33页的内容。

(板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大气环流及其意义

【讲解】我们把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长期的平均状态。

由于不同纬度所获得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热量差异,形成热力环流,促进全球大气的不断运动、输送和热量交换。

(过渡)假设地球不自转,而且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那么在地球表面能否形成热力环流呢?

教师:

首先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什么地方受热较少?

(板书)

(二)、单圈环流

【播放幻灯片】

学生:

赤道受热多、极地受热少。

【播放幻灯片】

教师:

很好,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之间移动,那么赤道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相对较热,极地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少,相对较冷,那么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热力环流。

【播放幻灯片】

【讲解】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

这样,在近面,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

因此,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

(边讲解边播放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动画)

【小结】赤道温度高,极地温度低,进而会形成单圈环流

(过渡)同学们想一想,现实中,单圈环流能否维持?

如果考虑地球自转,单圈环流会怎样变化?

学生: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发生偏转。

(板书)(三)、三圈环流

1、低纬环流

教师:

对的,通过对前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会产生地转偏向力,那么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高空大气的流向与等压线平行【播放幻灯片】。

那我们现在就假设太阳直射赤道、地表性质均一,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单圈环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们首先通过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来了解一下它的形成过程。

【播放幻灯片】

【讲解】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赤道和北纬5°之间的近地面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南风,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地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北逐渐偏转成东北信风,这样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一个低纬环流圈。

(边讲解边播放北半球低纬环流的形成动画)

教师:

同学们用一分钟的时间自己回顾一下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

(板书)2、中纬环流

3、髙纬环流

(过渡)这是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那么中纬和高纬又是怎样的呢,现在以北半球为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幻灯片】

【讲解】我们首先把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一起回顾一下,赤道及其两侧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那么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的近地面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而赤道地区上升的气流,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赤道地区上空的气流向北流,最终在北纬30度的上空堆积,然后被迫下沉,在北纬30度的近地面堆积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在近地面形成了东北信风,构成了低纬环流,而向北的一支气流(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我们把它称为盛行西风。

北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堆积,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偏转成东北风,我们把它称为极地东风。

极地东风与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

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从而形成了从北纬30°到北纬60°之间的中纬环流和从北纬60°到极地的高纬环流。

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后向南北方流走,所以在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那么在北半球就形成了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

(边播放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动画边讲解)

教师:

现在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自己回顾模拟一下北半球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板书)(四)气压带和风带

1、7个气压带:

2、6个风带:

教师:

同样在南半球也存在三圈环流,只是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怎样的呢?

请一位同学由北向南依次说一下。

学生: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播放幻灯片】

【幻灯片展示:

气压带和风带】

教师:

很好,就全球而言,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南、北半球的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板书)3、成因

4、天气状况

5、分布规律

【知识拓展】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

学生:

不同。

教师:

对的,他们的成因是不一样的,赤道低气压带是由于受热不均,是热力原因造成的,而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气流的堆积下沉和爬升的动力原因造成的。

【知识拓展】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相同吗?

如果不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

低气压气流上升、多阴雨;高气压气流下沉、晴朗少雨

教师:

不错,你给出的解释很合理,在低气压控制下,气流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云降雨,而在高气压控制下,气流下沉,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少雨。

【知识拓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

(1)、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对称分布,且高低气压相间分布;相邻两个气压带之间为风带,风向总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高压带均为下沉气流,晴天为主;低压带均为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小结】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产生三圈环流

(过渡)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之一是太阳直射赤道,但实际上太阳直射点会随着季节南北移动,那相对应的气压带、风带是否也会有所移动?

具体是怎样的呢?

(板书)(五)、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播放幻灯片】

【讲解】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发生南北移动,那么相对应的气压带和风带也会在一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从春分到夏至,气压带和风带向北大约移动10°,从夏至到秋分又向南移动10°,秋分到冬至继续向南移动10°,冬至到第二年春分向北移动10°,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它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同步的,冬至到夏至北移,夏至到冬至南移。

(边播放动画边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并总结规律)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课后思考】

如果把“地球表面性质均一”这个假设否掉,我们地球表面的大气应该是一种什么状况?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大气环流及其意义

(二)、单圈环流

(三)、三圈环流

1、低纬环流

2、中纬环流

3、高纬环流

(四)、气压带和风带

1、7个气压带:

2、6个风带:

3、成因

4、天气状况

5、分布规律

(五)、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