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2776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压带和风带.docx

《气压带和风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和风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压带和风带.docx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温故知新]

1.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20分)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___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

(4分)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2分)

(3)右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值TA、TB、TA′、T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

(8分)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2分)(  )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

(4分)

答案:

(1)B C 

(2)B

(3)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PA>PB>PB′>PA′(或PA′<PB′<PB<PA) TB>TA>TB′>TA′(或TA′<TB′<TA<TB) (4)B

(5)如下图所示:

图1为某城市地区城市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显示该地区0米与高空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2~3题。

2.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①地气压高于②地

B.③地气压低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a为东南风B.b为下沉气流

C.c为西南风D.d为下沉气流

下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吹( A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5.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要点梳理]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的概念: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2、单圈环流

(1)假定条件:

地表性质均匀,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2)形成因素。

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

(3)形成:

(画图)

赤道地区暖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

形成气压带,极地地区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形成气压带。

在高空,赤道地区形

成气压,极地地区形成气压,这样在北半球的赤道和极地之间,就形成了闭合的单圈环流。

(4)思考。

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为什么?

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在不停的着。

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发生。

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偏。

3、三圈环流

(1)形成因素。

①高低纬间的冷热不均;

②地转偏向力。

(2)形成:

(画图1)

a.低纬环流

b中纬环流

c高纬环流

 

或如下图:

 

900S600S300S00300N600N900N

以北半球为例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由风逐渐右偏成风,在北纬300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风。

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就不能继续北上,而是自向运动了。

由于赤道上空的气流源源不断的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气压带。

300N附近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气压带向南北流出。

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由风逐渐右偏成风,称为信风(南半球为信风),信风和信风在赤道附近地去辐合上升,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便形成了环流圈。

在300N附近的近地面,从气压带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偏成风,称为盛行风。

从极地高气压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风,称为极地风。

较暖的盛行西风和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0N相遇,形成锋面,成为锋,暖气流爬升到锋面上,使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气压带。

副极地上升气流到了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和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了环流圈;向北的一支气流在极地地区下沉,于是在副极地地区和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了环流圈。

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中、高纬三个环流圈。

(3)结果。

在近地面形成7个气压带、6个风带。

(在上图中标出)

[特别提醒]

 

 

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区域,则为低气压带

(4)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2.表解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

(1)全球的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性

气流

影响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

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

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

30°附近

动力

原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1个)

0°附近

热力

原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2)全球的风带

风 带

分 布

风 向

属性(影响

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

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2个)

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2个)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总结]

(1)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2)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的天气,来自大陆东部温暖海洋的信风带,降水较多

[例题]

1.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 D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 ①③ 

2.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 C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 ①③ 

4.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D)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多云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分别指南北两极

B、南北纬30°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

C、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D、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

6.关于高纬环流圈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极地附近有上升气流B.60°纬度附近有下沉气流

C.近地面形成极地东风带D.高空中形成极地东风带

(2011·苏州模拟)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P地的气候特点是( D )

A.温和湿润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D.炎热干燥

2.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 )

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D.冷湿的极地东风

4、气压带、风带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①原因:

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②移动方向:

北半球季北移,季南移。

③移动范围:

5~10个纬度。

④移动影响:

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

同的天气、气候状况;气候、

气候及气候的形成均与此有关。

如图所示:

【例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地区 高 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巩固练习】

 

(3)受①②之间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是()

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

答案:

(1)A

(2)C(3)C

2、下图上部是全球年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一般情况,下部表示大气的运动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从气压带看①是带,②是带。

(2)从近地面风带看③是带,④是带。

(3)气压带、风带是随的移动而移动的,图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大约在日(节气)前后。

 

(4)从世界降水带着,②处属于带,但对大陆岸而言,因受风与台风影响,降水也较丰富。

 

【答案】

(1)副极地低压副热带高压

(2)东南信风中纬西风(3)太阳直射点春分或秋分(4)副热带少雨东夏季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3~4题(双项选择)。

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BD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北信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B )

A.甲表示1月份、冬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