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57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内容Word格式.docx

2.7“手册”发放的围:

“受控手册”发至质量体系各责任人员及与质量相关部门的领导或负责人。

3、程序文件

3.1程序文件以企业标准的形式发布。

3.2程序文件的编制:

由技术相关、管理人员编制、质保工程师批准后发布。

3.3程序文件修改或改版:

由技术、管理人员办理,并填写“手册文件修改审批表“,并经质保工程师批准后发布。

3.4程序文件类别:

分“受控”与“非受控”二种,“非受控”文件仅供参考,涉及修改时不作修改。

3.5程序文件的发放:

由质量科负责程序文件发放,并填写“手册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发放围:

与程序文件相关的个人与部门。

3.6任何场所不得使用作废的程序文件,确因需要保留作废程序文件时应在封面上标“作废”二字。

4、作业指导书(通用工艺规程、产品工艺)

4.1通用工艺规程、产品技术条件等均以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颁发。

4.2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制:

由相关技术人员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核,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后发布。

4.3企业技术标准的修改与换版:

技术标准一般不作修改。

确需要修改时应由相关技术人员填写“手册文件修改审批表”,经技术部门负责人批准

后实施修改。

技术标准换版(修订)时其程序与4.2条相同。

4.4企业技术标准的发放与管理:

由技术科标准化管理员造册、发放,并填写“手册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发放围:

与该标准相关的人员。

4.5产品工艺:

“产品工艺过程卡”、“产品焊接工艺”等的编制、发放、修改等程序见“压力容器质量手册”中相应规定。

5、质量记录

5.1质量记录格式,容按本公司JYGB021“质量记录样表”规定,质量记录表格一般不作修改,如有记录表格更改则采用换业办法。

5.2质量记录按本公司JYGB021进行编制、汇总、审核及管理。

 

共5页

版本/修改状态A/0

编制

高新河

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审核

JYGB002-2004

批准

林兵

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1、围

适用于压力容器质量体系运行及压力容器产品检验、试验活动涉及的质量记录编制、审核、汇总及管理。

2、质量体系运行的质量记录

2.1质量体系管理评审、部审核、不合格报告及纠正措施等记录管理者代表(质保工程师)负责编制、记录、汇总、保管。

2.2用户质量体系按“压力容器质量手册”及用户质量信息反馈及售后服务程序“运作,由检验负责工程师负责汇总、保管。

2.3凡压力容器制造资格取(换)证评审相关的质量记录由质保工程师负责汇总、保存。

2.4由监检单位出具的“监检工作联络单“及相关记录由检验责任工程师负责汇总、保存。

3、材料质控系统质量记录

3.1采购文件、采购计划、合格供方评定记录、合格供方清单等由采购部门汇总、管理。

3.2外购件质量证明、材料(含焊材)、原始材质书、入库单、复验报告等由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汇总、保存。

3.3材料台帐、领用(含焊材领用记录)、焊条(焊剂)烘焙记录、焊材库湿度记录等由仓库管理员负责实施汇总及保存。

3.4材料代用单、材料(含焊材)材质证书复印件或抄件等由检验员负责汇入产品质量档案。

4、工艺质控系统质量记录

4.1工艺责任工程师应实施、汇总、管理、保存以下质量记录:

工艺纪律检查记录、工装台帐及验证记录、图样审核记录及工艺文件更改记录等。

4.2产品工艺过程卡在产品完工后由检验员负责汇入产品质量档案。

5、焊接质控系统质量记录

5.1焊接责任工程师应负责实施、汇总、保存以下质量记录:

持证焊工档案、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原件、产品焊接工艺卡(也可在产品完工后由检验员存入产品质量档案)。

5.2焊接检验记录、产品焊接试板记录、焊缝返修记录等在产品完工后由检验员汇入产品质量档案。

6、热处理质控系统质量记录

产品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序检验记录及温度——时间记录由检验

员在产品完工后存入产品质量档案。

7、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质量记录

所有无损检测报告应一式二份,一份由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负责管理、保存;

另一份由产品检验员负责汇集并存入产品质量档案。

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还应负责保存、管理持证无损检测人员相关资质记录、X射线底片及无损检测设备、仪器的校验记录。

8、理化质控系统质量记录

除材料复验报告、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分别由材料负责工程师、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存档外,其余与产品相关的理化试验报告统一由检验员负责汇总存入产品质量档案。

9、检验质控系统质量记录

所有与产品检验、试验有关的质量记录,包括:

材质证书复印件或抄件、材料代用单、复验报告复印件、焊接检验记录、返修记录、产品焊接试板记录及力学、弯曲性能试验报告、外购件检验记录、热处理检验记录、无损检测报告、筒节、封头、组装记录、产品工艺过程卡、不合格品处置报告及“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监检证书等由产品检验员负责汇集、管理。

10、设备与计量质控系统质量记录

设备与计量责任工程师应建立、保存及管理以下质量记录:

设备采购审批表、设备台帐、设备档案、设备维修计划及实施记录、设备报废及设备事故处置记录、设备专管率、完好率考核记录、计量器具台帐及校验记录等。

11、质量记录格式

所有质量记录表、卡均应标准化、规化,其格式、容均应符合“质量记录样表”的规定。

12、质量记录的实施

按本公司“压力容器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规定的权限记录、审核、批准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容应能满足质控要求,记录应准确、清晰、真实。

如有涂改应在涂改处加盖经办人章或签名确认。

共3页

图样审核程序

JYGB003-2004

图样审核程序

适用于本公司委托外单位设计的压力容器图样及用户来图加工时提交的压力容器图样的投产前审核,审核还应包括其他设计文件。

2、审核的目的

为保证压力容器图样的合法性(即必须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相应级别的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正确性、工艺性、经济性及合理性。

满足国家法规、标准的规定及用户的需要。

3、图样审核的围及依据

围包括:

图样、强度计算书及相关设计文件。

审核依据: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相关技术、产品标准,如GB150、GB151、JB/T6539等,合同及技术协议。

4、职责

由工艺责任工程师负责组织图样审核,当图样涉及到焊接、材料、检验、无损检测等问题时,由工艺责任工程师召集有关专业人员实行会议审核或会签相关人员。

5、图样审核的项目及要求

5.1图样设计单位必须持有相关级别的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并在总图上盖有设计资格章。

5.2强度计算书的正确性。

5.3设计参数包括:

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介质、焊接接头系数、安全阀开启压力、容器类别划分等的正确性。

5.4技术条件:

引用标准、无损检测要求、耐压及气密性试验要求等。

5.5材料选用应适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相关材料标准的要求,同时兼顾本企业采购、库存等因素。

5.6图样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管口方位、尺寸及零件相对位置。

5.7图样的工艺性,应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加工能力及条件。

工艺性会审中还包括焊接工艺性及无损检测的可行性。

5.8图样的标准化审核。

5.9图样与合同、技术协议的符合性。

6、图样审核的实施

6.1图样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或需修改图样时,由工艺负责工程师负责与设计单位联络、协调。

涉及图样一次性或临时更改的,应征得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并将其存入产品质量档案。

6.2图样审核后由工艺责任工程师填写“审图记录”,并负责存档。

共4页

林相统

合格供方评定管理程序

JYGB004-2004

合格供方评定管理程序

适用于外购物质或外协加工供方的评定及管理。

2、职责

供应科是供方评定、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采购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参与供方的评定。

3、物资及外协的分类

重要物资:

是指对产品质量、安全性能、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的物资,如:

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材料、焊料、管件、安全阀等。

重要件外协:

如,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焊接、无损检测、热处理及理化试验等。

一般物资:

是指对产品质量、安全性能、使用性能无明显影响的物资,如:

机物料、一般金属结构件用料。

一般件外协:

一般的机加工、下料、金属结构件的成形、焊接等。

4、对合格供方的基本要求

4.1有合法经营权、良好的经营理念及信誉。

4.2有国家及相关部门强制规定的生产许可证。

4.3建立质量体系且有效运行,产品质量好。

4.4有与生产、加工产品相适应的生产能力、加工手段、检测手段及技术力量。

4.5有良好的业绩。

4.6价格合理、交货及时、服务优良。

5、对供方评定的方式

5.1对于重要物资或重要件外供方一般采用实地考察、考核的方式,除非该供方在市场上有优良的形象、产品质量信誉好或长期与本单位有供需关系,质量一直比较稳定,可不进行实地考核而直接列入合格供方。

5.2因路途遥远或生产急需,经质保工程师同意可暂将其列入试生产供方。

如经过一段时间证明其产品质量或外协加工质量优良,再将其列入合格供方。

5.3一般物资及一般件外协供方,在获取一定信息后,由供应科负责人决定是否将其列入合格供方,一般不进行实地考核。

6、供方评定的程序

由需求部门(如物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向质量科提出申请,由质量科决定对供方评定的方式,如需实地考察,则由分管责任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察、评定。

如符合本制度第4条的要求,则应填报“合格供方考核表”。

经质保工程师批准后,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一般物资、一般外协加工供方,如符合条件,由质保工程师批准后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7、合格供方的管理

材料责任工程师应建立、保持“合格供方清册”,并将此复印件发至供应科。

供应科不得到合格供方以外的单位采购物资或协作加工,否则财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

如外购物资或外协件出现质量问题,统一由材料负责工程师向供方反馈质量信息,根据质量问题的程度及重复发生等情况,分别采用通报、警告、直至取消合格供方的资格。

材料标识管理程序

JYGB005-2004

材料标识管理程序

本程序所述标识仅限于原材料标识,焊接材料标识见“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2、入库材料标识检查

压力容器用材料应具有有效齐全的材质证书、材料上标识齐全,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10条规定,且标识必须与材质证书一致。

3、入库材料检验合格后的标识种植

3.1入库材料检验合格后,材料责任工程师对其编上本公司材料书号,并分别在“材料入库单”及材料原始材质书上盖章,章上应标上本公司材质书号,并签字、确认。

3.2材料入库编号

材料库编号由材料代号(拼音字母)和5位数字组成,前2位数字表示年号,后3位数字表示入库顺序号。

材料代号规定为:

B——钢板;

HT——焊条;

HS——焊丝;

HJ——焊剂;

WG——外购件;

WX——外协件。

如B01004表示2001年第四批入库的钢板入库编号。

3.3材质标识种植

合格板材应在其对角一侧打上标识钢印,容包括:

材料牌号、规格本公司材质书号及检验员印鉴钢印。

合格管材:

直径较大时采用油漆书写,直径较小时允许挂牌标识,容同上。

不允许打钢印的材料(如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压力容器用钢及厚度<

6mm的材料)可采用书写或刻写的方法标识。

3.4不合格材料标识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材料标识移植

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指:

筒体、封头、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膨胀节、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的设备主螺拴及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接管和管法兰),在划线、下料前应进行材料标识移植。

标识移植采用打钢印方法,不允许打钢印时(如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压力容器用钢及厚度<

6mm的材料应采用书写或刻写的方法。

标识容包括:

材料牌号、本公司材质书号及检验员印鉴。

标识由下料工负责移植,检验员检查、核对。

非主要受压元件采用检验记录方式跟踪。

材料标识应打、书写在材料外侧,若在加工过程中标识可能被去除,则应通知检验员作好记录,加工后重新移植材料标识。

5、材料领用

领料应凭“材料领用单”领用材料,对于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还应记录材质证书号。

6、余料标识

仅有使用价值的余料也应该按上述规定移植材料标识。

无标识的材料不得用于压力容器产品。

友胜

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JYGB006-2004

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焊条、焊剂、焊丝,以下简称“焊材”)的采购、检验、标识、焊材库管理及焊材的领用、发放及回收。

2、焊材采购

应按“产品焊接工艺”规定的牌号、规格,结合需求量与库存量的情况采购焊材。

焊材属重要物资,应在定点的合格供方采购。

如采购困难需变更焊材牌号应办理材料代用手续,并必须会签焊接责任工程师。

3、焊材入库检验

焊材应有有效的材质证书、项目齐全、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焊料包装上的标识应与材质书一致。

焊材包装应完好,抽查焊条外观、药皮应完好,无开裂,无偏心,焊条端部无锈斑。

焊丝,碳素钢、低合金钢焊丝应镀铜,表面不得有油锈

4、检验合格焊材的标识

入库检验合格后由材料检验员填写“材料入库单”并按“材料标识管理程序”规定,由材料责任工程师给定本公司材质书号,并在“材料入库单”上签字确认。

检验合格的焊条及焊剂应逐包(捆或箱)贴上标识,焊丝应逐捆(卷)挂上标识。

标示容:

牌号、规格、本公司材质书号及检验员印签或签字。

5、焊材一级库管理

5.1焊材一级库应醒目划分“合格区”、不合格区“、及”待验区“。

并分别作出标识。

5.2库应保持干燥、密闭、库应装去湿机保证相对湿度≤60%,同时还应配备温湿度记录仪。

仓库管理员应按日记录相对湿度(也可以采用自动记录仪记录)。

5.3焊条、焊剂应上架放置,架离地、墙应保持一定距离。

不同牌号、不同规格、不同批号的焊材不允许混放。

5.4焊材库应建立焊材台帐,做到帐、物、卡相符。

6、焊材二级库管理

6.1应按工艺规定对焊条、焊剂进行烘焙,烘焙时应对烘箱(或保温箱)的焊条、焊剂进行标识,标识容见第4条。

6.2仓库管理员应对焊条、焊剂烘焙、保温作记录。

(常用焊条、焊剂烘焙、保温要求见下表)

牌号

烘烤时间

温度(º

C)

时间(小时)

J422

150—200

1—2

H427

300—350

2

HJ431

250

6.3焊工领用焊条应使用焊条保温筒。

6.4焊工应按“产品焊接工艺”规定的牌号、规格领用焊材,管理员应作好“焊材领用记录”,焊工一次只能领一种牌号、不同规格的焊条或焊丝,焊工不得自行保存焊材,下班或工作结束时应将焊条头及用剩焊材交还焊材二级库,管理员根据剩余焊材具体情况决定报废或继续使用。

6.5焊材材料质保书号应记入质量检验报告记录中。

工装管理程序

JYGB007-2004

工装管理程序

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制造、检验的工装、模具、夹具等。

(以下统称“工装”)。

2、工装图样

工装图样由工艺员设计、工艺责任工程师校审。

图样由技术科负责汇总、保管。

工装图样需修改时应办理“手册文件修改审批表”。

3、工装制造与检验

工装可由本公司制造,也可委托外单位协作,本公司检验员负责工装检验。

4、工装编号

由工艺责任工程师对本公司工装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原则:

工装分类号加序号,如模具,用“M01”、“M02”、……表示,试压工装用“S01”、“S02”、……表示,夹具用“J01”、“J02”、……表示,检验样板用“Y01”、“Y02”、……表示,以此类推。

5、工艺台帐

工艺责任工程师负责建立工装台帐,台帐包括:

工装编号、图号、制造年月、使用部门、状态、历次验证记录等。

6、工装验证

重要工装定期验证,一般工装在首次使用时验证。

成形模应在批量生产时实施首检。

验证由检验责任工程师会同工艺责任工程师共同进行,验证应作出记录。

对于验证不合格的工装由工艺责任工程师提出处理意见(如返工、报废、修复等)。

返工、修复后重新使用的工装除应实施检验外,首次使用时仍需验证。

7、工装标识

合格工装除有编号标识外,不作标识。

报废工装在其表面有红漆写上“报废”字样,待处理、待修复的工装在其表面上用白漆书写“待处理”字样,或挂(贴)“待处理”标识。

8、工装的保管、使用与维护

工装由使用车间负责保管、维护,且应明确专人负责管理。

工装使用者应办理借用手续,用毕归还时应检查工装的完好性。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程序

JYGB008-2004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程序

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焊接工艺的编制及焊接工艺评定的实施。

焊接工艺员负责编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工艺卡”及用于指导焊接工艺评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核。

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填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技术负责人批准该报告。

3、依据标准

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

钢制管壳式换热管子—管板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的规定。

4、焊接工艺评定的围

凡压力容器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间、受压元件与非元件间的焊接接头、熔入永久焊缝的定位点焊及返修焊接所采用的焊接工艺均须经焊接工艺评定合格。

5、接工艺评定的程序

由焊接工艺员提出并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后,交焊接实验室人员负责下料、焊接、无损检测、理化试验,完成上述工作且各项试验均合格后,将试件材质证书、焊材材质证书(复印件或抄件)、试板施焊记录、无损检测报告及理化试验报告等进行汇集、检查、整理后交焊接责任工程师进行审核并出具“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最终经本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

上述原始资料及工艺评定试样由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保管,并作出标识。

6、焊接工艺评定项目代号

焊接工艺评定代号按以下方法编定:

HP×

×

(HP——表示焊接工艺评定;

——顺序号)

7、重新评定

焊接责任工程师应编制“焊接工艺评定项目一览表“,并将复印件发至焊接工艺员、检验员、检验责任工程师等相关人员。

焊接工艺评定项目新增或删除时也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上述人员。

焊接工艺员在编制“产品焊接工艺卡“时发现原焊接工艺评定已不适用(重要因数发生改变)时,或因材料代用引起上述情况时,应及时重新实施焊接工艺评定。

8、焊接工艺评定的试验要求

焊接工艺评定的试样取样、加工、试样的数量、试验项目及合格指标等均应符合本制度第3条相关标准及图样合同规定的其他要求。

当评定用材料其标准规定有冲击值要求或合同(用户)、图样|产品标准有冲击值要求时,评定的焊接接头也应该进行冲击试验。

9、产品焊接工艺的编制

焊接工艺评定必须在产品投产前进行,焊接工艺员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项目一览表”及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定的适用围编制“产品焊接工艺卡”,在重要因数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及工艺的经济性、合理性、可变更次要因数编制焊接工艺。

10、产品焊接工艺的变更

焊接工艺临时或永久性修改时,焊接工艺员、焊接责任工程师在办理修改手续时,必须考虑因修改而引起的重要因数变化,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受压焊缝焊工标识管理程序

JYGB009-2004

受压焊缝焊工标识管理程序

压力容器受压焊缝(指GB150中规定的A、B、C、D四类焊接接头)的焊工标识管理。

2、焊工标识

每一名持证压力容器焊工应持有焊工钢印一枚,钢印号必须是唯一性的,焊工离岗时由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收回。

3、焊工钢印实施围

除下列情况之外者,焊工在施焊完后应在焊缝边缘打上焊工钢印(打印部位见第4条)。

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低温压力容器、疲劳载荷压力容器及材料厚度<

6mm的压力容器不允许打焊工钢印,而采用填写“受压焊缝焊工标识图”的办法。

4、焊工钢印部位

4.1A类焊缝:

焊工钢印打在焊缝长度方向的中点,距焊缝熔合线50mm。

4.2B类焊缝:

焊工钢印打在焊缝熄弧坑一侧距焊缝熔合线50mm处。

4.3C类焊缝:

焊工钢印打在熄弧坑方向、法兰外圆的表面上。

4.4D类焊缝:

焊工钢印打在熄弧坑方向,筒节或封头一侧,距熔合线50mm处。

4.5一条焊缝由几个焊工完成时,应在上述相应部位自左而右分别打上焊工钢印。

4.6返修焊缝完成后应在返修部位距熔合线50mm处打上返修焊工钢印。

4.7上述焊工钢印均应打在容器的外侧。

5、焊工标识的检查

检验员在焊前应检查施焊焊工资格的有效性、施焊后应检查焊工标识。

6、记录

“受压焊缝焊工标识图”及打焊工钢印情况下的“受压焊缝检验记录”等由检验员存入质量档案。

热处理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