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139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docx

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2017年中考化学分项解析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专题1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一、选择题

1.【2017年福建省】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pH约6.6~7.1)B.胃液(pH约0.8~1.5)

C.胆汁(pH约6.8~7.4)D.血液(pH约7.35~7.45)

【答案】B

【解析】pH<7的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的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故选B。

2.【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B.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C.自制“叶脉书签”的关键步骤是将洗净的树叶放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

D.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该落液的pH

【答案】D

3.【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下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的组合是

A.洁厕灵和消毒液B.肥皂水和炉具清洁剂

C.消毒液和肥皂水D.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

【答案】A

【解析】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酸与碱会发生中和反应。

A、洁厕灵呈酸性,消毒液呈碱性,会发生中和反应,错误;B、肥皂水和炉具清洁剂均呈碱性,不反应,正确;C、消毒液和肥皂水均呈碱性,不反应,正确;D、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均呈碱性,不反应,正确。

故选A。

4.【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C.根据图中收据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d点浓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O42-

【答案】C

5.【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物质名称鸡蛋清牛奶西红柿柠檬汁

pH范围7.6~8.06.3~6.64.0~4.42.0~3.0

A.鸡蛋清B.牛奶C.西红柿D.柠檬汁

【答案】A

【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选A

6.【2017年上海市】对于某一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判断正确的是()

A.呈中性B.pH7C.属于悬浊液D.属于溶液

【答案】D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的形式相互混合,因没有阻挡光线的微粒,所以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属于显酸性的溶液。

选D

7.【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答案】BC

8.【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示:

以上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②测X溶液的pH值,pH=13。

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下列关于固体X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是否有硝酸镁B.氯化钠一定存在

C.不能确定是否有氯化钠D.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存在

【答案】BD

【解析】①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说明没有硫酸铜,也一定不会同时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和硝酸镁、硝酸钡或硫酸钠和硝酸钡②测X溶液的pH值,pH=13。

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都有;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有碳酸钠或硫酸钠;过滤。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说明沉淀是硫酸钡而不是碳酸钡,即原固体中含有硫酸钠,不含碳酸钠,同时确定一定有氢氧化钠,一定没有硝酸镁;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沉淀是氯化银,即原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钠。

选BD

9.【2017年湖南省郴州市】一些食物的pH近似值如下:

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淸

pH3.5~4.52.9~3.36.3~6.67.6~8.0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

【答案】B

【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

酸性最强的是B.苹果汁。

10.【2017年湖南省郴州市】酸雨对环境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下列物质能造成酸雨的是()

A.COB.CO2C.CH4D.SO2

【答案】D

【解析】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空气中二氧化碳溶于水,呈弱酸性,在正常范围内。

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然后氧化为硫酸,酸性较强。

造成酸雨。

11.【2017年湖南省郴州市】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Na+CO32-Cl-B.Na+K+OH-Cl-

C.Cu2+K+Cl-NO3-D.H+Na+OH-SO42-

【答案】B

12.【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下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在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pH的变化曲线

B.将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生成O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H2还原一定质量的CuO,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B

【解析】A选项为在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的碱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B选项将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没有加热时,不会有氧气产生;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不能变化为零;故答案选择B

13.【2017年湖北省黄石市】下列是人体内一些体液的正常pH值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体液是

液体唾液胃液胆汁胰液

pH6.6~7.10.9~1.57.1~7.37.5~8.0

A.胃液B.唾液C.胆汁D.胰液

【答案】A

【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

酸性最强的体液是A.胃液。

114.【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0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答案】B

15.【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Ca2+CO32-SO42-B.H+Cl-NO3-OH-

C.Na+K+Cl-NO3-D.Na+NH4+NO3-OH-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碳酸根离子能与钙离子和铜离子反应生成沉淀;B选项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C选项中各种离子能大量共存;D选项中氢氧根离子能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水;故答案选择C

16.【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下列数据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尿液4.7-8.4B.唾液6.6-7.1C.血浆7.35-7.45D.胃液0.9-1.5

【答案】D

【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选D

17.【2017年广东省】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A.食盐水(pH≈7)B.牙膏(pH≈9)C.肥皂(pH≈10)D.米醋(pH≈3)

【答案】D

【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黄蜂的毒液呈碱性,所以应使用米醋中和。

选D。

18.【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A.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

C.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

【答案】D

19.【201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pH=4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

【答案】CD

20.【2017年甘肃省天水市】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水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答案】C

【解析】A.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为零,故图象错误;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稀释,溶液的浓度减小,酸性减弱,pH变大,但是溶液始终显酸性,pH小于7,故图象错误;C.在NaOH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生成气体,故图象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而图象的纵坐标是质量,质量比不等于体积比,所以图象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组别ABC

试管中依次

加入物质1ml唾液1ml唾液1ml唾液

1ml盐酸溶液1ml蒸馏水1ml氢氧化钠溶液

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

水浴10分钟37℃37℃37℃

各滴入2滴

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不变蓝

(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老师提示他:

“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

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

猜想一:

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二:

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

(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

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

(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答案】

(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

(2)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3)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

22.【2017年山西省】经过监测和治理,我省的土壤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盐碱地。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采集了本地的土样,并对土样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枸杞和合欢均可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

②盐碱地显碱性。

③该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只含NaCl,CaCl2和Na2CO3。

探究过程

(1)甲组探究土样的酸碱度

具体操作是,由此得出,该土样的pH7。

(2)乙组探究土样的成分(如图所示)

向土样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对溶液I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只含NaCl猜想二:

含NaCl、CaCl2猜想三:

含NaCl、Na2CO3

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验证猜想所用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方案一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无明显现象猜想②不正确

方案三猜想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

②同学们对沉淀CaCO3的来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致认为CaCO3也可能来自土样本身。

请解释土样中存在CaCO3的原因。

总结与提升:

改良我省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山西人民,我们任重而道远。

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

A.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C.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

【答案】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取少量土样,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蘸取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CaCl2+Na2CO3====2NaCl+CaCO3↓;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有气泡生成;CaCl2也可与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该实验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可能土壤中含有大理石或石灰石;a,c

23.【2017年江苏省宿迁市】(7分)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l:

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色变成无色。

甲同学得出结论: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

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

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____(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问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l)Na2SO4;

(2)Na2SO4和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I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锌粒逐渐减少,有_____产生猜想

(2)成立

方案II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_______。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

(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BaCl2溶液B.CuC.Fe2O3

【答案】I.红;小于或等于;2NaOH+H2SO4=Na2SO4+2H2或硫酸);方案1:

气泡;方案2: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反思】C。

24.【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

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

可能只有NaCl;

猜想三: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猜想一不成立

②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成立

【答案】

(1)NaOH+HCl═NaCl+H2O

(2)【猜想】可能是NaCl和HCl【进行实验】①溶液不变色②有气泡产生

25.【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火力发电厂附件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

经科技人员检测发现:

附件雨水pH约为5.0,土壤pH约为5.4。

己知一些主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如下:

农作物玉米小麦马铃薯

pH6~76.3~7.54.8~5.5

(1)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2)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是。

(3)该地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中产生的。

【答案】

(1)马铃薯;

(2)熟石灰(或消石灰或氢氧化钙或Ca(OH)2);(3)二氧化硫(SO2)

【解析】

(1)根据数据,该土壤得PH约为5.4,故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马铃薯;

(2)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是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属于微溶物不会造成土壤的强碱性;(3)该地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中产生的二氧化硫。

26.(【2017年河南省】2分)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盐酸时,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有红色变为无色。

(1)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烧杯中无色溶液的溶质可能只有NaCl,也可能还有HCl。

要确定该溶质的成分,请写出一种可选用的试剂。

【答案】

(1)HCl+NaOH=NaCl+H2O

(2)石蕊溶液(或Zn、Na2CO3、CuO、Cu(OH)2等)

27.【2017年河北省】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实验现象是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

(1)烧杯;除去不溶性杂质.

(2)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3)偏大.

【解析】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故填:

烧杯;除去不溶性杂质.

(2)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物的多少来检验二氧化碳的量,根据影响生成浑浊物量的因素可知,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相同.可观察到:

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故填:

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3)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相当于稀释了白醋,则会使白醋的酸性变弱,由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故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偏大.故填:

偏大.

28.【2017年海南省】某实验小组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右图为依据实验数据绘制的V(盐酸)-pH图。

(1)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时,溶液呈什么颜色?

(2)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2时,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主要的微粒有哪些?

(3)举出中和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

【答案】

(1)红色(或粉红色)

(2)钠离子、氯离子(或Na+、Cl-)(3)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或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废水等。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9.【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

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探究:

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探究Ⅱ:

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

CaCl2猜想二:

CaCl2,HCl

猜想三:

CaCl2、HCl、Ca(OH)2你的猜想:

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设计】

设计者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丁同学

取少量废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一正确

戊同学

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至废液猜想二正确

【评价与反思】

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

【表达与交流】

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你认为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填一点)。

【答案】【做出猜想】氯化钙,2HCl+Ca(OH)2=CaCl2+2H2O;【实验设计】有气泡产生;戊同学【表达与交流】加入适量的碱中和至中性再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