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1600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docx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解释。

2、理解文章大意,能熟练翻译课文。

3、理解文章主旨。

4、熟记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5、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解释。

2、理解文章大意,能熟练翻译课文。

3、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翻译课文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讲练结合

学习方法

归纳、总结、识记、理解

课时安排

4课时(2课时复习、2课时测试讲解)

 

第一课时

咏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傅(fù)柳絮(xù)差可拟(chā)(nǐ)

无奕(yì)雪骤(zhòu)道韫(yùn)

2.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一文。

 

3.解释字词:

⑴内集(家庭聚会)⑵儿女(子侄辈)

⑶俄而(不久,一会儿)⑷欣然(高兴地)

⑸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⑹未若(不如,比不上)

⑺因风起(凭借)⑻即(是)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②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

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起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8.文章最后写道: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

补充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9.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答:

(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

10.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喻体吗?

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

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

句:

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陈太丘与友期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与人期行(qī)尊君在不(fǒu)

2.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⑴与友期行(约定)⑵太丘舍去(离开)⑶去后乃至 (才)(4)待君久不至(您,对对方的尊称 )⑸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⑹相委而去(丢下,舍弃)⑺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⑻下车引之  (拉) ⑼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②、(家父)等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离开了。

③、(你)到正午还不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④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不守信用 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 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   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 知错能改  的人。

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元方入门不顾  ”。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

不失礼:

对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也符合一个七岁小孩的心理。

(失礼:

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难当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6.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为人处事要讲信用,懂礼貌

7.你知道哪些有关诚信的的词语或名言?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

(请各举出两例)

词语:

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名言:

言必行,行必果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故事:

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画画 曹植七岁做诗

论语十二章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其教育代表思想着重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温故知新”等等。

《论语》介绍: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译文:

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第一句讲学习方法。

第二句将学习乐趣。

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译文: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本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

“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

3.子曰: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译文: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本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译文:

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本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译文: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本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想结合,方能所得。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译文:

孔子说: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本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清平乐道的高尚品质。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译文:

孔子说: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本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

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8.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译文:

孔子说: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本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贫图不义之财。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译文: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

本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本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11.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译文:

孔子说: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本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译文:

子夏说:

“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本章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文中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文中的古今异义。

(1)有朋自远方来。

朋,古义:

志同道合的人;今义:

朋友。

(2)不亦君子乎。

君子,古义: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

对人的敬称。

(3)五日三省吾身。

三,古义:

泛指次数;今义:

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4)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古义:

跟从,学习;今义:

从前。

5、一词多义。

(1)时:

学而时习之(时常、按时)元芳时年七岁(当时)

(2)志: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立志)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

说明学习方法的有: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表明学习态度的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描述品德修养的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含蓄隽永。

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意思的表达却不乏一定的深度,值得推敲斟酌学习。

(2)《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

寥寥数语中,蕴含着一个为人师者的胸襟、风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拳拳育人之心。

《论语》的影响:

《论语》以对话中说理的形式,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第二课时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yáo) 自强(qiǎng)   兑命(duì) 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

即使②弗食:

不 ③不知其旨也:

甘美④不知其善也:

好处,益处⑤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⑥虽有至道:

达到极点⑦教学相长:

增长,促进⑧是故:

所以⑨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透。

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知识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③故曰:

教学相长。

所以说,教导和学习能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④《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4.本文节选自《学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教学相长。

5.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论证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用原文填空)

6.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用嘉肴比喻至道,运用了类比论证,是为了衬托至道的好处,也起到了引出论点的作用。

7.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8.“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

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

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

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

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河中石兽》

作者:

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进士。

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全书主要记叙妖怪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另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

《四库全书》:

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

一、字音:

圮(pǐ)棹(zhào)曳(yâ)铁钯木杮(fâi)湮(yān)

溯(sù)流

二、字词解释:

①沧州:

今河北省沧州市。

临:

靠近。

河:

指黄河。

干:

岸边。

②山门:

寺庙的大门。

圮:

倒塌。

③阅:

经过。

岁:

年。

④棹:

船桨。

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曳:

牵引。

钯:

通“耙”,整地的农具。

⑤木柿:

木片。

⑥湮:

埋没。

⑦颠:

颠倒,荒唐。

⑧河兵:

水手。

⑨啮:

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坎穴:

洞坑。

⑩臆断:

主观判断

三、翻译: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四、文章寓意: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它说明了这些道理:

1.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2.实践出真知。

3.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同时也启示我们:

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天雨墙坏        雨:

下雨坏:

毁坏

2、智子疑邻        智:

聪明。

这里是“以……为聪明”

3、不筑          筑:

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

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

晚上果:

果然亡:

丢失

6、其家甚智其子      其家:

那富人家

二、翻译

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被毁坏了。

2、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他的儿子说:

“如果不赶紧修补墙,一定会有小偷进来偷盗。

3、其邻人之父亦云。

他家隔壁的老人也这样说。

4、暮而果大亡其财,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5、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他的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翻译

三、《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塞翁失马》

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逃跑

2、人皆吊之           吊:

慰问

3、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

为什么就,怎么就。

为:

是。

4、居数月            居:

过,经过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

带领

6、死者十九           十九:

十分之九

7、胡人大入塞          大:

大规模

二、中心思想:

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

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第三、四课时

(测试检验)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课内)

班级姓名效果评定

一、阅读《咏雪》(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

2、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等要素。

4、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

 

5、选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做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答: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答: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

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

三、阅读《〈论语〉十二章》(原文略),做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择其∕善者而从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不逾矩(4)人不堪其忧

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答:

 

四、阅读《虽有嘉肴》(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教然后知困

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这则短文阐述了什么教学原则?

请用四字句加以概括。

答:

 

五、阅读《河中石兽》(原文略),回答后面的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竟不可得(4)众服为确论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六、《智子疑邻》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天雨墙坏        雨:

下雨坏:

毁坏

2、智子疑邻        智:

聪明。

这里是“以……为聪明”

3、不筑          筑:

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

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

晚上果:

果然亡:

丢失

6、其家甚智其子      其家:

那富人家

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七、阅读《塞翁失马》(原文略),完成后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有善术者

(2)居数月

(3)人皆吊之(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全文共9句话,可分为四个层次,请用“∥”在下面标出来。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

作者为什么要写战争的惨烈?

答:

5、作者反复写福祸,有何用意?

答:

 

 

附:

参考答案

一、

1、约定才离开拉

2、

(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他,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门。

3、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

合适。

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

示例二:

不合适。

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二、

1、C2、

(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3)越过,超过

(4)忍受3、

(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与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4、示例:

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温故而知新;终身学习;博览群书。

三、

1、

(1)甘美

(2)达到极点(3)所以(4)不通,理解不了

2、

(1)不知∕其旨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