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817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9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docx

经济模拟题三答案解析讲述

2015年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模拟试卷3

一、单选题:

1、如果甲产品的价格上升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产品和乙产品是互补品

B.甲产品和乙产品是替代品

C.甲产品乙产品是高档商品

D.甲产品乙产品是低档商品

答案:

A

解析:

考核第1章第1节内容。

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本题考核内容既涉及需求曲线的位移,也涉及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考核更全面,一般来说,在相互替代的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把其需求转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从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替代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但在互补商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会引起互补品的需求随之降低,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理论基础是()

A,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抬高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B,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抬高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C,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降低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D,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降低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答案:

c

解析:

考核第1章第4节弹性。

(1)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适合薄利多销策略。

(3)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3.生产者使用要素的目的是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以获得利润最大化,这说明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是()。

A.主观需求

B.经济需求

C.派生需求

D.联合需求

答案:

C

解析:

考核第5章第1节,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派生需求)、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1)“引致需求、派生需求”是指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

(2)“联合需求、复合需求”是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

4.下列关于预算线的表述错误的是()

A.预算线的位置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B.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C.其他情况不变,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预算线向右旋转

D.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答案:

D

解析:

考核第2章第2节。

预算约束线的有关知识点如下:

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X2

A

OBX1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边际产量为零时,劳动的总产量()。

A.最大

B.最小

C.等于零

D.等于平均产量

答案:

A解析:

考核第3章第2节。

当边际产量等于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生产函数的曲线(三点三线)

Q

TP(总产量曲线)

 

L1L2L3L

Q

AP(平均产量曲线)

L

L1L2L3MP(边际产量曲线)

生产函数图形及位置关系

6.关于完全垄断企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线重合

B.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线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

C.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D.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二者完全相同

答案:

C

解析:

考核第4章。

本题考点较多。

(1)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线重合,均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也向右下方倾斜。

A选项、B选项正确。

(2)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更小的弹性

(3)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二者完全相同,均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

7.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这种现象被称为()。

A.劣币驱逐良币

B.道德风险

C.逆向选择

D.外部不经济

【答案】B

【解析】考核第6章。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

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逆向选择是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出现劣质的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2)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

8.对于可能产生()的行为,政府一般应通过补贴的措施予以鼓励。

A.负外部性

B.道德风险

C.逆向选择

D.正外部性

答案:

D

解析:

考核第6章中的外部性。

(1)政府对负外部性的企业可以使用税收手段,使得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2)政府对正外部性的企业给予政府补贴,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9.在实际经济分析工作中,可以把一系列经济指标划分为一致指标、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在我国一般把()作为一致指标。

A广义货币M2

B库存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工业总产值

答案:

D

解析:

考核第8章。

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含义

举例

一致指标

也称为同步指标,指标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与总体经济运行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可以综合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

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先行指标

也称为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

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M2

滞后指标

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谷的确定

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的前提之一。

A生命周期理论

B凯恩斯消费理论

C持久收入理论

D所有消费理论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7章第3节。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前提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莫迪利安尼提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弗里德曼提出持久收入理论。

11.总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

下列关于总供给的表述错误的是()。

A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就是价格与成本

B如果企业对未来利润的预期是下降的,企业就会减少生产,从而使总供给减少

C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答案:

C

解析:

考核第7章第4节。

(1)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

(2)决定总供给的其他因素:

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

另外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企业对未来利润的预期是下降的,企业就会减少生产,从而使总供给减少。

(3)长期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4)短期总供给曲线:

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正从()。

A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B低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C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

D中高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

答案:

A

解析:

2015年教材新增知识点,考核第8章第3节。

通过本题掌握新常态的含义及特征。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13.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类型称为()。

A.需求不足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9章。

通过本题掌握失业的有关类型及各自的含义。

(1).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者自愿退出劳动力队伍的情况。

自愿失业包括:

(1)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

如新的产业兴起、旧产业衰落,使得原有产业劳动者由于不具备新产业需要的技术而失业。

 

(2).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这种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

1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

B.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国别比较

C.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D.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有一个处于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

答案:

A解析:

考核第10章。

A选项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基础;B选项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国别比较是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C选项是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观点。

D选项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有一个处于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是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

15.倾销会对进口国的同类产业带来危害,所以各国可以使用反倾销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下列关于反倾销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反倾销措施属于贸易救济措施

B反倾销税是一种附加税

C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

D反倾销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倾销产品的出口商

答案:

D解析:

考核第10章。

反倾销是一种贸易救济措施,是指进口国针对价格倾销这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来抵消不利影响的行为。

(1)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

(2)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

(3)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对出口国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该产品存在着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

②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

③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6、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履行()职能的体现。

A.经济发展

B.经济稳定

C.市场维护

D.收入分配

【答案】D【解析】考核第11章。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2)加强税收调节;如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

(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通过转移性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对改变社会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如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个人转移性支出等。

(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17.公共选择的理论基石不包括()。

A个人主义方法论

B经济人假设

C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D理性的非理性

【答案】D【解析】考核第11章第3节。

公共选择的理论基石包括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18.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不包括()

A.优化税制结构

B.推进依法治税

C.稳定宏观税负

D.增强收入功能

【答案】D【解析】考核第11章。

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包括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调节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

19、下列关于财政支出规模的表述错误的是()

A.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B.正常情况下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

C.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财政支出从长期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D.财政支出绝对规模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

【答案】A

【解析】考核第12章。

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

财政支出总量是不断增长的,这是由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所决定。

关于财政支出相对规模,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

(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另外也可以用人均财政支出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

正常情况下: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它决定于国家制度的安排。

人均财政支出指标一般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20.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差额预算

B投入预算

C部门预算

D地方预算

【答案】C【解析】考核第14章。

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是以部门为预算主体的综合预算。

21.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这种税负转嫁方式称为()。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

C.旁转

D.消转

【答案】A【解析】考核第13章第3节。

通过本题掌握税负转嫁的方式及各种方式的含义。

税负转嫁的方式(前转、后转、混转、旁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税收资本化是指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土地和收益来源较具永久性质的政府债券等资本物品的交易中,税收资本化是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最典型的就是对土地交易的课税。

2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由()对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大常委会

C.各级政府

D.各级财政部门

答案:

B解析:

考核第14章第2节。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中央决算;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监督本级总预算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批准本级政府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23.自2011年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作为本部门的事业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A教育收费

B利息收入

C捐赠收入

D交通运输部集中的航道维护收入

【答案】A

【解析】考核第14章。

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起,将按预算外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自2011年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教育收费作为本部门的事业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收缴比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执行;中央部门预算外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4、根据分税制体制规定,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 )。

A.中央税

B.地方税

C.中央地方共管税

D.中央地方共享税

答案:

D

解析:

考核第15章。

依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将为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

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

25、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没有整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

这种财政管理体制称为()。

A财政单一制

B财政联邦制

C财政复合制

D俱乐部制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15章第1节中的财政管理体制类型。

财政联邦制模式

(美国)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没有整

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

财政单一制模式

(法英日韩)

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

26、在财政政策时滞中,财政部门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称为()。

A认识时滞

B行政时滞

C执行时滞

D决策时滞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16章第3节。

掌握各种财政政策时滞的含义。

(1)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

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2)行政时滞是指财政部门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3)决策时滞是指财政部门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给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所需要的时间。

(4)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关批准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时间。

(5)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27.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平衡动机

【答案】C【解析】考核第17章。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指出货币需求是由三类动机决定的,即

(1)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2)预防动机,即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3)投机动机,即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货币需求动机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由获得的收入的多少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构成投机需求,由利率的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

28.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财政赤字

B.投资规模过大

C.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D.过度的信贷供给

答案:

D

解析:

考核第17章。

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过度的信贷供给;主要原因包括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其他原因包括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际收支长期顺差。

29.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称为()。

A广义货币供应量

B社会融资规模

C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D货币乘数

【答案】B【解析】考核第17章。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相关考点】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的构成(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债券筹资;保险公司赔偿、贷款公司贷款、投资性房地产)

30.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A.财政部

B.商业银行

C.中央银行

D.公众

答案:

c解析:

考核第18章。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比较,公开市场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具优越性。

一是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二是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三是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

四是中央银行有可能用其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所以,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

31.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称为()

A.投资乘数

B.购买支出乘数

C.税收乘数

D.货币乘数

【答案】D

【解析】考核第17章。

货币供应量M=基础货币B×货币乘数k

B------“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k-------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称为“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

32.下列金融市场中,既具有货币市场属性,又具有资本市场属性的是()。

A.商业票据市场

B.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C.同业拆借市场

D.债券市场

【答案】D

【解析】考核第19章。

债券市场是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它是一种直接融资的市场。

即不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直接进行融资的市场。

既具有货币市场的属性,又具有资本市场的属性。

33.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

A.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B.单一全能型监管体制

C.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综合监管体制

D.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分业监管体制

【答案】A

【解析】考核第20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逐渐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新的监管体制下,中央银行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负责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34.在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中建立了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其中用于度量短期压力情境下单个银行流动性状况,目的是提高银行短期应对流动性中断的弹性的指标是()。

A流动性覆盖率

B净稳定融资比率

C总资本充足率

D一级资本充足率

答案:

A

解析:

考核第20章。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中建立了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其中包括两个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

流动性覆盖率是用于度量短期压力情境下单个银行流动性状况,目的是提高银行短期应对流动性中断的弹性。

净稳定融资比率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金错配的能力,它覆盖整个资产负债表,目的是激励银行尽量使用稳定的资金来源

35.关于外汇储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是指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

B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库券等

C是国际储备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D在非黄金储备中占比为90%以下

答案:

D

解析:

考核第21章。

外汇储备是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库券等。

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非黄金储备中占比高达95%以上。

3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基本、最早设立的,为解决成员国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而设立的贷款是()

A中期贷款

B备用安排

C补充储备贷款

D应急信贷额度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21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包括:

①备用安排:

常称为普通贷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基本、最早设立的一种贷款,是为解决成员国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而设立的。

②中期贷款:

中期贷款是为解决成员国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严重的国际收支问题。

③减贫与增长贷款:

是一种低息贷款,为用于帮助面临长期国际收支问题的最贫困成员国而设立的。

其他贷款还有补充储备贷款、应急信贷款额度、紧急援助。

37.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