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1865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docx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

大班手工纸杯动物教案

【篇一:

大班综合《玩纸杯》教案和反思2】

大班综合活动《玩纸杯》教案和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说说中总结纸杯“叠高、叠稳及“又高又稳”的方法。

2尝试按规律从造型、色彩上合作进行创意.感受“又高又稳”的有名建筑。

3.积极参与操作探索活动,大胆想象、创造和表述,养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用的纸杯,各种建筑图及纸杯造型图的ppt,贴有颜色标记的收纳箱。

活动过程

一、探索多种叠杯方法

师:

小朋友都带来了纸杯,纸杯有什么用?

喝完水以后还有什么用呢?

今天,我们就来挑战几个叠纸杯的游戏,谁想参加?

1.一人创意玩杯

师:

先看看你带来了几个杯子,请你用这3个杯子来玩一玩、叠一叠,看看能变出什么。

总结:

你们真会动脑筋,用3个杯子变出了这么多与众不同的作品,真棒!

2.两人合作叠高

——欣赏ppt中杯子的造型图和各种创意手工,帮助幼儿感受纸杯的多种用途,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并扩展幼儿思维,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内容。

五、收拾整理纸杯

师:

今天和杯子玩得开心吗?

老师也想露一手,看我是怎么收纸杯的(从最上面开始,斜着往下收,同样的颜色收在一起),我们一起来整理吧。

——通过观看教师的“飞叠杯”表演,发现收杯子的方法。

教师带领幼儿合作商量,按颜色进行归类整理,放进收纳箱,养成活动后及时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设计思考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认为:

科学和艺术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只有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对事物的完整理解。

因此,一直以来,我努力寻找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点。

一次带孩子们散步.看到几个用过的一次性纸杯,我和他们交流:

“这些纸杯用过就扔了,多可惜啊,我们可以收集起来啊!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孩子们的赞同。

“可以怎么玩呢?

”“可以叠高、拼搭、造型……”于是,便产生了“玩纸杯”科艺活动。

之后,我和我的团队对此活动进行了一番斟酌,最初的活动流程是“游戏导人,听音乐传纸杯→2人合作,尝试纸杯叠高→4人合作,努力叠高叠稳→5人合作,创意纸杯造型”。

几次试教后,我们发现这样的设计缺少一种深度,有幼儿的操作、实践、探索,但课程的归属感不强,科艺结合,如何结合?

怎样把科学学科知识和艺术的欣赏性完美体现?

探索的“知”是什么?

如何在“探知”的基础上“求美”?

于是,我们又进行了几次试教、推敲,对活动流程进行了取舍与扩展,引导幼儿在探索叠放方法后尝试从造型、色彩上合作进行创意,从“又高又稳”的有名建筑中对力学、美学进行初步的感知与体验,最终确定了以上的活动方案。

活动中,我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将科学和艺术进行有机结合。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总结出杯子叠高、叠稳以及按规律造型的方法,并按要求行动。

难点是引导幼儿在合作玩杯子时共同想办法、共同创意,遇到问题时一起想办法解决,比如如何才能让杯子叠上去不倒,如何造型更独特,如何按图纸搭舞台……对于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我主要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解决。

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

帮助孩子利用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

因此,我为孩子们设置多次合作操作的机会,并由易到难,步步递进,将活动的重点与难点转化为幼儿的探索、总结

过程,通过幼儿一系列的操作、探索、创意、表述,达成本次活动目标。

修改后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探索科学之“真”。

活动中,我注重引导幼儿在不断操作的过程中总结“叠杯子”的科学方法.让幼儿通过合作、尝试,发现“一个个往上叠”的方法能够让杯子很高,但很容易倒,使用“下面多、上面少”的锥形叠放法能够让杯子很稳。

在幼儿探索出这一叠放规律后,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又高又稳呢?

”进而让幼儿探索出:

“下面用稳稳的方法,上面用高高的方法,两者结合才能又高又稳。

”接着,结合生活引导幼儿将这一科学经验迁移到著名建筑物上,让幼儿对“力学”有初浅的感知,领略科学的“真知”,萌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追寻艺术之“美”。

艺术之美,无处不在!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杯子叠放的实物图,联想到生活中“又高又稳”的物体,并运用各种颜色的纸杯进行创意造型。

在小组合作想象的过程中,幼儿不光要创造与众不同的造型,还要兼顾纸杯的色彩搭配,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美的享受,孩子能感受各色纸杯独特的色彩美、造型美。

接下来的合作搭建城墙、欣赏杯子造型图和创意手工等环节,又一次次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纸杯的“艺术之美”。

3.感受科艺之“合”。

科艺整合,不是科学与艺术的二元相加,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全方位的有机渗透。

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多个合作的机会:

第一次两人合作探索叠高、叠稳的方法;第二次4人合作探索“稳中求高”的方法,并过渡到造型;第三次小组合作用各色纸杯进行创意造型;第四次全体合作搭建彩色城墙。

这四次合作的要求都经过精心设计,注重幼儿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注重幼儿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的同步提高,注重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进行方法归纳,提高对美的敏感性和感受力。

【篇二:

大班手工制作:

纸杯变变变】

大班手工活动:

纸杯变变变

——艺想天开

一、教学目标:

1、尝试用纸杯进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感受纸杯的多变性、易操作性,进而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体验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用纸杯进行小制作

三、教学难点:

自己在纸杯上设计造型

四、教学准备:

1、一次性纸杯。

2、剪刀、双面胶、即时贴、彩纸、水彩笔等。

3、教师用纸杯制作的成品,如白鹅、金鱼、小青蛙、小乌龟等组成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幼儿欣赏作品。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把谁请来啦?

(出示教师作品,用纸杯制作的故事情景《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说一说都有谁。

2、以小客人的口吻说:

小朋友们好!

很高兴认识你们,请你们看看我们是用什么做的呢?

(幼儿回答:

纸杯。

同时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师示范设计制作。

1、这些小动物真可爱,你最喜欢哪个呀?

(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以小青蛙为例,教师进行示范制作。

师:

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完整的纸杯,现在我要将它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青蛙,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1)以杯底作为身体,用铅笔在纸杯壁上描画出青蛙四肢和嘴巴的轮廓。

(2)用剪刀沿着所画线条进行剪裁,剪时要注意力道,不要把四肢剪断了。

(可边剪边说儿歌:

小剪刀,真灵巧,沿着线条跑呀跑,直着跑,弯着跑,慢慢跑,跑呀跑,跑呀跑,一只青蛙出来了。

(3)剪完将四肢整理好,添画眼睛,然后用彩笔进行上色,涂色要均匀。

3、师:

我喜欢的小青蛙就这样做出来了,你喜欢什么小动物?

现在你们就是小小设计师,好好设计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

(引导幼儿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小动物)

三、我的纸杯变变变。

1、操作前,教师讲清制作要求:

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和他人;正确使用双面胶,不要到处贴;每人完成一件作品,剪裁后的下脚料要放进桌子上的小筐里。

2、四人一组,每人一份制作材料,分组进行制作活动。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采用直接介入指导、建议性指导、(同伴借鉴)及练习法的指导方式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大胆、自主的完成作品。

(2)密切关注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如果他们有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

(3)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如果完成的快,有再制作的欲望可以满足他。

(提

醒幼儿在制作结束后,把多余的东西整理好)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幼儿完成后,把作品陈列在玩具橱上,同伴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小朋友的作品,你最喜欢谁的?

为什么喜欢?

教师根据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五、活动延伸。

1、将制作好的玩具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进行创编故事、角色表演。

2、在美工区多投放一些纸杯,供幼儿进行设计制作更多种类的玩具作品。

【篇三:

幼儿大班手工活动教案】

美术手工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

《杯子变狮子》

年龄班:

大班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认识狮子的身体特征。

技能目标:

幼儿可以学习各种剪、贴、画、等各种手工技法,把杯子变成狮子。

创作目标:

幼儿运用不同的色彩描绘狮子,并且发挥想象添加装饰,让狮子更

加美丽。

情感目标:

让幼儿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

重难点:

狮子的造型和剪切、粘贴组合在一起

教学准备:

ppt、水彩笔、纸杯、剪刀、白纸、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给幼儿放一段关于狮子的视频,吸引幼儿的兴趣

(二)示范讲解

1、小朋友你们看了视频知道狮子的样子了,下面老师给你们看看狮子的

图片,我们一起观察狮子有什么特征。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狮子的头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尾巴和四肢。

2、“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神秘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老师从身后拿出一个纸杯。

“小朋友,看这是一个神奇的杯子,那小朋友开动你们的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把杯子变成什么呢?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能把杯子变成什么?

”“看,这是谁啊?

“其实,杯子可以变成很多的小动物,今天,老师主要教小朋友制作大狮子,好不好。

3、首先用剪刀把纸杯的边缘1/3剪成条然后画两个三角形,三角形中间画圆点当眼睛,用长圆形做鼻子,画一个比较圆的8做嘴巴,画四个长圆形做耳朵和脚,画一个三角形加一条细的长方形做尾巴,画好后分别

涂上色彩,用剪刀剪下来粘贴在杯子上,狮子的头就做好了。

脚、尾巴

和另一个纸杯边缘粘在一起,最后用另一个纸杯和狮子头粘在一起,狮子就做好了。

(三)布置作业

好了现在呢小朋友们也来尝试做一只可爱的大狮子

1、可以2个小朋友合作一起商量制作,也可以自己单独制作。

2、制作过程中不可以大声说话和吵闹。

3、不可以在别的小朋友的作品上制作。

(四)巡回指导

1、对能力好的幼儿在造型方面要求创新。

2、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要求完成作品。

3、对能力弱的幼儿手把手的指导他们完成最基本的上色、剪贴和造型制作。

(五)评价小结

“小朋友都制作好了吗?

我发现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厉害,做的狮子很漂亮,下面我们请小朋友自己展示自己的狮子给别的小朋友看,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也请别的小朋友说一说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好不好,为什么?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

并从造型、色彩、创意、态度等方面评价幼儿作品。

(六)教学延伸

小朋友把自己制作的狮子带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可以教爸爸妈妈制作

2014级31班

第五组:

肖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