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9006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1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思想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2页
经济思想史.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2页
亲,该文档总共1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思想史.ppt

《经济思想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思想史.ppt(1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思想史.ppt

经济思想史,任课教师:

黄岩,课程简介:

经济思想史是以一定历史时期各个学派的重要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及被其他学说所代替的历史规律的科学。

我们试图通过对经济思想发展脉络的把握,吸收积极因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去分析这些经济思想,从中找出它产生、发展、灭亡的本质规律。

我们要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是要学生掌握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学派的重要经济思想及它产生、发展的历史,了解这些经济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起什么作用及它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利害关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去分析这些经济思想,从中找出它产生、发展、灭亡的本质规律。

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早期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二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第三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第四章古典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第五章历史学派与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发展第六章边际效用学派第七章马歇尔与剑桥学派第八章维克塞尔与凯恩斯第九章凡勃伦与加尔布雷思的制度分析第十章弗里德曼与拉弗第十一章科斯与交易费用,教学安排及方式共48学时。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重点讲授与专题讨论相结合,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

平时占30%,考试占70%叁考教材:

1、经济思想史教程马涛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经济学说史教程陈孟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章早期的西方经济思想教学内容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早期的西方经济思想家的思想,掌握这个时期的经济思想特点,为后来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内容:

一、经济学发展的几个历史时期二、从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经济思想;三、从贾图到奥古斯丁四、从阿奎那到重商主义,一、经济学发展的几个历史时期,1、前经济学时期没有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这时的思想家通常会根据自己经济生活的经验和直觉来对各种经济问题发表意见。

总体上是散乱的、零星的、不成系统。

2、古典经济学时期1)形成时期(从重农学派到亚当斯密)2)常规发展时期(从萨伊、李嘉图、马尔萨斯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3、现代经济学时期(从1870“边际革命开端至今)从经济学发展看:

现代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历史资源就是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就其本质属性来说是一门历史性的学科,这一历史属性也就决定了经济学是一门永远都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中的学科。

二、古希腊经济思想,公元前86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兴起,以后进入奴隶社会的极盛时期。

一些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研究了奴隶主家庭经济,从而产生了最早的经济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

1、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1)生平;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5)是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希腊的历史学家和作家,主要经济著作有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

在经济论中最早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即家庭经济。

(2)经济思想;关于财富;关于农业;关于分工;增加收入;关于货币,2、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1)生平;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是苏格拉底的学生,长期从事哲学学园的讲学活动,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著作很多,有关经济问题的著作有理想国和法律论,阐述了他的农业、分工、交换、货币的观点。

(2)经济思想;1)关于理想国:

执政的哲学家,理想国由三个等级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奴隶主的“共产主义”;,2)关于分工;他认为人的欲望和需要是多方面的,所以人们应实行分工和互助。

在社会分工中,每个人应从事行业和担任的职务是先天决定的;肯定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分工。

3)关于货币;认为货币是为交换服务的,意识到了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关于商业;他肯定商业的必要性,然而又对商人采取鄙视的态度等。

3、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1)生平;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是一位天才思想家,博学多才,对当时各门科学都有精深研究,著述很多。

公元前343年被聘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他在政治论伦理学中,阐述了他的分工、交换、货币等经济思想。

(2)经济思想;关于国家的产生发展关于家政管理关于生财之道关于物品的两种用途关于货币关于商品的价值形式,古希腊经济思想小结:

1、极力维护自然经济,力图巩固和发展庄园制度,以保证奴隶主的财富不断增长。

2、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并论证了社会分工。

3、对商品货币经济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4、承认小商业存在的必要性,反对大商业和高利贷,反对用货币增殖货币。

总之,古希腊时代的经济思想家其特征是维护自然经济,表现为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反对大商业和高利贷,但承认小商业存在的必要性。

同时对商品货币关系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三、从贾图到奥古斯丁1、贾图的经济思想

(1)生平克优斯贾图(公元前235一前149)是古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当过罗马的元老,历任执政官、监察官等职。

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

(2)经济思想关于农业关于商业,2、奥古斯丁的经济思想

(1)生平在罗马帝国瓦解时期,基督教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奥略里奥古斯丁(公元353-430)。

奥古斯丁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一度曾信摩尼敬,后皈依基督教,任北非希波主教。

他的著作有忏悔录、论上帝之城、创世纪人注释等。

(2)经济思想关于劳动;关于农业;关于商业;关于奴隶制度;提出“公平价格”概念,四、从阿奎那到重商主义年代划分:

西欧的封建制度公元517世纪中叶经院学派学说占统治地位515世纪重商主义15世纪末17世纪中期1、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

(1)生平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创立了自己的神学理论,著有神学大全等著作,成为中世纪经院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代表了封建教会和封建领主的利益。

(2)经济思想关于封建等级制、封建自然经济的合理性“公平价格”理论效用价值论的先河;关于货币;关于商业;关于放债;,2、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1)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重商主义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约从1516世纪中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英国的约翰海尔斯(?

1571)威廉斯塔福德(1554-1612)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法国的博丹(1530-1596)孟克列钦(1575-1621)孟克列钦的主要著作是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1615)他是第一个提出了“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

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17世纪中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英国的托马斯孟(1571-1641)是英国大商业资本家,东印度公司董事,政府贸易委员会委员。

提出了贸易差额理论。

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1621)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64)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提出贸易差额论的原则;发展本国的工商业;,3)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小结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一致性;都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

认为货币(金、银)是最好的财富;认为商业是获得货币财富的惟一源泉;强调国家的作用;奖励增加人口。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在于对获取货币财富的方法认识不同。

第二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教学内容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魁奈、杜尔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及产生的历史背景,明确古典经济学在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伟大贡献及局限性。

教学重点内容:

第一节重农学派经济思想;第二节威廉配第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第三节亚当斯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立者。

第一节重农学派经济思想产生于18世纪5070年代,创始人是魁奈,其先驱则有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1646一1714)。

他们系统地阐述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关于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的观点。

1、产生的历史条件1)在经济上,18世纪中叶法国的工商业已相当发展,但封建生产关系仍占据统治地位。

2)在政治上,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的大革命准备时期,阶级矛盾非常尖锐,革命风暴一触即发。

3)在思想上,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无情地批判封建制度,他们推崇中国古典的思想文化。

4)在经济政策上,重商主义仍然支配着法国的经济政策。

2、重农学派的特点:

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惟一来源和一切收入的基础,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加以考察,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3、重农学派的先驱布阿吉尔贝尔

(1)生平:

(2)代表著作:

法国详情、谷物论、货币缺乏的原因、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等(3)经济理论:

财富理论;财富来源于农业生产。

价值理论;从整个社会劳动按一定比例分配来考察价值。

货币理论;轻视货币,贬低金银,甚至对货币持否定态度。

4、重农学派的领袖魁奈

(1)生平:

(2)代表著作:

农民论、谷物论、人类论、租税论、利息论、经济表经济表的分析(3)经济思想:

纯产品学说;社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经济表;经济政策主张;,经济表;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不生产阶级每年投资每年收入每年投资20亿里弗尔20亿里弗尔10亿里弗尔10亿里弗尔10亿里弗尔10亿里弗尔10亿里弗尔10亿里弗尔共计30亿里弗尔共计20亿里弗尔共计50亿里弗尔,对经济表的评价经济表的创见主要有:

1)运用抽象法;2)己正确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的基础;3)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作是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的,受生产制约的;4)把各阶级的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消费,以及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经济表的不足:

经济政策主张;第一自由放任。

第二实行大农业经营。

第三整顿税收。

第四维护私有制。

总的精神是削弱、限制或消除重商主义措施的有害后果,鼓励和大力支持新兴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总的原则是减少封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提倡生产(主要是耕作)和贸易领域的自由放任或自由竞争。

魁奈的经济政策主张鲜明地体现了法国当时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

5、重农学派的发展杜尔哥

(1)生平:

(2)代表著作: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1766年(3)经济思想:

对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对纯产品学说的发展;工资和利润理论;把价值区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主观价值是让渡物品的人对物品的主观评价。

客观价值则是由市场决定的价值,即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第二节威廉配第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哲学思想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特点1、古典经济学把理论研究由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

2、古典经济学信奉经济自由主义,其基本思想是主张经济自由,即实行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

3、在研究方法上,推重抽象法和演绎法。

三、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1、生平:

2、代表著作:

赋税论(1662年出版),献给英明人士(1664年写成,1690年出版政治算术(1682年写成,1690年出版)爱尔兰的政治解剖(1672年写成1691年出货币略论(1682年写成,1695年出版)3、经济思想:

1)经济学方法论;2)价值论;3)分配论;4)货币理论;5)经济政策主张4、评价:

第三节亚当斯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立者一、生平:

二、代表著作:

道德情操论(1759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出版简称国富论)三、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构:

基本思想:

是提倡基于“利己心”的经济自由主义,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增进资产阶级的收入和财富积累。

结构:

全书共分五篇方法论:

抽象分析法、归纳综合法,,四、经济思想:

1、分工理论;2、交换理论;3、货币理论;4、价值与价格理论;(斯密教条)5、分配理论;(工资、利润、地租)6、资本积累学说;7、资本再生产理论;8、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9、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10、国际分工理论;11、国家职能和赋税原则;五、对亚当斯密的简要评价:

第三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教学内容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萨伊、李嘉图、詹姆斯穆勒、西尼尔、约翰穆勒、的经济思想及产生的历史背景,明确古典经济学在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伟大贡献及历史局限性。

具体内容:

(一)萨伊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二)李嘉图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三)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四)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五)西尼尔的“节欲说”;(六)约翰穆勒对古典经济学的综合。

这时期的特点:

亚当斯密创立的古典经济学发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确立、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的时期,开始出现了分化,日趋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萨伊继承了斯密的“收入构成价值论”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为资本主义经济辩护的政治经济学;李嘉图则继承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思想,将古典经济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思想又为马克思所吸收和改造,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萨伊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一、生平:

二、代表著作:

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政治经济学问答1817年攻治经济学教程1828-1830年三、经济思想:

1、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要教导国家、政府和臣民“熟悉国家繁荣所根据的原则”“使一个国家能得到良好经济制度的利益”以防止“人民铤而走险。

”政治经济学应以发生着的事实为基础,运用“哲理推究”方法来研究经济事物的因果联系。

,即是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地说明事物的因果联系。

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和说明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各环节之间的连续关系。

2、生产三要素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

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

生产三要素:

劳动、资本、自然力。

一切产品或效用都归因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者的作用和协力,是三者协力提供“生产性服务”的结果。

3、价值论;价值由效用决定;价值由生产三要素生产;价值由价格来衡量。

在效用价值论遇到矛盾时,便又转向了供求决定价值的理论。

在供求相等的情况下,供求决定价值的理论又遇到了一个矛盾,萨伊又转向了生产费用价值论。

所谓“生产费用”即工资、利息、地租。

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是萨伊自由主义经济观点的理论依据。

总之,萨伊的价值论是效用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的合一,他以效用为决定价值的基础,以供求决定价值的变动以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最低限度。

4、分配论;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

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把劳动区分为三类:

理论、应用和执行。

一切产品、一切价值都是经过这三种劳动生产出来的。

这三种劳动,都是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这三种人的收入,都是各自劳动的收入,因而都是工资。

萨伊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看作是生产劳动,这是可取的。

5、销售论三个原理是:

产品是以产品来购买的,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只要对生产不加干涉,就不会发生普遍生产过剩。

四个结论:

第一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就销得越快、越多和越广泛,而生产者得到的利润也越大。

第二每一个人都和全体共同繁荣利害相关。

第三购买或输入外国货物不会损害国内或本国产业和生产。

第四仅仅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剌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提供消费的手段。

第二节李嘉图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一、生平:

二、代表著作:

1809年8月29日黄金的价格一文1817年4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三、主要经济思想:

1、研究方法抽象演绎的方法即分析问题时,总是从一定的假设前提出发,从中推出一定的结论。

2、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

这是他对劳动价值论和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发展。

第一“原始社会”的价值决定。

李嘉图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它所必要的劳动量。

把商品分成两类:

一类是劳动不能增加其数量的商品,另一类是劳动可以无限增加其数量的商品。

主要研究后一类。

体现在这类商品中的劳动量增加,其价值就一定增加;反之,其价值也就一定减少。

购买劳动不能决定商品价值,只有耗费劳动才能决定商品价值。

认为无论在初期野蛮社会,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都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原理不因劳动的性质不同、报酬不同而受到影响。

第二“资本”条件下的价值决定。

李嘉图认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共同决定商品价值。

商品价值不仅决定于生产它的直接劳动,而且也决定于生产它时使用的生产资料中所物化的间接劳动。

他认为商品价值的降低既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直接劳动的减少,也取决于转移到该商品中去的生产资料的节省。

李嘉图还论述了这两种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直接的活劳动创造新价值,间接的物化劳动不能创造新价值,只能转移或实现它已形成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他认为这种价值转移量,同生产资料本身价值量及其磨损度成正比,同它的耐久性成反比。

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不因资本的积累而变更。

李嘉图推论是:

商品价值会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降低;劳动使用的节约会使商品相对价值下降;同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价值,如果在这个等量劳动之内,所使用的直接劳动和资本的积累劳动的比例不同,那也只会影响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对比关系,而不会影响价值量的决定。

第三“资本”变化条件下的价值决定。

即资本构成和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同,对商品相对价值的影响。

第四,工资变动不会引起商品价值变动的原理由于资本构成比例不同和周转速度不同也有变更。

认为工资变动对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因而是次要的。

3、分配理论分配论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核心。

他接受了斯密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的学说,克服了斯密对三种收入的双重见解。

其理论特点在于:

第一,对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分析始终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三种收入都仅仅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从而更加一贯地坚持利润、地租来源于工人劳动;第二,他坚持三种收入中工资量的变动起着决定作用,认为工资变动为因,利润、地租变动为果;第三,他有意识地研究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关系,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阶级对立。

1)关于工资李嘉图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收入,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就是劳动者自身的价值或价格。

所以,他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李嘉图在工资问题上富有特色的贡献,是关于工资变动规律的分析。

他认为这一规律就表现为劳动的市场价格,由于劳动者人口变化从而劳动的供求关系变动,围绕劳动的自然价格上下波动,并不断趋向于劳动的自然价格,使劳动者出卖劳动只能得到最必要的生活资料。

李嘉图还探讨了工资变动的趋势。

他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财富的增加,资本的积累,货币工资有上涨的趋势,实际工资有下降的趋势。

李嘉图还提出了前人未曾提出的相对工资理论。

2)关于利润认为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关于利润量的决定,他认为在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上,利润量的大小取决于工资的大小,利润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工资的余额,而地租不过是利润的特殊化部分。

利润同工资成反比例变化。

他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财富增长,资本积累和人口增加,利润有自然下降的趋势。

3)关于地租李嘉图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是投入土地的劳动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它是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

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土地数量有限而且质量不同。

李嘉图还探讨了地租变动趋势,利润和地租的对立问题。

他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财富和资本的积累、人口的增加,地租必然不断地增长。

而地租的增长,又必然引起利润的下降,利润量同地租量必然朝相反方向变动,所以利润和地租是对立的。

抵制地租增长的办法。

第一限制和减少人口;第二,发展科学,提高技术,改良机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第三,实行对外谷物贸易自由,取消谷物法,输入国外更便宜的谷物,代之于耕种本国劣等土地。

4、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理论李嘉图认为资本是财富的一部分,即用于生产的物质财富,也就是生产资料。

他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他提出资本积累就是节约收入,增加资本,增加生产性消费,减少非生产性消费。

为了从“节约收入”来说明资本积累,他还区分了总收入和纯收入。

他认为资本积累的源泉,只能来自纯收入,而在纯收入中,资本积累的多少,又取决于利润的大小,因而利润是资本积累的真正源泉,也是资本积累的动机或目的。

利润就是一切,利润的高低正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实际利益所在。

积累资本由两种方法:

增加收入;减少消费。

具体是:

第一,发展科学,改进技术,采用机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货币工资,增加利润,扩大资本积累的源泉;第二,减少非生产消费,主要是降低地租和赋税。

李嘉图认为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不会引起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出现。

5、货币理论1)在货币的本质问题上,李嘉图继承斯密的看法,认为货币是商品,其价值也是由生产它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2)在货币的职能问题上,他主要论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认为金币或黄金是最适宜的价值尺度。

3)关于货币流通的规律;4)货币数量说;5)提出了稳定通货的方案。

6、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自由贸易学说李嘉图的个贡献是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第三节李嘉图学派的解体自1830年以后,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已不再坚持劳动价值论了,古典经济学继续沿着萨伊和李嘉图开辟的两个方向展:

一派否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其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巴师夏和英国的西尼尔;另一派是承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采取折衷主义手法来加以调和,表现在经济理论上就是综合的混合主义,其代表性人物为约翰穆勒。

1830年后英国经济学界围绕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论战。

论战的结局,导致了李嘉图理论体系的解体。

詹姆斯穆勒和约翰麦克库洛赫的经济学说是李嘉图学派解体的标志。

一、詹姆斯穆勒解体的开始1、生平:

2、主要代表著作:

182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纲要把治经济学的内容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部分。

3、经济思想:

1)对李嘉图的劳动范畴进行了诡辩式的解释,提出了机器以及任何积累劳动也会劳动、也会创造价值并带来利润的价值理论。

2)扩大了劳动时间,曲解了李嘉图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含义。

3)把劳动和资本的交换归结为是普通的商品交换关系。

4)“利润”是这样一种劳动的工资,即不是用手直接去做的劳动,而是用手所生产的工具间接去做的劳动。

二、麦克库洛赫的经济思想1、生平;2、主要代表著作:

1825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原理3、经济思想:

1)扩大劳动的概念。

2)把商品价值区分为“相对价值”和“真实价值”,即交换价值和实际价值。

从而把利润归结为让度利润。

三、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1、生平2、代表著作:

1850年出版的经济和谐1847年经济诡辩论3、经济思想:

1)服务价值论2)经济和谐的理论体系无偿效用规律;资本规律;3)经济自由主义,四、西尼尔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1、生平;2、主要代表著作:

183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大纲3、经济思想:

1)西尼尔的“节欲说”生产三要素劳动、自然要素、节欲;“节欲”虽不创造财富,但却有助于财富的积累。

“节欲”和劳动一样都是一种牺牲,因而都应取得相应的报酬。

为资产阶级辩护的“最后一小时”论;,2)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价值论和分配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