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432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docx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第五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口算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3、经历尝试、探索和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口算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经历尝试、探索和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计划课时】

14课时。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6~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了解加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过程。

2、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

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卡片。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1、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

 

 

 

 

 

 

2、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

复习:

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蓝灵鼠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今天他又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摆小棒。

大家看他是怎么摆的?

课件出示与教材图相似的小棒图(先出示30根小棒,再出示5根小棒)现在,你也像蓝灵鼠那栶自己摆小棒。

 

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摆的。

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问并解答。

左边摆了30根小棒,右边摆了5根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列式是30+5=35

 

 

2、学生按教师要求和同桌举例认识加数、加数、和。

 

 

 

 

 

3、学生按图进行操作、交流、表达,然后汇报交流。

 

4、举例认识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提问:

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解答?

先组内说,再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出的,并板书:

30+5=35

 

教师讲解加数、加数、和。

让学生重复这些内容,举例说说。

 

回到情景图,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还剩多少根?

怎样列式计算?

你是怎样想的?

交给学生讨论。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算理。

 

 

 

讲解被减数、减数、差。

方法同上。

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

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自主小天地:

学生把自己编的题写在书上

完成练一练的1、2、3题(可采用多种形式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看图说题意,并列式计算。

第4题对口练习:

可采用教师和一名学生先做示范(可加、可减)再让同桌进行练习。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课本第37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

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30+5=35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1)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8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

3、掌握把十看成是几个十进行计算的方法,增强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类型】

新授课。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1、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

 

 

 

2、仔细观察,说出图意,并解答。

左边一箱装有20个苹果,右边右边一箱装有30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列式是20+30

复习:

3个十和5个十,合起来是( )个十,是( )……

 

 

教师出示教材38页的情景图,说明水果店中原来有一箱苹果装满20个,这时又送来一箱装有30个苹果。

问现在有多少个苹果?

 

 

 

 

1、学生按教师要求自己操作摆小棒,边摆边说,使学生充分反馈。

2、学生按图进行操作、交流、表达,然后汇报交流。

一捆小棒是10根,两捆加上三捆是五捆,五捆是50根,三个十加两个十是五个十,五个十是50。

所以,20+30=50。

 3、学生举例认识加数、加数、和。

4、学生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说算理。

 

 

学生举例认识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提问:

如何进行口算呢?

请大家先用小棒摆一摆,说说是怎样摆的,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先组内说,再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出的,并板书:

20+30=50

教师讲解加数、加数、和。

让学生重复这些内容,你能举例说说吗?

 

 

回到情景图,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还剩多少瓶?

怎样列式计算?

你是怎样想的?

交给学生讨论。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算理。

讲解被减数、减数、差。

方法同上。

教师大胆放手,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

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1、自主小天地:

学生把自己编的题写在书上

2、完成练一练的1、2、3题(可采用多种形式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看图说题意,并列式计算。

3、第4题对口练习:

可采用教师和一名学生先做示范(可加、可减)再让同桌进行练习。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课本第39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0+30=50

加数、加数、和

50-20=30

被减数、减数、差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2)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0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会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

3、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口算方法的合理性,增强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

口算:

70+6=

90+4=  6+30=

 

复习:

27可以分成( )和( ),42可以分成( )和( )。

口算:

 

恰当合理的复习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仔细观察,说出图意,并解答。

(树上还剩20个桃子,小猴子摘了16个,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列式是20+16或16+20)

学生按教师要求自己操作摆小棒,边摆边说,使学生充分反馈。

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2个十加1个十和6个一,等于3个十6个一,是36。

所以20+16=36。

还可能有:

把16分成10和6,先算20+10=30,再算30+6=36。

3、学生按要说一说,再填书。

第一关:

教师出示教材40页的情景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教师提问:

如何进行记算呢?

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交给学生边摆边说,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指导,了解学生摆说的情况)。

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先组内说,再汇报。

 

 

 

 

 

完成试一试:

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说出下面各题十位上得几,再计算。

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先同桌或小组交流再填书,最后全班汇报。

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

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让学生充分的说,即可以深刻领会算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1、2、3、4题(可采用多种形式练习)

第3题:

小动物回家先展示三个小动物后展示他们的家,提问:

每个小动物要回哪个家?

然后设计试题。

(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代表一种动物进行口算,使每个学生都有口算的机会。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课本第41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两位数

口算:

70+690+46+30

20+16=3616+20=36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3)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2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会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教学重点】

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类型】

新授课。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和口算习题。

复习:

1、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口算:

(前几节课所学内容)其中包括46+20

恰当合理的复习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按教师要求摆小棒,边摆边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集体交流时,可能会出现三种思维过程:

1、从四捆中去掉两捆,还剩两捆和6根,是26根。

2、4个十去掉2个十,还剩2个十和6个一,结果是26。

3、把46分成40和6,先算40-20=20,再算20+6=26

 

 

1、教师提问:

如果把46+20改成46-20又该怎样计算呢?

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动手摆一摆,边摆边说你是怎样想的?

先组内说,再汇报。

 

 

 

 

 

 

 

 

2、完成试一试:

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和理由(先同桌或小组交流,再填书,然后全班汇报)。

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

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让学生充分的说,即可以深刻领会算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练习。

1、学生观察情景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列式并口算。

 

2、自主小天地,学生编出自己的试题,同桌间互相解答。

 

3、完成练一练的1、2、3题,

第1题:

先说想法,再口算;

第2题:

制成活动片,让学生反复进行口算;

第4题: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展示情境图。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课本第43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整十数

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4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6+20=66

46-20=26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4~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习两位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认识加法竖式,学会用竖式计算,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

3、体现算法多样化,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加法竖式,学会用竖式计算,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类型】

新授课。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妈妈比小白兔多采几个?

小白兔比妈妈少采几个?

一共采了多少个?

教师讲故事引入:

有一天,兔妈妈带着小白兔到大森林里去采蘑菇,妈妈采了23个,小白兔采了4个(出示课件或挂图)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用童话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培养学生能充分利用已获得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列式

 

 

学生动手摆小棒计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汇报。

列式是23+4=27(个)

 

(1)用小棒摆的:

单根的和单根的加在一起再和整捆的相加。

(2)先算3加4得7,7再加20等于27。

(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提出来,就按学生的思路进行,如果提不出来,教师就直接交给学生)

 

学生先自己计算,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一共采多少个?

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3+4=

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算?

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说出自己摆的过程,然后现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

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3+4=27

3+4=7;7+20=27

十个

2  3

+      4     

27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笔算的一般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完成试一试,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算的

 

教师强化用竖式怎样算,并让学生用竖式算一算。

 

 

 

从直观操作到抽象算理,结合摆小棒时的操作过程。

探索出用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

 

 

 

 

 

结合学生的操作和对数位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竖式是怎样来的,体会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在书上完成。

 

 

 

练一练。

第1题完成竖式。

第2题可设计多种形式来进行练习,第3题,要求学生看图,弄清题意,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第4题游戏“谁帮小白兔填一填”

要先口算在填符号。

 

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课本第45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

23+4=27

十位个位

2   3

+4

27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6~47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初步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3、能向同学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别人不同的算法,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教学重点】

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初步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类型】

新授课。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不仅要说出结果,而且要说出是怎样算的

 

 

 

学生拿出小棒摆,同桌互相说算法。

可能有以下思路:

(1)先把7根小棒和8根小棒加在一起,得15,再加上20得35。

(2把8根小棒分成3和5,27加3得30,30再加5得35。

教师出示口算题:

20+40  38-20

20+58  62+7

27+2

 

1、教师:

如果把27+2改成27+8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动手摆,同桌互相说,然后充分反馈。

学生边说算法教师边板书:

27+8=35

 

   

不仅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还巩固了已学过的算理。

 

 

 

学生再摆小棒,强调把其中的十根要捆成一捆,和整捆的放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2、教师:

27+8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学生充分反馈,教师引导学感受满十进一的道理。

教师板书:

十 个

2   7

+     8

     3  5

 

 

 

 

 

使学生从大量的动手操作中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列式解答,要求说出算理。

完成“试一试”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口算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自由编题,并说给大家听。

 

 

 及时巩固所学的算理,使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

 

 把枯燥的口算练习寓于游戏当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48~49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笔算方法:

27+8=35

十位个位

2                 7

+.8

35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0~5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学会用竖式计算方法,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的道理。

3、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结合问题情境,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方法,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卡片。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小强有46张画片,送给小红4张,还剩多少张画片?

(出示情境图)

师:

认真看,你想说什么?

创设问题情境,观察图画使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难。

 

1.自己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

2.小组合作,交流,议一议。

3.全班交流,反馈,向大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1.先想一想,在自己的本上试着列一列。

2.同桌间互相交流,表达。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

怎样列式解答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①4个十和6个一减去4个一

②46-4=42

师:

如果用竖式计算的话,怎样列式计算呢?

 

师:

谁到前面给大家列一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归纳出:

笔算减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在学生摆一摆、议一议中从直观到抽象,学生更好的经历了几十减几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学生在大量的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归纳算理。

 

 

 

学生畅所欲言;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算出得数。

 

 

 

找3名学生到前面去板演,其它同学在本上做

 

 

 

 学生先说出意图,再列式计算。

试一试:

出示:

78-5=

69-8=

46-6=

师:

它们的得数是几?

你是怎样算的?

 

 

练一练:

1题

  教师巡视:

是不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

从图片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如何解答?

 

 

 

 

 

 

 

 

 

 

 

 灵活多样的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经历。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课本第51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4个十和6个一减去4个一是()

46-4=42

78–5=73

十位个位

7  8

            -    5

73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1))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2~53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2、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初步理解“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再减”的道理。

3、能向同学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别人不同的算法,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初步理解“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再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类型】

新授课。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兴趣高涨

师:

今天,咱们先来玩口算游戏车的游戏:

(出示算式:

56-4=48-7=

32-1=34-3=

游戏的形式引入能充分地激起学生“想学”的愿望。

1.用小棒自己摆一摆,说一说

2.和小组同学议一议,说一说

3.全班交流反馈:

①从34里拿出14,14减8得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