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3502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9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

拉萨市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

拉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足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世界瞩目和惊艳,而且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

B.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C.就中国飞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全民参与。

二、现代文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下列各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

有字,可读,真好。

③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④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⑤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⑥慢慢地,很多入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哪里认识人家呀?

怎么办?

⑦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⑨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⑩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⑪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⑫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

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⑬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

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⑭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⑮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

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⑯怎么办?

⑰偷呗。

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

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

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

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⑱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

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⑲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⑳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呜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㉑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㉒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囚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㉓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

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㉔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根据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经历,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序号

读书经历

去邻居家读“报纸墙”

借小人书读

 

 

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书

(2)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3)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品味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②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风雨荷塘

①凡到过济南的人,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这座垂柳含烟的北方古城,处处留有荷花的印记。

唐宋时,大明湖就曾被称之为“莲子湖”,其因就是当年城北十里荷塘的自然风貌。

每当看到荷花,尤其是在异乡,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代诗人刘风诰赞誉济南的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由此,我的眼前也就会慢慢浮现出那一方弥漫着荷香的池塘。

②那是一个夏季的黎明,雨丝很密,很细,很匀,很柔,轻轻地吻着我的脸,我的手,脆生生的,甜润润的,凉爽爽的。

③我踏着寂静弯曲的石径,不知不觉来到雨幕笼罩的荷塘。

远远望去,绿柳丛中躲藏着一栋新房,白墙、红瓦、尖顶,犹如安徒生童话里的风景。

白屋,绿浪,粉荷,黄篱,组合得格外协调,自然而柔和。

近处,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撑起或深蓝或草绿或嫩黄的伞盖,细雨落上去,如蚕食桑叶,若石击深潭。

每一柄荷叶都像一把神奇的乐器,弹奏悠远清脆而让人深醉的音响。

滴翠的荷叶,落上雨丝后若打了蜡一般,油光闪亮的,迎光处澈明,背光处微暗,错错落落地遮住了整个池塘。

一滴滴雨丝刚栖落荷叶尖,瞬间又收缩为小水珠,潺潺滑下叶中央,密密匝匝的,一会儿凝成晶莹的大水珠,滚动着,磨蹭着,嬉闹着。

调皮的风把叶子弄翻,水珠或跳上另一片叶子,或一个跟头跌进荷塘里。

④荷花更是光亮亮、鲜嫩嫩的,高高矮矮,肥肥瘦瘦,浓浓淡淡,或停或动,或尖或圆,或半开或怒放。

有的牙雕般晶莹,有的白玉般剔透,有的玛瑙般绯红。

雨中的神态更是各异,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涩,或笑脸半藏,或聚首细语。

恰似一幅幅巧夺天工的水粉画,一首首意境朦胧的抒情诗。

一阵阵微风吹过,田田的荷叶推推搡搡,把清香一缕缕送到对岸。

绿茸茸的空气飘飘逸逸,空空灵灵。

⑤雨与风,光与影,声与色,互相交错,彼此交融,在细密的波纹上流溢,流溢……

⑥我的脚步惊飞了一只被雨淋湿了翅膀的小鸟,几滴水珠溅在了我的衣衫上。

树丛中,荷叶间,几只不知名的鸟虫在轻轻地叫着,不知在觅友交谈,还是在寻找食物?

一切生命在这神秘的荷塘,在这绵绵的雨雾里,萌发出一种难以言尽的渴求或是期冀。

⑦我心净如镜,任雨丝洗濯我的衣衫和我的视野,任荷风吹拂我的记忆和我的思绪。

不知不觉,我敬仰起荷来了。

雨中的荷你遮我、我护你,你搀我、我抚你,吐叶展蕾,展露令人销魂的形体;虽然屡遭风雨,仍相亲相爱,交臂挽手,盘根结节,紧紧抓住脚下这深深的淤泥,编织盛大的生命景象。

是啊,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刻,我们不也是手挽心连?

⑧望着,望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

⑨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神奇而浪漫的荷塘之上溅起一片云,一片烟,一片雾,一片梦。

⑩黎明的荷塘气象万千,朦朦胧胧,虚虚实实,奇奇幻幻。

⑾在我的眼里,这就是济南——因了荷塘,雅得别致;也因了荷塘,不惧风雨……

(作者厉彦林,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有删改。

4.文章的题是《风雨荷塘》。

读完全文后,你觉得风雨中的荷塘有什么特点?

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第③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7.将文章第⑦段与下面《荷叶·母亲》中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结合内容,指出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提示:

可从写法或立意角度作答)。

(链接)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拦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三、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④。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求益:

求得长进。

②凌:

欺侮;忽:

轻视。

③同列:

同辈。

④鸱枭(chīxiāo):

两中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C.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

D.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明:

(2)广:

(3)疾:

(4)恶:

10.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11.(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甲)文强调“________”是学习的前提,(乙)文则告诉我们“________”是学习的目的。

(用原文中的字词填空)

四、情景默写

12.名句默写。

①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②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③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⑥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⑦《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了农村淳朴的风土习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3.该诗的第二句中,“初惊”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4.诗的最后两句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六、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

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乙)行者笑道:

“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

我问你:

铁扇仙在那里住?

”老者道:

“你问他怎的?

”行者道:

“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

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

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老者道:

“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

”三藏道:

“他要甚礼物?

”老者道:

“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

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

”行者道:

“那山坐落何处?

唤甚地名?

有几多里数?

等我问他要扇子去。

”老者道:

“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

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

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

”行者笑道:

“不打紧,就去就来。

”那老者道:

“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

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

莫当耍子。

”行者笑道:

“不用,不用!

我去也!

”说一声,忽然不见。

那老者慌张道:

“爷爷呀!

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15.(甲)文中的“裙钗”指的是_____。

她怀仇恨泼猴的原因是_____。

16.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一借芭蕉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借芭蕉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借芭蕉扇,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了芭蕉扇。

七、综合性学习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小雅》说: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意思是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庇护我。

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充满感恩之心。

为此,初一(5)班开展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观点论述)“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市民李先生和弟弟妹妹相约带孩子到父母那里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得热火朝天。

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

对于孩子们只顾玩手机,冷落老人的做法,你怎么看?

请表明观点,说说理由。

要求: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为“扇枕温席”的故事,请你简要复述其内容,不能超过60字。

(3)(撰写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

                     ,

下联:

扶弱济困优良传统人人行。

18.“云南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示”活动走进校园,班级组织同学们对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农村的变化进行探究,请你积极参与。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材料一)从1978~2017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75.3倍,年均增加243元,年均增长11.7%,增幅高于全国。

分年度看,2013年6724元,增长13.4%,比全国平均高1个百分点;2014年7456元,增长10.9%,比全国平均低0.3个百分点;2015年8242元,增长10.5%,比全国平均高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四;2016年9020元,增长9.4%,比全国平均高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五;2017年9862元,增长9.3%,比全国平均高0.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王贵是昆明西山区福海乡的一个普通农民,40年前,他的家在杨家地老村,房子是父母亲和乡亲们一起盖的土基房,厨房、卧室、猪圈都在一楼,厕所是围墙外随便搭的简易房。

1996年,王贵和乡亲们搬进了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杨家地新村的5层新房。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家附近交通发达,道路干净整洁,连彩莲河水都变清了。

”王贵深有感触地说。

(材料三)某文明村改革开放40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不断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空气优良率统计如下:

(2)文学社征集对联,赞颂云南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他们已有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

乘改革春风乡村欢歌蝶变

下联:

       

八、作文

19.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

(1)题目:

说句心里话

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据史料记载,杨翥(zhù)为官时,居住在京城。

一天,邻居家丢了一只鸡,怀疑是他家偷的,就指着杨姓骂,家人气愤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杨翥说;“城里又不是我一家姓杨”。

他的另一家邻居院落很窄,下雨时污水总是流进杨家的院子,杨家深受水污潮湿之害,家人又告诉了他,杨翥劝家人道:

“天晴的日子多。

下雨的日子少”。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

力求工整、美观;

(3)不少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对比阅读

1、

四、情景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2、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