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5826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docx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

血透中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由于血液透析的复杂性以及技术开展的局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很多的意外,这些在透析中或者透析后出现的急性并发症统称为急性透析并发症,由于它们通常情况下都是致命的,所以应该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对其发生的原因、病症体征有系统的了解,并且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处理及预防。

一、透析液异常

包括浓度异常及成分异常等,临床上常见的有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高钙、高镁等异常。

〔一〕浓度异常:

稀释度异常,而无成分变化。

1、高钠血症

〔1〕病症:

高钠血症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细胞内脱水,患者出现干咳、头痛、恶心、呕吐、痉挛、肺水肿、心衰。

〔2〕处理:

查找原因,降低透析液钠浓度。

2、低钠血症

〔1〕病症:

血浆渗透压下降〔低于120mOsm〕,导致急性溶血、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血液变成葡萄酒色。

〔2〕处理:

停止透析,检查原因。

3、高钾血症

〔1〕病症:

心前区不适,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四肢麻木,心电图高尖T波,心律失常。

〔2〕处理:

检查透析液钾浓度,继续透析。

4、高钙、高镁

〔1〕病症:

硬水综合征。

恶心、呕吐、痉挛、全身烧灼感、血压升高、头痛、嗜睡。

〔2〕处理:

更换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继续透析。

〔二〕成分异常:

透析液中出现不应该有的成分或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铝、铜等重金属离子进入人体,可导致透析脑病和溶血等;自来水中存在的消毒剂〔如氯胺〕,可引起急性溶血。

〔三〕温度:

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

二、空气栓塞

〔一〕概念:

空气进入体内引起血管栓塞称为空气栓塞,常引起致命性危险,是严重的透析事故。

〔二〕原因

1、忘记预冲透析器及回路。

2、管道连接不严。

3、动脉补液时液体输完时未及时夹住。

4、用空气回血操作失误。

5、冷的透析用水可能含有大量溶解的空气,经加温后空气会释出而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内。

6、进入的空气量超过设备的脱气能力,或由于脱气设备失灵,那么可以发生空气栓塞。

7、静脉检测器污染或与静脉壶接触不紧密。

〔三〕病症

急性呼吸困难、咳嗽、胸痛、胸闷、气喘和发绀,重者出现抽搐、昏迷、死亡。

5毫升空气进入体内即可引起死亡,取决于空气进入体内的速度、到达部位及患者的体位。

1、小量:

无病症

2、进入动脉:

栓塞脑血管和冠状动脉,致命性损害。

3、进入上肢静脉〔坐或头高位〕左侧卧位:

右心房和右心室,影响心脏排血功能。

右侧卧位:

肺毛细血管床--急性肺动脉高压--局部达左心室和体循环系统--动脉栓塞--心律失常等。

〔四〕处理

1、夹住静脉管道,头低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房的顶端而不进入肺动脉和肺,当血液到达右心室时,不断有少量空气中氧溶解到血液中,不致产生栓塞病症。

2、进入的气体量大而影响心脏排血时,可行右心室穿刺抽气;此时禁忌心脏按摩,防止空气进入肺血管和左心室。

3、吸氧(高压氧仓)。

4、使用激素减少脑水肿。

5、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苷改善微循环。

6、治疗困难,预后差,预防是关键。

三、高温透析

〔一〕原因:

恒温器失灵。

〔二〕病症:

温度40~50℃溶血可延迟几小时至48小时发生,超过51℃可立即发生严重的溶血,患者死于高血钾。

〔三〕处理:

体外循环中的血液不应输回给病人,更换透析机重新透析。

四、透析器破膜漏血

〔一〕原因:

压力过大,透析器腐蚀。

〔二〕病症:

少量漏血,膜内正压,透析液不会进入血液;大量漏血,透析液反流入血,引起病症。

〔三〕处理:

少量漏血,可把血输回病人体内;大量漏血,体外循环血不应输回体内,

五、管路和透析器凝血

〔一〕原因

1、因患者存在出血倾向而没有应用抗凝剂。

2、透析过程中抗凝剂剂量缺乏。

3、患者先天性或因大量蛋白尿引起的抗凝血酶Ⅲ缺乏或缺乏,而选择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药物。

〔二〕预防与处理

1、对于合并出血或出血高危风险的患者,有条件的单位应尽可能选择枸橼酸钠或阿加曲班作为抗凝药物;采用无抗凝剂时应加强滤器和管路的监测,加强生理盐水的冲洗。

2、应在血液净化实施前对患者的凝血状态充分评估、并监测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凝血状态变化的根底上,确立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

3、有条件的单位应在血液净化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已明确是否适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4、发生凝血后应及时更换透析器及管路。

六、低血压

〔一〕病因

1、有效循环血量缺乏:

体外循环;除水量过多过快或低于干体重的脱水。

2、渗透压降低:

溶质去除过快;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3、血管调节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透析前服用降压药;组织缺氧。

4、透析相关的因素: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透析液成分,主要有钠、钙离子浓度、碱基醋酸盐的影响;透析液温度,低温透析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透析过程中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胃肠血管扩张,血液分布于消化系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产生低血压。

5、营养不良及贫血。

6、心脏病变:

心室肥厚及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心包积液。

7、血管活性物质改变:

血管舒张因子如一氧化氮〔NO〕升高。

8、不常见原因,如心包填塞。

〔二〕临床表现

患者主诉头痛、头晕、恶心、肌肉痉挛;黑蒙、反响迟钝;局部患者初始无病症,直到血压低至极限才觉察。

〔三〕处理

1、如呼吸功能允许,置患者头低脚高位。

2、快速输入生理盐水100ml,暂停超滤,生命体征平稳后,再重新设定超滤。

3、吸氧。

4、高糖、高渗盐水输注,尤其伴有抽搐时。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四〕预防

1、防止低血容量。

2、防止超滤过多过快:

严格限制钠水摄入量,限制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及时修正干体重,准确设定超滤量。

3、促进血浆再充盈:

改变血液净化方式,采用序贯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配合超滤曲线透析。

4、维持或增加周围血管阻力:

低温〔35℃〕透析;合理应用降压药。

七、失衡综合征

〔一〕概念

失衡综合征是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一般在24小时内〕出现,有脑电图特征性改变,以神经系统病症为主的综合征。

发生率约3.4%~20%,常发生于急性肾功能衰竭,透前血尿素氮和肌酐较高,初次或诱导透析或透析间期过长的慢性肾衰患者,由于使用大面积透析器、血流速度大、透析时间过长、超滤太快所致。

〔二〕病因

1、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和阴离子隙增加,起缓冲作用的碳酸氢根减少,致细胞内渗透压上升,引发脑水肿。

2、透析时血中尿素迅速下降,由于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脑实质和脑脊液中尿素下降较慢,导致脑内渗透压升高,引发脑水肿和脑脊液压力升高。

3、透析时酸中毒迅速纠正,使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增加,导致脑组织缺氧,

4、低钠血症、透析中低血糖、氧离曲线左移引起脑缺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也是可能原因。

〔三〕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肌肉痉挛、嗜睡、行为异常,严重者可出现惊厥、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死亡。

〔四〕防治措施

1、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使患者在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加在1~2Kg以内,防止透析中体液急剧变动而发生失衡综合征。

2、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以免血中毒素增长过快、过多。

3、首次透析防止毒素去除过快,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对血中BUN和Scr水平较高者,增加透析频度,使透析前后血尿素氮下降在30%左右。

4、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140~145mmol/L〕和葡萄糖浓度〔2g/L〕,不宜用大面积透析器和高效透析器。

5、出现失衡综合征时,轻者可吸氧,给予50%葡萄糖静注或3%盐水静注,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血液透析,快速静滴20%甘露醇,抽搐或昏迷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相应处理,24小时后病症病症可逐渐消失。

八、肌肉痛性痉挛

〔一〕病因

1、低血压。

2、过度超滤,透后体重低于干体重。

3、使用低钠透析液。

〔二〕防治措施

1、静注高渗盐水或高渗葡萄糖,高渗液也使周围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维持血压稳定。

2、预防透析低血压,采用可调钠透析。

3、服用维生素E和奎宁。

4、左卡尼汀静注。

九、透析器反响

包括过敏型〔A型〕和非特异型〔B型〕两种,过去这些反响常出现于使用新透析器时,故称为“首次使用综合征〞。

而相似的反响在复用的透析器也时有发生,故目前统称为透析器反响。

〔一〕A型透析器反响

1、病因

〔1〕、环氧乙烷:

大约2/3A型反响患者血清抗环氧乙烷修饰蛋白的IgE滴度升高,提示与IgE介导的免疫反响有关。

〔2〕、与AN69膜相关的反响,被认为是由缓激肽系统介导的。

〔3〕、透析液污染。

〔4〕、透析器复用。

〔5〕、肝素偶尔与过敏反响有关。

〔6〕、补体激活。

2、临床表现

各病症多在透析开始时〔5分钟内〕发生,也可于30分钟或更久后发生。

较轻者可能只表现为瘙痒、荨麻疹、咳嗽、瘘管局部或全身发热等病症。

胃肠道过敏如腹部痉挛。

严重者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3、治疗

最平安有效的方法是立即停止透析,弃用污染的透析器,严禁回血。

病情严重时心、肺功能支持,并根据病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及类固醇等药物。

4、预防

透析前严格冲洗透析器以消除剩余乙烯氧化物和其他过敏原。

改用α射线和蒸汽消毒透析器。

使用无乙烯氧化物消毒但仍有弱A型过敏病症的患者,在透析前使用抗组胺药可能有好处。

防止予服用ACEI患者使用AN69透析器。

〔二〕B型透析器反响

1、病因

迄今未明,可能为补体激活。

2、病症

最主要是胸痛,伴或不伴有背部疼痛,病症可发生于透析开始数分钟,也可于1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出现。

较A型轻,通常情况下,可不中断透析。

3、治疗

吸氧,预防心肌缺血、心绞痛发生,病症通常1小时后减轻,可不终止透析。

4、预防

重复冲洗新透析器可能有好处。

可试用不同的透析器。

复用时防止漂白剂。

十、发热

〔一〕病因

1、致热源反响透析器等复用过程中处理不严,致热源进入体内而发热。

2、感染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病原体感染或原有感染透析后扩散。

〔二〕临床表现

致热源反响引起的发热一般透析前体温正常,透析开始后1~2小时出现发热、畏寒、震颤、体温38℃左右,也有超过39℃,持续2~4小时消退,血常规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均不升高,血培养阴性。

感染所致发热在透析后第2~3天体温升高,可达39℃以上,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血培养可阳性。

〔三〕防治措施

致热源反响引起的发热需改良透析器和管路的冲洗、消毒方法,水处理系统定期反冲和消毒,小剂量应用退热剂和糖皮质激素。

发生感染及时抗感染治疗,选用有效抗生素。

高温发热患者予低温透析,寒战时可调高透析液温度,寒战后易出现低血压,需及时发现和处理。

十一、心律失常

〔一〕病因

1、尿毒症本身所引起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以血钾、钙、镁的异常所致心律失常多见。

合并心力衰竭服用洋地黄类药物者更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的阈值降低。

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可致心肌电生理异常,从而引起心律失常。

3、透析引起心律失常一方面与电解质特别是钾、钙、镁的迅速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与透析时超滤量过大,血流动力学不稳,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有关。

透析3小时左右是血循环最不稳定的阶段,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此时。

〔二〕临床表现

高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多为高度窦房阻滞、房室交界性心律、室性心律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伴束支传导阻滞等;低血钾可引起严重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甚至室颤。

〔三〕防治措施

1、去除病因,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改善贫血和营养不良。

2、防止过快、过量超滤,防止血流动力学变化太大造成低血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应终止血液透析,反复发生者改行腹膜透析。

3、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快速性心律失常选用β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常选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1〕、高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应紧急透析,给予5%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氯化钙、胰岛素加葡萄糖等。

〔2〕、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速、室颤可应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普罗帕酮〔心律平〕等。

〔3〕、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电转复或安装心内起搏器。

十二、心包填塞

〔一〕概述

心包填塞是指心包腔内液体迅速大量增加,以致腔内压力迅速上升,心脏受压导致回心血量下降,心排出量减少,甚至血压下降。

是极为危险的并发症。

透析中发生者心包积液呈血性,常在原有尿毒症性心包炎根底上,由于肝素应用而引起心包腔出血。

〔二〕临床表现

透析中突然出现低血压和心力衰竭征象,血压进行性下降,心率加快、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脸色苍白或意识丧失;中心静脉压升高,可达2~2.8kp〔15~20mmHg〕,伴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和奇脉;心脏增大,搏动不明显,心音低而快;超声心动图可见右心室舒张期凹陷。

〔三〕治疗

透析中发生者及时停止透析,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渗出液较多、有呼吸困难及低血压病症者,应行心包穿刺引流以减少心脏压迫病症。

十三、颅内出血

〔一〕脑出血

维持性血透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主要由于高血压和抗凝所致。

糖尿病患者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多囊肾患者发生率亦较高,此与这类患者存在脑动脉瘤有关。

脑出血为维持性血透患者最主要死因之一。

脑出血常突然发生,并迅速进展,治疗同非透析患者,局限性出血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成功率较低。

〔二〕硬膜下出血

1、病因

发生于3%血液透析患者,易患因素包括头外伤、抗凝、超滤过度、高血压和透析引起脑脊液压力升高或脑水肿。

2、临床表现

其病症和体征不具特征性,易与失衡综合症相混淆。

失衡综合症较少见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头痛在透析后不久消失,硬膜下血肿引起的头痛较剧烈,呈持续性。

脑血管造影或头CT可鉴别。

3、治疗

最后改为腹透,仍采取血透至少出血后7~10天内不用肝素抗凝。

十四、溶血

〔一〕病因

1、血路、导管或针阻塞、狭窄;管道内外表对红细胞的机械破坏。

2、透析液温度过高,温度40~50℃溶血可延迟几小时至48小时发生,超过51℃可立即发生严重的溶血,一般是因恒温器失灵。

3、透析液低渗,红细胞在低渗环境下可破裂溶血。

主要是配方或比例泵失误所致。

透析液受污染,如甲醛、漂白剂、氯胺、游离铜、硝酸盐等可引起溶血。

4、异型输血。

〔二〕临床表现

1、胸闷、心悸、心绞痛、气急、烦躁、腰痛、腹痛、发冷、寒战、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有时甚至昏迷;检查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加重,静脉管路颜色变深变黑成葡萄酒色。

2、大量溶血引起高钾血症,导致肌无力、心电图异常、最终导致心律失常死亡。

透析液低渗引起溶血外,还引起脑水肿、水中毒。

少量溶血不易发现,但贫血会逐渐加重。

急性溶血还引起剩余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三〕防治措施

1、立即停止血泵,夹住血路导管,溶解的血高钾,不能回输,明确原因,更换透析器、管路或透析机开始透析;对症治疗高钾血症、低血压、脑水肿等;并予吸氧支持治疗,如贫血较重,应输新鲜血液。

2、防止误操作,严格保证透析液质量,定期检查透析机和水处理系统。

十五、透析相关性低氧血症

〔一〕病因

1、肺通气功能下降:

①血中二氧化碳从透析液中丧失;②醋酸盐代谢的影响;③碱血症使肺通气量减少。

2、肺内弥散障碍:

①肺内白血病滞留;②肺内微小血栓。

3、醋酸盐对心肌和呼吸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可导致低氧血症。

〔二〕临床表现

对原有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引起临床病症,甚至发生危机生命的心肺功能不全;老年人因心肺储藏功能缺乏,易在低氧血症时出现病症,常引起低血压、醋酸盐不耐受及心肺功能不全相关病症。

〔三〕防治措施

吸氧大多有效,对于CO2潴留的患者应予面罩吸氧。

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提高透析膜生物相容性是较好的预防措施。

十六、恶心与呕吐

〔一〕病因

透析患者中10%以上并发恶心、呕吐,病因多样,可能是低血压、也可能是失衡综合征的早期表现或首次使用综合征,以及电解质紊乱、急性溶血、硬水综合征等表现。

〔二〕防治措施

处理原发病因;防止低血压发生,必要时降低血流量延长透析时间;严格透析用水处理,严密监测透析液电解质含量;适当超滤;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以及应用止吐剂。

十七、头痛

为常见并发症,原因未明,可能与失衡综合征有关。

如头痛明显、剧烈,应注意鉴别有无颅内出血等。

处理可用降低血流量、降低透析液钠浓度,不能耐受可服止痛剂。

十八、胸、背痛

轻微胸、背痛见于1%~4%透析患者,原因不明,可调换不同透析膜的透析器。

咽峡炎以及溶血是胸痛潜在因素,应予相应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