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0196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

第八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

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

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

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措施:

1、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2、另外,建议学生运用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有关选学课文,搜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事例,加深认识,并付诸行动。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人物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的特点

2、理解重点语句中包含的深刻意义。

3、培养学生“以诚待人”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资源、相关知识储备

教学切入点:

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入手,引发学生对于“以诚待人的思考。

教学创新点: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品味作者对人物、行动及外貌的描写特点。

教学疑点:

课文中揭示主题的语句的含义。

教学练点:

1、21页小练笔

2、抄写《7尊严》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3、作文:

说说我的心里话

四、具体教学分析:

5《中彩那天》

教学建议

1.课始,可通过启发谈话或者用一个简短的有关诚信方面的故事导入课文,揭示课题,理解“中彩”的意思,提示“中”读第四声。

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本文故事性强,适宜于进行复述训练。

要求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浏览3—9自然段,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给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列一个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复述故事内容,要关注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的语言质量,并有意识地提示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

4.“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这句话是教学的难点。

首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7、8两个自然段,懂得“道德难题”具体指的是什么?

然后环绕最后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

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等问题,采用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应给正面引导,注意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

5.要把握住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统一协调。

6.本文课后的“小练笔”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加深对课文理解有着很好的作用。

通过讨论,相互启发,想象出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的表现,主要还是“我”和爸爸、**的表现。

7.课后,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事例,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说说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

6《万年牢》

教学建议

1.课文前的提示语提示了阅读的要求,可让学生先读一读,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2.教学略读课文,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根据上面的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3.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

4.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人。

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

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谈。

5.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先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它的意思,再说说这中间的相互联系。

6.关于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讨论: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

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

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7.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拓展带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7《尊严》

教学建议

1.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可以多给时间引导学生自学。

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识记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同时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思路。

2.本文的生字词教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可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有关人名、地名等可在启发谈话,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时进行;有的词语比较容易理解的,可以选择一部分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凭借这些词语复述故事内容。

一是以词语为依托,串连课文的内容;二是检验学生对词语是否理解,并尽快将这些词语加以内化;有的词语则在体会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中加以深化。

还有些词语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可以从构词方式上让学生体验,如“狼吞虎咽”,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两对同义词;又如“饥寒交迫”,其中有“饥”与“寒”这一对相关的词。

课后可让学生找一找构词方式有特点的词语加以积累。

3.在深入阅读时,可抓住“尊严”一词,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为什么杰克逊说哈默有尊严。

引导学生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语言进行品味。

8《将心比心》

教学建议

1.本文是略读课文,宜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时,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或主动向老师询问。

2.初读时,要求理出“我”所经历的两件事。

同桌之间相互口述,再让几个学生在班上复述。

3.再读时,拟采用移情体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

要是你是那位阿姨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扎针的母亲,你会这样做吗?

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甚至辱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然后针对上述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

在相互交流中,再反复阅读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加深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语言的本身。

如语言中“人称”的指代要明白,层次要分清,交代要清楚等。

在理解的基础上,可提供一些情景进行迁移训练。

如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让座,一位老人在种树,让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对话。

4.文中的最后一段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记诵,然后说说对“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理解。

5.课后,可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日记的形式写一件有关将心比心的事。

 

第二单元课时教案

         5、中彩那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拼读“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2、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出示:

一位母亲说: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请根据母亲的这句话做一道加法题。

(诚实﹢信用﹦财富)做对了吗?

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抽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生字词学习情况。

读自己画出的生字词,说说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

  3、默读课文,课堂自习。

  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结合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4、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解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复述做准备。

  4、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

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的表达出来。

  (3)指导试读,评价、点拨。

  5、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词,写出音序、偏旁,找出形近字、多音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听写词语。

  2、抽读课文,勾出母亲说的话。

母亲的话让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什么?

  (出示:

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为什么?

  3、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1)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探究问题一:

“你父亲正面临的着一个道德难题。

”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道德难题?

  探究问题二:

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为什么?

  

(2)学生各自针对上述问题阅读思考,准备交流。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引导学生讨论。

  例如:

  A、课文说到库伯家里很有钱,完全有能力去买一辆汽车,而“我”家里很穷,父亲有那么渴望得到一辆汽车,是否可以去和库伯商量一下,把车留下。

  B、彩票上K字记号除了父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不用打电话给库伯等等。

  (5)小结:

教师对各组的发言作点评。

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5、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1)体会开头和结尾的联系。

  

(2)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

  4、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小练笔”。

  提示:

开展想像,我就是父亲,把当时面临难题时的想法写出来。

  

5、课外作业。

  联系实际,写一则有关诚实、讲信用的日记。

板书:

            5、开头:

诚实﹢信用﹦财富

          中   起因:

(神情严肃)

          彩 事

          那   经过:

(道德难题)  诚 实 守 信

          天 故

              结果:

(特别高兴)

              结尾:

受益匪浅

6、万年牢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文的题目是“万年牢”,文种三次讲到了万年牢,每一次都讲了什么?

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见教材35页)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

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

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八、板书设计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

工艺高、质量好

  万年牢的生意:

好的产品受信赖 赢得众多回头客 生意旺

 万年牢的人品:

诚实、守信

九、作业设计:

结合生活中的故事写一写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的理解。

十、反思:

在本文中,对于“道德难题”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加以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理解母亲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这句话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做这样的人。

7、尊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课程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导入:

板书课题《尊严》

尊严是什么?

怎样才能得到尊严?

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

并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三)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分析第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

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

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

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四)总结课文在;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板书:

努力

 年轻人用自己的努力,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师总结:

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不断努力,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

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设计: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含义深刻的话。

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年轻人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体会文中的含义,本文的“尊严“并不仅仅赞美了哈默很有尊严,也赞美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的长者之风。

8*将心比心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你认为什么叫将心比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

 6.全班交流: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

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将心比心 

            母亲  护士  将心比心 

            人   人   将心比心

小练笔:

他(她),让我感动。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

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排练一个小品:

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

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

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

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

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课时

习作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

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

让学生明确:

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

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

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小练笔: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语文园地二》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要真实,要有自己的想法。

   2、写出的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

教学重难点:

文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层次清楚,内容具体。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这段时间你有什么话憋在心里很想说出来,可又没有合适的机会说出来吗?

现在说出来听一听。

让学生相互说说。

  二、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次习作的要求,让学生默读,说一说习作要求什么,给我们提示了哪些写作的内容。

  三、让学生在说一说自己想些什么?

怎么写?

  四、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学生口述作文的优点与不足。

再次提醒学生文章的真实性。

  五、出示范文,进行分析。

  六、学生习作。

老师个别指导。

  七、以学生的文章作案例,进行讲评。

  八、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交换修改习作。

  九、誊写习作。

学习“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学生逐句自读,要求读正音,读通顺句子。

   3、读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师生交流讨论释疑。

   5、熟读、背诵。

学习“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学生自读。

   3、师生共举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的含义。

   4、选取其中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学习“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哪些经验。

   2、归纳过渡:

习作除了留心观察,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