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1967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docx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

《现代家庭教育四部曲》第四部曲: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

现代社会,教育是一个家庭的核心!

爸爸妈妈除了工作就是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

有句话说的好:

各种工作或职业中,只有爸爸妈妈不需要考试,不需要特定文化就可以升级!

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避免被撞的头破血流而且还hold不住孩子,请阅读:

《现代家庭教育四部曲》

1.帮助家长教育孩子的27个案例

2.帮助家长教育孩子的48个故事

3.帮助家长教育孩子的51个妙招

4.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

请关注网页上方的作者,下载其他《现代家庭教育四部曲》的另外三部曲内容。

您一定不愿意错过《现代家庭教育四部曲》,因为您将来一定是一位出色的家长!

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四部曲:

家长教育孩子的22个误区

 

误区1

别让您的“谦虚”伤了孩子!

难道父母的谦虚也会伤了孩子?

 

河南开封一家长来信咨询:

一天,接儿子放学时,同学家长夸儿子成绩好,我听后谦虚地说:

“还行吧,就是经常马虎,本来该做对的题总做错……”本来在一旁很高兴的儿子,立马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

回家后,我问他怎么了?

他说:

“你干嘛在别的家长面前说我的缺点呢。

”难道我的谦虚也会伤了孩子?

 

这种情况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主要是父母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孩子的感受而造成的。

专家建议:

 

1、与孩子换位思考。

孩子的心灵非常稚嫩,内心世界敏感,特别在意父母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如果父母刻意表示谦虚,孩子就会感到心里不舒服。

因为这在你看来是“谦虚”,可在他看来却是“贬低”“污蔑”甚至“颠倒黑白”。

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是非观。

 

2、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年龄越小的孩子自尊心越脆弱,如果父母让他下不了台,甚至屡屡发生这样的情形,有可能会让他缺乏自信,甚至变得自卑。

自尊和自信是有关联的,自尊是面子,自信是里子。

退后一步说,可以在和孩子单独交流时指出缺点,这样效果更好。

 

3、实事求是评价孩子。

父母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谦虚就歪曲孩子的表现和成绩,而应当恰如其分地评价,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失掉客观标准。

当然,具体交谈时可以用相对婉转的语言来表达,并且一般是“三七开”,即两条优点搭一条缺点。

这样既能让对方家长觉得你说话中肯,又会让孩子看到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最大。

 

4、考虑要不要评价孩子。

大人在一起免不了要议论孩子一番,尤其是当孩子在场时,这时候聪明家长的做法是,多说不如少说。

尤其是10岁以上的孩子已有自主性,会把父母的客套话当作定性评价,这时候很容易形成反叛或不自信。

一旦有了这样的不愉快体验,孩子以后就更不愿意跟着父母出去了。

 

 

误区2

不和谐家庭的10种怪象

健康的家庭,就是分化得比较好,父亲像父亲,母亲像母亲,孩子像孩子,各司其职。

父母不会因为自己的任性或软弱,而向孩子撒娇、乱发脾气,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欲望,做不恰当的事,孩子也不会越俎代庖,当起父母的父母。

两代之间甚至几代之间,心理上相互独立,可以在情感上互相慰藉,但却不是必须依赖。

即使不从对方身上获得什么,也能够无碍地过活下去。

不健康的家庭呢?

就是彼此之间的关系没有分化,在象征层面的相互吞噬,没有界限。

一、家庭中有一个过度严厉的父亲

中国人常说,严父慈母,这实在是对父亲功能的一个限制,因为父亲也可以很温柔的。

我理想化的一个父亲,是这样一个状态,他跟他人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但是他也有温柔的能力,因为很多父亲,他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一个男人的状态,所以他需要用过度严厉来装模作样的像一个男人,实际上,是在拼命掩盖自己没有长大的这一部分。

如果大家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欢的女孩儿面前如何的装模作样,你就可以理解已经有了女儿或儿子的男人,在孩子们面前那么严肃,是在干什么。

二、过分唠叨的妈妈

就是对家庭里的事情过分控制,有可能指责,有可能唠叨,总是对孩子说很多很多话,这样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她的嘴巴满足她的幸福。

简单说,她就是还停留在口欲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婴儿他跟这个世界的链接就是嘴巴,那么一个到了妈妈级别的人,那么多的攻击性和情绪都是通过嘴巴出来的话,那就说明她正在用她的嘴巴对她的老公和孩子施虐,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其实非常常见。

如果以上两个方面画面化一下,可以想象,一个家庭,爸爸在装模作样的严肃,妈妈在那里唠叨,然后孩子就在那里备受虐待。

三、家庭里的话题被限制

在中国的家庭里,最容易被谈起,也最容易掩盖事实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学习。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有点耳熟,爸爸妈妈跟孩子没有任何的话题,只能够谈学习,这是被中国家庭最高谈阔论的事情,大家都躲在学习的后面,感觉比较安全。

但是,当父母开口谈学习的时候,就是他们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而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力处理,所以就拿学习这块遮羞布来挡住。

还有家庭里不能够谈什么,比如说性,这是个被高度限定的一个话题。

(随想……如果一个爸爸和妈妈,把自己内心修通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来限定孩子,反过来,当父母在孩子说到某个话题时,特别地感到不安,想要去限定孩子时,就需要先看看自己的那份不安,有可能那里就是自己的无意识在着急,需要去解开的一个心结。

当然了,我们毕竟是社会人,有的时候有意识地回避一些问题,是可以的,前提是,做父母的非常清楚,自己某个情绪是不是被这个话题掩盖,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维持家庭之间必要的界限。

这就需要亲子两个人,或一家人共同约好的回避。

这个界限和约定,是让孩子可以感觉到,是可以让他自己控制和参与的。

四、过度象征化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对中国目前的一个印象是,全世界华人的孩子都在学钢琴。

钢琴就是一个高度象征化的一个代表,人们在它上面赋予了很多的意义,比如,高贵,优雅,阶层等等,由靠近此物,来满足自己的一些需要。

另一方面,这个也隐含着一些攻击性的需要,比如,带着孩子去考级,看我孩子把别人打败了。

但是呢,我有的时候有个矛盾的心理,就是看到现在孩子参加很多艺术培训,或其他能力方面的培训班,而我那个时候呢,什么都没有。

但是反过来想,他们应该羡慕我们,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玩的是更加原始的东西,比如说,象征化低的东西,如泥巴、棍子,或一些小动物。

大家知道,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如此亲近大自然,这也是现在孩子们比较悲哀的一面,过度象征化会导致虚伪,还有导致一个人实际的生活能力的降低,还可以导致,过度的情感隔离。

因为,在可以直接对一个人说我爱你的时候,他不说,我给你弹一首曲子。

……

这个时候也可以看到,心与心之间遥远的距离,这里面包含着害怕,害怕跟另一个人亲近,就已经表明那种安全感的缺乏和摆脱孤独感的之间,强烈的内耗。

这种内在的硝烟密布,只有“弹钢琴”这一条蜿蜒曲折的通道可以散发,大家可以想象得到这个人的内心状态的样子么?

被家长操控的孩子

五、过度背景化

现在社会上,很常见的一个词“拼爹”,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现在甚至在幼儿园,在入学前,老师先要调查的是,孩子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好像现在这个被教育部明文禁止了,但是很多老师还潜伏地在做,而孩子们之间谈论的也是,我爹是做什么的,我妈是做什么的。

抛开社会道德的大旗来说,我仔细体会了一下,这种言论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一个人的背景已经把这个人本身给掩盖,对于父母来说,过度在孩子面前证明自己的社会背景,说明他心里很虚,害怕自己在孩子心中不是一个好父母,所以需要这些背景来挡住前面,来隔离孩子跟真实的自己靠近。

说到底,就是父母自己心里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父母,而他们又害怕孩子们看到这一点,所以,就努力地编制了一副宏伟的背景,来挡住孩子的视线。

很遗憾,孩子天生就是父母的读心器,在孩子们心中非常清楚,他们的父母在做什么。

每个大人都当过孩子,仔细回味一下,应该不难体会到这点。

只是孩子们很善良,所以,也就配合父母做了一个好观众。

为了显得逼真,一开始,他们往往也会复制父母的言行,在学校或社会上来宣传父母的社会背景;

而代价是,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真实的自我价值,因为在虚假中呆得太久了,就忘记了原本的真实。

同时,社会中,老师和其他跟他一样的同学,会迎合这样一种行为,被华丽的背景所吸引,而忽视真实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内在潜能和特点是什么。

在表面上的社会迎合和赞叹下,孩子就会慢慢地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回应式地对父母的背景为荣为傲。

我可以想到的一个画面是,盘绕在大树上的藤,生存只能依附在大树上。

同时,家庭背景又会成为另一些家庭发展自卑的土壤,孩子们在父母过度的遮掩中,听到他们心中认为自己不够好的声音,所以善良的孩子也会呼应父母的心声,将自卑的种子种在自己心里,在学校羞于谈及父母。

大家也常常看见在学校中,有很多这样一些可怜的人总是被欺负,而这种羞愧,是一种在人群中非常注目的攻击靶,(它弥散着一种信息,解码出来就是,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不值得别人尊重),在这里,我们也暂时抛开社会道德的大旗,来看看他们的内心世界。

周围的同学因为都是孩子,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就回应式地来欺负他,让他重复体验到,“我不够好”,从而加深这样一种畸形的心理动力,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常常会不平凡:

要么成人后,愤怒地来力争更大的社会背景(汪峰的一首歌中所唱,保持愤怒),或者破坏社会背景(极端的例子是恐怖分子),要么自怨自恨,来吸取周围人的能量,他会无意识地制造出很多事件,让身边的人卷入悲伤的大海,或者带入愤怒的火山。

所以,在他身边的人,常常会被动感受到一种无能的感觉。

就如当年,体验到父母背景来压低自己,不让真实的自己得到发育。

“我”的一个意象就是盆栽,一种让人心疼的“美”。

六、工作化

我遇到很多的家庭,父母都在拼命的工作,然后孩子给忽略了。

他们为什么要拼命地工作呢,就是因为如果他要是有过多的时间在家里的话,他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而要在家庭情感里卷出自己的脆弱。

因为家庭里是一个少讲理、多用情的地方,也就是说,是一个很容易接近真实自我的地方,所以,在外面跟别人玩,要安全得多,看起来就不用那么心苦,真的是有很多孩子被父母用过度的勤奋工作给毁了,他们被巨大的忽略了,很多孩子对这样的父母在童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所以这样的父母对国家、民族的确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实在是亏欠妻子和孩子太多了。

七、限制孩子的某一个兴趣特长

比如说有的孩子人际关系好,但是学习一塌糊涂,也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是人际交往一塌糊涂。

孩子是想用成绩不好的方式来跟父母进行病理性的连接,意思是说,如果我有缺陷的话,你就可以乘虚而入。

指责的意思是,我全神贯注地注意你身上有没有什么缺陷,然后就攻进去。

这就是家庭成员之间没有界限的表现,所以,指责是想进入另一人的世界,是家庭中未分化的表示。

简单说,孩子如果有某项能力上的缺憾,就是父母离他过近的一个表现,是父母的攻击性行为把孩子给无能化了。

八、家庭角色

这种在中国家庭中也比较常见,比如说,爸爸在家庭一直处于一种去世的状态,而妈妈呢,拥有这个家庭过多的权力。

这个一方面是性别的认同感,一方面呢,也是用这种方式防止父亲在这个家庭中失控。

爸爸的攻击性和侵略性要强一些,而妈妈呢,就算她再凶悍,也是具有母性的,所以,对家庭的伤害就会少很多。

九、隔代卷入

就是一个没有分化好的男人,跟一个没有分化好的女人结婚,然后有了一个孩子,这个家庭就有可能是一种很黏糊的关系。

因为他们怕这种黏糊的关系带来的错乱,所以他们有意无意的邀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进入家庭,这就是关系入侵。

这样子呢,就稀释家庭中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家庭的特征,三代人像一锅粥那样的在煮着。

有一次,我问了刘丹博士一个问题,我说能不能一句话说明结构式家庭治疗和系统式家庭治疗有什么区别?

结构式家庭治疗非常强调,夫妻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轴,不管怎么样,要把这个轴守稳、守清楚,只要是这个轴在,这个家庭的根基就没有问题。

那么在中国的家庭,有很多是将这个轴的权力,拱手出让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很多内心冲突。

解决中国家庭问题的一个核心就是,巩固夫妻联盟,一起抵御“外敌”。

我知道这样说,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因为很多老人退休后,他们的全部心思都砸在了孙子身上,如果我把他们这样做的潜意识用心给说破的话,我估计我会跟很多人形成不共戴天的关系。

但是想一想,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十、功利化的关系

这个意思就是,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你拥有了什么。

比如说,你拥有了很多的才艺,你必须会弹钢琴我才爱你,或者说,你必须在社会上取得很多成就我才爱你。

这种有条件的爱,反映在亲情中间的时候,尤其变得悲哀。

如果家庭中的血缘之爱、亲情之爱被加入了这些功利性的东西的话,就很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幸福是一种什么东西了。

笼统的说,我对某个人功利性的爱,有条件的爱,是为了隔离我对他无条件的爱。

人格没有成长好的人,在原生家庭没有分化好的人,这种无条件的爱,会让他觉得恐慌,会让他觉得失去自己,所以,他需要用这种有条件的、可以外化的方式,来隔离跟另一个人亲密的关系。

也就是一种爱无能的状态。

如果再扩大一点,就是关于文化,文化就是设置,在中国,有名的就是儒释道的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个规定序位的文化。

简单的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规定一出来,就说明所有的人,就必须在原地呆着,一旦有突破,就是越矩,伦理就是伦常,儒家文化只是规定了上对下的权力,而没有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由下对上的反抗,也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必须遵守这个规则。

这也就是让我们这个民族陷入周期性的、大规模的战争的弊端。

可以培养礼数,但是他有一个缺陷就是,儒家文化是扼杀人的创造力的一个桎梏。

打个比方:

你住在一个集体宿舍里,一个宿舍里有八个人,然后你在凌晨两点钟的时候,突然想放肆地唱一首歌。

结果是,你快乐的程度,跟别人痛苦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你有多快乐,别人就有多痛苦。

没有分化的关系中,某一个人的快乐,就是另一个人的噩梦,在家庭中的关系也是这样。

如果爸爸妈妈在人格上有很多依赖,没有分化和独立能力的话,孩子注定就损害了父母的利益。

所以孩子就会生各种各样的身心疾病,最严重的就是精神分裂症,因为精神分裂症就永远都不会出家庭了,也就是“相濡以沫”,在家里互相吐唾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真是感人至深啊,互相吐唾沫、残喘在生活。

我相信,好的状态是相望于江湖。

更加上一点,关系之间,如果你住的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而且隔音效果还比较好的话,这里就喻指分化得比较好的,那就是你晚上随便想唱什么,就唱什么,你快乐的程度跟他们没有什么影响。

小结:

家庭内的关系有时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有的时候,看起来很聪明的人,他们的感觉和情感系统就会比较微弱,因为他们的关注点都在事情上,对一些很微妙的人情变化比较不敏感;而很多看起来很糊涂的人,他们的情感和感觉系统就比较敏感,但他们又常常不能很有逻辑地表述他们所感觉到的东西,但他们都很善良,为了维持家庭的存在,他们在潜意识中选择了把他们不能表述的问题,用自己的躯体症状、心理症状,甚至做出牺牲来拯救家庭,甚至拯救家族。

我在这里呼唤每个家庭成员,承担起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用心去感受那些备受指责的家庭成员,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借由他们的勇敢来看看自己的可能回避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里面往往是被压抑的真实自我。

有的时候,人们会很恐惧看到这一点,这常常涉及到一个人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是真实的强大,还是虚张的强大。

误区3

父母必须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剑

我坚信,坏孩子是骂出来的。

在所有骂人的嘴当中,乌鸦嘴最毒,也最灵验。

好话从它的嘴里很少能说出来,即使说出来也不见得能实现。

但是,坏话从它的嘴里吐出来,往往都会变成现实。

有多少坏话,就有多少恶果,立竿见影,百试不爽。

乌鸦嘴歹毒的面目令人遇而生厌,望而生畏,善良的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现实的残酷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

许多可亲可敬而又可爱的人恰恰长着一张可怕的乌鸦嘴。

有的妈妈从孩子一出生,就在别人面前这样评论自己的孩子:

“这孩子太淘气,无法无天,谁也拿他没办法。

”这其实是在暗示孩子无恶不作,横行霸道。

有的老师从孩子上学开始,就在班级讲台上对学生评头论足:

“你好笨啊,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答不出来,你长的是猪脑子,还是肩膀上扛着块砖头?

”这样的话从老师嘴里说出来,既伤孩子自尊,又暗示孩子笨得可以。

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孩子的影响不能算小。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心理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从接受主体来说,暗示可分为自暗示和他暗示两种。

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

“三气周瑜”是指暗示使周瑜葬送了性命。

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

“蒋干盗书”则是接受了他暗示而遭致祸端。

其实,每天我们都会不断从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暗示。

这些心理暗示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信心,有时又使人郁闷不安,苦恼万分。

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恶劣影响很可怕。

因为暗示往往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暗示作用也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比较敏感、脆弱、独立性不强的人,如妇女和儿童,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

一个人如果长期遭受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会对人的生活产生恶劣的影响。

然而,让人痛心的是,这些给孩子施加不良心理暗示的人恰恰是被暗示者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如父母或老师。

长此以往,不仅会给孩子成长造成巨大的心理障碍,更有甚者会葬送孩子的一生幸福。

为人父母,为人师表,必须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必须熟练掌握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俗话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夸奖的背后是多少人在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父母表扬、老师称赞、客人夸奖、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对孩子全方位的积极暗示无形中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上进心,增强孩子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自信豁达的人,有所作为的人。

 

误区4

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

1、瞧你那副蠢样。

2、你真让我感到羞愧。

3、你这样的孩子肯定没出息。

4、这孩子太不争气,脑瓜笨得要命。

5、我们家怎么有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呀。

6、别参加比赛了,参加了也获不了奖。

7、你不行,我来。

8、你没有一件事做得漂亮。

9、你这个窝囊废。

10、你还小,懂什么?

你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11、你看,人家多能干,你只会玩。

12、老是考不好,你将来肯定没出息。

13、考不上大学你还有出息吗?

14、考好了奖励,考不好惩罚。

15、一定要进前5名!

16、为了妈妈,你一定要考好!

17、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礼物。

18、就你这成绩以后扫大街去吧。

19、以后我再也不会相信你!

20、乘车时把身体放低些,省下钱给你买东西。

21、那是为了鼓励你,随便说说的。

22、这是公家的花,不摘白不摘。

23、他打你了,你怎么不打他。

24、没事,反正没人看见。

25、哭什么哭?

竟然一点都不害臊!

26、我说的你敢不听?

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27、那里很危险,你不能去。

28、你还小,会把这些东西摔坏的。

29、如果不行,就回来。

30、别动,等你长大再帮我。

31、你怎么那么笨,什么事都干不好。

32、学习好就行,其他的事,不用你烦。

33、在学校劳动时,别光傻干,学会躲着点。

34、学校动员你们去敬老院劳动,有报酬吗?

35、今后绝对不许吵架。

36、不要搭理那个学习不好的同学。

37、不要和不认识的人说话。

38、你是一个好孩子,少和男同学在一起。

39、不要领朋友带家里来。

40、不要把你的东西借给别人。

41、你这个没良心的自私鬼,我看见你就烦。

42、以后再与人打架,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43、你这个混账东西,再骂人我就打死你。

44、败家子!

你给我滚。

45、你又说谎了,是不是?

46、教你多多少次了?

为什么还那么没有礼貌。

47、我看你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误区5

孩子难接受的十种教育态度

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常容易批评得太过,诸如“你总是撒谎”“我们家里没哪个像你这样笨的”等,这些话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导致拒绝接受批评教育。

主要总结了以下十种:

一、居高临下

这可能是传统遗留下的问题,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专家表示:

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总以家长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评有时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们也会“口服心不服”。

因此,专家建议:

父母们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样大家的感觉都会很好。

二、求全责备

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小,当他在整理被褥、画画或者投掷皮球时没有做好,父母不应苛刻对待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们总是苛刻地对孩子说,“你还差得远呢”,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三、频频夸奖

别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

过度的无谓的夸奖只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而且,听惯了父母夸大其辞的赞扬后,在步入社会后他们很可能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四、过多限制

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个样。

父母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感觉收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

五、关心过头

“今天谁来了电话?

”、“日记上记了些什么?

”……每件事情父母都要问个明白;要知道过度关心,只会让孩子反感,因为,孩子会感觉自己的世界一直收到父母的干扰,自己的生活空间被在压缩,从而丧失特长发展的机会,甚至,引起我的逆反心理。

六、全盘否定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错是批评的太过,诸如“你总是撒谎”“我们家里没哪个像你这样笨的”等,这些话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导致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情绪。

七、是非不分

“这孩子喝酒快赶上他老爸了。

”这句话到底是在表扬孩子还是在批评孩子呢?

可能孩子们的理解中褒奖的成分会更多些吧!

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就事论事,并且让孩子知道他错在何处。

八、贬损他人

偶尔把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小朋友做些横向比较是自然的,但父母更多的是看到别家孩子的优点。

九、事事代替

现在有许多父母事事都不让孩子干,不让孩子有自己作决定的权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伤心,但对孩子来说,不经历失败,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

况且,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终究要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的,如果现在没有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他便无法自己把握将来。

十、不作楷模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自己首先没做好榜样,当孩子效仿父母的一些不恰当行为时,父母又要千番指责。

言传身教,没有身教,言传就无从谈起,因此,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才能起到垂范作用。

 

误区6

孩子升幼小,家长易陷入八大误区

导语: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人生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也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转折,为父母者当认真思量、早做谋划,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幼小衔接的过渡。

然而,不少父母在孩子幼小衔接的具体做法上常常出现偏差,以下提出的幼小衔接八大误区,值得各位家长引以为戒。

误区一:

幼小衔接就是大班的事儿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

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现。

明智的做法:

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但是很多准备工作却始终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如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

因此,真正做好幼小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