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3009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docx

动物医学概论大纲

 

本科生教学大纲

 

教学单位:

畜牧兽医学院

课程编号:

09281105

课程名称:

动物医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toVeterinaryScience

授课对象:

动物科学专业

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必修课

学时数:

60学时

学分数:

3学分

执笔人:

邓彦宏高英杰杨振国

审核人:

宋德光

编写日期:

2012年3月7日

 

兽医药理学部分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兽医药理学是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它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两大内容,主要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原理、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主要适应症、应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本课程不仅是基础动物医学专业与临床动物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而且是动物医学与药学之间的联系课程,为动物医学专业必修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未来兽医师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为学习家畜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及动物传染病学等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未来的兽医工作者进行临床前药理实验研究和开发新药新制剂创造条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药理学总论的重点内容和各类药物的定义、重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不良反应和应用。

2.了解非重点药物的药理作用、应用,重点药物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与用法,新药开发的一般药理学研究程序及方法,以及药理学的重要进展。

3.了解一般药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学分:

3.5学分

课程总学时:

70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验20学时

主要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讲授内容学时

第一章总论5

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1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

第四章血液循环系统药物1

第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1

第六章呼吸系统药物1

第七章泌尿药与脱水药1

第八章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1

第九章皮质激素类药物1

第十章自体活性物质与解热镇痛抗炎药1

第十一章水盐代谢调解药和营养药1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2

第十三章消毒防腐药1

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1

第十五章特效解毒药1

一、理论部分

1、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阅读为辅。

指定课外阅读参考书。

每章讲授完毕,布置思考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举行竞赛或学术报告,增大信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中第一次讲述的药理学专业名词均标明相应的英语单词。

授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尽教师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双方良好互动的氛围下,完成教学任务。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

是动物医学基础课程专业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也是动物医学与动物药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注意与前期课程之间的连贯。

3、选用教材及参考教材

教材:

陈杖榴主编,《兽医药理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主要参考教材:

1.《Veterinary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H.RichardAdams.Iowastateuniversitypress/Ames,2001;

2.《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上下册),杨藻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3.冯淇辉主编,《兽医药理学》(第一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年;

4.中国兽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5.杨世杰主编,《药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4、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占70%,实验占20%,平时成绩10%。

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

名词解释20%

填空题15%

选择题20%

简答25%

论述分析20%

5、理论课程教学内容:

绪言

兽医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兽医药理学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为以后的章节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一章总论

学时数:

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研究内容,掌握影响药物的作用因素,了解有关兽药管理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一、药物的作用

定义,药物对机体作用的多种表现。

二、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物作用的方式

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选择作用与一般原生质毒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三)药物作用的构效关系

(四)药物的量关系

ED50,LD50,安全范围

三、药物作用的机理

受体学说,对酶的抑制作用或促进作用,有关药物作用机理的其它学说。

第二节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转运与生物膜的关系。

二、药物的吸收、分布与影响吸收、分布的因素

三、药物的转化

药物的代谢方式和步骤,药物代谢酶系。

四、药物的排泄

排泄的途径,肝肾、功能与药物蓄积。

五、时量关系与时效关系

房室概念,t1/2,Cmax,一级速率过程,Vd,零级速率过程,AUC,CL,生物利用度

第三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动物方面的因素:

家畜种类、年令、性别、个体差异、病理状态。

二、药物方面的因素:

药物剂量、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

三、环境因素:

饲养管理条件、季节气温。

第四节兽药管理

本章重点: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本章难点: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传出神经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与传出神经药物分类。

2、掌握拟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及拟肾上腺素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

3、掌握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局麻作用、作用机理及局部麻醉的方法,普鲁卡因及利多卡因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出神经药物

一、概述

(一)传出神经分类

(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化学传递

(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

(四)传出神经的基本生理功能及效应产生的生化过程

(五)传出神经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六)传出神经的分类

二、拟胆碱药物

三、抗胆碱药物

四、拟肾上腺素药物

第二节:

传入神经药物

一、局部麻醉药

二、皮肤黏膜刺激药

三、皮肤黏膜保护药

四、总结

本章重点:

1、拟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局部麻醉药物及拟肾上腺素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用途。

2、局部麻醉的方法及局部麻醉药物的构效关系与作用机理。

本章难点:

拟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局部麻醉药物及拟肾上腺素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全身麻醉药复合麻醉的方法及全身麻醉药的作用机理。

2、掌握常用全身麻醉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

3、掌握氯丙嗪、水合氯醛、硫酸镁注射液、苯巴比妥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与应用。

4、掌握镇痛药物的分类及常用镇痛药物的作用特点极其用途。

5、掌握中枢兴奋药物的分类及每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临床用途及应用注意。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全身麻醉药

一、概述

二、麻醉药的作用与作用机理

三、影响麻醉药作用因素

四、麻醉分期

五、复合麻醉

六、常用的麻醉药

第二节镇静药与抗惊厥药

一、镇静药

二、抗惊厥药

第三节镇痛药

一、麻醉性镇痛药

二、其它的镇痛药

第四节中枢兴奋药

一、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二、主要兴奋延脑的药物

三、主要兴奋脊髓的药物

四、总结

本章重点:

1、全身麻醉药复合麻醉的方式及作用机理。

2、吸入性麻醉药物、巴比妥类药物、氯胺酮药理作用的异同点及其应用。

3、氯丙嗪、硫酸镁注射液、水合氯醛的药理作用、用途。

4、咖啡因、尼可刹米、士的宁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用途。

本章难点:

全身麻醉药复合麻醉的方式及作用机理。

第四章血液循环系统药物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强心苷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适应症。

2、掌握止血药的分类及每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用途。

3、掌握肝素和枸橼酸钠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4、掌握铁剂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作用于心脏的药物

一、强心苷

二、抗心率失常药

第二节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物

一、促凝血药

二、抗凝血药物

第三节抗贫血药物

本章重点:

1、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用途。

2、肝素、枸橼酸钠及每一类止血药的药理作用。

3、铁制剂的药理作用。

本章难点:

强心苷的作用机理。

第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健胃药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应用注意。

2、掌握常用助消化药物的药理作用、用途及应用注意。

3、掌握常用的抗酸药、止吐药、催吐药、瘤胃兴奋药的药理作用。

4、制酵药与消沫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与用途。

5、泻药与止泻药的分类,每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健胃药与助消化药

一、健胃药

二、助消化药

第二节抗酸药

第三节止吐药与催吐药

一、止吐药

二、催吐药

第四节瘤胃兴奋药

第五节制酵药与消沫药

一、制酵药

二、消沫药

第六节泻药与止泻药

一、泻药

二、止泻药

本章重点:

1、健胃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注意。

2、常用助消化药的作用特点。

3、瘤胃兴奋药、制酵药、消沫药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4、常用止泻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应用注意。

本章难点:

健胃药和止泻药的作用机理。

第六章呼吸系统药物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呼吸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祛痰药

第二节镇咳药

第三节平喘药

本章重点:

1、祛痰药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2、镇咳药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3、平喘药的作用机理与药理作用。

本章难点:

平喘药的作用机制。

第七章泌尿药与脱水药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利尿药的分类及每一类利尿药的作用机理。

2、常用利尿药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3、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适应症。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利尿药

一、泌尿生理及利尿药的作用机理

二、常用的利尿药

第二节脱水药

本章重点:

1、利尿药的作用机理及用途。

2、甘露醇的药理作用。

本章难点:

利尿药的作用机理。

第八章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2、掌握缩宫素与麦角制剂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殖激素类药物

一、性激素类药物

1、雌激素

2、孕激素

3、雄激素

二、促性腺激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第二节子宫收缩药

本章重点:

1、雌二醇与孕酮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2、常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特点。

3、缩宫素与麦角新碱药理作用的异同点。

本章难点:

常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特点。

第九章皮质激素类药物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糖皮质激素的构效关系、药理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与应用注意。

2、掌握常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一、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构效关系

二、药动学

三、药理作用

四、作用机理与调节

五、应用

六、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七、主要药物

本章重点:

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用途与应用注意。

2、糖皮质激素的构效关系与作用机理。

本章难点:

糖皮质激素的构效关系与作用机理。

第十章自体活性物质与解热镇痛抗炎药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前列腺素类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2、掌握解热镇痛药物的解热作用、镇痛作用及抗炎作用。

3、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每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胺与抗组胺药

第二节前列腺素

一、生物合成与降解

二、生物学作用

三、常用药物

第三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述

1、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

3、抗炎作用

二、水杨酸类

三、苯胺类

四、吡唑酮类

五、吲哚类

六、丙酸类

七、芬那酸类

本章重点:

1、常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2、解热镇痛药物的解热作用、镇痛作用与抗炎作用。

3、每一类解热镇痛药物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本章难点:

解热镇痛药物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第十一章水盐代谢调解药和营养药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钙、磷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2、掌握铜、锌、锰、硒、碘及钴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3、掌握水溶性维生素与脂溶性维生素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教学内容:

第一节钙和磷

第二节微量元素

第三节维生素

本章重点:

钙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2、铜、锌、硒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3、维生素B1、B2、VC、VA、VE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本章难点:

常用药的药理作用。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化疗指数、抗菌谱、抗均后效应、耐药性的概念。

2、掌握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

3、掌握每一类抗生素的品种、抗菌谱与适应症。

4、掌握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的作用机理、抗菌谱和适应症。

5、掌握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的作用机理及常用药物的抗菌谱及适应症。

6、掌握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用途。

7、掌握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原则。

教学内容:

概述

第一节抗生素类

一、概述

(一)抗生素类药物的分类

(二)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二、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三)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

五、氯霉素类抗生素

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七、林可胺类抗生素

八、多肽类抗生素

第二节化学合成抗菌药

一、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

(一)磺胺类药物

(二)抗菌增效剂

二、喹诺酮类药物

三、喹噁啉类

四、其它

第三节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一、抗真菌药

二、抗病毒药

第四节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

二、防止滥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三、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

四、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五、根据药动学特征,制定合理给药方案

本章重点:

1、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理。

2、抗生素的分类,每一类抗生素的抗菌谱、适应症。

3、磺胺类药物及增效剂的作用机理、抗菌谱及适应症。

4、喹诺酮类抗菌剂的作用机理、抗菌谱及适应症。

5、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

本章难点:

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十三章消毒防腐药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消毒与防腐的概念。

2、防腐消毒药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每一类防腐消毒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其适用症。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环境消毒药

一、酚类

二、醛类

三、碱类

四、酸类

五、卤素类

六、过氧化物类

第二节皮肤黏膜消毒防腐药

一、醇类

二、表面活性剂

三、碘与碘化物

四、有机酸类

五、过氧化物类

六、染料类

本章重点:

1、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理及影响作用发挥的因素。

2、防腐消毒药物的分类及每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及适应症。

本章难点:

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理。

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注意。

2、掌握伊维菌素类药物、苯丙咪唑类药物的抗虫谱及用途。

3、掌握每一种抗球虫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途。

4、掌握有机磷杀虫剂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蠕虫药物

一、驱线虫药

(一)伊维菌素类

(二)苯丙咪唑类

二、驱绦虫药物

三、驱吸虫药

四、抗血吸虫药

第二节抗原虫药物

一、抗球虫药物

二、抗锥虫药物

三、抗焦虫药物

四、抗滴虫药物

第三节杀虫药

本章重点:

1、驱线虫药物的类型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2、抗球虫药物的类型及每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与用途。

3、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与应用注意。

本章难点:

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与应用注意。

第十五章特效解毒药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金属络合剂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与用途。

2、掌握胆碱酯酶复合剂的作用机理及用途。

3、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的药理作用、机理与用途。

教学内容:

一、金属络合剂

二、胆碱酯酶复活剂

三、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

四、氰化物解毒剂

五、其他解毒剂

本章重点:

1、金属络合剂的作用机理与用途。

2、胆碱酯酶复合剂的作用机理及用途。

3、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的机理与用途。

本章难点:

1、金属络合剂、胆碱酯酶复合剂、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的机理。

兽医诊断学部分

一、、教学要求

(一)基本理论

掌握临床症状的主要特点及临床意义,能够正确地辨认和分析临床常见症状;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临床检查方法;

2.掌握建立诊断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病历记录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时数

(一)理论内容10学时

绪论

一、兽医诊断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

第一章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和顺序1学时

第一节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一、视诊:

应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

二、触诊:

应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症状学。

三、叩诊:

应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动物体的正常叩诊音。

四、听诊:

应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

五、嗅诊:

应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

第二节临床检查顺序

一、病畜登记

二、病史调查

三、现症检查:

一般检查、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

第二章一般检查1学时

第一节容态检查

一、精神状态检查:

正常、兴奋、抑制。

二、体格检查:

判定方法。

发育良好、发育不良、发育中等。

三、营养检查:

判定方法。

营养佳良、营养不良、营养中等。

四、姿势检查:

正常姿势、异常姿势(不稳姿势、强迫站立、强迫横卧)。

第二节被毛及皮肤检查

一、被毛检查:

正常被毛、异常被毛(被毛粗乱、换毛延迟、被毛脱落、被毛褪色)。

二、皮肤检查

(一)皮肤温度:

方法。

皮温增高、皮温降低、皮温不整。

(二)皮肤湿度:

方法。

发汗增多、冷汗、局部性多汗、发汗减少、牛鼻镜猪鼻盘及犬鼻部的湿度。

(三)皮肤弹性:

部位与方法。

皮肤弹性良好、皮肤弹性减退。

(四)皮肤肿胀:

皮下水肿(心性、肾性、营养性、血管神经性)、皮下气肿(窜入性、腐败性)象皮肿。

(五)皮肤气味

(六)皮肤发疹:

斑疹、丘疹、水疱、脓疱、荨麻疹。

(七)皮肤溃疡

第三节可视粘膜检查

一、可视粘膜的检查方法及正常颜色(猪、牛;羊、犬、马)。

二、可视粘膜颜色的病理变化及诊断意义:

潮红、苍白、黄染、发绀、出血点或出血斑。

第四节体表淋巴结检查

一、体表淋巴结的部位及检查方法(牛、犬、马)

二、体表淋巴结的病理变化及诊断意义:

急性肿胀、慢性肿胀、化脓。

第五节体温测定

一、体温的测定方法(猪、牛;羊、犬、马)

二、家畜的正常体温

三、体温的病理变化及诊断意义

(一)体温升高:

发热及热候、发热的分期、发热的分型。

(二)体温降低

第六节脉搏数检查

一、脉搏数的检查部位和方法(猪、牛、犬、羊、马)

二、家畜的正常脉搏数

三、脉搏数的病理变化及诊断意义

第七节呼吸数检查

一、呼吸数的检查方法

二、家畜的正常呼吸数

三、呼吸救的病理变化及诊断意义

第三章呼吸系统检查2学时

第一节呼吸运动检查

一、吸数检查(见第二章一般检查)。

二、呼吸式检查:

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三、呼吸节律检查:

节律性呼吸、吸气延长、呼气延长、断续性呼吸、潮式呼吸、

间歇呼吸、深长呼吸。

四、吸运动对称性检查:

方法。

对称性呼吸、不对和性呼吸。

五、呼吸困难检查

1、呼吸困难的概念及分类

2、吸气性呼吸困难

3、呼气性呼吸困难

4、混合性呼吸困难(肺原性、心原性、血原性、中毒性、中枢神经性、腹压增高

性)。

第二节上呼吸道检查

一、呼出气检查:

呼出气流的强度、呼出气体的温度、呼出气体的气味。

二、鼻腔检查:

方法(单手法、双手法)。

颜色、肿胀、出血斑点、水疱、结节、

溃疡、瘢痕。

三、鼻液检查:

鼻液的量、鼻液的性状、鼻液的流出状态、鼻液中的混杂物、鼻液中的弹力纤维检查

四、鼻旁窦检查:

方法(视、触、叩诊)。

鼻旁窦隆起、变形、增温、疼痛。

五、咽囊检查:

方法(视、触、叩诊)。

咽囊肿胀、增温、疼痛。

六、喉及气管检查:

外部检查(视、触、叩诊)、内部检查(视诊)。

喉及气管部

肿胀,增温、疼痛,喉及气管的正常呼吸音、病理呼吸音(呼吸音增强、狭窄音、罗音)。

七、咳嗽检查:

、咳嗽的发生、咳嗽的检查方法:

人工诱咳法(猪、牛、犬、羊、马)、咳嗽的病理变化(干咳、湿咳、稀咳、连咳、痉咳、痫咳)

第三节胸部检查

一、胸部视诊:

方法。

胸廓扩大、胸廓狭小、胸廓限局性改变。

二、胸部触诊:

方法。

胸壁增温、胸壁敏感、胸膜震颤和支气管震颤。

三、胸部叩诊:

方法(定界叩诊、定性叩诊)。

肺的正常叩诊区(猪、牛、犬、羊、马)、肺叩诊区的病理变化(扩大、缩小)、肺的正常叩诊音(清音)、肺的病理叩诊音﹝浊音(含水平浊音)、半浊音、鼓音(含浊鼓音)、过清音、破壶音、金属音﹞。

四、胸部听诊:

肺听诊区及听诊方法、胸部的正常听诊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混合性呼吸音)、胸部的病理听诊音(肺泡呼吸音增强、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病理性混合性呼吸音、罗音、捻发音、空瓮性呼吸音、胸膜摩擦音、胸腔拍水音)

第四章消化系统检查2学时

第一节饮食状态的观察

一、饮食欲检查:

食欲减损、废绝、增进、不定、异嗜;饮欲增进、减损、废绝。

二、摄食障碍检查:

采食障碍、咀嚼障碍、吞咽障碍、咽下障碍

三、反刍与嗳气检查:

反刍检查(反刍减弱、停止、增强)、嗳气检查(嗳气减少、停止、增加)

四、流涎与呕吐检查

第二节口腔、咽及食管检查

一、口腔检查:

开口法(猪、牛、犬、羊、马)。

口唇、门粘膜颜色、温度、湿度、气、舌、舌苔、肿胀、发疹、溃疡、创伤、牙齿状态。

二、咽的检查:

外部视诊、外部触诊。

三、食管检查:

食管视诊、触诊、探诊(猪、牛、犬、羊、马)。

第三节腹部及胃肠的检查

一、马的腹部检查:

腹部视诊、腹部触诊、腹部听诊(正常肠音,病理肠音:

肠音增强、减弱、消失、不整、不定、金属性肠音)。

二、反刍动物的腹部检查:

腹部视诊及触诊、前胃的检查(瘤胃检查、网胃检查、瓣胃检查、皱胃检查、肠的检查

三、猪和犬的腹部检查:

腹部视诊、腹部触诊、腹部听诊。

第四节排粪状态检查

一、排粪姿势检查:

正常排粪姿势、排粪带痛、里急后重、排粪失禁。

二、排粪次数及排粪量检查:

正常排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