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7643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docx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学习判定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二、预习学案.

(一)教师提问复习.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二)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4.5∶2.710∶6教师提问:

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三)教师小结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用等号连接.教师板书:

4.5∶2.7=10∶6

三、导学案.

(一)比例的意义(课件演示:

比例的意义)

例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32页图。

1.教师提问:

从上面两图中可以看到,这些国旗的长和宽都相同吗?

但不管大小,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分别是多少?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

它们有什么关系?

(两个比的比值都是都相等)

2.教师明确:

两个比的比值都是,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2.4:

1.6=60:

40=所以2.4:

1.6=60:

40也可写成竖式:

3.揭示意义:

像2.4:

1.6=60:

40、5:

=15:

10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

比例的意义)教师提问:

什么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关键:

两个比相等4.练习①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3):

和6∶4(4)0.6∶0.2和4∶3②教材的做一做第2题5.填空

(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比例.

(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演示:

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师以60∶40=15∶10为例说明: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2.练习: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4.5∶2.7=10∶66∶10=9∶15

3.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

以80∶2=200∶5为例,指名来说明.外项积是:

80×5=400内项积是:

2×200=40080×5=2×200

4.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5.教师明确: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

6.思考: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教师板书:

7.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3和8∶50.2∶2.5和4∶50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组成比例.

四、课堂检测.

(一)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二)填空.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和(),内项是()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三)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1.6∶9和9∶122.1.4∶2和7∶103.0.5∶0.2和4.6.2:

和7.5∶1

(四)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2、3、4和6五、课后作业.根据3×4=2×6写出比例.

 

第二课时解比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在了解比例的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从而熟练解比例.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二、预习学案

(一)解下列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2x=8×9

(二)什么叫做比例?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20∶5和4∶15∶1和6∶2

(四)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3∶8=15∶40三、导学案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义.

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项),讨论:

如果已知任何三项,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说明理由.

2.学生交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通过解已学过的方程,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教师明确: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二)教学例2.

出示教材35页的例21.

讨论:

模型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

10.是不是模型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也是1:

102.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

(模型的高度):

320=1:

10.

(2)如果把模型的高度设为x会形成怎样的关系式呢?

(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解:

设这座模型的高度x米X:

320=1:

1010X=320×1X=X=320答语。

(三)教学例3例3.解比例

1.组织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汇报

3.练习:

解下面的比例.X:

10=2:

50.4:

X=1.2:

2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

四、课堂检测

(一)解下面的比例.0.8:

4=x:

8

(二)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1.5和8的比等于40与的比.2.和的比等于和的比.3.等号左端的比是1.5∶,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第三课时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

二、预习学案口答(课件演示:

成正比例的量)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三、导学案

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

1.教学例1.(课件演示:

成正比例的量)

(1)问:

大家看到例1中的一排杯子,是什么形状的?

杯子的高度是相等的,里面装着一些水,经过测量统计出了一个表格,那位同学说说这个表格的意思?

(2)表中有哪几种量是已知量?

我们刚才说当水装到2厘米时,体积为50立方厘米;当水装到4厘米时,体积为100立方厘米……这说明水的高度这种量变化了,体积这种量怎么样了?

(也变化了)

(3)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重量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4)大家观察例1中的数据,水的体积是怎样随着高度变化的?

(5)我们看这个表格(投影例1表格)从左往右看当水的高度到6厘米的时候体积是多少?

,这个时候水的高度和体积分别是2厘米高度时的多少倍?

高是多少倍?

体积呢?

我们从右往左看,又发现了什么呢?

(6)大家再把表格填写完整,根据我们所学的圆柱的体积公式,完成这个表格。

大家观察一下结果有什么特点?

(7)实际上这个底面积又相当于圆柱体积和圆柱高的什么?

(比值)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例1中水的体积和水的高之比的比值,即底面积是一样的,是相等的.

(8)哪位同学能把刚才所观察到的小结一下?

水的高度和体积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的时候有什么规律?

2.继续学习

补充例题

(1)投影出示例题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千米,2小时行驶180千米,3小时行驶270千米,4小时行驶360千米,小时行驶450千米,小时行驶540千米,小时行驶630千米,小时行驶7205678千米……出示下表,并根据上述内容填表.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时间(时)路程(千米)12345678…………90180270360450540630720

(2).思考:

在填表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a)表中有哪两种两种量相关联的?

(时间和路程).

(b)当时间是1小时,路程则是90千米,时间是2小时,路程是180千米……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教师说明:

像这样,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教师板书:

两种相关联的量

(c)请每位同学先取一组相对应的数据,然后计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的比值.教师板书:

90:

1=90180:

2=90270:

3=90……

(d)教师提问:

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都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教师板书: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我们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

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即路程:

时间=速度,速度都是(一定)90千米/小时。

3.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

成正比例的量)教师提问,指名回答。

(1)问:

大家能看懂这个图吗?

纵向的轴表示什么?

横向的呢?

哪里表示的是实验结果?

也就是我们例1中的底面积?

(2)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3)表示水的高度在5厘米的地方是哪儿?

那么相对应的当水的高度在5厘米的时候,在纵轴上表示体积的点在哪儿?

(4)看例2题目的要求,如高度是7厘米体积是多少?

要怎末才能不通过计算得出体积呢?

要先找到什么

(5)我们已经图上找到了这个点,那么这个点是多少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6)刚才是从已知的高求体积,如果反过来已知体积求高呢?

4.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板书课题:

成正比例的量

四.课堂检测

(1)教材“做一做”

(2)判断下列每题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3.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4.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五、课后作业

思考:

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正比例吗?

为什么?

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吗?

为什么?

做练习7第一题六、板书设计成比例的量90:

1==90180:

2==90270:

3==90路程:

时间==速度(一定)Y:

x===k(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