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6262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docx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指要

本组教材以“奉献与关爱”为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四篇课文及语文园地二组成。

 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文章,除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旧课文外,其余的都是新课文。

各课的主旨虽然都是助人为乐,但又各有侧重。

《泉水》侧重抒情,重在表现泉水的纯洁无私。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侧重用英雄的典型事例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我不是最弱小的》主要用身边的小事感染熏陶。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析语言文字中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积累语言,同时还要把所感所悟落实在行动上,增强行为的自觉性。

课时安排

5、泉水2课时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课时

7、我不是最弱小的2课时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2课时

语文园地二3课时

5泉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及读后联系生活来体会泉水的快乐与无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方法:

导读教学法

团队目标:

培养新上任的语文科代表组织队员进行团队讨论,初步学会整理队员的答案。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

课文录音带、音乐《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播放有关泉水的录象,生观看,师适时讲解:

在大山的深处,泉水从石缝里冲了出来,贮存在这个天然的大水池里。

来到这美丽的世界,泉水从高处往下流,不停地往前奔跑。

和溪水、河水汇成一股,奔向大海。

(板书课题)

二、团队合作初步感知课文

1、师范读课文,思考:

泉水从哪里来?

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

1、语文科代表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并认识多音字“结”,口头组词理解。

2、团队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团队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三、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

①泉水流过哪些地方?

 ②在这些地方,他和谁说话了?

生自读课文,画线。

(师:

泉水经过了什么地方?

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师:

泉水在这些地方,和谁说话了?

山里的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

2、指名读课文前二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结合挂图,着重解释“天然水塔。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的特点。

)以本段为重点进行导学。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四、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2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五、写字

学习“瓦、泉、然、结、塔”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

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

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一、总结方法朗读课文

学习3——7自然段。

1、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

“喝吧,喝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回读全文,交流:

你觉得泉水怎么样?

喜欢它吗?

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4、泉水娃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热情的手;为需要温暖的伙伴献上一颗火热的心。

在流向大海的旅途中,他一定会为大家做更多的好事。

让我们和热心的泉水娃娃一起相约在大海吧!

小朋友们,跟泉水娃娃说声“再见”吧!

二、联系生活想象

1、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

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

为大家做些什么?

2、补充说句子:

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

“。

”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

“。

三、积累

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

(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

四、练习

1、填空

(  )的杜鹃花 (  )的身影 (  )的镜子

(  )的山谷  (  )的歌声 (  )的果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有( )、( )、( )、(  )的特点。

(2)泉水流过(    )、(     )、(     )、(     )。

3、熟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小韵文,然后团队合作进行朗读表演。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

五、写字

学写“股、脆、杜鹃”四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

可以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

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另外“脆”字右下的“ ”,不要写成“巳”。

相关链接:

     

1、泉水。

从岩石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地下水。

泉水在山区较为常见,因为山区的地形多经山体运动的强烈切割,有利于地下水流出。

泉水按流出地面的差异,可分为下降泉和上升泉;按泉水的温度可分为温泉、冷泉和普通泉。

许多江河湖泊都是由众多泉水汇成溪流聚集而成的。

泉水不仅可以灌溉农田,供给人们饮用,有些泉水煮熟后还可提制食盐,还有的泉水具有保健作用。

2、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天然泉水,山泉水有何区别?

饮用天然泉水,山泉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都属于一种类型的水,它们都是无污染的地下水,都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成分,流量,温度相对稳定.唯一的区别只是饮用天然泉水,山泉水的特征组分的含量尚未达到矿泉水的界限指标.饮用天然泉水,山泉水是仅次于矿泉水的优质饮用水。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团队合作交流所收集的资料,朗读课文,理解雷锋的助人为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团队目标:

培养新上任的语文科代表组织队员进行团队讨论,初步学会整理队员的答案。

教学方法:

信息资料:

教师:

生字卡片、课前搜集的雷锋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出示雷锋画像:

你们认识他吗?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

板书课题,认识“锋”和“叔”。

说出记忆方法。

教师简介雷锋,图文并茂,让孩子对雷锋加深理解。

二、团队合作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团队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

“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在识记汉字时可用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编顺口溜等方法。

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团队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

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

三、朗读

1、自由读文,思考:

雷锋叔叔在哪里?

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

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3、多种形式读文:

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团队合作朗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泥泞:

形容路上有烂泥不好走。

举例说明: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路是泥泞的?

寻觅:

寻找

年迈:

年纪大。

举例说明身边年迈的老人。

荆棘:

山野里一种带刺的小灌木。

出示荆棘挂图,你见过这种小灌木吗?

刺到你手上会怎么样?

课文形容困难。

感悟

教师或学生讲述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四、练习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雨()()()()又()()()()辶()()()()

钅()()()()氵()()()()日()()()()

2、填空。

弯弯的( )长长的( )晶莹的( )

蒙蒙的( )温暖的( )鲜艳的( )

五、书写

学习“滴、洒、泥、泞”四个字。

1、“滴、洒、泥、泞”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三点水的写法上学期已经做过重点指导,教师只要地示范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过去学过的要点就可以了。

但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的书写应该细心指导:

“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上的“匕”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2、学生练习书写,交流展示,写得好的学生获得一个书写大拇指。

第二课时

一、团队讨论感悟课文

1、齐读最后小节,重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2、团队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表层含义: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深层含义:

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交流

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

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

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句式练习:

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   就是小雷锋,        我想对他说:

“                     ”

3、想一想:

你今后想怎么做?

(可以写倡议书,可以成立“雷锋小组”……)

二、背诵

团队内朗诵全诗——分节配乐朗诵——练习背诵——自己喜欢哪节就站起来背诵——竞赛背诵

小结:

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让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间。

积累

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名言: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实践

1、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的电影。

2、开展“雷锋故事知多少”的故事会。

3、在班级内开展“争做活雷锋”的“夺章”活动。

三、书写

本课写字编排很有规律,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

雨字头、走之旁的字。

1、“迈、迷、迹”三字都有走之,重点指导以下两个方面:

(1)笔顺:

先写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

(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2、“雷、需”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

(1)第一笔横要短;

(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

相关链接:

1、雷锋(1940-1962)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

湖南望城县人。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时就成了孤儿。

1949年参加儿童团,担任儿童团长。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雷锋参加工作以后,曾当过乡人民政府通讯员,中共望城县委公务员,参加过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的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

他1957年加入共青团,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忠于人民,忠于党,在平凡的岗位,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表现了革命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品质。

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2、人民的勤务员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

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

“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雷锋说:

“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一天,雷锋冒雨去沈阳,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

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

雷锋还把自己带在馒头给她们吃。

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

那位妇女感激地说:

“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7、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不同的读法,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联系生活,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团队目标:

培养新上任的语文科代表组织队员进行团队讨论,初步学会整理队员的答案。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一些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感知“弱小”。

出示大树、小草、老虎、小兔等图片或课件,让学生辨别“强大”与“弱小”,感知“弱小”的词意。

出示课文四个人物的图片或课件,让学生辨别比较“谁是最弱小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弱小有关的故事。

(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课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合作识字总结方法

1、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1)“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2)在语言环境中识记。

如,结合读句子“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认识“随、芬、芳”等字。

(3)利用动作演示识记“托、掀、递”。

感悟

1、轻声读文,思考:

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

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

(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

(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

练习读——范读——指名读——竞赛读

4、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

三、识字。

团队合作自学课文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

哪些还有困难?

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

识字环节:

交流识字方法、团队相互打牌巩固生字、结合词语认字、结合句子认字等等。

五、书写

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

“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

“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

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得好的班级评选“今日之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

开火车竞赛读——齐读

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

师:

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

是受了谁的影响?

二、抓住朗读深入理解

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

(1)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语调先降后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4)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

表达感悟:

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薇的旁边,你想做点什么呢?

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

3、师生共同评价:

哪里读得好?

为什么?

哪里还需要改进?

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1)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

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

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

没有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三、拓展,积累词句

1、你喜欢萨沙吗?

为什么?

你还喜欢谁?

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与句子摘抄至采蜜本上。

练习

试着写几个问句和感叹句。

四、书写

学习剩下的几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

1、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3、师生、生生互相交流评价。

阅读在线:

又见蔷薇(姚远) 

这是雪白的蔷薇花。

一朵、两朵、三朵……朵朵花瓣都微微泛着生命的光泽,它们静静地开放在春天的阳光下,无拘无束地舒展着…… 望着眼前这些生长在山野水沼之间的蔷薇,我回想起自己寂寞的童年。

每年春天,我家屋后的小河边总是开满了白色和粉色的两种蔷薇花。

远远望去,长长的河堤像是铺了一条白色和粉色相间的绒毯。

起风的时候,这“绒毯”微微随风飘动,好看极了!

我很恋蔷薇那种胭脂般的淡粉花色,这是画家的调色板也很难调出的颜色。

我深深地惊叹于大自然造化。

可惜,这种花色的蔷薇,我以后再也没有见到过。

春风拂过的夜晚,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馥郁的蔷薇花香。

  最令人向往的是秋末冬初的时候。

爷爷带上小姑和我,划着一叶小舟去很远的地方钓鱼。

当小船经过水草丰美的河边时,爷爷总会缓缓地停下船来,指着水边灌木丛中几个桔红色的小果子对我们说:

“去摘几个果子解馋吧!

”小姑伸出手去好不容易摘到几个。

我放到嘴边一尝,竟甜中带酸,那是很诱人的味儿呀!

我们边吃边笑,一路上高兴极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蔷薇的果实,可以入药。

  我的家离学校很远,在读小学的五年时间里,我总是走在那条田间的小路上。

记忆最深的是一次放学途中,我见到了雨中的蔷薇花。

暮色苍茫时分,春雨还淅淅沥沥地飘着。

这些水池边的蔷薇花就透明地浸在薄雾般的雨纱里,叶子闪着亮晶晶的雨珠,花蕊是金的,一阵阵诱人的花香扑鼻而来,雨点不断地在蔷薇的枝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我沉浸在大自然的创作之中,忘了自己。

那时,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离自然很近。

  记得去年春末的一天,我和朋友一起坐在山上看海。

当我的视线从茫茫海面收回来时,我竟发现了不远处的蔷薇花。

在午后的阳光里,我惊奇地叫出了声。

朋友疑惑地看了我一眼,“这就是蔷薇花?

”我肯定地点了点头。

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专心地注视起那开在幽谷之中的白色蔷薇花来……淡淡的阳光下,蔷薇花独自默默开放的情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独居小镇一隅,我很怀念那些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生长的蔷薇花。

令人羡慕的是:

无论在哪里,它的生命总这样蓬蓬勃勃。

在经历多少年的尘世沧桑以后,我才猛然发觉童年的蔷薇,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团队目标:

培养新上任的语文科代表组织队员进行团队讨论,初步学会整理队员的答案。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前搜集广告词。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物)

卡罗尔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她最喜欢的是小猫。

那么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板书课题)

二、团队合作自学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团队合作检查生字词,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1)语文科代表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中“罗、洛”是边音;“适、厨、绒”是翘舌音;“蹭”是平舌音;“卡”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ǎ;“涂”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

(2)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猜谜识字:

不上不下——卡。

兔子差点不见了——免。

形近字比较认识:

热—垫、兔—免。

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

苗—喵、曾—蹭;萝—罗、橱—厨。

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3、班级开展“识字大王”擂台赛,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默读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有什么感受?

(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

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1)卡罗尔和爸爸在报上登的广告很有趣。

(2)卡罗尔为小猫准备的家很有趣。

(3)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交流

1、再次默读课文,感悟自己认为有趣的句段,想想为什么认为这部分有趣?

2、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四、练习

1扩词。

涂           适            余            

卡           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