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7009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docx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教育概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toeducation

课程编码:

14201B

课程类别:

专业课

总学时:

48学时

总学分:

3学分

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

心理学

开课系部: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育概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

《教育概论》是教育理论体系中紧密结合现实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作为培养人的这种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

本课程是教师从业的一门必修基础公共课程。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明确办学育人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概论》主要有以下特点: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和未来走向,尽力反映教育理论研究的精粹和教育改革的时代气息;把握教育学学科特点,注重教育活动及其所面对的诸种矛盾的动态统一,全面、辩证、逻辑、历史地阐述和评价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概论》的内容包括:

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教师;学校管理等十六个方面。

学习《教育概论》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办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改革的基本能力,从而增强教育的目的性。

3、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

2.教学具体内容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的概念,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基本特征,深刻理解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要素等内容。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教育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第2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三、教育中介系统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教育

二、现代教育

三、未来教育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人的发展的含义,掌握人的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明确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正确处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含义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第二节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个体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3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与教育的辩证关系,明确教育的功能,深刻认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教育的生态功能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第四章教育的目的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教育目的,以及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着重掌握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第五章教育制度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类型和变革,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深刻领会学制建立的依据,我国学制的演变。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六章课程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理论,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了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充分认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与意义

(一)课程方案

(二)课程标准

(三)教科书

二、课程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第三节课程改革

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三、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

第七章教学(上)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教学的概念,深刻认识并领会教学过程的性质,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教学过程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能够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任务

第二节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一、古代教学过程的萌芽

二、近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三、现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变革

四、我国新时期教学过程性质的争论

第三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性质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二、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2)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三、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三)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关系

(四)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五)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第八章教学(中)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教学的原则,教学方法,能够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教学具体内容

第四节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四、启发性原则

五、循序渐进原则

六、巩固性原则

七、发展性原则

八、因材施教原则

第五节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二)谈话法

(三)读书指导法

(四)练习法

(五)演示法

(六)实验法

(七)实习作业法

(八)讨论法

(九)研究法

第九章教学(下)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的含义,掌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的理论,能够做到指导教学工作。

2、教学具体内容

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教学的辅助形式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二)上课

(三)课后的教导工作

第七节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

二、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四、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第十章德育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德育的概念,掌握品德发展规律,德育原则,德育过程以及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二、德育的特点

三、德育的历史发展

四、德育的功能

五、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第二节品德发展规律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二、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第四节德育原则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二、疏导原则

三、长善救失原则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第五节德育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途径

二、德育方法

第十一章美育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美育的概念,美育的价值,了解美育的任务及内容,掌握美育实施的具体方法。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美育的概念

第二节美育的价值

第三节美育的任务及内容

一、美育的任务

二、美育的内容

第四节美育的实施

一、美育过程

二、美育原则

三、美育途径和方法

第十二章体育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体育的任务及内容,理解并掌握体育的基本规律以及实施策略。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学校体育概述

一、体育的概念

二、学校体育的历史

三、现代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学校体育的意义、任务与内容

第三节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和规律

一、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二、体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略

第十三章综合实践活动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学习并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教学具体内容

第1节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第2节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与目标

2、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第14章班主任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的基本素质,掌握培养班集体的基本方法。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2、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第2节班集体的培养

1、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2、班集体与学生群体

3、集体的发展阶段

4、培养集体的方法

5、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第3节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教导学生学好功课

3、组织班会活动

4、组织课外活动

5、组织学生活动

6、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7、平定西市操行

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第15章教师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理解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教师的劳动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1、教师劳动的特点

2、教师劳动的价值

3、教师的权力与义务

4、教师的职业角色扮演

第2节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第3节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1、教师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

3、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第16章学校管理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学校管理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明确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2、教学具体内容

第1节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概念

2、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

3、学校管理体制

第2节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1、学校管理目标

2、学校管理过程

第3节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二、教师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3、学生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4、总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第4节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1、学校管理法制化

2、学校管理人性化

3、学校管理校本化

4、学校管理信息化

4、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本课程安排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3学分,教学计划规定上课为16周,每周3学时,共计48学时。

根据不同内容,可灵活地采用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育概论的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在教育概论的教学中,要做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3)在教育概论的教学中,要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相结合。

(4)在教育概论的教学中,要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教育概论的考核采用结构成绩,考核包括:

平时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各部分所占比例:

平时考核成绩30%,期中考核成绩20%,期末考核成绩50%。

五、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

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

题量

备注

讲授

习题

讨论

课外

小计

绪论

3学时

3学时

习题2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3学时

3学时

习题3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3学时

3学时

习题4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3学时

3学时

习题3

第四章

教育的目的

3学时

3学时

习题3

第五章

教育制度

3学时

3学时

习题3

第六章

课程

3学时

3学时

习题3

第七章

教学(上)

3学时

3学时

习题2

第八章

教学(中)

3学时

3学时

习题2

第九章

教学(下)

3学时

3学时

习题2

第十章

德育

3学时

3学时

习题5

第十一

美育

3学时

3学时

习题2

第十二

体育

3学时

3学时

习题2

第十三

综合实践活动

3学时

3学时

习题3

第十四

班主任

3学时

3学时

习题3

第十五

教师

3学时

3学时

习题3

第十六

学校管理

3学时

3学时

习题3

合计

48

28

52

六、   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学参考书:

[1]叶澜.教育概论.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2]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3)

[3]袁振国.当代教育.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4]李秉德.教学论.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施良方.教学理论.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8)

执笔教师:

解夏教研室主任:

教学系(部)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