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039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27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3页
《会计学》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3页
亲,该文档总共1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学》讲义.docx

《《会计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讲义.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学》讲义.docx

《会计学》讲义

MBA《会计学》讲义

前言

一、财务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计量、记录及反映,以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

二、财务会计处理的是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对于尚未发生和尚未完成的经济事项则不予处理。

三、当前会计面对的是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面临多样化风险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传统财务会计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急须改革和完善。

四、未来的财务会计应该提供能满足预测和不确定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

五、会计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发展而逐步发展与完善,现代会计的发展可以整理出几个重要的阶段:

1.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了他的天才著作《数学大全》,即《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

其中有关簿记的篇章是最早出版的论述意大利复式簿记发展的总结性文献,反映了到15世纪末期为止威尼斯簿记的先进方法。

他的出版有力的推动了复式簿记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会计学者,为西方会计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一会计史上的辉煌成果完全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是人类长期簿记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升华。

2.19世纪中叶,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并得以发展,由此而促进财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由内部信息系统演化成为一种规范化、公开化的信息系统。

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上的特点发展出以下会计实务:

(1)会计期间的确定;

(2)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4)资产的计价;

(5)收入的实现与确认;

(6)跨期费用的摊配与跨期收入的调整。

3.19世纪后期,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对会计的另一推动作用是促进了专业审计的形成和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产生。

审计的内容也随着企业经济行为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

4.19世纪中后叶,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现代工厂制度得以建立,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不断涌现,使企业能够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购置昂贵的生产设备,引起间接费用在成本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上企业生产的产品日趋多样化,如何在各品种的产品上分配间接费用成为成本计算面临的一大难题。

科学、系统的成本计算要求将成本的形成、积累与结转纳入复式簿记之中,实现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有机结合。

这一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以复式簿记为基础的企业会计系统从整体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进入20世纪以后,成本会计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20年已基本上创立了现代全部的成本会计方法,成本会计已经成为完整而成熟的体系。

5.成本会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表现为从实际的成本计算发展成为标准成本系统,形成了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法。

泰罗制在工厂管理中的具体实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这些同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引进,运用到会计体系中来,形成独特的标准成本系统,使它能有效的为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作业成本服务。

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标准成本系统是管理会计的雏形。

6.到了50年代,企业竞争愈演愈烈,致使资本利润率下降。

加上产品市场变化快,企业生产和投资的风险增加,促使企业领导将注意力转向经济预测和决策,并在广泛推行职能管理与行为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数量分析方法,对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事前规划与日常控制。

这就需要有一种为上述现代管理科学服务的会计体系与之密切配合,于是专门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管理会计”体系就正式形成了,并于1952年世界会计学会年会上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个专门名词。

六、目前的会计发展趋势

1.更为强调会计行为的规范化,注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相关。

2.各国会计相互协调,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各国政府、会计权威机构以及各国际组织都参与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

1974年成立IASC之后极大的推动了国际会计的发展,至今已发布了39号IAS,成为各国制定会计准则的重要参照。

3.在帐务处理手段和报告模式上,大量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如运用AMIS进行会计事项的帐务处理并自动生成财务报表,通过网络系统对外发布财务信息。

4.随着环境的变化,分立出许多新的财务会计专门领域。

(1)物价变动会计;

(2)清算会计;

(3)所得税会计;

(4)合并会计报表;

(5)外币交易与外币报表折算会计;

(6)租赁会计;

(7)人力资源会计;

(8)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

 

第一部分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础知识

一、财务会计的涵义

财务会计是在会计原则的指导和会计准则的规范下,根据企业已经发生和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资料,通过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登记分类帐簿、汇总帐簿信息据以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的经济信息系统,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财务会计表现出两大特点:

(1)面向过去;(2)因为需要对外报告,因此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

因为这个特点,财务会计又称为对外报告会计。

二、会计事项

财务会计提供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来自企业的经济活动,应该在会计系统处理和反映的经济活动称为会计事项。

并非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事项,要成为会计事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已经完成或已经发生;(2)能够以货币进行计量。

企业的会计事项可以分为三类:

(1)交易:

指企业与外部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往来,如购货、销货、借贷、收付等。

(2)事项:

指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数据处理,如成本计算、计提折旧、生产领料、计发员工工资等。

(3)情况:

指企业未来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和将处于的经济状况,如计算存货跌价损失、预计债权发生坏帐等。

当前的财务会计所注重的是交易和事项,未来的会计将更为注重情况。

财务会计正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由会计事项所形成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所提供的是一种价值量信息。

从会计事项的认定标准可以看出,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事项的反映是不全面的,有许多重要的事项和情况均未纳入其中。

三、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事项引起的价值运动,按其性质进行的分类。

各国对会计要素分类并不完全一致,但至少必须包括六类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收益。

(一)资产(assets)

1.资产:

指企业所拥有或能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作为企业资产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凡企业没有财产权且不能控制的经济资源都不是企业资产。

如经营性租赁的资产不能列为企业资产,但融资租赁取得的设备则应列为企业资产。

(2)必须是一种经济资源,企业要为此发生成本支出。

如国家拨付给企业无偿使用的土地不能列为企业资产。

2.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为标准分类。

(1)流动资产:

将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

包括现金、短期投资、短期债权、存货以及按会计惯例列为资产项目的费用和待处理资产损失。

(2)长期投资:

指不可能或不准备在一年之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

(3)固定资产及其建造工程。

(4)无形资产:

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5)递延资产:

实际上是不能全部计入当期费用,而应在以后年度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

上市公司已明确分为长期待摊费用和开办费两个项目。

(二)负债(liabilities)

1.负债:

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须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会计上的负债有以下特征:

(1)将在未来付出企业的经济资源;

(2)必须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

(3)债务责任能以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估计;

(4)通常有确切的偿付对象、偿付日期或者可以合理估计。

2.负债的分类:

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

将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之内偿还的负债,包括短期银行借款、交易结算债务、向内部职工或外部其它主体的负债,以及转为流动负债的长期负债。

(2)长期负债:

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长期应付款项。

除以上两类,企业还有一些“或有负债”,大部分没有加以反映,因其不符合传统会计的负债特征。

(三)所有者权益(owners'equities)

1.所有者权益:

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的投入资金以及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特征:

(1)是在资产减去负债后所体现的剩余权益,其数额大小由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决定。

(2)一般表现为企业所有者的投资及其增加的权益,既受所有者投资增减的影响,也受税后利润中不再分派的留利余额的影响。

有些项目性质处于股东权益与负债之间,难以明确。

如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

(四)收入(revenues)

1.收入:

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劳务等经营业务中所形成的新资产的取得或负债的偿还(或两者兼有)。

2.特征:

(1)主要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交易而发生,企业内部的事项一般不会形成收入。

(2)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有时也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3)指的是狭义的收入,即仅指营业收入,而不包括非经营活动的收入。

在净利润的计算中,除营业收入,还包括非营业收入,即利得。

例如:

资本交易、处置固定资产、盘盈事项等引起的净资产变化。

在物价变动的环境中,引起利得的重要事项是置存资产,这将形成大金额的置存收益(持有利得),对其是否予以确认也是会计学上存在争议的内容。

3.分类:

(1)主营业务收入(或基本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要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营业收入,依企业所在行业不同,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不同。

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施工企业的工程结算收入等。

(2)其它业务收入(或附营业务收入),即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不独立核算的其它或附营业务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如工业企业的材料销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等。

(五)费用(expenses)

1.费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取收入所发生的经济资源的耗费或劳务的耗费。

2.特征:

(1)既产生于过去的交易(如外购动力、支付利息),也产生于过去的事项(如领用材料、计发工资)。

(2)它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3)它是狭义的费用,而不包括与此无关的资产耗用或资产减少,如营业外支出,这类费用在西方财务会计中属于损失类要素的内容。

3.分类:

(1)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费用,如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费用,这些费用要在其受益对象中进行直接的或间接的分配。

(2)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

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发生的销售费用或经营费用。

(六)利润(profits)

1.利润: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收益,即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2.特征:

(1)代表企业能用货币表现的最终的和综合的经营成果。

(2)它是通过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来确定的。

西方会计中的同一概念用收益一词表述。

形成利润的收入是广义的收入,与收入相配比的费用是广义的费用。

在确定净利润时,企业所得税应以费用性质看待。

四、会计要素间的金额数量关系——会计恒等式

1.反映一定时日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反映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

3.要素间的关系表述如下: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来源于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是资产的本源,所有者权益是自有资本,负债是债务资本。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结构。

·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拥有第一求偿权,所有者权益则为第二求偿权,从数量上表现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因此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

这一顺序在企业清算,各利益相关主体按清算程序受偿时反映得最为明确。

·不论企业发生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出现什么样的经营业绩,只要企业保持持续经营状态,这一数量关系就总是存在,故称为会计恒等式。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公式说明利润是企业营业活动在取得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增加数,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收益的概念。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因为企业利润最后分配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应交国家所得税,形成企业负债;另一部分留归企业所有者,归属于所有者权益。

这就说明企业营业业绩的取得不会改变会计要素间的基本等式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实质上是一种会计要素间的基本等式。

例:

(1)A公司投资100万元现金,B公司投资价值100万元的营业用房,注册一家商品流通企业。

分析:

资产=1000000元+1000000元=2000000元

所有者权益=1000000元+1000000元=2000000元

企业没有负债,等式关系成立,最初的关系为:

资产=所有者权益。

(2)企业向银行借入资金1000000元。

资产=2000000元+1000000元=3000000元

负债=1000000元,所有者权益=2000000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000000元+2000000元=3000000元

(3)企业购入商品价值1500000元,以存款支付。

分析:

这笔经济业务使得企业资产形式发生变化,但未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类要素总额的变化,要素等式关系不会改变。

(4)企业将购入商品售出,售价18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资产=3000000元-1500000元+1800000元=3300000元

负债=1000000元,所有者权益=2000000元+300000元=2300000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000000元+2300000元=3300000元

分析:

这笔业务使得企业利润增加300000元,在基本等式中表现为资产增加300000元和所有者权益增加300000元。

(5)企业以存款支付雇员工资10000元。

资产=3300000元-10000元=3290000元

负债=1000000元,所有者权益=2300000元-10000元=2290000元

分析:

这一事项使得企业营业费用增加10000元,利润随之减少10000元,在基本等式中表现为资产减少10000元和所有者权益减少10000元,要素等式关系不变。

(6)企业计提房屋折旧10000元。

资产=3290000元-10000元=3280000元

负债=1000000元,所有者权益=2290000元-10000元=2280000元

分析:

这一事项使得资产帐面价值减少10000元,营业费用增加10000元,利润减少10000元,在基本等式中表现为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减10000元,要素等式关系不变。

(7)计算当月所得税80000元。

资产=3280000元,负债=1000000元+80000元=1080000元

所有者权益=2280000元-80000元=2200000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080000元+2200000元=3280000元

分析:

这一事项使得企业向国家的应税负债增加80000元,所得税费用增加80000元,利润减少80000元。

在基本等式中表现为负债增加80000元,所有者权益增加80000元,因为尚未实际交纳,因此资产金额并无变化,要素等式关系不变。

五、财务会计处理会计事项的工作程序

会计处理经济业务过程分为四个大的工作环节,即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1.确认:

即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应作为会计事项加以处理,以及对事项性质应如何确定进行判断。

(1)会计确认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2)会计确认的客观依据是会计原始凭证。

(3)会计确认必须确认至具体的要素项目,即会计帐户。

2.计量:

是对会计事项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具体项目的金额资料(即价值量)进行确定。

(1)会计计量单位是货币价值量单位;

(2)会计计量也要遵循一定规范和标准,不得随意选择计量属性;

(3)对于“事项”的计量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力。

3.记录:

记录是在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上,将会计事项在会计记帐凭证上和帐簿体系中进行登记。

编制记帐凭证的依据是原始凭证,登记帐簿的依据是记帐凭证。

4.报告:

每个会计期间末了,会计人员将分散在分类帐簿中的货币金额资料进行会总,将资料填列至规定格式的表格中,以报表的形式提供财务信息。

报表是会计信息系统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最常用手段。

六、会计帐户

1.帐户:

用以分类记录会计事项的结构。

2.帐户分为左右两方,是个T型结构。

一方用以登记增加数,一方用以登记减少数,增加数与减少数的差额称为余额。

至于那一方登记增加,那一方登记减少则要看帐户的性质而定。

3.帐户依据所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分为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

(1)总分类帐户:

总括反映分类项目金额发生和结余情况的帐户。

(2)明细分类帐户:

按构成总分类项目的明细项目进行设置的帐户。

(3)对同一会计事项必须在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中进行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的要点是同时、同金额、同方向登记。

4.帐户的分类方式很多,按经济性质分类是基本的分类方法。

我们在学习中依据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也将帐户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

凡归属于同一类性质的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其记帐规则都相同。

七、借贷复式记帐法

1.复式记帐法:

对于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帐户中进行登记,登记于不同方向帐户的金额相等。

2.借贷复式记帐法是以借(Debit)和贷(Credit)作为记帐符号的记帐方法。

借和贷只是记帐符号,至于是表示增加还是表示减少则要看该符号用于什么性质的帐户记帐。

3.在借贷复式记帐法下,帐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4.借贷符号的运用规则:

(1)对于资产类帐户: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常规余额在借方;

(2)对于负债类帐户:

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常规余额在贷方;

(3)对于所有者权益类帐户:

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可能在贷方,也可能在借方;

(4)对于收入类帐户:

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期末贷方与借方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帐户,转帐后无余额;

(5)对于成本利润类帐户: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借方与贷方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帐户,转帐后无余额。

(6)对于利润类帐户,其实质是所有者权益帐户,因此记帐方法与所有者权益帐户相同。

七、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发生及记载经济业务的会计书面文件,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2.原始凭证:

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或完成时取得的,证明经济业务内容及完成情况的书面文件。

3.记帐凭证:

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运用会计语言记录经济业务的书面文件。

记帐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分别记录收款业务、付款业务和不涉及资金收付的转帐业务;也可采用统一记帐凭证记录所有的经济业务。

4.会计分录:

会计人员用以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专门语言。

当会计人员取得原始凭证后,就在会计凭证上编制会计分录,记载经济业务。

5.过帐:

将记录在记帐凭证上的经济业务转记到总分类帐簿和明细分类帐簿中去称为过帐。

过帐后,分散记录在记帐凭证上的经济业务信息就在帐簿中得以分类集中反映。

6.这一套程序保证了经济业务有据可查,有帐可对,使财务会计具有了监督、稽核的职能。

 

第二章财务会计基础理论

一、企业财务会计的职能

1.反映经济活动。

企业经济活动客观地表现于数量方面,财务会计通过其一系列程序和方法,把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资料记录下来,并经过必要的计算、分析、综合,加工成为全面、系统的财务信息,反映企业已经形成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的变化和经营成果,为控制经济活动、评价经济业绩提供必要依据,并可供预测经营前景,进行经营决策时参考。

在会计的反映职能中,记录是最基本的内容,分析、综合是反映的深化,即反映职能的重要因素。

2.控制经济活动。

会计对经济的控制,主要在于引导经济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财务会计的控制职能主要体现于会计监督方面,会计监督通常是通过会计确认来实现的。

而国家的会计规范及相关规范体系,以及企业的计划或预算是会计监督的依据。

3.评价经营业绩。

财务会计的评价职能是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来实现的。

通过分析就能从财务各方面全面地评价经济活动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对策。

4.预测经营前景,提供经营决策支持。

以上各项职能得以有效达成的前提,应该是“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二、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会计的目标应是提供对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即决策有用性。

这里有三个逻辑相连的问题:

(1)哪些人是会计信息使用者;

(2)他们需要哪些信息;(3)什么样的信息是有用的——信息应该具备哪些质量特征,符合哪些质量标准。

该分析过程理论性、逻辑联系较紧密,同学们可参见FASB’SSFACNO1$NO2TrubloodcommitteeReport

需说明的问题:

1.从实务角度看,会计目标是从属于企业经营与发展目标的。

会计政策选择、会计行为受到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与操纵,这有其合理性,也是现实的实际情形。

如97年中国700多家上市公司,有44%的公司均将净资产收益率报告在10%—11%之间,实际上是为了达到证监会规定的净资产10%以上才能获得配股资格的底线要求,以便公司能够在证券市场后续融资,继续“圈钱运动”。

但会计行为的不规范,过分操纵,对投资者的决策,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均是不利的,证监会对此采取了更为严格的规范措施。

如确定105家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审计验证资格,要求上市公司执行更为严格、规范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等。

2.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范围看是不断扩大的,非经济利益相关主体加入到信息使用者行列,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从财务信息发展到非财务信息,这是推动会计发展的重要力量。

美国94年财富杂志排名500家大公司中有95%的企业提供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及会计目标都将有新的发展与变化。

三、企业财务会计的原则

从现在的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研究的体系出发,一般研究者认为会计是一个以目标为出发点的逻辑相连的框架结构。

会计理论与实务体系框架为:

 

因此,决定财务会计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并不是会计原则这一单一的原因,而与环境变化导致的框架结构中各层次内容的变化相关。

(一)会计假设

定义:

会计环境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为了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必须对会计活动所处的经济环境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假定。

这种判断和假定是得到公认的会计核算的必要前提,具有会计公理的性质,构成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会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传统财务会计有四项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accounting-entitypostulate)

它是指财务会计只反映经济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一个特定单位的价值运动。

也就是说每个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必须与其它企业或业主本人的经营活动区分开来。

其它企业或业主本人的经济活动在本主体的会计体系中不予反映。

一般来说,会计主体是指控制经济资源,并对此资源负有法律责任的企业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