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7901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docx

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

九年级(上)科学酸碱盐复习系列2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

1、有X、Y、Z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X+YCl2→XCl2+Y,Z+XCl2→2Cl2+X,X+HCl→XCl2+H2↑。

已知Y与稀盐酸不能发生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应为()

(A)X、Y、(H)、Z(B)Z、Y、(H)、X(C)Y、(H)、X、Z(D)Z、X、(H)、Y

2、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水反应的是()

(A)硫酸(B)生石灰(C)碳酸钙(D)熟石灰

3、把含有少量氧化铜、氢氧化铜的铁粉加入稀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发现铁粉有剩余。

将溶液过滤,滤渣中的物质是()

A.铁B.铁和铜C.铜和氧化铜D.氧化铜和铁

4、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碳酸钠溶液(D)盐酸

5、在所有酸溶液中,共同含有的离子是()

(A)H+(B)Na+(C)SO42-(D)Cl-

6、下列物质中,不能跟稀硫酸反应的是()

(A)碳酸铜(B)氢氧化铜(C)氧化铜(D)铜

7、向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蓝色沉淀生成(B)有白色沉淀生成(C)有气泡产生(D)无明显现象

8、只用紫色石蕊试液就能将组内三种物质的稀溶液区别出来的是()

(A)Ba(OH)2、NaCl、H2SO4(B)KCl、NaOH、NaCl

(C)KOH、HCl、H2SO4(D)KCl、NaOH、KOH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粉与盐酸反应:

2Fe+6HCl=2FeCl3+3H2↑

(B)锌与稀硝酸反应:

Zn+2HNO3=Zn(NO3)2+H2↑

(C)向氯化钙溶液中滴加硝酸钾溶液:

CaCl2+2KNO3=Ca(NO3)2+2KCl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Ba(OH)2+CuSO4=BaSO4↓+Cu(OH)2↓

10、下列对NaOH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水溶液有腐蚀性和滑腻感(B)固体NaOH容易潮解,易吸收空气中的CO2。

(C)水溶液可使石蕊指示剂变红(D)与盐溶液反应,可制难溶的碱

11、今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镁三种溶液,要求只选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B)硫酸(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12、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应选用的药品是()

(A)BaCl2溶液(B)NaCl溶液(C)稀HNO3(D)酚酞试液

13、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久置,质量无明显变化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固体氯化钠(D)固体氢氧化钠

14、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氧化铁、铁锈、Fe2O3(B)氢氧化钠、烧碱、Na2CO3

(C)氢氧化钙、消石灰、CaO(D)氢氯酸、盐酸、HCl

15、下列各组气体可用火碱干燥的是()

(A)H2、O2、N2(B)CO、SO2、H2(C)CO2、HCl、N2(D)CO、CO2、O2

16、可以把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17、可以一次就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物质的溶液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A)HNO3(B)HCl(C)NaCl(D)KNO3

18、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所含有的溶质分别是:

①硝酸钡、②硝酸银、③氯化钠、④氯化铜。

不用别的试剂就能鉴别出的最优顺序应是()

(A)①③②④(B)④②③①(C)③②④①(D)②③①④

19、要将KCl、K2CO3、BaCl2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开,仅选用一种试剂,可选用()

(A)盐酸(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石蕊试液

20、有三瓶无色液体:

水、石灰水、稀盐酸。

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石灰水、水、稀盐酸(B)水、稀盐酸、石灰水(C)稀盐酸、水、石灰水D)稀盐酸、石灰水、水

21.在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Mg粉有剩余,溶液中只有Fe2+,而无Mg2+和Cu2+

B.若Mg粉无剩余,溶液中如有Cu2+,则必定有Fe2+

C.若Mg粉有剩余,溶液中只有Mg2+,而无Fe2+和Cu2+

D.若Mg粉无剩余,溶液中无Cu2+,则一定有Mg2+和Fe2+

22.现有Fe,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Fe2O3,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有()

A.7个B.6个C.5个D.4个

23.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

A.Ca(OH)2、HNO3、CaCl2B.Ba(NO3)2、H2SO4、KNO3

C.K2SO4、CuCl2、NaOHD.NaCl、K2CO3、KOH

2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45分)

1、三支试管中分别盛有HCl、NaOH、NaCl的溶液,为了鉴别它们,可向三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是溶液,显红色的是溶液,仍显紫色的是

_溶液。

2、现有碳酸钾、氯化钠、硝酸钡三瓶无色溶液,用一种试剂将它们一次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_(填化学式)。

3、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了减少污染,并回收、分离金属银和铜,设计方案如下:

试写出

(1)、

(2)、(3)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对一种无色溶液进行鉴定实验,试根据他实验报告中的步骤和现象,填写相应的实验结论。

(该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该溶液一定不显____性

b另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锌粒,并用燃着的细木条放在试管口;

有无色气体放出,该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说明该溶液属于____类。

c再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硝酸银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白色沉淀为_________。

说明原溶液为________。

5、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化学方程式

用稀硫酸除铁锈

铁锈逐渐____,溶液呈_______色。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入________溶液,产生________色沉淀。

 

6、实验时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物上,应迅速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

、向盛有氢氧化钾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________色,再向上述溶液里逐滴加入稀盐酸,当溶液刚好褪成无色时,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7。

8、写出下列物质的俗名:

a.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a(OH)2_________、__________(3)CaO__________

9、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硝酸亚铁_________

(2)硫酸铁_________(3)碱式碳酸铜_________

(4)氢硫酸__________(5)碳酸钠晶体___________(6)胆矾_________

10.A、B、C、D分别是Ba(NO3)2、Na2CO3、MgCl2和H2SO4中的各一种溶液。

下表标明了它们之间两两相混的现象: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知:

A为,B为,C为,D为。

11.由一种氧化物A和一种正盐B组成的白色固体混合物、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知:

A为,B为。

12.今有AgNO3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B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Zn粉供选用。

若欲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以得到纯净的稀硝酸,应加入适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应加入适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是

三、判断题:

(共5分)

1、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所以,加入AgNO3溶液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

2、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的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气。

()

3、用天平称量苛性钠时,在天平盘上放上等质量的白纸就可以进行称量了()

4、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出大量的白烟()

5、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四、计算题:

1、某工厂化验室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这种溶液20克,洗涤后溶液呈中性,问在这一定量的石油产品中含硫酸多少克?

(4分)

 

 

 

 

 

 

 

 

2、20克铁粉和铜粉的混和物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5克,计算:

a.混和物中铁粉和铜粉各多少克?

b.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6分)

 

【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盐酸、酒精、纯碱、熟石灰四种物质中,有关用途是:

①建筑材料;②金属除锈;③洗涤剂;④燃料。

按上述四种物质排列顺序的相应用途是

A.②④③①B.③④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①③②

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变质的是

A.木炭B.氢氧化钠C.浓硫酸D.浓盐酸

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B.AgNO3、BaSO4、MgCl2C.AgCl、CaCO3、Al2(SO4)3D.ZnSO4、Cu(OH)2、CuSO4

4、对于①盐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水,它们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

5、把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混合,再加足量盐酸,有沉淀生成的是

A.NaOH、FeCl3B.Ca(OH)2、Na2CO3C.AgNO3、NaNO3D.CuCl2、Ba(OH)2

6、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产生气体或沉淀,得到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A.硝酸钡和稀硫酸B.氧化铜和稀硫酸C.大理石和稀盐酸D.石灰水和稀盐酸

7、将铁钉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有

A.HClB.ZnSO4C.AgNO3D.CuSO4

8、稀硫酸和下列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Mg(OH)2B.BaCl2C.K2CO3D.Ba(OH)2

9、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盐酸,但是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BaSO4B.MgOC.CuD.Zn

10、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钙和盐酸B.硝酸钾和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D.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

11、氯化钡溶液32.33克与2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出沉淀后,得到50克稀盐酸,则该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1.46%B.0.73%C.0.298%D.0.374%

12、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铵B.硝酸钾C.过磷酸钙D.尿素

13、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下列固体,溶液酸性变化不大的是

A.氧化镁B.碳酸钾C.氢氧化钡D.氯化钡

14、将下列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钡溶液(pH=7)、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硫酸铜B.硝酸钠C.氯化钠D.酚酞

15、下列变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Ba(OH)2→BaCl2B.Fe2O3→FeC.BaCl2→BaSO4D.CuO→Cu(OH)2

16、使用同质量、同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镁B.氧化镁C.氢氧化镁D.碳酸镁

17、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A.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B.碳酸钠溶液与盐酸C.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D.铁和硝酸铜溶液

1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Na2CO3、KNO3、NaClB.Na2SO4、KCl、Fe(NO3)3C.Na2SO4、BaCl2、NaNO3D.KNO3、NaCl、CuSO4

19、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若铁片溶解,无气体产生,溶液质量减轻,则该溶液是

A.H2SO4B.FeSO4C.Al2(SO4)3D.AgNO3

20、鉴别氯化钡、硝酸银、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时,最好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稀盐酸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钠溶液

21、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纸上的少量金属是

A.CuB.AgC.Fe和CuD.Cu和Ag

22、在天平两端分别放置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节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2.2克氧化钙,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右盘中需要加入金属镁的质量为

A.1.2克B.2.2克C.2.4克D.4.4克

23、将20克1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为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法判断

24、下列物质中,在水溶液中和铁、氯化钡、烧碱都能反应的是

A.食盐B.二氧化碳C.硫酸铜D.氧化钙

25、一包质量为6克的铁粉,可能含有下列某种杂质,当它和足量盐酸反应后,生成氢气0.2克,金属无剩余,则铁粉中含有的杂质为

A.CuB.ZnC.AlD.Mg

二、填空题:

26、某金属元素R的硫酸盐化学式为Rn(SO4)m,则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7、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含铁化合物的化学式)

28、A、B、C三种金属,B可以把A和C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不能把C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29、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为色,再加入过量的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

3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此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则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可能含有。

31、有铁粉、铜粉、氧化铜、锌粉四种固体,硫酸、盐酸、硫酸铜、硫酸亚铁四种溶液,它们之间按下列关系相互转化:

固体甲+溶液C→溶液B+氢气固体甲+溶液A→固体乙+溶液B

固体丙+溶液C→溶液A+水

试推断:

固体甲是,固体乙是,固体丙是。

溶液A是,溶液B是,溶液C是。

三、计算题:

32、今有不纯的铁粉3克与50克16%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求:

①铁粉的纯度?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3、将24.9克的某氢氧化钠溶液与140克硫酸铜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160克,求:

①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一、

1、A2、B3、A4、C5、C6、D

7、A8、D9、C10、B11、A12、B

13、D14、A15、D16、C17、C18、A

19、D20、A21、B22、C23、C24、C

25、B

提示:

7、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之前,因此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铁排在金属锌之后,铜、银之前,因此铁不能与ZnSO4反应,能与AgNO3和CuSO4反应。

在这三个反应中,没有水消耗,也没有水生成,因此影响溶液质量的只有溶质的质量,通过比较反应前后溶质的质量就可以知道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溶质溶质

Fe+2HCl====FeCl2+H2↑

73127

Fe+2AgNO3===Fe(NO3)2+2Ag

340180

Fe+CuSO4==FeSO4+Cu

160152

通过方程式可知,铁和盐酸反应,溶液质量增加。

答案:

A

10、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能够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不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

这三个反应,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因此可以发生。

而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无水、沉淀或气体生成,因此反应不能发生。

答案:

B

11、分析: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可以发生反应:

BaCl2+H2SO4=BaSO4↓+2HCl。

由于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反应前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质量之和,因此得到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

32.33克+20克-50克=2.33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的HCl的质量:

生成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克÷50克×100%=1.46%

答案:

A

13、分析:

本题所给的四种物质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A:

MgO+H2SO4=MgSO4+H2O

B:

K2CO3+H2SO4=K2SO4+H2O+CO2↑

C:

Ba(OH)2+H2SO4=BaSO4↓+2H2O

D:

BaCl2+H2SO4=BaSO4↓+2HCl

氧化镁、碳酸钾、氢氧化钡三种物质与稀硫酸反应,都消耗了酸,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只有盐和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而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虽然消耗了稀硫酸,但是生成了盐酸,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仍然有酸,溶液的酸性变化不大。

答案:

D

17、分析:

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铁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铜和硝酸亚铁溶液,根据化学方程式:

Fe+Cu(NO3)2=Cu+Fe(NO3)2。

反应前溶质为硝酸铜,式量为188,反应后溶质为硝酸亚铁,式量为180,溶液质量减轻。

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溶液和水,无气体和沉淀生成,溶液质量不变。

答案:

C

18、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和有关离子的特征颜色。

选项C当中,Na2SO4和BaCl2混合能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选项A、B、D中,各物质混合后,无沉淀、水、气体生成,无反应发生,能大量共存。

但是选项B中有Fe(NO3)3,溶液中的铁离子为黄色;选项D中有CuSO4,溶液中的铜离子为蓝色。

题目要求溶液为无色,因此只能选A。

答案:

A

20、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均不反应;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也均不反应。

因此选项C、D均不能选用。

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得到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是由于硫酸银微溶于水,所以与硝酸银溶液混合有可能因浓度大而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银,与氯化钡溶液现象混淆,因此不能选用。

稀盐酸与氯化钡溶液根本不反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出现三种不同现象,可以把三种溶液区分开。

答案:

A

21、本题考察的是盐和金属反应的条件。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三种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因此混合溶液中放入铁粉后,金属银首先析出。

金属银未完全析出之前,金属铜不可能析出,因为即使有金属铜析出,金属铜会和剩余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银和硝酸铜:

Cu+2AgNO3=Cu(NO3)2+2Ag。

金属银完全析出后,铜才会析出。

而题目中,充分反应后,加入稀盐酸仍然有氯化银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的银仍然未完全析出,因此铜不可能析出。

又由于充分反应,所以铁粉无剩余。

因此滤纸上的少量金属只有金属银。

答案:

B

22、分析:

左盘烧杯中加入氧化钙后,有反应发生:

CaO+2HCl=CaCl2+H2O。

但是此反应无气体生成,因此左盘增重为2.2克。

若要天平保持平衡,右盘实际增重也应为2.2克。

右盘中加入金属镁后,发生反应:

Mg+2HCl=MgCl2+H2↑。

由于有氢气生成,实际增重应用金属镁的质量减去生成的氢气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加入金属镁的质量为X克,

Mg+2HCl=MgCl2+H2↑

242

X克X/12克

实际增重为:

X克-X/12克=11X/12克=2.2克。

解得X=2.4克。

答案:

C

二、

26、RnOm

27、Fe2(SO4)3、FeSO4、FeCl3、Fe3O4

28、A

29、出现白色沉淀、红、沉淀消失,生成无色气体,红色褪去。

30、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没有硫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钾。

31、固体甲是铁粉,固体乙是铜粉,固体丙是氧化铜。

溶液A是硫酸铜溶液,溶液B是硫酸亚铁溶液,溶液C是稀硫酸。

提示:

26、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有关化合价的知识。

由于在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而硫酸根的化合价也为-2价,因此在硫酸盐中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与氧化物中金属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比相等。

因此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nOm。

答案:

RnOm。

30、分析:

本题为物质推断。

将此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如果含有硫酸铜,铜离子在溶液中,溶液应为蓝色,铜离子在沉淀中,沉淀也应为蓝色,而溶液为无色,沉淀为白色,所以一定没有硫酸铜。

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此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则原来必然有碳酸根离子,必然含有碳酸钠。

碳酸钠易溶于水,题目中的白色沉淀是某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题目所给的物质中,氯化钡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所以原来必然含有氯化钡。

硝酸钾与题目中的其它物质均不反应,因此可有可无。

31、分析:

从反应:

固体甲+溶液C→溶液B+氢气,可知,固体甲为一金属单质,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之前;溶液C为一酸溶液;溶液B为一盐溶液,其中必然含有金属甲的阳离子和酸C中的酸根离子。

根据题目可以得出固体甲为铁粉,溶液C为硫酸,溶液B为硫酸亚铁溶液。

再根据反应:

固体甲+溶液A→固体乙+溶液B。

可知,金属铁与溶液A反应生成固体乙和硫酸亚铁溶液,由盐的性质可以得出,此反应为金属与盐的反应,则溶液A为硫酸铜溶液,生成的固体乙为金属铜。

根据反应:

固体丙+溶液C→溶液A+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