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5846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最新】湖南省彬州市资兴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措施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沉淀B.过滤C.吸附D.消毒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点燃酒精灯D.

放入块状固体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过氧化氢B.硬铝C.天然气D.生铁

4.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

5.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SO2B.NO2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7.粒子M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N,如图所示:

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A.核电荷数B.带电情况C.化合价D.化学性质

8.乙醇(C2H5OH)是可再生资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单质B.氧化物C.盐D.有机化合物

9.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

A.漏斗B.烧杯C.量筒D.玻璃棒

10.《美国化学会杂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

(金刚石)。

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11.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下列从图示所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三种不同的氧化物B.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C.反应过程中没有单质生成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1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µ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控制车辆使用C.工厂三废直接排放D.加强城市绿化

13.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B.铁的发现与应用比铝要早

C.铁与水接触就会生锈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1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B.食盐C.酒精D.泥土

15.在常温下,向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致酸雨的形成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B.汽油可用来清洗油污,是因为具有乳化功能

C.工业用盐不能食用,是因为含有毒物质亚硝酸钠

D.工业酒精可以食用,是因为其中含甲醇

17.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

18.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试验时间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说明Cu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

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有一种

D.bc段反应为

19.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

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

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Mg(NO3)2溶液,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溶液

20.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B.30%C.25%D.35%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4个铜原子_____;2个氮分子_____;纯碱_____;十4价的碳元素_____;氯化铵中的阳离子_____。

22.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认真观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_____

(2)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的是_____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_____。

(3)F、Cl、S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根据这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主要与_____有关。

(4)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_____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_____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5)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可形成稳定粒子。

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有:

①阳离子:

_____;

②阴离子:

_____;

③中性粒子:

_____。

23.根据要求填空: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是因为它们的_____不同。

(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差较大,是因为它们的_____不同。

(3)碳与氧气反应有时生成一氧化碳,有时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_____不同。

(4)将铁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稀硫酸中,铁能的表面冒气泡,铜的表面则没有,是因为_____不同。

(5)氖气和氩气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_____相同。

24.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热反应是焊接铁路上钢轨的反应原理:

即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类型)

(2)下面是部分金属的部分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

导电性

密度

由上表可知:

用铝作高空电缆是因为_____、_____。

(3)认真观察分析比较下列几个反应及现象:

A“真金不怕火炼”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Au+O2

(不反应)

B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量。

2Mg+O2

2MgO

C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在表面变黑。

2Cu+O2

2CuO

D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Al+3O2=2Al2O3

从上述实验事实可以看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

25.如图1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2示,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8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_____g,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甲”或“乙”)。

26.现有一包NaCl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镁,可通过以下实验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请将正确合理的操作顺序填入括号中,并简要回答

(1)~

(2)题

(____)在溶液里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然后过滤。

(____)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然后过滤。

(____)将混有杂质的NaCl完全溶解于水。

(____)在滤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H值等于7

(____)蒸发结晶

(____)在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过滤

(1)为什么要加入稍过量的Na2CO3_____。

(2)为什么要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H值等于7_____。

三、实验题

27.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

请结合下图中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B、E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_____和_____(填序号,下同),选用此发生装置的条件是_____。

(3)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Na2CO3)、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28.煤、石油、天然气并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煤的综合利用是提高燃料利用率和降低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将煤制成水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和一氧化碳)就是在高温下将煤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煤气(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试写出工业上生产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二)某课题组为验证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作了如下准备:

1.收集信息:

①H2+CuO

Cu+H2O;②CO+CuO

Cu+CO2

2.设计实验装置:

请分析上述信息和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_____;

②装置C的目的是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

③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④实验中两次用到盛无水硫酸铜的装置,其目的分别是A

(1)_____,A

(2)_____;

⑤整个实验装置的设计有缺陷,是_____;

⑥若通入的水煤气总质量为3.2g,E中黑色粉末的质量减少了3.2g,该水煤气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_____。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四、科学探究题

2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作出猜想)

(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_____。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如表格: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_____

猜想(____)正确

_____

猜想(____)正确

(交流反思)为确定猜想(C)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粉冒气泡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7

D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五、计算题

30.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请计算:

(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16.4g丁香油酚中含g氧元素(结果精确到0.1g).

31.小华同学走进实验室看到一瓶蓝色的溶液很感兴趣,实验老师告诉他这瓶蓝色的溶液是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于是他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

他取26.8g该废液于小烧杯中,然后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绘了如下图所示的坐标图:

请根据图像计算:

(1)生成沉淀a是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沉淀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过滤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吸附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消毒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

D。

2.B

【详解】

A、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沿容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不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C、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外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不符合题意;

D、取用固体药品时,要将试管平放,将药品送入试管后再缓慢立起试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

A、过氧化氢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硬铝是合金,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A

【解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5.C

【详解】

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不包括二氧化碳,故选:

C。

6.D

【详解】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错。

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阳离子,故B错。

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C错。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正确。

故选:

D。

7.A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M变为N是M失去了最外层的电子。

【详解】

A、核电荷数仍为17,没有变化,正确;

B、M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显电性,N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带电情况发生了变化,不正确;

C、M表示原子,此时该元素的化合价为零;N表示离子,此时对应元素的化合价为+1,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不正确;

D、M最外层电子数小于1易失电子,而N最外层电子数为8,符合稳定结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不正确;

故选A。

8.C

【分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外)属于有机物。

【详解】

化学方程式中,O2属于单质;CO2和H2O属于氧化物,C2H5OH属于有机化合物;所以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盐;故选:

C。

9.C

【详解】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组成。

不需要使用量筒。

故选C。

10.B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不变计算。

【详解】

由分析计算,反应后还差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4个钠原子,由X计量数为2,故化学式为

,故选B。

11.A

【详解】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氮气,除氮气是单质外,其他的物质均是氧化物,正确;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前均要加上计量数2,反应前后的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错误;

C、反应过程中有单质氮气生成,错误;

D、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显+2价,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显+4价,氮元素从+2价变化到0,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

A、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有助于减少有害气体及可吸入颗粒物排放,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B、控制车辆使用,有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C、工厂三废直接排放会导致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增加,做法不合理,符合题意。

D、加强城市绿化,有助于空气中粉尘含量的降低,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3.B

【详解】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故A错。

B、铁的发现与应用比铝要早,B正确。

C、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会生锈,故C错。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错。

故选:

B。

14.D

【详解】

蔗糖、食盐、酒精都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形成溶液,泥土和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选:

D。

15.B

【详解】

在常温下,向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质量增加,氯化钠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

B。

16.C

【详解】

A、导致酸雨的形成是因为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故A错。

B、汽油可用来清洗油污,是利用油污可以溶解在汽油中,不是乳化,故B错。

C、工业用盐不能食用,是因为含有毒物质亚硝酸钠,C正确。

D、工业酒精是甲醇,有毒,不可以食用,故D错误。

故选:

C。

17.D

【详解】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装置内压强增大,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下降,右边支管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加入水中和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装置内压强增大,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下降,右边支管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装置内压强增大,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下降,右边支管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气体体积缩小,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右边支管液面下降,符合题意。

故选D。

18.C

【详解】

A、ab段溶液质量未发生改变,说明此时铜与稀硫酸未发生反应,即Cu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选项A正确;

B、从b点到c点,溶液质量增大,说明铜、氧气、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稀硫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增大,选项B正确;

C、从c点到d点,溶液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反应已完全,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铜,可能存在未反应完全的稀硫酸,选项C错误;

D、bc段发生的反应为铜、硫酸、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选项D正确。

故选C。

19.D

【详解】

A、反应先pH值小于7,则该反应应该是氢氧化钠滴入到稀盐酸中;故选项错误;

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C、A点稀盐酸过量,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溶液,则混合溶液的溶质为:

HCl和NaCl;故选项错误;

D、B点是氢氧化钠过量,混合溶液的溶质为:

NaCl和NaOH,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Mg(NO3)2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溶液与氯化钠溶应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20.C

【详解】

假设混合物共100g,极端假设。

设混合物只有FeO和CaCO3,则含Fe56g,则与Fe结合的O应该是16g,余下的28g是CaCO3;同理若为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则含Fe56g,与Fe结合的O应该是24g,应该含CaCO3的质量为20g,所以碳酸钙含量介于20g和28g之间。

则CaCO3的质量分数20%---28%之间。

故选C。

21.4Cu2N2Na2CO3

NH4+

【详解】

(1)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填:

4Cu。

(2)氮气化学式N2,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填:

2N2。

(3)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故填:

Na2CO3。

(4)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故填:

(5)氯化铵中阳离子是铵根离子,故填:

NH4+。

2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都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都是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依次递增至8(合理即可)外层电子数或电子层数或原子半径两双氧水(或H2O2)Na+、Mg2+、Al3+、NH4+F-、O2-、OH-Ne、H2O、NH3、CH4

【详解】

(1)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填: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故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的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由表格可知,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都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都是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依次递增至8,故填:

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都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都是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依次递增至8(合理即可)。

(3)F、Cl、S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根据这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主要与外层电子数或电子层数或原子半径有关,故填:

外层电子数或电子层数或原子半径。

(4)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所含的元素共有两种,从结构看一个双氧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结构差异较大,结构相差较大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双氧水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故填:

两;双氧水(或H2O2)。

(5)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可形成稳定粒子。

核外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有:

Na+、Mg2+、Al3+、NH4+;核外有10个电子的阴离子有:

F-、O2-、OH-;核外有10个电子的中性粒子有:

Ne、H2O、NH3、CH4(合理即可),故填:

Na+、Mg2+、Al3+、NH4+;F-、O2-、OH-;Ne、H2O、NH3、CH4。

23.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分子构成氧气的浓度金属的活动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详解】

(1)金刚石和石墨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相差很大,故填:

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2)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差较大,故填:

分子构成。

(3)氧气浓度高时,碳与氧气反应有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浓度低时生成一氧化碳,氧气浓度不同,碳与氧气反应产物不同,故填:

氧气的浓度。

(4)铁的金属活动性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不和稀硫酸反应,故填:

金属的活动性。

(5)氖气和氩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填: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4.2Al+Fe2O3

Al2O3+2Fe置换反应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密度小(无顺序性)Mg、Al、Cu、Au

【详解】

(1)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Al2O3+2Fe,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特点,故填:

2Al+Fe2O3

Al2O3+2Fe;置换反应。

(2)由上表可知:

铝导电性较好,且密度较小,故填: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密度小。

(3)金属和氧气反应,反应条件越简单金属活动性越强,镁在空气中能点燃,活动性最强,金不反应,活动性最弱,铝和氧气不加热即可反应,铜加热才可以和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铝大于铜,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Mg、Al、Cu、Au,故填:

Mg、Al、Cu、Au。

25.相等10050乙

【详解】

(1)由图可知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

相等。

(2)80℃时,甲溶解度100g,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100g,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

100;50。

(3)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说明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与乙图像相符,故填:

乙。

26.326145为了除去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