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51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docx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及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

1、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答:

中国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成型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949年,大体可分为:

一、奴隶制及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先秦哲学)

该时期又分为1.哲学萌芽时期,主要观点包括:

商、周时期的天命论、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2.春秋时期所谓“疑天”思潮,主要论点包括:

伯阳父论地震、史伯论“和同”;3.诸子哲学:

包括:

儒家哲学(孔子、孟子、荀子等)、道家哲学(老子、庄子等)、墨家哲学(墨子等)、法家哲学(韩非子等)。

二、封建制时期的哲学

该时期又分为1.秦汉哲学,主要人物董仲舒、王充;2.魏晋南北朝哲学,主要论点包括:

王弼、郭向的哲学思想—玄学、佛教的传入和范缜的无神论思想;3.隋唐五代的哲学;4.宋元明清哲学,主要人物张载、二程和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等。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哲学

该时期又分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酝酿准备时期——呼唤变革:

代表人物魏源、龚自珍等;戊戌变法时期,代表人物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等;辛亥革命时期,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等;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毛泽东、李达等;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实证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有胡适、金岳霖等。

前两段即奴隶制及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先秦哲学)、封建制时期的哲学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即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哲学称为中国近现代哲学。

2、诸子哲学产生前,人们是怎样理解天人关系的?

答:

诸子产生前,我国的哲学发展主要处于哲学萌芽时期。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商周时期的天命论,“天命”即天的意志和命令。

夏朝的建立是我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开端。

公元前17世纪末,商汤灭夏,建立了奴隶制的商王朝。

商奴隶主贵族为了论证其统治的合理性,炮制了一个天上和人间、社会和自然的最高主宰“帝”或“上帝”。

商的奴隶主贵族说:

“帝立子生商”。

商人不仅炮制了这个最高主宰“帝”或“上帝”,而且还垄断了上帝和下帝及人间的联络。

公元前12世纪末,周部落在今陕西的渭水流域兴起,周王朝的建立,意味着奴隶制度国家的高度完成。

周奴隶主贵族首先把“上帝”和祖先分开,加强了“上帝”这个至上神的的绝对权威,从而提出了“天命”说,来论证自己通知的合理性。

周奴隶主贵族还抬出了“德”和“以德配天命”的理论。

《尚书∙召诰》中说:

“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西周初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旦,提出了“天命靡常”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

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保民“才能”享天之命”。

二是在春秋这个新旧社会更替的过程中,无神论的兴起是历史之必然。

出现了“疑天”的思想。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人们把吉凶祸福的根源归结为人事方面来,表明他们对神的怀疑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看出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天”、“神”与人的关系问题。

3、新民主主义时期流行的主要哲学思潮。

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毛泽东、李达等;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实证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有胡适、金岳霖等。

4、仁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仁”的含义:

(1)“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

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

最后进一步说明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2)“仁者爱人”

“子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的满足,这也就是所谓的“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我不愿他人如何让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恕”。

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所以孔子也说仁就是“爱人”。

5、如何评价孔子的天命鬼神观?

答:

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1)相信天命的存在,认为它决定社会的治乱兴衰和人的生死祸福

“子畏于匡,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的权威,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这样就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因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富贵在天”的“天命论”。

(2)肯定人的主观努力的作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为仁由己。

”由此看出,孔子宣扬天命论,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

对人力的作用予以一定的地位。

(3)敬鬼神而远之

“未知生,焉知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由此看出,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上,也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却又不否定鬼神的存在。

这也是放弃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保留鬼神的权威。

6、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学说?

答: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的言论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制”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学说。

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

主要观点是:

(1)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

“亲亲而仁民。

”1.严格区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2.统治者应关心人民的疾苦: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经界”:

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五亩之宅。

”“制民之产。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孟子把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3)重视道德教育,反对“不教而杀”

“富而后教。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

”“教之不改而后诛之。

”孟子主张用“力”不能使人心服,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4)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格君心之非”“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不要无视人民的力量,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

7、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答:

孟子用来论证“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他的抽象的天赋道德的“性善说。

”“善”即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孟子认为“善”是人生而俱来的本性。

他说: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同情心”。

古代帝王所以有“仁”政,那就是因为他有“不忍之心”。

除此之外,人还有其他的天赋本性,即“四端”。

(1)“四端”

“四端”即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孟子甚至认为,人跟禽兽的差别极其微小,仅仅在于人是有这些“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

因此,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不能算作人。

(2)“大体”与“小体”

“大体”指心,即先验的“善性”,“小体”指耳目之欲,即人欲。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意思是说,“大人”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不使它丧失,并且用“心”来主导耳目之欲,所以是“大人”;而“小人”则不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使它失掉了,而听任耳目之欲无限发展,所以就是“小人。

”但在实践中,孟子严格区分“君子(大人)”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行,只有“君子”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

8、孟子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答:

孟子提出了一整套先验论的认识论和英雄史观。

主要包括:

(1)良知良能说

孟子讲的知识、才能,主要是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地主阶级的统治才能。

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良能”。

即“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求放心

人如果有了违背封建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孟子认为,那就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主观上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能。

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3)轻视感性认识

孟子十分轻视感性认识,特别强调抽象的神秘的理性认识。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这是说,耳目感官没有思虑作用,所以它接触外务要受到外物的蒙蔽,至多也只能给你一点印象。

“心”是思维的,要真正了解事物的本性,只有用“心”去思想,否则就得不到,这是天赋与我的能力。

9、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

(1)道是万物的本原

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

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道是无形无象的“无”

老子讲的“道”也就是无,它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的东西,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

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3)道是普遍法则

“天之道。

”“人之道。

”老子讲的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规定性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认识。

(4)道是混成之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是指“道”是无法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的,因为他是分不清上下,也看不到前后的一种本来就无分别的状态,是混成之物。

10、老子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答:

(1)揭示了事物的矛盾现象

老子看到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相互依存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他认识到,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方面特点。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2)揭示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说明对立的双方是会转化的。

老子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在古代是很可贵的,对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3)柔弱胜刚强

老子看到了强弱力量的对比方面,可以发生变化。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4)忽视转化的条件性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说明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变化。

老子不可能懂得对立转化的条件,所以他笼统地,离开一定的条件讲凡事要从反面着手。

因此,老子思想中的一些辩证法因素带有消极的成分。

11、庄子相对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著名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反映了其基本思想。

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相对主义就是把事物相对的方面绝对化。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和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定性,这是确定的、绝对的;另一方面,事物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种规定性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

庄子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反对把事物绝对化,这是正确的。

但他却由此否认事物的绝对性、确定性,陷入相对主义,这是错误的,庄子的相对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

(1)事物的性质都是相对的,没有确定的质的区别

庄子认为事物的差别根本没有客观标准,也就是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区别的。

即“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憰怪,道通为一。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2)人的认识能力是相对的,认识是没有意义的

庄子认为,认识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

一切都是相对的,人究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值得怀疑的。

最后,庄子完全否定了认识的可能和必要。

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

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

三者孰知正处?

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3)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是非是无法判断的

转自认为甚至人究竟是在做梦还是醒着,人究竟是否可能有认识,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因为从“道”的角度看,什么都一样。

这就根本否定了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人的认识。

是非是无法判断的,因此庄子的结论是不可知。

即“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

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

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

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

吾谁使正之?

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

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

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

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

然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

果且无彼是乎哉?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12、如何评价庄子的人生哲学?

答:

逍遥游的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1)蔑视功名利禄

庄子对战国时期剧烈的政治斗争,采取批判与回避的态度。

不愿意为功名利禄而丧失自由。

(2)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

继而提出以下概念,“有待”:

受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

“有己”:

受自身主观条件的束缚。

“无待”:

摆脱外界条件的束缚。

“无己”:

摆脱主观条件的束缚。

“坐忘”: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即所谓“坐忘”就是彻底忘掉一切。

“形同槁木,心如死灰。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

对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

就庄子一派来看,他们主要是追求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

即:

“呼我牛也而谓之牛。

”“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生死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13、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答: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哲学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集大成者。

《荀子》一书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

他的唯物主义自然主要包括:

(1)“明于天人之分”

①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荀子首先批判了传统的“天命”决定人事、“君权神授”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要区别自然界的规律与社会人事的变化。

即所谓“明于天人之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②天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祸福

荀子对自然界的一些少见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认为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任何神秘性。

他认为,最可怕的倒是农业生产的破坏、政治的昏暗、社会等级制度、道德关系的混乱等等这些“人妖“(人为造成的灾祸)。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者?

曰,无何者,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奢,则天不能使之富。

(2)“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反对人在自然界规律面前无所作为、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他认为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万物。

即“大天而思之,孰于物畜而制之?

从天而颂之,孰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待之,孰于应时而使之?

因物而多之,孰于聘能而化之?

思物而物之,孰于理物而勿失之也?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于有物之所以成?

固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的这一朴素的“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在与天命论和消极无为的天道观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它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4、什么是“虚壹而静”?

答:

荀子认为不能脱离感性认识,也就是要依赖于感官与外物的接触,万物的不同,都能造成各具一个部分而相互蒙蔽的情况。

所以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必须使“心”保持“虚壹而静”。

即“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

“虚”:

“不以所以藏害所将受谓之虚”,即不要为已有的知识妨碍将要接受的知识。

“壹”:

“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即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壹”则要求人不要使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互相妨碍。

“静”:

“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即不要使幻象、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

荀子讲的“虚壹而静”与老、庄讲的绝对“空虚”、绝对的“静”是根本不同的。

是在有“藏”,有“满(或‘两’)”和有“动”的基础上来讲的,不是虚无或绝对的静。

15、如何评价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

答:

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代的著名学者,他们均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他们二人的观点从出发点和发展途径,以及最终归宿都有很大的差别,现就将二者理论上的简述如下:

一、二者的出发点不同:

孟子持人行善的主张,他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是对别人的“同情心”。

除此之外孟子认为人人生来就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荀子持“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二者对于人性的发展途径观点不同:

孟子认为从他的天赋“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套修养办法,通过“反求诸己而已”即在于主观的反省,注意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来达到他所持的道德标准。

荀子认为,需要圣人、君主对称民的教化,需要礼仪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

三、二者观点的最终归宿不同;

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的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仪制度等是后天才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黑格尔曾认为,主张性恶比主张性善深刻得多。

孟子和荀子的观点除以上的主要不同外,它们的观点也有相同的地方。

他们所谓“性善”、“性恶”的含义,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标准。

16、如何评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答:

前179-前104,)汉广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人。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为汉武帝所采纳。

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

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把汉代的封建统治说成是“天道”、“天意”。

肯定了有意志的“天”,除了“君权神授”,抬高皇帝的权威造舆论外,也是为了进一步论证“天人感应”的理论。

董仲舒从物类的机械感应推出“天人感应”。

即“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瞑,天有昼夜。

”“人有好恶,天有暖晴;人有喜怒,天有寒暑。

”同时,他除了把“天”说成是和人一样有意志的之外,还提出了“人副天数”的著名命题。

他把人说成天的副本,用来论证他的天人感应的目的论。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为人者天》)“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

”(《人副天数》)“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

”(《阴阳位》)“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立元神》)“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阴阳义》)“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立元神》)

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注意吸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作为神道设教、君权神授的理论根据。

17、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答:

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

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

中民之性是指多数人的人性能够接受封建统治者的教化而言,他认为人性虽然包含了善的素质,但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他说:

“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

”因此,要达到善,必须经过统治者的教育。

而担当教育者责任的就是封建统治者。

18、王弼是如何论证“以无为本”的?

答:

王弼,公元226-249年,字辅嗣,山东金乡人,汉末著名士族王粲的侄孙。

由何晏推荐,作尚书郎。

司马氏控制曹魏政权后,曹爽、何晏被杀,弼亦受牵连,以公事免,同年秋病死。

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微指略例》、《论语释疑》等著作。

王弼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这就是“道”(或者“无”),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个本体,多种多样的世界万物,就是这个本体的表现。

这就是所谓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王弼的哲学体系就是从各个方面来论证这个命题。

(1)万有本体只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