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667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x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一)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喝”等9个生字。

会写“可、石”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乌鸦喝水”的过程。

能用“渐渐”说句子。

  3、学习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实践中感悟“乌鸦喝水”的过程,并用“渐渐”说句子。

  2、学习本课的生字。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实验用品:

装少许水的小口瓶子,碎石子。

  2、电脑课件:

乌鸦喝水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

问: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

(乌鸦)课文里就介绍了一只聪明可爱的乌鸦。

读了课文你就认识它了。

  2、板书课题:

19.乌鸦喝水。

  

(二)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预习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长组织同学给生字组词,并互编考题来识记生字的字形。

  *.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组员生字识记情况。

  *.小组齐读。

  2、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指导,同学评价。

  *.甲同学带读生字并组词。

  *.另三位同学出题考大家:

本课偏旁相同的字是哪两个?

做动作猜字、猜字谜等。

  *.同组的4位同学开火车读课文或读最喜欢的段落。

  *.同学们从音量、感情、音准、流利程度等几方面互相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细读课文,领悟课文的道理

  1、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故事里的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

  2、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句:

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的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气。

  *.请一生戴上头饰上台扮演这只小乌鸦做动作,全班齐读第一句。

  *.问:

乌鸦找到了什么?

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小组活动:

讨论一下如何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用动作表演一下。

  *.学生分头准备后在班内表演。

  *.大家评议。

  

(2)请一个小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问:

乌鸦看到许多小石子,想出了什么办法?

  *.教师用装着半瓶水的瓶子和小石子演示乌鸦丢小石子的过程,学生观察过程并说出结果。

  *.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体验水渐渐升高的现象。

  *.小结并教育学生遇事不要慌张,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

乌鸦想出了这个办法后喝到水了吗?

  *.(播放课件:

乌鸦喝水的过程)学生边看课件边思考:

  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体会“渐渐”的意思并说一说,然后用“渐渐”说一句话。

  *.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4、边欣赏课件边背诵课文。

  (四)提升训练。

  1、问:

假如在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想出办法。

  2、学生分组讨论。

  4、教师奖励“智慧星”。

  《乌鸦喝水》二次跟进教学反思

  马晓梅

  如何以学生为本,构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认为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本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

  1、运用电化教学,培养理解能力。

  我在开课之前运用闪光动画软件把“乌鸦喝水的过程”制作成动画片。

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2、培养求异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我在课末创设这样一个环节:

让学生思考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呢?

同学们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议论纷纷,并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个多维的问题。

同时我告诉学生在小学语文课文里,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捞铁牛》等课文都是讲述人们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故事。

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学到这样的课文时,要学会提出求异性问题:

“还有其他办法解决吗?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这样,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求异性问题,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注重自主实践,开展合作学习。

  动手能力是人的一个重要素质,“我们必须提倡让学生动手学科学,而不是让学生用耳朵听科学。

”应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意识地设置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情景:

学生亲自动手把小石子投放到盛着半瓶水的瓶子里,并且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感悟水渐渐升高的过程。

这样,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二)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选自《伊索索寓言》,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脑”、动“手”喝到水的经过,向我们展示了一只可爱的乌鸦。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能给人以启迪。

教学这一课,将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体会动手和用脑的乐趣,激发创造的热情。

  学生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爱表演,喜欢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

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朗读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教具:

  1、多媒体2、瓶子及石子若干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词语: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9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读词语。

  A、出示词:

乌鸦、口渴、喝水、找水、怎么办、瓶子

  B、数一数:

瓶的第9笔是什么?

(乙)

  C、出示:

“喝、渴”一起读。

  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

  (“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

  D、请把书翻到第83页,我们来做课后第2题“选词填空”,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开始。

  ⑴自己做。

  ⑵交流:

谁愿意来说第1句?

第2句?

第3句?

(指名)

  ⑶都对了吗?

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三句句子读一遍。

  (齐读3句句子)

  2、新授:

  A、过渡:

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

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

  B、⑴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⑵问:

乌鸦找到水了吗?

(齐答)喝到水了吗?

(齐答)

  ⑶我们来读读课文。

(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

开始。

  ⑷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

(第2节)

  C、学习第2节。

  ⑴真聪明,找对了。

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

开始。

  ⑵轻声读——交流

  ⑶谁来说?

把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句子)

  ①对了,乌鸦看见了一个什么?

(齐答)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

  愿意把第1句读给王老师听的小朋友一起来读第1句话。

  ②用“看见”说话。

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那么你看见了什么?

(指名每一组4——6号的小朋友说。

  你看见了××,××怎么样?

(指名1——3号说)谁也愿意向他学习说一说。

  ⑷①课文里的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它可高兴了,可是(出示多媒体图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

(学习第2句)

  ②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在3号组长的带领下读读第2句句子,并讨论一下,找找词儿说说乌鸦怎么会喝不着水的?

开始。

  ③小组自学——讨论

  交流:

老师这里有四个瓶子,找找哪个是乌鸦找的瓶子?

(因为,模拟多媒体点出高、小、不多。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在你们桌子上的瓶子和乌鸦,是不是因为这样而喝不到水?

小组观察,请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说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指名2人)

  ④如果瓶子怎么样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看。

  Δ如果瓶子不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⑤可是,现在(出示多媒体图)(指名说)(瓶子……、瓶口……、里边的水……,它喝不着。

)乌鸦遇到的困难可真(多),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一读。

(指名每组派1个代表来读。

2对)大家一起来试试,读读第2句。

(齐读)(看图)

  ⑸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乌鸦喝不着,它心情怎么样?

(很着急)对呀,可着急了,请小朋友自由找伙伴把第3句读一读,读出乌鸦很着急。

  ①自由找伙伴②指名2对③齐读

  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节连起来读一读。

(齐读)

  D、学习第3节和第4节。

  ⑴是呀,怎么办呢?

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替小乌鸦出个主意?

怎样才能让乌鸦喝到水?

(指名说,边说边出示方法)大家想的办法真多,我们的小乌鸦也想出了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⑵播放多媒体,师读课文第3、4节。

  ⑶老师这里有道填空题,请小朋友在3号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节。

想想乌鸦的办法是什么,怎么填?

  出示:

“乌鸦看见_____,于是,它把_____”

  ①小组自学。

  ②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读读读课文第3、4节?

  ③请一组派代表来说——齐说。

  ⑷点出:

“一个一个地”,乌鸦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衔石子?

在你们的桌子上有2个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请你们在1号组长的带领下,动手试一试乌鸦的办法,边做边观察边想。

  ①乌鸦一个一个地把小石子衔来放到瓶子里,会怎么样呢?

(水会慢慢升高)

  ②乌鸦喝到水了吗?

  动手做——交流

  小结:

是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样?

(很高兴)

  请小朋友和王师来合作读课文第3、4节。

  师生合作读(注意一个一个地、慢慢地,读得又轻又慢)——学生连起来一起读课文第3、4节。

  ⑸刚才你们也为乌鸦出了许多主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主意更好?

  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乌鸦的办法很省力,还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

所以,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

  3、总结全文:

  A、是呀,这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

让我们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B、朗读全文

  C、总结:

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也要向这只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板书:

  喝不着水

  聪明爱动脑筋

  喝着水了

  《乌鸦喝水》反思

  在学习《乌鸦喝水》中,有一段“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

因此,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做一回小科学家,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投,看着水渐渐升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验到认识真理的快乐。

也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能让学生从此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一、培养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看乌鸦是怎样想办法喝着水的,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

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

“哟,水真的升高了!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

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本课有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

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发展。

  总之,教师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组织者、主导者,更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孩子们扮演了各种角色,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尽情地创造表现自我吧!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三)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选自《伊索索寓言》,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脑”、动“手”喝到水的经过,向我们展示了一只可爱的乌鸦。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能给人以启迪。

教学这一课,将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体会动手和用脑的乐趣,激发创造的热情。

  学生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爱表演,喜欢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

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朗读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教具:

  1、多媒体2、瓶子及石子若干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词语: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9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读词语。

  A、出示词:

乌鸦、口渴、喝水、找水、怎么办、瓶子

  B、数一数:

瓶的第9笔是什么?

(乙)

  C、出示:

“喝、渴”一起读。

  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

  (“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

  D、请把书翻到第83页,我们来做课后第2题“选词填空”,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开始。

  ⑴自己做。

  ⑵交流:

谁愿意来说第1句?

第2句?

第3句?

(指名)

  ⑶都对了吗?

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三句句子读一遍。

  (齐读3句句子)

  2、新授:

  A、过渡:

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

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

  B、⑴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⑵问:

乌鸦找到水了吗?

(齐答)喝到水了吗?

(齐答)

  ⑶我们来读读课文。

(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

开始。

  ⑷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

(第2节)

  C、学习第2节。

  ⑴真聪明,找对了。

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

开始。

  ⑵轻声读——交流

  ⑶谁来说?

把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句子)

  ①对了,乌鸦看见了一个什么?

(齐答)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

  愿意把第1句读给王老师听的小朋友一起来读第1句话。

  ②用“看见”说话。

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那么你看见了什么?

(指名每一组4——6号的小朋友说。

  你看见了××,××怎么样?

(指名1——3号说)谁也愿意向他学习说一说。

  ⑷①课文里的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它可高兴了,可是(出示多媒体图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

(学习第2句)

  ②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在3号组长的带领下读读第2句句子,并讨论一下,找找词儿说说乌鸦怎么会喝不着水的?

开始。

  ③小组自学——讨论

  交流:

老师这里有四个瓶子,找找哪个是乌鸦找的瓶子?

(因为,模拟多媒体点出高、小、不多。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在你们桌子上的瓶子和乌鸦,是不是因为这样而喝不到水?

小组观察,请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说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指名2人)

  ④如果瓶子怎么样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看。

  Δ如果瓶子不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⑤可是,现在(出示多媒体图)(指名说)(瓶子……、瓶口……、里边的水……,它喝不着。

)乌鸦遇到的困难可真(多),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一读。

(指名每组派1个代表来读。

2对)大家一起来试试,读读第2句。

(齐读)(看图)

  ⑸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乌鸦喝不着,它心情怎么样?

(很着急)对呀,可着急了,请小朋友自由找伙伴把第3句读一读,读出乌鸦很着急。

  ①自由找伙伴②指名2对③齐读

  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节连起来读一读。

(齐读)

  D、学习第3节和第4节。

  ⑴是呀,怎么办呢?

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替小乌鸦出个主意?

怎样才能让乌鸦喝到水?

(指名说,边说边出示方法)大家想的办法真多,我们的小乌鸦也想出了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⑵播放多媒体,师读课文第3、4节。

  ⑶老师这里有道填空题,请小朋友在3号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节。

想想乌鸦的办法是什么,怎么填?

  出示:

“乌鸦看见_____,于是,它把_____”

  ①小组自学。

  ②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读读读课文第3、4节?

  ③请一组派代表来说——齐说。

  ⑷点出:

“一个一个地”,乌鸦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衔石子?

在你们的桌子上有2个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请你们在1号组长的带领下,动手试一试乌鸦的办法,边做边观察边想。

  ①乌鸦一个一个地把小石子衔来放到瓶子里,会怎么样呢?

(水会慢慢升高)

  ②乌鸦喝到水了吗?

  动手做——交流

  小结:

是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样?

(很高兴)

  请小朋友和王师来合作读课文第3、4节。

  师生合作读(注意一个一个地、慢慢地,读得又轻又慢)——学生连起来一起读课文第3、4节。

  ⑸刚才你们也为乌鸦出了许多主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主意更好?

  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乌鸦的办法很省力,还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

所以,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

  3、总结全文:

  A、是呀,这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

让我们

  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B、朗读全文

  C、总结:

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也要向这只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